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广元市昭化区特产 四川广元特产在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广元市昭化区特产 四川广元特产在哪里买更新时间:2024-01-21 12:31:40

一. 四川省 广元 剑阁县 肉煎饼

肉煎饼

肉煎饼是把肉切成片状,裹上稀面到锅里文火煎熟,形状以圆为优,而且透明。夏天,也用茄子当肉,炕成“茄饼”。肉煎饼就稀饭,是剑门人的家常饭。

二.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苍溪杜仲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杜仲由于药用价值高,并且用途广,所以杜仲又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杜仲的特征是表皮草质,内有韧性较强的状白丝相连,剥皮后又生。只要保护好母树,便可以经常剥皮,一年一次。

杜仲药材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至7毫米。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以皮厚而大,粗皮刮净,内表面暗紫色,断面银白橡胶丝多而长者为佳。

适宜人群

适宜高血压患者、习惯性流产妇女、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肾气不足者。

阴虚火旺者慎服。(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食用指导

可以用来泡茶,泡酒,或在烹饪时作为辅料添加于菜品中。

凡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或足膝痿软无力者,可与补骨脂、胡桃仁等配伍;本品常用于冲任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或习惯性随胎。可单用煮枣肉为丸服;或配伍续断、桑寄生、熟地黄等,以增强补肾固胎作用;对于妊娠下血者,则可与人参、阿胶、当归等合用。

三.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杜仲山鸡是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利州杜仲山鸡具有食用安全、营养美味、药理滋补、生态环保的特性。利州杜仲山鸡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镇的1、张公、雷家、冯家等村现有1800余亩成片的杜仲林,林下放养野鸡大有可为。目前,该镇以山鸡企业带动该镇农民发展特色杜仲山鸡养殖,并做大做强其产业链,开办了农家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杜仲山鸡从雏鸡开始喂食营养成分齐全的杜仲叶,配以玉米,稻谷,青草等为食料,散养在山间林地中,任其食虫蚁,饮山泉,是纯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美味肉食。具有舒经活血,补肝肾,强筋骨,降血脂、血压,软化血管,安胎,抗衰老防皱,光泽皮肤,补充胶原蛋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特别适合小孩、中老年人调养身体,是妇女产前产后必需滋补品。

2013年,广元市利州区1镇畜牧食品站申报的“利州杜仲山鸡”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569954。

广元市利州区1镇畜牧食品站

11569954

山鸡(活家禽)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剑阁县 火烧馍

火烧馍

火烧馍是剑门人的特有面食。因它耐防霉变,即使夏天炎热,也可存放七、八天或十天以上,不发霉,不变味。用途主二:一是,剑门过去有名的职业“背二哥”,凡出外背脚,要带的盘缠干粮,就是火烧馍;其二是男女婚嫁,女方结婚行礼回门三天满,正式到婆家,女方家避烧火烧馍作“和气馍”。这“和气馍”,亲朋邻居都要尝食,故此也要有一定时间搁放。

火烧馍的做法,用最好白面粉,加少许菜油和水,使劲在面板上搓揉。由于用水量少,硬搓成团,使其成团,使其勉强结合,外表光滑,做成碗口大,2寸左右厚的圆型规模,然后放在锅里,用微火炕,使其表凝固,再用柴火灰(也叫炭焦灰)壅闭。

柴火灰的温度要达到馍不焦灼,但一定要使馍里外熟透。烧一次火烧馍要花费一夜时间,其间至少要换三至四次柴火灰。检验“火烧馍”烧熟与否,用手在馍的平面上拍击,馍产生“卜、卜”的鸣响,就算熟透了。火烧馍的味道甘香,口啃时落面渣。一般为了方便食用可将一个馍分切为四。

做火烧馍的人,不是每个家庭主妇都能做。多在有产业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人户或者丈夫常年在外的家庭妇女,必得学会这门手艺,才可支付门面应酬家事。

五.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猕猴桃

旺苍猕猴桃是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嘉川镇有猕猴桃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优质无公害红心猕猴桃达16万斤,村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近3000元。

据介绍,旺苍县供销社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30人,猕猴桃种植面积2300亩,并通过了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方式,按照“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旺苍县嘉川镇鸡鸣山红心果有机猕猴桃基地为中心辐射各有机猕猴桃种植户。到2015年,旺苍县将在现有3000亩猕猴桃的基础上,把种植面积扩大到8000亩,让猕猴桃产业成为全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

六.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旺苍龙凤大米

旺苍龙凤大米

旺苍龙凤大米是旺苍县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旺苍县龙凤镇是旺苍县历史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型水库4个,塘230口,堰214条,微水池344口,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远离城市、工厂,空气质量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稻生产条件优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无任何污染的山泉水系自流灌溉孕育出了特有的绿色稻谷。旺苍龙凤大米正是以该稻谷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加工而成,其米粒色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清亮如珍珠。历年来,旺苍县地方政府根据乡情,立足“旺苍龙凤大米”享有的信誉和龙凤的“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水稻,主动适应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和卫生要求,利用资源优势,以优质大米开发为重点,启动了“龙凤镇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建设计划”,努力在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尤其是近年来,围绕创建绿色食品原料(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基地创建要求,积极组织人力、物力,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形成了一整套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稻米栽培技术标准体系,旺苍县龙凤镇水稻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单产量不断提高,其特有的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赐予了旺苍龙凤大米非凡的灵性和优质的品质,畅销省内外市场。

