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邵东特产红薯粑粑 湖南邵东特产油煎粑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邵东特产红薯粑粑 湖南邵东特产油煎粑粑更新时间:2024-01-09 13:57:30

一.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红薯

洋县红薯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红薯具有品种优良、上市早、薯块大、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口感好、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之特点。已获得有机转换食品认证。

洋县年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产鲜红薯10万吨,目前该地所产红薯,除农户自用以外,其余全部被外来客户抢收一空,销往大中城市。为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工业化,现拟用红薯加工食用柠檬酸、淀粉、薯片、粉丝、果脯、饴糖、薯糖、食醋等系列产品。

洋县槐树关镇针对近年来红薯及其衍生品因绿色环保且具有保健功能,价格逐年攀升,效益猛增的现状,充分发挥该镇长达几十年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红薯种植作为全镇“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升级晋档”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协会+农户+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走上了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发展道路,形成以槐树关村、万岭村、张山村、石槽寺村为龙头,向周边辐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链条,吸引西安、甘肃、浙江等省内外客商驻镇收购。

2012年,该镇发展红薯16000多亩,其中引进新品种“紫红薯”6000多亩,红薯产量达到26000吨,实现产值4400万元。该镇万岭村红薯加工大户周文义,年加工红薯淀粉、手工粉条2万余斤,年净收入达10万余元。全镇仅红薯一项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有力地推进了该镇村党组织“升级晋档”。

二.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赵老五粑粑

赵老五粑粑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赵老五”牌黄粑系列产品,口感清香,益气补人,风味独特,且食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的小吃。主要配料:优质糯米、大黄豆、纯冰糖,用玉米叶、粽子叶包裹(不含任何色素、保鲜剂)。其色泽晶滢黄润、味道清香柔软,食用方使,砌片后蒸煮、油炸、煎炒、微波加热变软后,开袋即食,是营养丰富的主副食品。

黄粑的原料极其简单,主要是粘米、糯米和黄豆。但是其制作相当繁杂,耗时也颇长。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这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黄粑出锅了,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又沁入心田,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三.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包谷粑粑

云南俗称玉米为包谷。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和秘鲁,大约十六世纪传入我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有了关于玉米的记载。玉米中的脂肪是一种良好药物、亚油酸含量高达60%,还含有卵磷脂、维生素A、E等,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柔化动脉血管,是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的理想食品。国外资料报道,在非洲、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癌症的发病率较低,是因为他们以玉米为主粮,世界长寿地区如高加索,也是以食玉米为主。



包谷粑粑是每年玉米成熟的季节用鲜嫩的玉米制作的一种风味小吃。制作简单,口味清新,尤以鲜甜而富含营养见佳。

四.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人人喜欢它。”沾益小粑粑名声四起,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一产品备受群众欢迎,每逢订婚行礼,男方少不了要买上百个小粑粑,请人家挑或背,很自豪的去女方家定亲。八月十五送花节,春节期间拜年等都少不了必备这一礼物送到女方家。沾益的民间风俗,在结婚时要“端糖”认识亲友,一对新人拖着一个盘子,装上2个小粑粑加几颗水果糖抬到亲友面前,表达的是真情实意、老百姓进城赶街,总忘不了买上几个回家孝敬父母或与子女共同分享,沾益小粑粑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沾益小粑粑已被贴上现代元素的商标,如县副食品厂生产的“云腿月饼”,沾益三圆食品厂生产的“滇溢圆”系列月饼等等,都是在传统工艺、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推向市场的品牌。尽管如此,当地群众仍情有独钟地称它——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忧郁,不思茶饭,随行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著名的宣威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烘烤成点心。不料此点心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之味道香甜醇厚,永历帝异常喜爱,品之有味,龙颜顿开。因其用火腿做馅,形状浑圆如砣,厨师便起名“火腿砣”,随后,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装帧精美,货真价实的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俗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的表面呈棕红色,光泽油润,外层是脆壳,里面是千层酥皮裹着的馅心,不会自然破裂,故取名“硬壳”。沾益小粑粑的色、香、味、型俱佳,入口酥、松、脆、软、甜、咸适宜,有香喷喷的火腿美味,又含糖汁诱人的蜜甜,食之,油而不腻,风味独特,是上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五. 广西 桂林 永福 永福紫花红薯

