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道州特产米豆腐 米豆腐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道州特产米豆腐 米豆腐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4-04-15 16:49:20

一.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神仙豆腐

将神仙豆腐草嫩叶(一种野生植物,学名不知道)洗净,放入盆中揉搓,叶中的绿色汁液渐渐渗了出来,用纱布过滤掉粗渣。然后,用烧柴后的草木灰做碱水,与叶汁混合搅匀。静置一段时间,汁液便凝固起来。再用竹片或小刀将凝固物划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神仙豆腐宣告做成。神仙豆腐小块,晶莹透亮,色如翡翠,仔细一嗅,有一股特殊的清香。

吃法

将适量的神仙豆腐小块置于白瓷碗中,加入家中酸坛中的酸水即可食用,喜甜食的朋友也可添适量的白砂糖。这时的神仙豆腐,酸酸甜甜,细滑可口,清热解暑,你就将自己想象成一位神仙吧,呵呵!

二.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酿三角豆腐

这道菜是当地人用本地产的黄豆,以传统方法制成方块豆腐干,然后将方块豆腐干对角切开成三角形备用。酿馅的配方是:瘦猪肉,配上香菇、木耳、虾米(海虾)、韭菜和马碲等,加上适量盐与生粉混合剁成肉泥。酿三角豆腐的制作过程是:将锅烧红,淋上茶油或花生油,把三角豆腐干放入锅内煎至两面黄而不焦时铲出,待冷却后在三角豆腐最长的边上切入一刀,开好口子,将肉馅酿入豆腐中即成。食用时将酿好的三角豆腐放进蒸笼中蒸熟即可(也可以与鸡肉同焖)。

这是当地人为照顾年老缺牙的长辈和牙齿尚未长满的小孩子,精心制作的一道菜。“酿三角豆腐”为等腰三角形,是精制的“尊老爱幼”食品。它的左边代表长辈,右边代表晩辈,底边代表制作者。为了照顾好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饮食生活,制作者在中间长边形中开了一个口子,酿入鲜美可口的肉馅,让人食而不腻,饱而不伤。在当地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必备此菜。

三.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素菜豆腐

以阎素莱制作的豆腐最有名,目前经营者为其第二代阎秉义。他家以祖传技术点制的嫩豆腐,用香油炸后,体形膨大,皮柔而中空,容易入味,好似面筋一般。再佐以菠菜、胡萝卜片、辣椒油,红黄绿各色相间,色香味俱佳,老少皆宜,是素食中畅销品种。近年来,他家的油炸制品,已畅销邻近各县。 浑酒小炒肉:浑酒是用黄酒糟再次过滤而成(充分利用米酒营养素)。小炒肉用羊肉丁、萝卜丁、粉条等烩制。吃时将浑酒、小炒肉佐以辣油,冬季还可加酸菜丁,葱花煮开,再下入水饺。

     主打:豆腐

     特点:味道鲜美,口感筋斗,做工细致,色彩亮丽,使人食欲大开,是一道上等的素菜。
     攻略:素菜豆腐的特色,中卫人都十分熟悉和喜爱,但正宗的素菜豆腐以阎素莱制作的素菜豆腐最为出名,目前由阎秉义接管经营,其油炸制品远近闻名,甚至邻县的人都会特地到他那里专程购买。

四.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漾豆腐

漾豆腐

“漾豆腐“是连城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四堡群众家家户户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以此加工的“漾豆腐“,风味独特,远近闻名,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款待亲朋不可缺少的佳肴。

“漾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准备好白豆腐、鲜瘦猪肉、香菇、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调味品。将白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将猪肉、香菇、葱等剁烂成酱作馅。以手指在豆腐块上戳出小窟,填入馅料。烹时将豆腐块排于油锅中,加入骨头汤焖熟即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胡椒粉上席。

