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特产黄酒十年陈花雕酒 手工花雕酒绍兴正宗黄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特产黄酒十年陈花雕酒 手工花雕酒绍兴正宗黄酒更新时间:2024-01-23 07:11:27

一.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老黄酒

老黄酒

郧县老黄酒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流传全县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饮,为传统饮料之一。近年来郧县移民将老黄酒带到武昌、嘉鱼、汉阳、京山、宜城等县,当地人品尝后,无不叫佳,争先学制黄酒。郧县老黄酒制作不难,家庭主妇,人人会制,但在制曲配料、酿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袭相传的独特技艺,制作黄酒曲的主要原料是全麦面,或麸皮及花色草。制作方法是采夏伏天新鲜花色草,净水浸光至发粘后将草挥出,用浸过花色草的水拌料,以能捏合为宜,将料放入模子内压成砖块状,俗称“踩曲”。将做好的曲块覆盖发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干即成。黄酒曲以存放时间越长越好。酿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过曲酒、混曲酒两种。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将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热拌曲,拌曲前先将砖曲砸碎放入净水中浸泡数小时,过滤后用曲水拌料,凉瓮,封口,半月后开瓮,酒香扑鼻,即成黄酒。黄酒一年四季均可酿制,以农历9月9日隔年的腊水酿制为最佳。清同治《郧县志》记载:“凡酿酒家家必取腊水为之,经历不坏。”

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春饮两颊桃红,夏饮清凉消暑,秋饮舒盘恬神,冬饮驱寒保暖,为四季之最佳饮料,常饮壮骨健身,延年益寿。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将是功能性食品的世纪。郧县老黄酒最具功能性食品的特点,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通经活血、延缓衰老、防癌、降血压、抗疲劳、去瘀散结的功效,用红糯粟谷作的老黄酒,还能治疗经血不调、产后瘀血等多种妇科病,故郧县产妇坐月子饮黄酒已成良习。以黄酒为原料拌制的膏、丹丸,可治跌打损伤,消肿止痛,在郧县用黄酒制成的中成药高达100多个品种。可见,黄酒在祖国医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黄酒

镇平黄酒以小米、糯米、林米为原料,小麦作曲,按特定的工艺流程酿制而成。酒色褐而透明,酒味醇厚可口,浓郁芳香,甜苦适宜,回味悠久。饮之,夏季防暑降温,冬季御寒强身,还有生津开胃,增进食欲之功效。入药,对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淤、产妇催乳均有疗效。

镇平黄酒生产历史久远,1981年兴建了镇平黄酒厂,1983年在青岛召开的北方黄酒技术协会上,被与会专家评价此酒色味俱佳,质量优异。目前,镇平黄酒畅销河南、湖北、江苏、辽宁等11个省。

三.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黄官黄酒

黄官黄酒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黄官镇的。南郑黄官黄酒在陕南可谓家喻户晓,以糯米为料,经过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含量为20%以下,有20余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其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南郑黄官黄酒采用汉中药物黄酒工艺生产的高品质的产品;含有丰富氨基酸,经过多年份陈酿其芬芳清溢、怡雅柔和、品质金贵、回味悠长,其原汁、原味、原香的品质尽显天然风味!具有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美容抗衰老、促进食欲的作用,也是理想的药引子。

四. 陕西省 西安 鄠邑区 户县黄酒

户县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户县黄酒是陕西西安户县的。

户县是黄酒的发源地之一。1月15日,户县京畿黄酒文化开发研究院成立,并申报户县黄酒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户县大口黄酒,曾获国家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优秀产品奖,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澳门国际第五届新产品展示会金奖,首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奖等荣誉。

户县黄酒

陕西省户县草堂镇、庞光镇、秦渡镇、景区管理局所辖的原太平辖区共4个镇(辖区)现辖行政区域

《户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户县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户政函〔2015〕13号

户县地方标准:

DB610125/T06-2013《户县黄酒生产技术规程》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青石

产品名称:青石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特征:绍兴石矿,储量丰富,石质耐磨,抗压力强,天然级配好

产品简介:主产于绍兴县东湖、柯岩、吼山、下方桥、富盛、湖塘、斗门、江桥、福全等乡镇。绍兴采石,始于越国范蠡,盛于隋、唐。南宋嘉泰《会稽志》载:“隋开皇时,杨素封越国公,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罗城,即今绍兴城。至南宋,开采尤广。剩山遗石,多成绝景。城乡之间,以青石建筑的石桥、石板路、石板道地、石墙、石亭、石碑、石阁、石墓、石具和石塘等更为普遍。千年古桥,虽历经风凋雨蚀,仍安如磐石,至今尚在使用。故绍兴又被称为“石文化之乡”。绍兴石矿,储量丰富,石质耐磨,抗压力强,天然级配好,加工成寸子、半寸子、苍蝇头、瓜子片等各种规格的石子,是基本建设的热门货。产品畅销省内外.

