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杭州学士路附近特产 杭州特产哪里便宜又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杭州学士路附近特产 杭州特产哪里便宜又好吃更新时间:2024-01-28 20:25:37

一. 浙江省 杭州 风味牛柳卷

原料:

牛柳、香菜、豆腐皮、鸡蛋、面包粉、食用油、盐、味精、黄酒、淀粉

制法:

1.先将牛柳上浆,划炒一下。

2.然后在豆腐皮上摆上炒制好的牛柳、香菜,卷成筒状,依次拍上淀粉、鸡蛋液、面包粉。

3.起油锅,烧至七成热时,放入牛柳卷,炸至金黄色,出锅沥干油。最后改刀装盘。

特点:

牛肉滑嫩爽口,带有香菜的特有清香,口味别具一格。是2000年杭州市认定的48只新杭州名菜之一。

二.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百果糕

正月十五过后,桐庐街上有一个传统小吃——百果糕,也是一种风俗点心。

选用上等精白糯米,经水洗加工磨成糯米粉。糖、糯米粉加猪油蒸制而成。上面绿的青果,黄的金桔饼、褐色的核桃肉、红的蜜饯果脯以及红绿丝,点缀白糕之上,色美味甜,油而糯,

软而载。吃上一口,难以舍手,上市时间一月有余。

三.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建德烧饼

产品别名:严州酥饼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产品特性:甜、酥、脆而香、口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

产品功效:健脾开胃、除燥温阳等功效。

产品简介:又名严州酥饼,原名严州干菜烧饼,又称建德干菜烧饼,是建德传统的名点小吃,集松、酥、脆于一体,清香扑鼻。严州酥饼以上等面粉用不同温度的水和素油拌和,择肥膘肉与上等干菜拌匀为馅,在外面涂抹一层糖汁和油,以黑白芝麻撒粘,在特制的烧饼炉中用炭火烤熟。饼形小巧饱满,呈蟹黄色,芝麻撒面,馅多壳薄。饼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渊源,清末年间创立于天津老城的什锦烧饼、麻酱烧饼、芝麻火烧,堪称津门美食之佳品,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酥、脆,而品种多深受顾客赞誉。传统的严州酥饼以梅城镇“方顺和”烧饼店所产最为著称。一般除论只出售外,又以十只包为一筒,扎上红帖供应,成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备受欢迎。民国十八年(1929),此饼作为建德参加“西湖博览会”,在橱中展出一个月后取出,既未变硬也不发韧,且清香如初,被评为第一名,并授予大红旗一面,以示表彰。

产品典故:相传唐朝开国元勋“九千岁”程咬金从小以做烧饼为生,在兵荒马乱岁月流落到严州府(今建德梅城)开烧饼店,有一天他多做了两炉烧饼,当天没卖完,晚上把烧饼重新放入炉内以文火烘烤,没想到经重烤的烧饼肉油渗入饼皮,吃起来更酥更香,倍受人们喜爱。自此,他就采用此法做烧饼,许多店家也争相仿效。由于这种烧饼既香又酥,又出产在严州府地,遂以严州命名。

四. 浙江省 杭州 红烧卷鸡

原料:

泗乡豆腐皮18张、水发香菇50克、熟笋片25克、绿蔬菜25克、白糖5克、味精2.5克、

酱油30毫升、芝麻油5毫升、色拉油750毫升

制法:

1、笋干剪去老头,撕成丝,腐皮用湿毛巾润潮,撕去边筋,3张一帖地横放在砧板上互相重叠一半。然后将笋干丝放在腐皮下端排齐,从下向上卷紧,切成4厘米长的段,即成“卷鸡”段。香菇批片。

2、锅置旺火上,下色拉油烧至150度时,放入卷鸡段,炸至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

3、锅内留油25毫升,将笋片、香菇倒入锅内略煸,放入酱油、白糖、素汤汁和卷鸡段同煮3分钟左右。等汤汁收浓到1/5时,再加入味精和焯熟的绿蔬菜,起锅装盘,淋上芝麻油即可。

特点:

腐皮、笋干均系杭州地区的。成菜柔软、鲜嫩、浓香,富有乡土风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五. 浙江省 杭州 虾子冬笋

原料:

生冬笋肉400克、干虾子5克、味精2克、湿淀粉10克、白糖10克、奶汤125毫升、色拉油500毫升、

绍酒10毫升

制法:

1、将冬笋洗净,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8厘米厚的片。

2、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00度时,倒入冬笋“养”炸3分钟,即倒入漏勺,沥去油。

3、锅内留油10毫升,倒入虾子略煸,即放入冬笋,加绍酒、酱油、白糖及奶汤,盖好锅盖,用小火煮3分钟,放入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顺锅边淋入芝麻油,颠动炒锅,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

冬笋鲜嫩爽脆,配以鲜香虾子,其味更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六. 浙江省 杭州 杭州百鸟朝凤

原料:

嫩鸡一只(约重1250克)、猪肉200克、富强面粉100克、火腿(或简骨)l块、葱结5克、

熟鸡油15克、姜块5克、绍酒25克、味精5克、精盐7.5克、芝麻油5克

制法:

1、将鸡入沸水中氽一下,去净血水,捞出洗净。

2、取砂锅一只,用小竹架垫底,放入葱结、姜块、火腿皮,加清水2500克,在旺火上烧沸,放入鸡和绍酒20克,再沸时移至小火炖。

3、将猪肉剁成末,加水2.5克、精盐1.5克、绍酒5克、味精1克搅拌至有粘性,再加芝麻油拌制成馅料,面粉揉成面团,搭成小饺皮子20张放入馅料,包制成鸟形水饺,煮(或蒸)熟。

