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彝族自治州水果特产 凉山特产水果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彝族自治州水果特产 凉山特产水果排行榜更新时间:2024-04-09 14:13:13

一.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花魔芋

个大,10—20斤/个,皮黑,肉白,属本地优质良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具有耐高温和耐低温等特点,含葡甘露聚糖,具有减肥、美容、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被专家称为“肠道清洁工”。

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是21世纪看好的美容保健食品,经济效益高。目前正纳入普格县规模种植开发项目。

二. 四川省 凉山 金阳县 石板烙饼

藏族主食是麦类和玉米,吃法多为烙饼。石板烙的饼,外皮香脆,内部软、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吓打(生肉浆)。

选野生的獐、鹿、麂、岩羊肉或家养的精瘦牛肉,去骨、剁细或舂细,混以香料木槿子、海椒、林蒜、盐等拌匀,再倒凉开水混成肉浆。虾打是款待贵宾的珍馐美味的大型宴会上的名贵菜。

三.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水牛

德昌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昌水牛是四川凉山德昌的。

德昌水牛是著名的优良高原地方品种,形成历史十分悠久。据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三坡出土文物“陶牛”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说明远在汉代以前,生活在安宁河流域的祖先们就养育着“德昌水牛”。

德昌水牛头中等大,额宽广而稍隆起,颜面部较长而直,角根粗,角架大,角长1米以上者甚多,角间距有达110厘米多。公牛颈粗短,母牛颈细长,颈肩结合良好。体躯紧凑(体长指数:公牛104.8,母牛104.9),前躯发育良好(胸围指数:公牛150.3,母牛150.6),胸部较深而宽度适中,髻甲部高于十字部。背腰平直,腰短兼小,腹圆大充实。尻稍斜,后躯欠丰满;尾根粗,尾长适中。四肢粗壮,系短而有力,蹄圆大质坚。被毛稀而短,毛色多为瓦灰。德昌水牛体躯魁伟,成年公牛体重527.3±9.75公斤,成年母牛体重490.0±2.39公斤,成年阉牛体重598.0±2.72公斤。

德昌水牛以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为中心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沿安宁河流域的冕宁、西昌、米易、会理等五县的17个乡,州内其它县也有少量分布。主产区属典型的山区河谷地带,最低海拔1150米,最高海拔4359米。

据了解,2013年,德昌县德昌水牛存栏4.86万头,出栏1.16万头。

德昌水牛

德昌县畜牧站

13595333

牛(活动物)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彝族挽歌

“彝族挽歌”系指逝者亲属以吟、唱的方式哭述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歌,彝称“俄”,意为“哭丧歌”。

这种歌在彝族人民中千百年来业已存在,彝族谚语说:“亲戚再疏远,听到哭声就赶来”。它是彝族丧事过程中必然的组成部分,大凡有彝族居住、聚居的地方就有“俄”。

彝族挽歌发生于特定的时空环境,悲伤的歌唱内容,痛苦的音乐情绪。彝族挽歌为民俗学等社会人文科学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具有永不泯灭的人性价值。

【产生年代】

彝族挽歌“俄”,如果从其本质意义“哭丧”溯源,应是人性的真实表现、真情渲泄,正如文献所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那么,“俄”是与彝族人民的生息繁衍历史与生俱来的。

作为丧事活动过程和仪式性程序性的组成部分,应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出现,伴随其形成后,特别是到了父系制时代兴起的“兴礼仪”“立典章”“燕尔宾客”,形成丧事礼仪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追溯,彝族挽歌“俄”是产生于原始时代,形成于彝族母系制到父系制确立的时代,渊源可达几千年之久。

【分布区域】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北距西昌129公里,南临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距昆明市400公里,辖6个镇,19个乡级行政区,面积1666.6平方公里,总人口18.3万人,共有9个民族在县域居住,少数民族主要以彝族、布依族为主。分布在县城四周山区乡镇,彝族占据了8个半民族乡,仍保留着古老而优秀的许多民族民风民俗、音乐、文化等。

宁南县长年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全年降水充足,四季温差不大,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使宁南成为优质农作物生产基地,金沙江畔的明珠。

彝族挽歌流传在宁南县的彝族聚居区和周边的普格、布拖、会东、会理以及云南省巧家县,尤其以宁南县骑骡沟乡最完整。

【基本内容】

彝族挽歌包括曲调和歌词两个部分。曲调因地方而异,按各地习俗可自由发挥,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悲凉音调,节奏缓慢、节拍灵活、情绪悲切、发声凄婉,哭声、抽泣声与唱词相伴。

哭唱的时候,非常讲究称谓,就是根据哭唱者与死者的族谱关系、亲疏关系、长幼老小关系等,站在哭唱者的特定立场,呼唤着死者的特定称谓进行哭唱,哭唱者开始发音哭唱的时候,首先发出的唱词往往是对死者的特定称谓。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妈妈、0姐妹、0属辈姐妹、舅舅、舅舅的弟兄、舅舅的属辈弟兄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嫫”;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爸爸、叔叔、爸爸的属辈弟兄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达”;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哥哥、姐姐、哥嫂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武扎”;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弟弟、妹妹、属辈弟弟、属辈妹妹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里扎”;如果哭唱者是女的,且死者是哥哥、弟弟、属辈哥哥、属辈弟弟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姆惹”;如果哭唱者是男的,且死者属于姐姐、妹妹、属辈姐姐、属辈妹妹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里嫫”或“呢扎”;如果哭唱者是岳母,且死者是儿媳、属辈儿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波普”;如果哭唱者是姑姑,且死者是外侄子、属辈外侄子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波吉”;如果哭唱者是舅舅,且死者是儿媳、外侄女、属辈儿媳、属辈外侄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嫫里”;如果哭唱者是舅舅,且死者是外侄子、属辈外侄子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嫫惹”;如果哭唱者是爷爷、奶奶,且死者是孙子、孙女、属辈孙子、属辈孙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尔”;如果哭唱者是叔叔、姨妈、属辈叔叔、属辈姨妈,且死者是侄儿、侄女、属辈侄儿、属辈侄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依”;如果哭唱者是表兄弟,且死者是表姐妹、属辈表姐妹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咪”或“阿苒”;如果哭唱者是表姐妹,且死者是表兄弟、属辈表兄弟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波惹”。因为在彝族的传统习俗中,“地地永相连,人人皆是亲”,人与人之间总能理出一条亲戚脉络,所以哭唱者对死者的称谓,即使不是近亲,也可按照“属辈”对号入座而称之。

