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平特产文化 云南新平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平特产文化 云南新平县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12-31 15:44:40

一. 安徽省 安庆 桐城民俗文化 桐城小花茶

绿茶制作技艺(桐城小花)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区内小气候适宜生产优质茶,所产的桐城小花久负盛名。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 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明清之际“桐城小花”屡屡被御封为朝廷贡品。一九八三年在全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上获经贸部荣誉证书,一九八六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名茶。一九九一年获全国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98年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上获名牌推荐产品称号,99中国国际度年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桐城小花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佳贡荔枝

佳贡荔枝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原新平县腰街农场),成立于1960年,注册资金1687.2万元,固定资产3200万元,现有员工218名。公司坐落于花腰傣民族聚居地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距离玉溪市150公里,省会昆明240公里(均为高等级公路)交通便利。

特行果业公司一直以种植各种水果及经济作物为主,公司培养的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水果栽培经验,特别是对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特征非常了解,自然条件较为适合种植亚热带水果作物。公司基地面积8288亩,现已开发种植优质亚热带水果荔枝1000亩,龙眼308亩,柑橘及甜橙1370亩,芒果450亩,龙竹480亩,土豆318亩,紫甘薯254亩,甘蔗及其它作物1508亩,高效林木巨桉2600亩,均已相继投产,部份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三.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花秧箩

新平县花腰傣族居住的寨子大都绿竹成荫,致使傣家人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竹楼、竹床、竹桌、竹凳、竹帽、花秧箩等等。生活中无处不是竹子的影子。花秧箩是花腰傣族少女的传统服饰用品,整只秧箩小巧玲珑,晶莹别透,其形状独特,制作别致,工艺精美,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工艺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保存意义。

四.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漠沙炒田螺

漠沙,这个哀牢山脉东麓的小镇,素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也是聂耳母亲彭寂宽的故乡,坝区的年均温度高达23.38℃。在这个以热带景观和傣族风情闻名的小镇上,如果还有什么是它地标的一种,那一定就是夜市摊上的麻辣炒田螺了。

漠沙镇位于红河中上游,连绵雄壮的哀牢山与清澈柔情的红河水不仅孕育了高贵、质朴的花腰傣人,在灵秀山川间成长的田螺也饱食泥土中营养丰富的微生物与幼嫩的水生植物而成长为“红河第一螺”。人们都说,到了漠沙必须要吃到漠沙田螺方不虚此行。很多人先是冲着漠沙田螺的名气前来一尝究竟,吃过后大多念念不忘,于是很多人一来再来,被美食蛊惑的味蕾不断挠动着吃货的神经,如同被美女迷惑的男子,始终魂牵梦萦。

入夜,燥热的漠沙小镇终于清凉下来,被热气蒸腾了一天的人们从家里走出来,趁着如水的夜色与难得的清凉去寻找生活的味道。漠沙的夜市也开始热闹起来,晚归的劳作者、三五成群的好友、窃窃私语的情侣……他们来到这里都放慢了脚步,要一份田螺,点几个小菜,喝数杯小酒,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就算到了凌晨,这里夜市烧烤摊上的食客依然爆满。夜里的这餐可不单是为了果腹,夜凉如水、岁月静好,人们并不急着回家休息,而是在促膝倾谈与荤荤素素的说笑中品味田螺的鲜香麻辣。人们不急不慢地拿一根牙签,将螺肉从曲卷的壳里掏出来,放入口中,细细品味肉质的柔滑与细嫩。在大碗田螺吃尽之后,再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用麻辣田螺里的汤料拌着吃,别有一番滋味。如此这般,酒足饭饱,这一天的夜生活才算完美,才是漠沙花腰傣人舒缓又精致的日子。