4、待鸡炖至酥熟,取出姜块、葱结、火腿皮和蒸架,撇尽浮沫,加入精盐6克、味精4克,将鸟形水饺围放在鸡的周围,置火上稍沸,淋上鸡油即成。

特点:菜形美观,鸡肉肥嫩,软烂香酥;饺子形美,馅软皮滑,鲜香味美。

“百鸟朝凤”又名“水饺童鸡”。肥嫩香酥的越鸡,围以皮薄馅鲜的鸟形水饺,形象生动,汤汁清香味醇,营养丰富,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据记载,此菜早在明代以前就在杭州出现了。那时的水饺统称馄饨,因此,我们称之为鸡馄饨,就是“水饺童鸡”的前身。凤凰是我国传统中的祥瑞之鸡、百禽之王,把水饺童鸡喻为百鸟朝凤,正寄寓着这一美好的愿望,食用此菜,将会给你带来吉祥幸福。

七.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龙井虾仁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杭州)

龙井虾仁是一道体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

"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是一道杭州传统风味突出的名菜。

典故

杭州典故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

乾隆典故

另传,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特点

有人说,人们创制出"龙井虾仁",可能受到宋代作过杭州地方官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一首词的启发。苏东坡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时,作的《望江南》中有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的最佳品。人们从苏东坡的词联想到这个季节中的时鲜河虾,于是以新火烹制了"龙井虾仁",经尝试味极鲜美,又突出表现了杭州的风味特色,遂从此保留流传下来。

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的“龙井虾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极为鲜嫩,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因选用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又经精心改良,品质独树一帜。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清代时曾被列为向朝廷的贡品。当时安徽地区以“雀舌”、“鹰爪”之茶叶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就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取名“龙井虾仁”。其味鲜香可口,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并流传各地。

做法

原料:活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5克,鸡蛋1个,绍酒1.5克,精盐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75克)。

制作过程:

一、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换水再洗。这样反复洗三次,把虾仁洗得雪白取出,沥干水分(或用洁净干毛巾吸水),放入碗内,加盐、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

二、取茶杯一个,放上茶叶,用沸水50克泡开(不要加盖),放1分钟,滤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叶和汁待用。

三、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找散,约15秒钟后取出,倒入漏勺沥油。

四、炒锅内留油少许置火上,将虾仁倒入锅中,并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汁,烹酒,加盐和味精,颠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八. 浙江省 杭州 下城区 杭州扇

杭州“雅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闻名遐迩,也深深印在老一辈文人心底。扇,作为文人的象征,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不仅扇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扇面也是诗人、画家、书法家施展才华的天地。自古以来,扇子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文人墨客与扇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宋室南移,许多画扇艺人的制扇工匠随着宋室南渡,聚集于杭州。“直把杭州作汴州”,扇子也成为点缀新都繁华的一项重要行业。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当时“杭州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珍异珠宝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其中扇子就有“徐茂之”、“青蔑”、“周家”、“陈家”等著名商号,“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影花扇、藏香扇、漏尘扇......”,应有尽有。

《杭州府志》记载:东坡在杭时,民有诉扇肆负钱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束,就判事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付之。才出门,人竞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杭州清河坊之东有一条巷,叫扇子巷,长逾一公里,是当年制扇作坊集中之处,扇子巷之名沿用迄今未改。可见当时杭州扇子行业的兴盛。

明、清以后,杭扇的发展更为兴旺,扇业工匠遍布杭城,民间有做草扇、蒲扇、竹编扇的,但更多的但更多的是制作经营纸扇。其中最大的一家是扇子巷的张子元扇庄。杭州兴忠巷有座扇业祖师殿,据殿内碑文记载,祖师殿内供奉老艺人共462人。又据民国初年的《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中叶杭城营纸扇业者,总计有50余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人,可见当时杭州城扇业规模之大。杭州的扇子,五彩缤纷,种类繁多。老百姓用的有竹编扇、芭蕉扇、绢扇、羽扇、纸折扇、檀香扇、麦草扇等等。葵扇朴实自然,竹扇轻巧灵便,绢扇古雅轻盈,檀香扇华贵香馥,折扇潇洒大方,羽毛扇悠闲飘逸。杭州扇子,林林总总,堪称扇子的大千世界。

九.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鸡蛋饼

人们熟悉的鸡蛋饼,是鸡蛋和面的烙饼、摊饼。对饼里包着一个囫囵的荷包蛋的饼,却为鲜有。在桐庐的小吃中有一种油炸饼,里面除有肉末、葱花外,饼人油不久,将它开个小口,打入一个整个的鸡蛋,封口再炸,熟后咬开。

金黄色油饼,里面红、绿、白、黄相间,溢香诱人,桐庐籍画家叶浅予先生祝贺“富春画苑”落成时,就选了家乡这特色小吃款待各方亲朋,获得好评。

十.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油沸果

油沸果很有特色。稀面为壳中间夹咸菜或南瓜丝等馅。油沸后而成。

先将调好的稀面,盛入上小下大、直径约为8公分的铁勺里,先油沸成半个面壳,然后加馅儿,再用稀面封好外壳,炸黄,倒出一个半锥体的油拂果即可。乘热吃,脆香,油而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