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乳源瑶家有什么土特产 乳源必备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乳源瑶家有什么土特产 乳源必备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4 18:33:11

一.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瑶山石韭

瑶山石韭产品简介

石韭是瑶山的—--一种野生蔬菜石韭,石韭菜学名叫宽叶韭菜,为百合科葱属蔬菜,其外形气味与韭菜相近,似蒜非蒜,似荞非荞,长叶中间有一道很明显的杠,野性十足,它生长在大山小溪边的石缝或山坑旁潮湿背阴的地方,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只有在水质非常优良且要流动的地方才长得壮,所以它的产量不高。以嫩叶、成长叶、花薹供食用,口感很好,味鲜甜而脆,少辛辣味,能去肉、鱼类的腥气,也可直接清炒或做馅,是瑶山人民的上等野菜。尤其以熏肉炒石韭和石韭炒蛋,色香味俱全,吃时爽口奇香,不腻不厌,多吃不上火,且其高维生素、高纤维是城市白领的恩物。该菜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根味辛,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叶味甘辛咸,有益肝健胃的作用。

石韭原产于乳源南岭的广东第二峰、海拔1888米的石韭岭,石韭岭,因漫山石缝里长满了“石韭”而获其名。乳源县地处中亚热带山地,雨量充沛,光照充沛,空气清新,质资源优良,是石韭菜无污染、有机种植的优良地域。山区种植的石韭生长快,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高,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2克、脂肪0.26克、总酸0.05克、粗纤维1.19克、干物质8.1克、还原糖1.49克、维生素C5.7毫克、氨基酸总量1.56克、铁3.24毫克、钙70.89毫克、锌0.44毫克。

石韭种植区域分布在乳源县东坪、游溪、必背、一六等镇。主要生产单位有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乳源生态科技园、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瑶源蔬菜种养专业合作社、乳源瑶族自治县益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乳源瑶族自治县营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瑶山石韭生产单位简介

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崇尚原生态的绿色有机和循环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产业为主营方向。拥有一支务实精干的生产、营销、管理、科研团队。粤凰生态农业科技园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镇,南岭山脉南麓的广东省天井山(AAA)国家森林公园内新桥山景区,占地面积4000亩,依托天井山森林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是集休闲度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公司的经营主题是利用天井山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从事中国林蛙、石蛙、昆虫饵料、优质山地鸡、溪流鸭的养殖、有机肥料的开发和加工以及绿色野生蔬菜的栽培、管理和深加工等经营业务。远离城市的喧嚣,都市人可以在这里:沐森林浴,品森林美食,憩原生态木屋,体验自然农耕,涉小溪寻悠,静享大自然之美。粤凰生态农业科技园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公司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进行科技攻关与产品研发,目前已获立项的省市科研课题31个。公司致力开发探索一条适合粤北山区的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与种植、生态旅游开发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扩大生产规模,为提高山区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而努力。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乳源粤凰生态农业科技园的诚信、实力和产品、服务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

二.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高盛西洋菜

高盛西洋菜

韶关高盛果菜有限公司种植的西洋菜为根须系蔬菜,再生能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植株粗壮,茎绿白色,产量高。生产的西洋菜茎粗,根须少,叶深绿色,整齐良好,叶嫩梗脆,口感好,风味浓,排热解暑,营养价值高。

三.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打油茶

居住在韶关的瑶族和其他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他们世代相处,十分好客,相互之间虽习俗有别,但却都喜欢喝油茶。因此,凡在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佐料精选的油茶款待客人。

做油茶,当地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经过四道程序。

首先是选茶:通常有两种茶可供选用,一是经专门烘炒的末茶;二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这可根据各人口味而定。

其次是选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黄豆、芝麻、糯粑、笋干等,应预先制作好待用。

第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锅底发热,放适量食油入锅,待油面冒青烟时,立即投入适量茶叶入锅翻炒,当茶叶发出清香时,加上少许芝麻、食盐,再炒几下,即放水加盖,煮沸3-5分钟,即可将油茶连汤带料起锅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这又香、又爽、又鲜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如果是打的油茶作庆典或宴请用的,那么,还得进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备好。然后将油炒经煮而成的茶汤,捞出茶渣,趁热倒入备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

最后是奉茶,一般当主妇快要把油茶打好时,主人就会招待客人围桌入坐。由于喝油茶是碗内加有许多食料,因此,还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说是喝油茶,还不如说吃油茶更为贴切。吃油茶时,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回敬,赞美油茶的鲜美可口,称道主人的手艺不凡,总是边喝、边啜、边嚼,在口中发出“啧、啧” 声响,还赞口不绝!

四.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翁源糖蔗

糖蔗是一种甘蔗,其蔗渣经加工可制纤维纺纱织布,可造蔗板,纸张,亦可炼酒精,糖醛、塑料等。

糖蔗含糖量较高,是用来制糖的原料,一般不会用于市售鲜食。因为皮硬纤维粗,口感较差,只是在产区偶尔鲜食。

五.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大布番薯干

乳源县大布番薯干历史悠久,主要产自大布镇。全县年产量300吨,年产值480多万元。其采用优质番薯煮熟切片,自然晾干而成。具有原汁原味、柔软甘甜、无任何添加、口味香甜、柔软而有韧性的特点,且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营养价值极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其制作过程为:1、窖藏:把新番薯储存一段时间后,才开始逐渐取出;2、清洗后锅蒸:把取出的番薯清洗后,就上锅蒸;3、去皮:蒸熟后就是去皮了,去皮的过程会筛选掉不好的番薯,只留下又大又好的;4、切片:然后手工逐个切片,远离地面的晒干,经过3-4天的晒制;5、晾干:切片好的番薯片均匀码放到专门的晾晒网里通风晾晒,正常需要3-4天的时间。等糖分自然生成,基本干透后储藏。大布蕃署干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和品质优良的蕃署,精心制作而成,不含色素,不加糖,并无任何化学剂,色泽光润,透明,略有糖霜,香酥可口,是营养成份保留最充分、最完美的的署制品,是旅游、居家、馈赠的佳品。

