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酥油特产 青海酥油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酥油特产 青海酥油怎么吃更新时间:2024-01-14 17:47:45

一.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雕刻

当你来到青海,走进农户家中时,看到的都是木制的小平房,一户连着一户。走近家门,青海人最讲究的是大门,有砖砌的不同的形状的花或用木头雕刻的花纹,在木板上雕刻各种花形,这木头不是一般的木头,是木质比较硬的杏木或桦木。这门很有讲究,门大、花纹精细就能反映这家的经济条件状况,说明这家生活富有,当你走进家院,你会看到一排土木结构的平房或砖混结构的平房,同样,在房檐下柱子、梁上雕刻精美的花纹,龙凤图案、牡丹图案等,象征吉祥如意。这些雕刻尤其在一些寺庙的建筑中显得神圣庄严。这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二. 四川省 阿坝州 黑水县 黑水酥油茶

黑水酥油茶是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

藏族人民视茶为神之物,从历代的“赞普”至寺之1,从土司到普通百姓,“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因其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

藏族饮茶方式主要有酥油茶、奶茶、盐茶、清茶几种方式,调查结果表明:酥油茶是最受欢迎的饮用方式(平均达73.9%),其次是奶茶。

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

黑水酥油茶的做法:先将茶叶熬成深褐色后,把茶渣筛滤出来。趁热将茶汤倒入放有酥油、食盐的桶内,再倒进鲜奶,用打茶工具在桶内不断搅和,使酥油茶原料充分均匀地溶于茶水中,然后装入壶内,放在温火上保温,随时可饮用。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健身保健饮料。

三. 青海省 海南 鹿血

鹿血主要功用:补肾壮阳、镇静安神、强身健体。对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血细胞减少等病症有特殊疗效。

四.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青海羊杂碎

由于做工精细,烹饪有方,做出的 羊杂碎味道十分可口。特别是面肺子和羊肠子,味道非常鲜美。面肺子的制作方法是,将羊 肺用清水灌洗数十次,直到把粉红色的羊肺洗得发白,然后把羊小肚套在肺的气管上,并用 线缝合,准备往里灌面糊糊。

灌时,事先要把和好的面洗出面筋,等到面粉沉淀后,倒掉大 部分水,留适量的清水把面搅拌成面浆,倒入羊小肚内,再用手将面浆慢慢挤入肺叶里,直 到快灌满时为止,接着灌入清油、盐、孜然粉调成的水汁。

拿掉小肚,扎紧气管,放入水中 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羊肠子的做法是:肠子洗净后,将羊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加胡椒粉 、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搅拌,并用开水拌成馅灌入羊小肠,两头用线绳扎紧, 放入凉 水中烧开后,对凉水,反复几次,待半熟时,用细铁钎扎遍肠子,使肠中漏气,1小时后即熟。

青海最有名气的“羊杂碎”要数里离市区25华里处的大通后子河杂碎馆

五.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青海冬果梨

青海的冬果梨是白梨系统中的一个品种,因它摘下放置至冬吃,味道特别甘美,因而得名“冬果”。冬果梨既不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也不耐严寒低温。以民和为中心的地区,夏天没有酷暑温,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冬果梨的集中栽培区。

冬果梨树冠高大,枝繁叶茂,树势强健,树龄长久,200多年的老树,仍能开花结实,果农们称它为“老寿星”。河湟岸,常见100年以上的冬果梨树,依然梨实满枝,硕果累累,单株产量有的高达500至1000公斤。

民和县川口镇附近产的冬果梨,质量最佳。果实呈卵形或倒卵形,个大而整齐,平均个重250克左右,大者超过500克。初摘时,果色鲜绿,果皮光滑,覆有一层薄薄的腊质;贮藏后变为黄色或金黄色,有大而密的果点,突出果面。果实的梗洼浅窄,萼洼深圆。果肉白色,质细脆嫩,汁多浆丰,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果心较小,石细胞少,品质佳良。冬果梨是晚熟品种,一般到10月中、下旬成熟。刚采收的梨果,味淡质硬,含酸较多,缺乏甘美甜香的气味,应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成熟以后再吃。冬果梨极耐贮藏,放存得法,能贮放到翌年新梨上市,可以周年满足市场需要,且可长途运输。果农通常把冬果梨贮贼于温凉湿润的地窖里,在鲜果缺乏的冬春季节,取出食用或出售。有诗赞曰:“新梨收时啖旧梨,甜若蜜露甘似饴,神仙尝得冬果梨,不住天上愿谪地”。梨通常宜于生食,但冬果梨煮熟来吃,却独具风味。严寒季节,雪冷风冽,此时若能做上一碗与冰糖、葡萄干同煮的冬果梨,热气腾腾,风味甘美,又香又甜,别致诱人。吃后满口生津,浑身生热,并能止咳暖胃,消痰润肺