七.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脆香甜柚

脆香甜柚原产四川苍溪。苍溪及南部两县栽培较多。其主要特点: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枝梢粗短、稀疏;果实阔卵形或锥状扁圆形,单果重1300~1500 克,果皮薄,油胞较细,色泽橙黄;肉质脆,具香气,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11.4%,糖含量8.96克/100毫升,酸含量0.62克/100毫升,维生素C含量39.81毫克/100毫升,品质上乘;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每果种子60~70粒,也有少核的。脆香甜柚果形美,优质丰产,早熟,适应性强,是目前我国推广的良种柚。脆香甜柚原产四川苍溪。苍溪及南部两县栽培较多。其主要特点: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枝梢粗短、稀疏;果实阔卵形或锥状扁圆形,单果重1300~1500 克,果皮薄,油胞较细,色泽橙黄;肉质脆,具香气,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11.4%,糖含量8.96克/100毫升,酸含量0.62克/100毫升,维生素C含量39.81毫克/100毫升,品质上乘;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每果种子60~70粒,也有少核的。脆香甜柚果形美,优质丰产,早熟,适应性强,是目前我国推广的良种柚。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蜂蜜

利州农民养蜂历史悠久,早在元初时期,就有农户用黏土、树枝、竹条或圆木制作饲养蜜蜂的容器,将这些容器悬挂在树上、屋檐或放在地上,引诱分蜂群进入,在自家屋檐下零星自然小量饲养。利州区因处在植被良好,森林覆盖广,山上植物种类多,有天下“避暑胜地”之称的皇泽寺、千佛崖、天曌山、白龙湖、凤凰山等风景名胜之中,所产蜂蜜品质最佳远近闻名,利州蜂蜜因此而得名,利州蜂蜜虽有名气,但零星饲养不成规模。

解放后,在历届利州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利州蜂蜜得到了迅猛发展。1960年代初期,利州区养利州蜂蜜4000多群,年产利州蜂蜜220多吨。1976年—1982年,利州区养蜂业发展到1.38—1.88万群之间,年产利州蜂蜜300吨,产量最多的年份—1982年达408吨。1976年,利州区被四川省定为利州蜂蜜基地县。1980年代后,由于蜂蜜价格走低,利州养蜂减少,1988年后利州养蜂业下跌至6523群,产利州蜂蜜85吨。利州区1990年养蜂户为300户,14591群,年产量为341吨;发展到1998年全区养蜂户为555户,24250群,年产量为471吨。期间,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加快利州蜂蜜业的发展,逐步使利州养蜂业走向产业化生产,利州科协在省、市科协和省昆虫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1990年代末起,分别在利州区的宝轮镇、荣山镇、大石镇、-镇、三堆镇、工农镇等镇,组织蜂农进行集中养蜂技术免费培训。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后,1999年,养蜂户已发展到713户,40123群,年产利州蜂蜜872吨;2000年735户,40798群,年产利州蜂蜜896吨;2001年866户,41675群,年产利州蜂蜜1205吨;2000年1052户,43345群,年产利州蜂蜜1421吨。对比开展技术培训前的1998年,全区养蜂户增加了497户,养蜂群数增加了19095群,年产量增加了950吨。2010年利州区养蜂户为23018户,蜂群211390群,年产利州蜂蜜3500吨,产值突破7000多万元。

九. 四川省 广元 剑阁县 核桃饼

广元核桃以其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饼选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适量的芝麻磨成浆状,在发酵面上涂上辣椒、食盐,做成圆饼,放入炉中烤熟即成核桃饼。若擀成薄片烘烤,称为“薄脆”。特点:“核桃饼”松脆酥香、色泽金黄、十分可口。

十.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汉王山娃娃鱼

汉王山娃娃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王山娃娃鱼是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旺苍县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娃娃鱼的生长繁衍和人工养殖,县境内现有12个乡镇人工养殖娃娃鱼,也是汉王山娃娃鱼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汉王山娃娃鱼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资料显示,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学术科研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医用、食用价值。旺苍县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娃娃鱼的生长繁衍和人工养殖,县境内现有12个乡镇人工养殖娃娃鱼,也是汉王山娃娃鱼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近年来,旺苍县依托汉王山原产地娃娃鱼资源、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饵料及优良水资源优势,将娃娃鱼产业作为扶贫攻坚核心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产业来抓,不断开展娃娃鱼规模化人工养殖探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业化模式,在黄洋镇、高阳镇、双汇镇等12个乡镇建立了3个商品娃娃鱼人工驯养繁育基地。

据介绍,该县目前已引进驯养繁殖许可规模企业3家,其中四川省汉王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以娃娃鱼养殖为主,兼营娃娃鱼产品深加工综合开发,集科、工、贸一体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与宜宾五粮液集团合作酿造的五粮液汉王山大鲵神酒已成功上市并在今年的西博会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该县储存娃娃鱼资源达5万余尾,年产娃娃鱼幼苗3万余尾,年销售子二代娃娃鱼1万尾,创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驯养农户200余户,实现了驯养农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

汉王山娃娃鱼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旺苍县黄洋镇、高阳镇、双汇镇、正源乡、英萃镇、鼓城乡、檬子乡、国华镇、福庆乡、盐河乡、天星乡、万家乡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二、养殖环境条件

养殖环境要求安静、光线阴暗,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水温15℃至20℃、pH值6.5至7.5、溶氧量≥4mg/L。

三、生产方式

产地范围内人工养殖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分级分池饲养。

四、养殖

1.放养:放养密度为苗种阶段40至80尾/m2,成鲵阶段5至10尾/m2,放养规格个体体重之间不宜相差50%。

2.投饵:饵料主要为鲜活的小鲤鱼、小鲫鱼、野生小鱼等。

3.捕捞:饲养期为4至5年,个体重≥1.5kg,手工捕捉或网捕。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背部黑褐色,腹部浅白或浅灰色,肉质细嫩,鲜美无油腻感,口感嫩滑爽口。

2.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17%,氨基酸含量≥14%,锌含量≥16mg/kg。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