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荆门钟祥洋梓特产 湖北钟祥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荆门钟祥洋梓特产 湖北钟祥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4-05-18 10:33:53

一.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白花菜酱

白花菜是中国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大为赞赏,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它不仅以其质优、味美、色鲜深受大众青睐。京山独特地理环境决定了白花菜生长的地域性,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乳酸和碳水化合物、有解赋、开胃、健美之功效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它的生产、加工继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腌制而成。白花菜是具有地域的名优,其口味鲜美,经常食用,可开胃增加食欲,达到健身之功效。白花菜制成的菜酱,即开即用,颇受当地百姓的喜欢,去京山旅游的游客们更是对白花菜酱情有独钟。

二.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太阳山板栗

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一般于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上市,且品种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年产板栗干果6000吨,并远销国内外。

目前,全国板栗经济林中优良品种率达75%以上。板栗生产的综合效益良好,每年全县板栗产业创造的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山区户均板栗产量1000公斤,收入达6000元以上。板栗收入占栗农收入的85%以上。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如下特点:一是政治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看了切实加强对全县板栗经济林生产工作的领导,我县早于1986年成立了县板栗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并从林业、农业、财政、税收、外贸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专抓全县板栗经济林的和平。同时,县政府还配套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板栗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二是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济效益可观。为了充分发挥板栗经济林生产的特色效益。我县在搞好板栗产前、前中服务的同时,还着力狠抓了产后板栗商品的销售工作。全县组建了10多家经济产品销售公司从业人员500多人。另外,还建有干果保鲜贮藏冷库4座,保鲜能力500吨。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板栗生产的科技含量。我县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板栗早熟品种红毛早、青毛早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板栗品种资源圃营建及品种选育研究”等系列科研课题。并获省政府星火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最近完成了“板栗剪材小蠹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的课题,并通过荆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同时,我县还十分重视板栗经济林生产中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全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进行1—2次的板栗生产技术培训。从板栗的育苗、造林、修剪、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各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办好示范基地,为全县板栗生产进行科技示范。科技在板栗生产中的贡献率达85%以上。

三.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小李子藜蒿

小李子藜蒿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李市镇的。沙洋李市藜蒿是人们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 烹制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有开胃理气、神清气爽的功效,同时 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小李子藜蒿产于沙洋县李市镇,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属野生草本植物。沙洋地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野生藜蒿长生不衰,人们历来有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到明朝初期每年在清明节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藜蒿含维生素、尼古酸、蛋白质等多种元素。 在《神农本草经》中,藜蒿被列为野蔬上品, 1993年藜蒿作为“菜篮子工程”在沙洋县李市镇大面积种植。 每年阳春三月为藜蒿收获季节。

四.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蟠龙卷切

    蟠龙卷切又名蟠龙菜,是汉口云鹤酒楼、老会宾酒楼经营的楚乡名菜之一,源于湖北钟祥县,见于钟祥县志,有因百多年的历史。当地有多种传说,均与明代嘉靖皇帝有关。1521年,正德皇帝朱厚照病逝,既元子嗣,又无嫡亲兄弟,便由封于承天府(钟祥)的兴献王之子朱厚璁继位。传说朱厚璁怕其他藩封在外的叔伯兄弟先期到达北京,抢占皇位,便装扮成解京囚犯,日夜兼程进京,饿了就吃套在颈上的一种环状食品:外为鸡蛋皮,内包鱼、肉馅,蒸熟成形,吃时方便,味道鲜美,爽口不腻。一说朱厚璁赴京前向他的老师辞行,老师与厨师商量做一道别出心裁的佳肴款待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便以鸡蛋作皮、鱼肉作馆,卷成长条,蒸熟后再切成薄片,码于盘内,使成龙形,称为吃肉不见肉的蟠龙卷切。也有人说是朱厚璁继位后回钟祥为父亲造陵时顺便看望老师,老师为他设计此菜的。后来流传开来,持久不衰。武汉的餐馆、酒楼在民间制法的基础加以改进,使之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著名鄂菜。( 武汉)

五.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南桥包子

南桥村距荆门中心城区北15公里,因集镇南边有一座500多年的石拱桥而得名。南桥包子又因出产于南桥集镇而得名。

“南桥包子---吃了后悔,不吃也后悔。”这是一句在荆门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每当这一形象化的民间俗语,被人们口口相传,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用来形容“进退两难的选择”时,就自然演变成了一句歇后语。如果,我们今天再回过头来看南桥包子,她就是祖辈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她背后所潜藏的民俗饮食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探索。