六.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酥油花

湟中县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是以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色制成的油塑艺术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有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有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佛像人物,千姿百态的大型历史和神话题材的油塑更属佳作。石榴、萍果、桃等盆景都水灵灵地像真的一样。酥油花的制作必须在冬季低温下进行,因而塔尔寺酥油花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塔尔寺灯节展出,届时来自西藏、内蒙古,四川等地的农牧民及海内外游人云集山之中,山上山下,寺宇周围,入山人海,为一睹晶莹剔透的酥油花。

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并随着灯光的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和藏王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内供奉。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学佛成功以后,在佛像头上献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身上献了“披肩”,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这就是酥油花的来历。塔尔寺是宗喀巴的诞生地,不久酥油花就传到这里,并在塔尔寺得到弘扬和发展,在明万历年间这种油塑技艺传到塔尔寺后,在当地艺人们长期精心研制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藏族信教群众有向寺院奉献酥油的习俗,一般仅供点佛灯和僧人食用。而每逢藏历年正月十五之前,他们将纯净的白酥油送到塔尔寺,寺中的僧艺们在其中揉进各色矿物染料制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后在寒冷的房间中搭架塑造。为防止制作中酥油因体温融化影响造型,他们不时将手塞进刺骨的雪水中降温。

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从唐朝的都城带到了西藏小昭寺。当她泪湿衣襟、抑制不住思念亲人的苦痛时,就来到佛祖的像前,焚香跪拜,遥寄情思。后来,金城公主进藏后,将佛祖的塑像转移到金碧辉煌的大昭寺供奉。这一年的正月十五,信徒们向佛祖敬献供品时,排来排去,六色供品中独缺鲜花。于是决定,以家家户户都有的酥油为原料,制作与鲜花并无二致的奶油花。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它的造型特点和手法类似国外盛行的蜡像艺术,但不宜长期保存。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的特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容纳极多的内容。大至一米到二米,小至十到二十毫米的人物走兽,个个精到,力求写实,而其姿态神韵力求传神达意。在画面布局上则继承佛教壁画中“异时同地”的处理方法,在同一画面中将一个

七. 西藏 那曲 色尼区 西藏酥油

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



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糌粑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条。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



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



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 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八.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湟中胡麻是由青海高原酩馏文化发展促进会申请登记保护,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地域保护范围为湟中县所辖田家寨、土门关、上新庄、鲁沙尔、共和、大才、汉东、多巴、上五庄、拦隆口、群加、海子沟、李家山、西堡、甘河滩共15个乡镇。

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由于湟中胡麻所辖区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造就湟中胡麻油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的特点。如今,在湟中县拦隆口镇慕家村酩馏酒庄,依旧保留着胡麻榨油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

青海

青海高原酩馏文化发展促进会

湟中县所辖田家寨镇、土门关乡、上新庄镇、鲁沙尔镇、共和镇、大才乡、汉东乡、多巴镇、上五庄镇、拦隆口镇、群加乡、海子沟乡、李家山镇、西堡镇、甘河滩镇共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9′32″~101°54′50″,北纬36°13′32″~37°03′19″

AGI2017-02-2112

九. 青海省 黄南 中华沙棘茶

中华沙棘(hipophnerhamnoiddes)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2900-4500米以上的河谷阶地及山坡冲积石砂土间。是纯野生的酸打垒醋柳果,含多种生物活性物,其中含维生素14种,氨基酸22种,脂类32种、有机酸、单糖类12种、酚和黄酮类30种、脂肪酸7种、蛋白质4种及29种微量元素。

性温味酸涩,有清热止咳、活血化瘀、补脾益胃之功。用于跌打损伤、呼吸困难、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瘀肿等。藏医多用于子宫病、月经不调、肺结核、胃溃疡及胃酸过多等症。由于沙棘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疲劳、抗癌、增加活力的作用,对于治疗冠心病,防治坏血病,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止咳平喘都有较好作用。

十.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擀面

青海的擀面有四种作法:一是长面,即面擀好后,切成长状,调以臊子叫“臊面”,吃这种面招待客,有“长福长寿”、“长来往”之意
二是凉面,即面擀好后,切成细长条,煮熟拌上青油冷却即食
三是旗花,又叫寸寸子,即将擀好的面(稍厚)切成2寸长条状
四是麻食儿,即将擀好的面切成正方形后,将一对角捏之。( 西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