永福紫花红薯是当地不可错过的地道美食。众所周知,红薯是养生保健的佳品,紫薯因含有大量花青素硒元素被世界医学界称为超级巨星、生命火种和抗癌之王。长期食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防癌、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补钙、健身、美容等保健作用。紫薯茎尖嫩叶中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可食性纤维和可溶性无氧化物质,经常食用则具有减肥、健美和健身防癌等作用。

六.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破酥粑粑

破酥粑粑的制法是将精面粉入盆,注入清水,加入发粉,合成面团。稍饧,在面板上揉透擀成片,撒上精盐(或白糖),抹一层熟猪油,回卷成一长条状,然后分成剂子,擀成圆饼。用平底锅刷上菜油置于栗炭火上,待油冒烟时,把圆饼放入锅底,上面盖上烧有栗炭火的平底锅盖,上下两面均有栗炭火烘烤,使饼受热均匀,烤至六成熟时,取下平底锅盖,将饼倒翻一次,再盖上平底锅盖,烤至熟时即可食用。成品特点是色泽金黄,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腻,冷热均宜,携带方便。

七.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占圩红薯

占圩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占圩红薯

江西

东乡县红薯行业协会

东乡县所辖占圩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5′08″~116°51′00″,北纬28°08′21″~28°14′35″

2016年10月17日,省农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东乡县红薯协会申请的“占圩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中,专家组详细听取了协会对“占圩红薯”的介绍,并对其文化、历史、品质、生物特性等进行了鉴定:认为“占圩红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当地知名度较高,其品质优良,生物特性稳定,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一致通过现场检查。

八.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 邵东黄花菜

邵东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邵东县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黄花的学名叫萱草,中国古代常用“萱庭”、“萱堂”来代言母亲,因而民间称黄花菜为“母亲花”。因其颜色金黄,形状细长,所以又叫“金针花”。黄花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是一种美丽高雅的观赏植物。

邵东出产的黄花菜,被列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邵东黄花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的含量,都高于西红柿等常见的蔬菜。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花有利胸膈、安五脏、通乳健胃、轻身明目等功效。在人们的餐桌上,常用黄花做汤、烧肉,味道十分鲜美;产妇的食谱也少不了黄花蒸鲫鱼、黄花炖鸡这两道菜。

湖南省邵东县有“黄花菜之乡”的美名。被例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邵东黄花菜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邵东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据清嘉庆25年(1820)编的《邵阳县志)记载:“萱,即宜男花,六出稚芽,花跗可食。”

素有黄花菜之乡美誉的湖南省卲东县,去冬今春黄花菜生产经营更是喜讯频传,去年12月菁洲牌黄花菜获湖南省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金奖,今年3月又获湖南省名牌农产品、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并已通过美国FDA三批次质量检测合格,有望在4月份通过最后一次检测获得美国FDA质量认证,而成为免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邵东县是黄花菜生产大县,黄花菜年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总产干花蕾6000多吨,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黄花菜这棵邵东县农业经济的“摇钱树”焕发出如此旺盛的生机,这正显示出该县黄花菜产业具有其深刻内涵和独特优势。

悠久的栽培历史

黄花菜,又名萱草、金针菜、安神菜、忘忧草,为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萱草属缩根多年生草木本植物,其花蕾是我国的名特蔬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邵东县是黄花菜的原产地,栽培史悠久,据嘉庆25年编篡的邵阳县志记载,邵东在明弘治年间开始种黄花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时太平一都,太平二都(今邵东县崇山铺、团山、流光岭、水东江、杨桥)就种植黄花菜数千亩,后续扩至廉桥、光陂、黑田铺、黄陂桥等地,民国33年全县产黄花菜520吨,初具黄花菜生产规模。