漠沙田螺只在漠沙的夜市里出现,夜市上家家都卖田螺,最有名的一家是“老三烧烤”。“老三烧烤”的男、女当家30多岁,都是炒田螺的高手。女店家杨卫琴告诉记者,小店已经开了14年,单在夜市城里经营就有10年之久,无论什么季节,天黑即开张。由于漠沙本地的田螺已经供不应求,他们只能购买附近地域的田螺或是元江河谷与秧田里的田螺,都是在红河水的滋养下长成的。她家每天要购买10到20公斤的田螺,泡上两三天,让田螺充分吐掉壳内的沙土与排泄物。炒成麻辣田螺后,小点的一碗有50来个,大点的有30来个,平均每天能卖掉10多公斤,一天的毛收入有一千四五。每天下午5点,杨卫琴夫妇和小工就要配好各种作料,开始忙活了。天黑下来,客人陆续到来,炒田螺的香味便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只见杨卫琴掌勺,放油热锅,加入草果、八角、姜、蒜、干小米辣、昭通酱、花椒等作料翻炒,再放入洗净的螺丝爆炒,让所有调料的味道与田螺的肉香充分融合,再加水煮上半小时,充分杀菌,然后放入傣味香料木姜子、大芫荽等,增加田螺的香味,还能去腥开胃。出锅之前,还要放入味精、薄荷。这时,田螺的肉香已经和所有作料的香味合为一体。新鲜出锅的麻辣田螺,肉质鲜美嫩滑、麻辣爽口、回味无穷,细致而有层次的香味在舌苔上滚动,能品出几成,全看你舌头的功力了。

四面八方的来客在夜市里饱餐一顿后,还不忘打包个三四碗漠沙炒田螺带走。30岁的施先生是在漠沙工作的外地人,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道美食,常常约上友人到夜市摊上一人端着一碗麻辣田螺,喝着啤酒,将小镇之夜的时光过得无比尽兴。他说,这麻辣田螺已是他无法戒掉的瘾。是啊,对这样的人间美味,有谁能不上瘾呢?

五.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马吉乡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

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古当行政村共有农户306户,1142人,其中村办事处周边5个自然村共178户,646人。人均收入580元(2004年)。古当村是著名的傈僳族服饰和歌舞之乡,素有“美女村”的称誉。

该村地处碧罗雪山腹地,依山而建,海拔1890米,森林覆盖率98%。4条小河在村尾汇合后冲出峡口,附近有两条瀑布、两个温泉,生态环境极佳。这里是通往维西县、贡山县的交通要道,翻越碧罗雪山走10小时就可到维西县。该村傈僳族在清末从维西县迁来,民居建筑与村落格局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建房中择地、选材、建房、进房等过程一直延续传统方式,在各类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中,传统竹木结构“千脚落地”茅草顶房占62%,传统竹木结构“千脚落地”石棉瓦顶房占22%,砖木结构房占16%。古当村现在仍然保留传统纺织和榨漆油工艺,是农耕、采集等生计方式的补充。

傈僳族服饰简朴大方,做工精细。女装以红、白色为主色调,上衣为无袖右衽衫,下穿手工纺织的麻布裙,裙边装饰蓝红线条或花边。左肩斜挎用贝壳串成的长链“拉奔”和红白相间的串珠,胸前配挂多根串珠为胸饰,在“拉奔”和串珠下方结数个毛线球,鲜艳美观。传统男装以黑、白为基调,穿及膝白色长衫,外罩黑褂子,型似喜鹊,称为“喜鹊服”。现在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襟等显眼处镶花边。成年男子普遍配“怒刀”、带弩弓、背兽皮箭包,英勇剽悍之气尽显。妇女头戴用红、白色串珠和贝壳制作的珠珠帽Zone“哦勒”,男子戴1尺高的布帽子,右边挂一块红布飘带作装饰。

民间文学在傈僳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古当村流传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儿歌、诗歌、谚语、传说等,如《孤儿找龙女》、《猴子搓麻线》、《兔子与狐狸的故事》、《刮木毕斗鬼的故事》、《狗食太阳》等。

傈僳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地流传的民歌有情歌“优叶”、叙事歌“木刮”、儿歌“然尼斗石”、迎亲调“吃知斗俄”、哀歌“阿双吉俄”、挽歌“诗俄斗俄”等。民间乐器有弹拨乐器“其奔”、短笛“笛哩图”、竹笛、三片口弦、单片口弦、木叶等。傈僳族民间舞蹈称为“千俄千”,种类较多,有生产舞、丰收舞、婚礼舞、模拟动物动作舞、织布舞、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或成排,或围圈,脚步有进有退,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有规律地变化。