产品历史:绍兴采石,始于越国范蠡,盛于隋、唐。南宋嘉泰《会稽志》载:“隋开皇时,杨素封越国公,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罗城,即今绍兴城。至南宋,开采尤广。剩山遗石,多成绝景。城乡之间,以青石建筑的石桥、石板路、石板道地、石墙、石亭、石碑、石阁、石墓、石具和石塘等更为普遍。千年古桥,虽历经风凋雨蚀,仍安如磐石,至今尚在使用。

六.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花边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万缕丝,在抽纱制品中身价最高。镶边,是一种新颖产品,集挑制之精华,取平绣之细腻,价廉物美。辫子花边,立体感强,花色新美。锭织花边,采取机绣、手绣拼绣而成,质薄透明,美观大方。机织网扣,主供内销,垫纬提花,图案清晰,不皱不缩。

产品品种: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辫子万缕丝、锭织花边和机织网扣等。

产品简介: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绍兴花边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制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绣花工最重。一张重工床罩,投入千余工,挑绣500多万针。绍兴农村多挑花女工,盛时达12万余人。

产品历史:历经百多年历史,从清末就传入绍兴

七. 山东省 淄博 周村区 王村黄酒

王村黄酒主要以精选红谷米为原料,用特殊的制作方法发酵陈酿而成。酒液呈棕褐色,气味甘甜芬芳,醇厚柔和,常饮此酒有舒筋活血,滋阴补肾,祛风除湿,促进新陈代谢之功能。还可做中药配方或作为辅助饮料,对腰腿酸疼,筋骨麻木,妇女经血不调,产后恶露等症有明显疗效。在当时民间,妇女“坐月子”期间,黄酒是必不可少的滋补佳品。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一带,由于有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泉水的优势,古时以生产黄酒和陈醋(王村醋)而久负盛名,明嘉靖二十五年刻本《淄川县志·岁时》篇中记载:“春分酿酒拌醋。”可见这里生 产酒、醋的历史至少已有500年左右了。王村酿制黄酒的作坊很多,民国最盛时达十几家。产品分红谷、梅魁、玉露、甘榨4种,以红谷酒质量为最佳。1928年,参加胶济铁路沿线土品展览时,义盛号生产的红谷酒经专家评定,获得二等奖。

王村黄酒主要以精选红谷米为原料,用特殊的制作方法发酵陈酿而成。酒液呈棕褐色,气味甘甜芬芳,醇厚柔和,常饮此酒有舒筋活血,滋阴补肾,祛风除湿,促进新陈代谢之功能。还可做中药配方或作为辅助饮料,对腰腿酸疼,筋骨麻木,妇女经血不调,产后恶露等症有明显疗效。在当时民间,妇女“坐月子”期间,黄酒是必不可少的滋补佳品。 1957年获全国酒类展览金奖。

八.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臭豆腐

凡到过绍兴的人,都被飘扬在街头的“远之则臭,近之则香”的气味所吸引过,那就是众多游人所难以忘怀的臭豆腐。臭豆腐是霉菜的一种,它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是绍兴街头十分常见的小吃。除此以外,还有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这些都成了绍兴最有特色的风味菜肴。( 绍兴)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宾县 黑加仑黄酒

黑加仑黄酒

十.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越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目前,越瓷生产具有传统制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以细瓷生产为例,从原料到成品共需经过72道工序。生产的瓷器主要有4大类:

1、高温变色釉瓷器。这是越瓷的佼佼者。它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发色灵敏,能随着光源的不同变幻十余种颜色。既可制日用品又可制高档工艺品,采用腐蚀金装饰后更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1981年获轻工部科技成果奖,产品远销至日本、美国、德国,载誉五洲四海。

2、兰亭牌青花瓷。这是当今越窑新瓷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以高温煅烧而成,具有瓷青花白、幽靓雅致的特点。其中30—150头中西餐具、敦煌壁画画面的艺术挂盘和大小花瓶、青花旅游瓷器等尤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

3、帆船牌中式餐具。分红、蓝边花2种,造型端庄秀丽、配套合理周全,配件中饭碗、酒盅、碟子都采用微微翻边的“正德式”。用金银线装饰,具有赏用兼优、艳而不俗的特点。多次荣获浙江省轻纺产品“百花奖”和省优质产品称号。

4、仿越窑青瓷。上虞陶瓷厂已仿制出汉代至宋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越窑青瓷代表作。其中有:四系罐、鸡头壶、羊尊、蛙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觞、扁壶、荷花粉盒、熊足砚、龟形水注、龙柄凤头壶、香熏、鼎炉、碗、盏、盘等二、三十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被编入《中国陶瓷》丛书。这些仿制品,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釉色、形态或胎质,古风犹存,几可乱真。质地比古瓷细腻,制作也更为精良。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较高的声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