据《东宝文史集粹》记载,南桥包子早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在当地就十分有名。加之,南桥包子自古就是古代七省交汇之处,又是平原进入山区的必经之地,同样又是襄荆古道上的交通战略要塞和车马驿站,人流和通商往来十分活跃。南桥包子作为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最普通的一种面食,又是一般人都消费得起的方便食品,因而,流传久远,声名远播。

信息来源:东宝区政府

六.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栗溪香菇

产自湖北省荆门市栗溪镇,因其生长环境适宜,远离工厂和城市,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纤维素等,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份,并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高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博会上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为合格,符合一级品的技术要求,其感官和理化卫生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2004年3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

栗溪是荆门市“香菇专业镇”,全镇种植袋料香菇500万袋,椴木菇500万筒,黑木耳200万筒,年产香菇、木耳1200吨,栗溪香菇市场占地5000平方米,是湖北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之一,常年吸引河南、当阳、远安、随州等周边省市的菇商前来交易,年交易香菇3000多吨,成交易额过亿元。

七.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凤池香米

凤池香米是风池米业有限生产,公司位于沙洋县官当镇,占地1.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28人,现有资产总额1675万元。公司下设风池米业公司、大富米厂、高桥双桥订单梁油收购站、富贵运输公司和新产品科技开发中心。公司拥有日产175吨大米生产能力,年加工能力为稻谷5万吨、饲料3万吨。主要产品“风池”和“富贵桥”系列大米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国家级“放心大米”称号,并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广东、云南等`地,并连续多年出口外销南非、朝鲜、伊拉克等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

地址:官当镇官当大道12号

经理:张大富

电话:13607260558

八.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屈家岭黄桃

屈家岭黄桃是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屈家岭黄桃因“个大汁浓、色正饱满、口味纯正、营养丰富”的特质,荣获“湖北特色优质农产品”称号。

屈家岭管理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黄桃,种植面积现已达到3.8万亩,桃树约170万株,其加工生产的黄桃罐头、黄桃汁畅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在国内也吸引了安徽、湖南、广东等省客商。

目前,屈家岭管理区是全国重点黄桃种植加工区,种植规模居全省首位。

九.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刘皇叔婆子鸡

“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这种鸡易保存又不失新鲜,醇香、软嫩,老少皆宜,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系刘备之妻孙尚香腌制发明,已有3000多年历史。

十. 湖北省 荆门 掇刀区 双井西瓜

双井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井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在我市享有盛誉。从最初的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大中棚栽培,双井西瓜现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前年7月组建了荆门掇刀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后,去年11月,该合作社申请注册了“荆双井”西瓜商标。

据介绍,经过品牌包装后的“双井西瓜”销路更好,价格比一般西瓜明显要高:如这两天市面上一般本地西瓜的售价为1元/公斤,而“双井西瓜”售价为1.6元/公斤左右。双井村四组农民赵清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家现在种有5亩大棚西瓜,3亩小拱棚西瓜,以前亩平收入9000元,今年亩平收入达到了12000元,亩平增收3000元。

双井西瓜基地位于我市掇刀区掇刀街办,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双井村为主,并带动周围凤凰、袁集、谭店等村约5000余亩的西瓜基地,其中设施西瓜600亩。该基地于2008年成立了“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据理事长刘伟介绍,合作社共有社员300多人,实行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品牌销售的运作模式,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规程生产,既保证了西瓜质量安全,又保证了社员较好的收益。双井西瓜2009年11月申报注册了“荆双井”西瓜商标,2010年7月申报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我市的名牌西瓜,在荆门城区有较高的知名度。

双井西瓜

地域范围

双井西瓜适宜种植区位于漳河总干渠与新垱河交汇处,东抵谭店岗,南抵凤袁公路,西抵新垱河,北抵漳河总干渠,海拔90.3-95m。地域范围:东经111°59′—112°02′,北纬30°53′—30°56′,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街办所辖双井村1至11组、谭店村8、9、10、11组、车桥村3、4、5组。西瓜生产总面积333.3公顷,总产量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的感官特征:果实圆球型,花皮,覆宽带条纹,外形美观;瓤红色,瓤色一致。 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约3-5㎏,沙瓤、脆、甜,皮薄,可食率高。 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果形指数1.02,整瓜可溶性糖含量≥5﹪,种子200-300粒;果皮厚0.9-1.0㎝,可食率60-70﹪。 3、安全指标:产地环境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