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阜阳特产香料有哪些牌子 阜阳十大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阜阳特产香料有哪些牌子 阜阳十大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4-01-19 02:11:53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瓦店山羊美食

瓦店山羊美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的。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临泉县瓦店镇山羊最近几年声名远扬,随着当地连续三年举办山羊美食文化节,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瓦店山羊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中原地区的优良山羊品种黄淮山羊,其二为黄淮山羊和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体格大、肉质好特点的南非波尔山羊杂交品种,这两种山羊都是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由于山羊以食用野草、红薯秧、麦麸为主,可以说是绿色天然食品,食客大可放心食用。

在瓦店山羊美食中,烤全羊可谓是第一个招牌菜。在2009年之前,瓦店应该还没有烤全羊。在当年七月的山羊美食节里,河南一家商家在这里展示烤全羊设备,就是下面是炭火、上面是用电力或人工带动转动的大夹子,一只宰杀后去掉羊头的整羊在大夹子慢慢烤熟的设备。在烤制的过程中,厨师要不断在羊肉上刷上油料和作料,就像烤羊肉串一样保证烤熟、肉质鲜嫩可口而且不糊。在烤之前,这个羊胴体据说还在作料水中浸泡几个时辰,烤时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这样,美味的烤全羊才被献到来宾面前。烤全羊上来后,只见羊肉呈金黄色、勾人食欲,四溢的香气几乎让人垂涎三尺。烤全羊很好看,吃起来就需要用手或刀分开了,否则用筷子夹肉很是费劲。有豪爽的客人就戴上早已准备好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把烤全羊分成许多小块供大家食用,整个宴席充满喜庆气氛,大家都陶醉在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乐趣和品尝烤全羊这种人间美味的幸福之中。烤全羊外焦内酥,最外边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像嚼牛肉干一样,里面的肉质细腻鲜嫩,散发着热气和香气,很容易下肚。一只烤全羊一般二十多斤,每个食客吃上一斤多羊肉不成问题,大肚子的男子汉能吃上两三斤烤全羊,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了为止,美味不是哪个人能抵抗住吸引的!

烤全羊原是新疆少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如今只要花费300多元钱就能一饱口福,实在是当今老百姓的幸事。2009年7月以后,瓦店镇的许记大酒店率先学习并制作了烤全羊,不少食客慕名前去品尝,而且临泉县城的一些饭店也会从许记大酒店定制烤全羊,通过交通工具及时送到县城。临泉人几乎都把吃烤全羊当成自己的一个心愿了。

瓦店山羊美食绝不仅仅是烤全羊,自古以来,瓦店和周边的姜寨、庙岔的羊肉汤就得到群众的喜爱。瓦店羊肉汤分为淡羊肉汤和咸羊肉汤两种,淡羊肉汤不加一点盐,保持了原汁原味,咸羊肉汤加入盐等作料,口味厚重。如今,这两种口味都有自己的爱好者。与吃羊肉相比,喝羊肉汤营养更全面,老少皆宜,尤其是寒冬季节,喝上一大碗热羊肉汤能让你立刻暖意融融、精神抖擞。瓦店当地人朴实,羊肉汤是真材实料,不会掺假,香气浓郁、味道鲜美的羊肉汤常常吸引往返于瓦店一带的商贾,他们每次到瓦店都要喝上几大碗羊肉汤。 瓦店羊肉汤有直接煮羊肉、羊肉经淀粉、面粉勾芡后煎后再煮和羊肉勾芡后直接煮三种,这三种羊肉汤各有风味、各有特点。第一种的特点是保持了羊肉的鲜味,后两种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羊肉的本来味道,一些不喜欢吃羊肉的也能吃上一些。

瓦店镇经过加工的羊蹄有热羊蹄和凉羊蹄两种,凉羊蹄更受人的喜爱。煮熟冷凉的凉羊蹄吃起来十分硬实而且有弹性,享用这样的美食是需要有一口好牙齿和面部肌肉发达,不然咬不掉羊蹄上的肌肉的。有时食客为了吃羊蹄子中间一点肌肉,需要把蜷缩在一起的羊爪子掰开,稍有不慎羊爪子就碰在脸上,留下一点油腻,食客赶紧用手擦去,这恐怕就是享用美食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和猪蹄、驴蹄一样,羊蹄的脂肪很少,都是胶质组织,胶原蛋白丰富,食客不会担心因摄取太多脂肪而发胖。

和瓦店烤全羊、羊肉汤、凉羊蹄一样,瓦店的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红烧羊肉、羊肉水饺也是样样美食,让人思之口舌生津。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如今瓦店山羊美食正凭借其独有特点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二.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嘛糊