辉煌的发展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邵东黄花菜生产迅速发展。1977年全县种植黄花菜3.7万亩,产干花2450吨,并采用先蒸制、漂烫、然后再晒干或烘干的独特加工工艺,由县供销合作社和县外贸公司调拔外贸出口“金鸡牌”黄花菜1000吨,生产效益不断增加,当年6月24日邵东县出席外贸先进工作会议,1978年参加全国财贸双先会。1980年该县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黄花菜研究所,主要从事黄花菜的品种改良,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全县种植黄花菜3.9万亩,总产量3249吨。1982年全县种植黄花菜4.6万亩,总产量4531吨,并大量出口,同年6月30日,全国黄花菜产销经验交流会在邵东县召开,邵东县政府领导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当时,1吨黄花菜可换小麦6.4吨,或换尿素8.2吨,或换钢材2.21;3.97吨黄花菜可换拖拉机一台,5.6吨黄花菜可换一辆大汽车。1988年种植面积达5.5万亩,总产6250吨,创历史新高,出口量占全省的50%,并被外贸部列为十大干菜出口基地之一。

从数量走向精品

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黄花菜价格上扬,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黄花菜产业,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黄花菜生产,2002年全县种植黄花菜6.2万亩,总产6500吨,总产值达6500多元。农民收入增加了,种植黄花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并美称黄花菜为“摇钱树”。

(1)化良种优势为高产优势。

邵东县黄花菜品种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栽培品种31个,且优良品种众多,其中四月花、荆州花、茶子花、中秋花、长嘴子花、茄子花、矮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等新良种,早熟、高产、质优等特点非常突出。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广优良种,不断提高单们面积产量。近几年来,共推广长嘴子花、猛子花、白花等优良品种1.5万亩,平均亩产113.4公斤,比老品种亩增35.1公斤,增产44.8%,充分体现了优良增产优势,而且黄花菜品质量也大大优于老品种。

(2)化加工优势为出口优势

邵东县大量生产黄花菜有200多年历史,加工、贮藏经验丰富,其传统的无硫原干黄花菜名扬海内外。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鲜花蕾高温处理晒干放在干燥处密封保存。加工的高温处理有蒸制和漂烫两种,即利用高温水蒸汽或热水迅速破坏细胞的活力,引趣醇类转化,使之更甜脆爽口,易于干燥和食用。经过恰到好处的高温处理后,摊开散热,再放到竹搭子上翻晒直到花条脆而易断时即可,干花过夜回潮拣出开花、裂嘴花,破青条等,再装袋置干燥处贮藏。近两年,邵东县积极办起了邵东县精华农产品开发公司、邵东流泽东阳农副产品加工厂,邵东县太一黄花菜有限公司、邵东县日升黄花菜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黄花菜为主的系列农产品开发与经营,并同湖南农大联合研究开发即食用黄花菜和鲜黄花菜加工等项目,其中真空预冷包装鲜黄花菜远销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颇受消费者欢迎,其传统的原干无硫黄花菜出口量也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初邵东县精华农产品有限公司一家就与美国商谈了500万美元的黄花菜销售协议,邵东县东阳农副产品加工厂也与加拿大签订数目较大黄花菜销售合同。为了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精华公司现积极与科研机构联手“克隆”黄花菜新良种,将大量繁殖颇具发展的新品种,加速全县黄花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升全县黄花菜生产水平。

九. 广西 来宾 金秀 红薯糍

本品是瑶族阿妈用自家在瑶山上种植的番薯,混合糯米粉,粘米粉,白沙糖等配料,用纯净花生油炸至金黄色才可新鲜出炉,十份酥香美味,爱吃的亲亲买家们就更会体会到回味无穷了滋味喽!更是送朋送礼的最佳小食之皇。

十.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