民族文娱体育活动丰富。除传统的射弩外,还有用于强身健体、节庆活动时比赛和表演的打球、爬竹竿、过溜索、射粑粑、射鸡蛋、摔跤、荡秋千、斗膝、压翘翘板等。

传统节日阔时节,即傈僳族的新年节,节期为每年12月20日。现在,阔时节已经成为怒江州的法定节日。每年阔时节时,全村人聚集在村公所进行各种活动,唱歌跳舞,吹奏乐器,欢庆节日。

傈僳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古当村多有保存。根据月亮圆缺推定节令,安排生产。有自己传统的民间医药。村里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优良传统。

六.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云竜毫峰

云竜毫峰系新平县者竜茶厂生产的绿茶,产区位于哀牢山中段,山高水清,空气清新,终年云雾缭绕,所产之茶品质优异,条索匀整肥硕,香气清纯爽口,汤色明亮绿润,滋味纯正回甜,获得“云雾山中千滴露,佳宾梦里一杯茶”赞誉。

七.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新平荔枝

新平荔枝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

新平花腰傣地区盛产荔枝,其所居的红河河谷是典型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河谷土地肥沃,且数百里之内无工业污染,环境质量接近原始森林、好山好水孕育出优质的花腰傣荔枝。5、6月份的傣家村寨一片火红,那是傣家人的荔枝红了。

新平的荔枝尤以腰街镇的“妃子笑”“大红袍”“三月红”荔枝最为有名。其所产的妃子笑又名玉荷包。妃子笑得名传说源于唐杜牧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果碧绿带红,肉厚核小,肉质细嫩爽脆,清甜带微香,品质优良,最宜鲜食。

大红袍荔枝,果皮鲜红艳丽,令人未食先爱。它以香、爽、滑、甜著称,食之使人回味。三月红为早熟品种,每年5月上旬成熟。果实较大,果皮鲜红,肉厚,肉白腊色,肉质稍粗韧、汁多,味甜带酸,最是味美爽口。

2012年新平荔枝种植面积近1万亩,以早熟水东为主,占85%左右,产量约200万公斤,属丰产年景。

八.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民俗文化 泡泡青菜

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莲灯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渑池天池乡杨村和陶村,是渑池县唯一的花灯舞。每逢节日随社火队伍进行表演,表演人数为20人。花灯是自己制作的莲花灯、鱼灯、五星灯、一对马灯等。花灯用木料、竹篾、彩纸制作,灯内装有用牛油炼成的蜡,风吹不灭,可燃烧3个小时,表演者身穿戏剧服装,动作表演在原来简单的圆场步基础上,编入了云步、三和步、前进后退步,队形有莲花盘、龙摆尾、翻大弓、蛇脱皮、绞麻花、过灯等,用莲花灯组成的造型有灯山、灯坡、红五星字型等。曾参加河南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创作奖、演出奖。

九. 广西 桂林 兴安民俗文化 瑶族大粽粑

打醮这种活动解放前在瑶族中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进行。瑶族人民每当有疾病流行时就进行打醮。打醮分为三等,即(1)上元三府醮:还此愿时进行七天,请师公七人。(2)中元二府醮:还愿时进行五天,请师公五人。(3)下元一府醮:还此种愿时,需时三天,请师公三人。还愿的形式有集体进行时,如太平人丁愿;也有以家为单位进行的,如安龙愿。

太平人丁愿是集体进行时,当当地疾病流行时,即召开大会,讨论是否进行还愿,如决定还愿时,即在盘王庙中-,到冬天还愿,还愿时请几个师公和每户出一人到盘王庙住,请师公的人数和还愿的时间由还愿的种类而定,如还的是上元三府愿则要在庙内住七天,请七个师公,最后一天就将盘王庙的神位请到村里,各户所有的人都聚而进餐。聚餐和在庙住的时期所用的米,酒都是自备的,此外,平均每户还平摊用的钱。

家中有病时则单独还愿,叫安龙愿,也是在冬天还愿,时间的长短和请师公的人数,同样由-的等级而定,还愿是在自家的祠堂中进行。

十.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漠沙红香蕉

红香蕉是从马来西亚引进到我国种植的,外形粗大饱满,色泽鲜艳美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兰花清香味。新平恒天生物创新公司经过几年的栽培管理,红香蕉植株健壮,挂果率高,性能稳定,品种纯正,被称为“云南第一红”。红香蕉因其在市场上较为罕见且品种优良,尽管价格比普通香蕉贵得多,但仍吸引了大量客商前往新平订购,再将其销往全国各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