嘛糊,安徽皖北地区的一种小吃,主要流行地区在安徽省太和县,全国其它地区很少能喝到。 嘛糊是一种用大米粉煮制而成糊状小吃,大米粉只可煮到7、8成熟,煮过了或没煮到这个程度都不好喝,单纯这样的嘛糊很难喝,要在做嘛糊的过程中放进去适量的大豆面。这个要有很好的比例,稍微不匀称口感就不会那么好。放在一起用搅匀后放在地锅上加热做熟。然后在吃的过程中放些咸的大豆、芝麻盐。现在做嘛糊的成本太高卖的价格很便宜芝麻盐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如果你看到一家卖嘛糊的,看他们的嘛糊做的好坏?你就买上一碗他们给你盛好后,你就像喝茶一样。从一边吃起,不要用勺子之类的器械。好的嘛糊在你吃完后整个碗就像刷过的一样。没有任何的残液。 我本人是喜欢吃嘛糊也可以说是喝嘛糊长大的,我儿子2岁了也很喜欢喝。我向大家推荐一处很有名的嘛糊。安徽省太和县老街一个姓黄的胖子做的嘛糊。在阜阳地区很有名的。 来阜阳要吃田三卷馍、来太和一定要喝太和老街嘛糊。

三.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太和桔梗

太和桔梗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太和县李兴镇的桔梗根肥、色白、脆嫩,很受外来客商的欢迎,鲜桔梗和经过加工的干桔梗丝,出口韩国、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桔梗是太和县的,又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桔梗是多年生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祛痰、散寒、排脓等功效;同时,也是一种保健食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黄圣明介绍,与其他地区所产桔梗相比,太和桔梗具有色泽鲜亮、香气浓郁、无渣爽口,干物质含量高,且苦味少,适宜作蔬菜食品;加之富含桔梗多糖、桔梗皂苷、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低糖等。

目前,太和县桔梗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总产量约12万吨,产值达7.2亿元,分布在县内31个乡镇566个村,种植农户达12万户,集中种植的有8个基地乡镇。预计到2015年,全县桔梗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总产量18万吨,产值达15亿元。

以太和县李兴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桔梗生产基地,位居全国三大桔梗生产基地之首。2005年,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6年被命名为市级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基地,2008年创建成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2012年6月18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太和县“中国桔梗之乡”荣誉称号。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李老庄卤猪蹄

近几年,临泉县田桥乡李老庄的卤猪蹄声名鹊起,吸引周边市民开车前去品尝。李老庄是个小集市,曾是乡政府所在地,李老庄的卤猪蹄产业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李飞卤猪蹄店就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家。

李飞卤猪蹄店在李飞爷爷的年代曾是家干店。当时,李飞爷爷也加工一些卤猪蹄、卤肉招待客人。一位河南客人住宿时说了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卤出的猪蹄肉色香味俱全,吸引了很多食客。

李飞的父亲现在70多岁了,为人和善,对人十分客气。老人家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李老庄周边的许多人都开车来这里吃卤猪蹄,李老庄的几家卤猪蹄店生意都不错。

李飞介绍,他们做的卤猪蹄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采用了当天宰杀生猪的猪蹄,用热水煮后褪去毛,然后用刀片将一些绒毛刮净,加入茴香、八角等大料,卤几个时辰后,就成了美味卤猪蹄。至于祖传的秘方,他避而不谈。

笔者在李飞店吃的卤猪蹄,色泽新鲜清淡,肉烂,肥而不腻,一个人可以吃一斤多猪蹄,也没有腻的感觉。李飞店里的卤猪蹄高明之处就是佐料味道适中,保持了猪肉的鲜美,不像其他卤猪蹄店有很浓的草果等中药材味道。他店里的卤猪蹄热吃时是一种味,凉吃时是一种味,配上卤猪肝、卤猪头肉、卤大肠、卤豆腐皮、凉拌荆芥、水煮花生、开口汤等菜肴,很受食客喜爱。由于李老庄卤猪蹄取材方便,加工程序简单,卤猪蹄价格比较便宜,几位客人花上200元左右,就能一饱口福,大快朵颐,实在是招待亲朋好友、品尝民间美食的一个较佳选择。

目前,李飞卤猪蹄店又起了个文雅的名字“李飞卤猪手店”,并印制了包装,申请了商标,消费者可随时从这里买到正宗的李老庄卤猪蹄。此外,2013年李飞卤猪蹄店被评为阜阳餐饮100强,李飞最近又在当地新开了一家规模酒店,《舌尖上的阜阳》摄制组也专程前往拍摄。

五. 安徽省 阜阳 皖北猪

皖北猪产于安徽省的阜阳地区。皖北猪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阜阳、涡阳、蒙城、颍上等县。淮南、淮北、蚌埠、定远、芜湖、马鞍山等地也有饲养。此外我国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县也有引进。