目前,生产大布番薯干的企业主要有三家,分别是乳源县小农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乳源县茂盛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乳源县新新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六. 广西 桂林 龙胜 瑶家衣饰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种类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红瑶服饰”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闻名世界,有 1900多年的历史。这独特的红衣服饰无疑体现了广西瑶家的民族文化底蕴。红瑶服饰总的来说,男子喜好青衣青裤,女子喜好五色,因而红瑶服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妇女上衫下裙,上衣花色繁多。上衣有饰衫、花衣、便衣和双衣四种,双衣是老年妇女的服饰。红瑶妇女上衣以玫瑰红、大红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纹饰繁复,极富想象力。整件衣服用蚕丝挑绣而成,花衣上绣有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体现了红瑶妇女在生产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描绘。

红瑶妇女服饰精美万分,服饰的配件更是多种多样,有包头布、包肚、腰带、围裙、东摆、裙摆、脚绑、花鞋、银质制品等等。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挑花和蜡染两种。

居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胜镇、马堤乡等地的盘瑶,其服饰也极具艺术特点。盘瑶妇女的服饰由头巾、上衣、坎肩、围裙、腰带等组成。头巾一般为一丈二尺长,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少女用浅色和红色,象征女子妙龄如花,青春红似火,同时又是未婚的标志;中年妇女多用蓝色,寓意洁朗如天,纯净似水;老年妇女则用青色,表示庄重稳健,青松不老。盘瑶妇女的服饰搭配得十分得体,丽而不华,娇而不浮,且多有寓意,既体现了盘瑶妇女的智慧,又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品。

瑶家女子新婚之时,还要穿亲手制作的水红色镶边鞋,鞋用金丝银线,拼凑成龙腾凤舞之式,百态千姿,顿生脚下。盘瑶服饰的配饰以银饰为主,银梳、银荷叶别、银耳环、银项圈、银牌、银戒指、银镯等等,制作精巧,式样各异。

七.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源雾山牌玫瑰茶

源雾山牌玫瑰茶

玫瑰茄生产基地位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乳源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必背镇。产地昼夜温差大(约1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5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该基地土地肥沃,远离矿山和村落,周围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影响,空气清新,大气环境质量好。

我县研制的玫瑰茶系列产品是色、香、味俱佳的纯天然保健饮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大量天然色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最突出的是木槿酸,被认为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有一定疗效,对肠、子宫肌肉有解痉作用,还有驱虫效果,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浓度、刺激肠蠕动。具有清凉解毒、开胃生津、利尿解毒、抑制细菌等功效,非常适合烟酒人士,以及在有刺激性气体岗位作业的工人作清凉饮料。

八.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乳源荷兰豆

大峡谷牌荷兰豆生产基地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境内,总面积20000亩。当地海拔高度500—720米,属于昼夜温差大,夏秋凉爽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825小时,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24.6℃,平均最低气温4.8℃,无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1680.4毫米。土地、水源、大气等没有工业废弃物、排放物及有害物质污染。主要种植台中603、604软荚类型品种,蔓长150—180cm,节间长5—9cm,荚长9.5cm、宽1.6—2.5cm,单荚量5—10克,播种至初收期为50—60天,连续收获期为70—80天。

该产品营养丰富、品质优。以其肥厚多汁幼荚供食,口感脆嫩,香甜可口,别具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合成不了的氨基酸。

九.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江尾米面

原产于江尾连溪村。米面线条均匀、晶莹剔透、爽滑可口、风味独特、烹调方便,远近闻名。

十.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乳源山茶油

乳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空气环境良好,资源充足,终年雨水充沛,南岭山区土壤偏酸富含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最适合油茶树的生长,茶果饱满、丰富是为数不多的良种主产区,油茶种植主要分布在一六、乳城、大桥、大布等镇,全县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山茶油1000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

乳源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3%~95%,为各种食用植物油之冠,其中油酸74%~87%,亚油酸7%~14%,亚麻酸0.2%~0.8%。原料采摘自没有污染的有机基地经去壳、晾晒、破碎、榨油、过滤的工序获取油脂,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使茶油的原始成分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利用现代物理提纯技术采用水化脱胶、物理脱色脱臭、低温养晶、冬化过滤等工艺物理提纯而成。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产品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其耕作、采摘、压榨、精炼、灌装、包装和运输均符合有机食品标准,同时通过“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品质控制,从源头把控,精细管理。

乳源山茶油采用低温物理压榨工艺,确保不破坏山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功能性成分,能够保留山茶油的原生态品质。低温物理压榨在源头上阻断了苯并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的生成。通过低温物理压榨制油法制取的毛油品质优良,只需要经过水化脱胶、脱色脱臭、冷冻过滤的物理精炼即可达到国家一级茶籽油(压榨)食用标准,并且最大限度的保留山茶油的原色原味。

目前乳源山茶油生产单位主要有:广东宝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乳源瑶族自治县云雾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乳源瑶族自治县奔裕康种养专业合作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