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宁哪里有卖零食特产 南宁哪里有卖特产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宁哪里有卖零食特产 南宁哪里有卖特产的地方更新时间:2024-01-15 17:31:44

一. 广西 南宁 西乡塘区 粥品

南宁人早餐爱吃粥,粥也有十几个品种之多,有瘦肉粥、猪红粥、鱼片粥、红豆粥、皮蛋粥、田鸡粥等。特点是香热鲜美。( 南宁)

二. 广西 南宁 西乡塘区 卷筒粉

用磨成的民浆放进托盘摊成一张薄饼,撒一些肉末、葱花在上面,蒸熟后卷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酱料、香油等拌以食用

特点是软滑爽口。( 南宁)

改革开放以后,一批华侨从越南回国后主要定居在广西。他们各自都带回过去在异国的风俗、食俗,其中有一些人把越南卷筒粉的制作工艺带了回来。他们在定居的地方开门店或设摊子,从少到多地开业经营起来了。越南卷筒粉在广西大有市场,很受当地人青睐。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卷筒粉。

三. 广西 南宁 横县 芦荟菜

芦荟菜(即芦荟凝胶)除了特有的芦荟香味之外,几乎无味,因此可以做凉拌、各种小炒、火锅、煲烫附料的极品,芦荟可以使人体对维生素C和E吸收增加三倍。在早晨的豆浆机中加半包或一包芦荟菜共捣,出来的是豆浆芦荟汁,清香可口无豆腥味。美国有句格言:“清晨起来一杯芦荟,如同金子般的珍贵。”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如您没有很好的享受,也许是您人生的一个遗憾。

制作方法:

将芦荟去皮,切片,凉拌或炒制。

营养价值:

⑴ 消炎抗菌;

⑵ 增强皮肤弹性;

⑶ 保护皮肤粘膜,预防粉刺;

⑷ 预防雀斑和皱纹;

⑸ 洁净皮肤抗皮脂溢,预防化脓性皮肤病;

⑹ 润泽皮肤,防止老化;

⑺ 敛汗,除汗;

⑻ 减少头皮屑,美化毛发等。

⑼ 制作食物,如芦荟奶、炒芦荟等。

功效

香体养肤

四.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南宁田螺

南宁田螺是南宁街边小食摊摆卖的一种风味小吃。做法是先将买回或从田里捡回的田螺放在清水中活养数天,让田螺将污泥脏物排净,烹制前把田螺外壳涮洗干净,再用刀砍去它一点尾端,并剥去螺盖,使螺体头尾相通,以便油盐、配料进入螺肚,也便于吃时能够吸出螺肉。烹制时先用猛火急炒一下,加少量盐、油、姜、酒,后放进适量的水焖煮。起锅前,再加足油、盐、葱花或蒜米,一定要配上一撮紫苏或假萎以调味.另一种吃法是蒸田螺,方法是将上述配料和处理好的田螺放在碗、盆中拌好,加点水,再置锅蒸熟。两种做法都能保持田螺特有的原味。

五.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兰豆

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2.2万吨,收获期在1-4月份,主要分布在四塘、五塘、苏圩、良庆等镇,主要品种是白花荷兰豆、大荚豌豆及甜豌豆,属软荚、脆荚类型,豆荚脆嫩,纤维少,味甜(甜豌豆),品质优良,嫩荚供食用。( 邕宁)

六.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红龙果

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0.7万吨,全年均有产品供应,主要产地在大沙田、那马。去年已建成两个大型育苗基地,可批量供应纯种果苗。( 邕宁)

七.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隆安荔枝

         荔枝果实色丽质柔,甜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补血,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于清嘉庆年间引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目前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

广西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隆安于清嘉庆年间大规模引进荔枝品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2006年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2011年为800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其中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是隆安著名的荔枝村,80年代隆安县的荔枝与板栗一度成为国宴水果中的佳品。

那门村是隆安县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全村水果面积6600亩,其中荔枝4300亩。近年来,该村提出了以“发展两头,优化中间,走优质高产高价荔枝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导荔枝种植和优化品种结构,使全村新种植水果1100亩,其中种植优良品种“鸡嘴荔”约600亩,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该村每年都主动邀请区、市、县的水果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尤其注重在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实行一条龙服务。每年荔枝收获季节,联系邀请湖北、福建、云南、南宁、玉林、钦州等地的客商到村设点收购,保证了全村荔枝的销路及价格,打响了那门荔枝的品牌,使其成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八.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龙凤灌肠

龙凤灌肠源于马山县,作为广西农村里的一种民间风俗——过节、结婚、祭祀等庆典的必备食品。它由紫米、香菇、花生、猪血烹饪而成。

做法

先把紫米饭煮熟,将猪血灌于其中,加以清蒸直到出锅。为了适应南宁人酸辣的口味,还可以配以酸笋、酸菜作送食品。

九. 广西 南宁 青秀区 铁鸟酱料

据《南宁市志》记载,清咸丰年间(咸丰元年是1851年),广东南海人李亿万、梁迪臣两两人合资开设的大盛祥酱园,是南宁最早的酱料铺,店址在沙街(今南宁市解放路)。其生产的铁鸟酱料酱料选料上乘,制作讲究,味道纯正,很受百姓喜爱,尤以酱油最为有名。

1960年,“大盛祥”鱼其他酱园一起被合并,更名为国营南宁市酱料厂,地址仍在南伦街原“大盛祥”加工厂厂址,所生产的酱料产品被注册为“铁鸟”牌商标。

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为扩大品牌规模和影响力,“铁鸟”进行了停产搬迁。

2011年,“铁鸟”获评“中华老字号”,主导产品“铁鸟”牌酱油、食醋产量占据广西市场半壁江山产品畅销全区。

2012年,铁鸟黄皮酱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其最高销售记录为每月6000件(120000瓶)。

十.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酸品

南宁方言叫“酸野”。南宁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野摊”,即将“酸野”描述得维妙维俏。制作是采用当地物产木瓜、萝卜、黄瓜、莲藕、椰菜、菠萝等时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 南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