生长环境:阜阳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是一个以旱粮为主的农业大区。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08~222天,粮食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红麻、烟叶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养猪提供了物质基础。

外貌特征:皖北猪体型中等大小,被毛全黑色。头轻秀适中,耳较大且下垂,嘴筒长而直、额部有菱形皱纹。体躯较长,背腰平直,腹部较大而不下垂,腿臀部较丰满,体质结实。07对以上,排列整齐。

品种性能:皖北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10公斤,成年母猪为170公斤。皖北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的特点。但具有皮厚、骨粗的缺点。

六.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老集生姜

老集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临泉县志》、《安徽集镇辞典》对老集生姜均有记载。

1.生产单位情况:临泉县老集镇生姜协会于2011年6月成立,种植生姜每年保持在4000亩左右。涉及上述乡镇总面积1.2万亩。种植过程中严格要求绿色环保。

2.产品开发情况:深加工产品有脱水姜块、姜片、姜粉;腌渍产品有姜芽、姜花、子姜;保健产品有姜茶、姜糖、姜油。

3.产品特点:外观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薄、肉细、纤维少。辛辣中飘逸着浓郁的香味,营养丰富,耐储藏运输。物化成分除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膻、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可作医用,具有防氧化 、抗衰老作用,有健胃、消炎、解毒、防治感冒、降血压、降血脂、防治血栓等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撒汤

撒(音)汤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是放些荆芥和几滴麻油,味道更佳!

八.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李宏亮烧鸡

烧鸡是我国传统的家禽熟制品之一,色泽鲜艳、油光闪亮、香气四溢、风味独特,特别适合旅行和野外工作人员携带,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品。

九. 山东省 枣庄 山亭区 烤牌子

特点:烤制猪肉、味道鲜香



原料:猪硬肋带皮1块约2000克、蜂蜜



制作过程:



1、将料酒、精盐加温水化开;蜂蜜加适量清水;



2、将硬肋肉去掉奶泡肉,放开水锅煮8分钟取出,抹上蜂蜜后放炭火上烤,烤一会儿刷一次料酒、盐水,烤2小时呈金黄色取下;



3、用刀将烤好的牌子贴排骨从中间片成两块,把带骨的部分剁成块,皮朝上整齐地排入盘内即成。

十.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枕头馍

 枕头馍是阜阳之一,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系阜阳饮食业的。每个长约1-1.5市尺,宽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实为旅行食用佳品。
   “枕头馍”(是阜阳,又称阜阳大馍、大卷子馍。它长约一尺,宽约五寸,重达三至六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湿润柔筋,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   ——摘自《阜阳地方志》
   “枕头馍”的由来
    阜阳的枕头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民间更为具体的传说:在顺昌之战时,刘锜率领的八字军有两万多人,城内存粮虽有数万斛,但石磨加工有限,面粉供应不及,有些部队只得烀麦粒子吃,以致疾病流行,连足智多谋的刘锜也束手无策,深为忧虑。一日晚,传说金军已到白沙窝。刘锜与陈规一道,到城墙上巡察,看看防御工事,看看守城的岗哨,不让人惊动躺在地上睡觉的士兵。正在走着,见一位士兵脸朝下啃枕头,好生诧异。便俯身悄问:“你吃什么?”那士兵翻身坐起,把一个形如枕头的东西递给刘锜道:“这是我爹送来的宝物,既能枕着它睡,又能啃着吃。”刘锜接过来凑近灯亮一看,原来是个大馍,掰一小块尝尝,味道甚佳、连道:“好、好、好!”那士兵见将军如此称赞,随道:“将军若不嫌弃,我让俺爹也给你蒸两个送来。”刘锜大笑:“两个怎够用的?”笑罢他与陈规便同那士兵小声攀谈起来。这个士兵名唤刘柱,家住在城东刘家寨,听说金兵要打顺昌城,便参加了民军。离家时,他爹怕儿子受饿,即蒸上了这种枕头馍,让他卷进被包里,没想真的派上用场。刘锜和陈顺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大喜,当即派人到城外各村通知,每户都连夜蒸制枕头馍,送进城内劳军。四乡为了支援宋军抗金,都用刚收的新麦磨面,蒸成枕头馍,肩挑手提送至宋军营盘,刘锜见此光景,满心欢喜,与陈规道:“百姓如此助我,金兵必败无疑矣!”于是传令,每日一人一馍,饿时解饥,睡时作枕,从此士气大增。
    顺昌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刘锜率领的八字军以不满二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枕头馍成就了刘锜抗金的胜利,成就了阜阳历史的辉煌,也注册了自己光荣的“身世”。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桩独特的手艺,流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