唱词内容主要包括:痛失亲人的痛苦,述说死者疾病与死亡情况与过程,追忆死者生平、持家与抚育后代的辛劳和业绩,缅怀与寄托庇佑等等。如一首《哭阿妈》唱道:“山上你载的树子已成林了,你撒的元根已做成了酸菜,阿妈啊,你的儿女从此成了孤儿,你的儿女哭碎了心。你已化成了云,化成了风;风吹冷飕飕,云堆暗沉沉。”这是一首有现场录音的“俄”(已编入《凉山民歌集成》中),其间还不时夹有断断续续的哭声、抽泣声。由此可见一斑。

“俄”的内容十分丰富,还有针对不同对象,如父母、长辈、兄弟姐妹、老人、儿童等与哭者的亲疏关系情感的因素也有不同的内容。

【基本特征】

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及演唱主体

彝族挽歌只能在失去亲人的时候哭唱,在亲人停止呼吸后到安葬火化前这一段时间里,由死者亲人和前来的生前亲朋好友哭唱。

二、特定的歌唱内容

所唱出的歌词意思,都是与死亡相关的引人哀伤的吊唁性内容。

三、歌词即兴成分高

彝族挽歌即兴成分很高,在基本腔调、传统哭唱词、特定称谓等框架基础上,因哭唱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即兴口头创作水平而异,普通哭唱者只能借用传统哭唱词来哭唱,而智慧较高者常常围绕死亡的悲伤而即兴发挥,闻者常常鸦雀无声却潸然泪下。

四、哀伤哭述的音乐价值

唱出的歌声其音调凄婉、低沉、缓慢,自由的节奏和拖腔,时常带着哭喊、呜咽、哭述等。

【基本价值】

1、彝族挽歌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

彝族挽歌“俄”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所依存的时空、人文背景和环境,所唱的内容等,对于上述社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和研究价值。

2、彝族挽歌是民众性的人生真实记录

生生死死是自然法则,也是每一个人和每个民族的生息繁衍必然的过程,“俄”的一首歌唱一个对象,千百年来的“俄”就是一个民族“人生”的真实记录。

3、彝族挽歌具有永不泯灭的人性价值。

真、善、美的人性永恒,“俄”的内容、内涵就不会消失。

五. 四川省 凉山 宁南县 彝族腌血肠

宁南彝族每逢宰杀大肥猪,除灌制香肠外,普遍都有制作腌血肠的食俗。这种血肠是用猪肉、豆腐、糯米、猪瘦肉或肥肉等原料灌入大肠或小肠内腌制后熏干而成的。

具有酥者黏糯,色泽油亮,味道香醇,麻辣适中的特点,是很好的佐酒菜。也可用来馈赠亲友。其制作要领是,先将鲜猪大肠或小肠理顺,翻洗干净备用,灌制用料晨新鲜的活猪血内加适量的盐,搀入适当的熟糯米、豆腐、部分鲜猪肉,然后再加辣椒面、花椒面、蒜等作料,拌匀腌好。

接着将备用的肠衣的一头肠口,用小绳紧扎,将配制好的原料从另一头肠口慢慢灌入,灌满配料的血肠用手指捏至不紧不松为佳。大肠的灌制以短节为宜。血肠灌制好后,用一根横木将灌肠拴绕其上,放置于通风处,待晾干后,移挂在有灶火的掌屋,让烟熏过的血肠味道更佳。食用时,用刀切一小节洗净表层烟尘,切成圆片,炸、炒、煮、蒸食均可,味美异常。

六.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水果凉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应时水果琳琅满目,潮州柑更是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从内容到包装都很有特色。此外,全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几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七.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桑椹

德昌桑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昌桑椹是四川凉山德昌的。

德昌桑椹

四川省德昌县永郎镇、锦川乡、老碾乡、乐跃镇、小高乡、麻栗镇、阿月乡、德州镇、六所乡、茨达乡、宽裕乡、巴洞乡、王所乡共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德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德昌桑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德府发〔2013〕17号

德昌元坤绿色果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DYK0001S-2013《德昌桑椹(桑果)》

八.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凉山虫草

[来源]

麦角菌科(Clavicinitaccae)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Liu et Hu寄生在鳞翅目(Leaidootera)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物。

[性状]

虫体略似蚕,稍弯曲,长约4cm,直径5-9mm;表面被棕至棕褐色绒毛,绒毛脱落处可见紫褐色角皮,有环纹9~12个;头部红褐色,腹部有足约10对。子座多分枝或单生,长达30cm,圆柱状,褐或黑褐色,顶端具不孕性角尖。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腥,味淡。

[鉴别]

囊壳表面生,基部突出于子座外,卵形,黑褐色;子囊孢子线形,横隔明显;菌丝膜黄褐至棕褐色,菌丝多不分枝。

九.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十.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肃宁县无公害水果

肃宁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建于2000年占地面积400亩拥职工150人,技术人员5人。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运作。年可产水果1000吨以优良的品质取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