“漾豆腐“的特点是浓香软嫩,清爽可口,趁热品尝,味道特佳。

五.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太子豆腐

太子豆腐产于阳新县太子镇,故名。凡来阳新的客人如果未吃到太子豆腐,便认为是一憾事。太子豆腐鲜嫩可口,风味独特,素有“荆楚一绝”之美誉,古时为宫廷贡品。

太子豆腐有100多个品种。白豆腐“嫩而能上手,老而不干瘪”,可煮、可压、可煎、可烧、可炸、可冻、可腐,煮味鲜,煎味浓,烧味美,炸味香,冻味软,腐味适。食之,回味无穷;酱干,色香味俱佳,既可烹制冷盘,也可当休闲小食品尝;豆腐油则是在豆腐加工过程中提取的精华,其食用品最佳,营养价值最高。太子豆腐的闻名,除得益于太子人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外,还得益于太子的山泉水。这里的山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心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这种水制作的豆腐不仅保持了原食的有益万分,而且还能化合出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太子豆腐已在湖北省工商局注册了“太子庙”牌商标,其系列产品豆腐、白干、黑干、香干、臭干、熏干、麻辣干、豆皮、豆丝、腐竹、千张、素鸡已销往武汉、黄石、九江、武穴、鄂州、大冶、蕲春等地。

六.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血粑豆腐

一、历史渊源

血粑豆腐是全州人自古以来情有独钟一种特殊食品,从什么年代开始制作食用已无史考,听老人们说,是老0的老0传下来的,也有人讲,是全州人熏制腊肉后不久就有了。传说很久以前,因为当年大旱,一个叫贱狗的佃户因欠地主的租谷,年终时带着妻儿躲债躲到大年三十日才偷偷跑回家,为了过个象样的年,他磨了一灶豆腐,并到隔壁邻居家赊了两斤肉,邻居见他穷的可怜,就把一盆刚杀的猪血送给了他。他把猪肉剁碎,准备制成肉丸子好过年(全州人过年,特别是农家过年必做肉圆子,表示过年大团圆),突然帮地主家讨债的狗腿子来收债了,贱狗一家人吓得乱成了一团,生怕猪肉被抢走,慌忙中忙把刚剁碎的猪肉倒进猪血里;狗腿子进得门来,见了一盆猪血,以为佃农杀猪过年,是有钱不还债,并逼佃农交租,佃农细说原因,并苦苦哀求,狗腿子说:“老爷给了你田种,年终赖帐不交租,真是红白不分,晓不得好丑”。贱狗说;“我是晓得好丑,分得清红白的,只因年成大旱,所以才欠了租债”,并表示来年补交。狗腿子眼球一翻,出了一道难题:“红是红,白是白,白是豆腐,红是血,要想明年有田种,你把豆腐变成血”。田是农民的0子,如果不给佃田就难搞了。贱狗急中生智,忙把一灶水豆腐倒进猪血盆里,双手在血盆里又抓又揉,把豆腐全弄碎了说:“豆腐变成血了”。狗腿子无话可讲,灰溜溜地走了。贱狗夫妇见一盆猪血里又有碎肉又有豆腐,分又分不出,一时又吃不完,就索性将其混在一起,加点盐和葱花蒜泥,揉成团,做成小圆子吃,吃不完的就放进谷筛里。为了防止其变质,就连谷筛一起吊在火坑上熏烤,日子久了,这血豆腐圆子变成腊味,非常爽口好吃,以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并经过千百年的摸索,工艺不断得到提高,就变成如今的血耙豆腐了。

二、制作方法:

腊月时节,最佳的时期为杀年猪时,先磨一灶水豆腐(一灶约5斤黄豆),压干成干子豆腐后(原则上越干越好),取一大碗(约一公斤)新鲜猪血,剁3—5斤猪肉(以前胛瘦肉为最宜,瘦肥比例为5比1),加入五香粉、精盐、面粉或淀粉适量,将其混揉成团,然后揉成直径0.8—1.2公分大小的圆球体,放置谷筛或菜篮内,挂吊于通风处5—7天,然后移吊于火堂顶上接受烟火熏烤(与腊肉熏烤一样),距离火炉1.5—3米均可,熏烤30天以后,外表成黑黄色,切开里面呈肉红色即可食用。

三、食用方法

制好的血粑豆腐味道极佳,即有腊肉的腊香,又有豆腐的松脆,可切成厚片与腊肉同熟,也可切成薄片放入香料蒸食;还是亲友之间相互送礼的佳品。此物制腊以后便于保管,即可放于火炉上长年接受烟熏(成品以后放置要离烟火远一些),也可放于冰箱或干燥处。

四、流传地带:全州各乡镇,目前较流行的有文桥、大西江、东山、白宝、蕉江等偏远地带。

信息来源:全州县人民政府网

七. 上海市 金山区 吴越豆腐

名菜吴越豆腐获金山特色菜称号,红烧豆腐干、童子鸡、菜卤蚬、红烧肉等都是其店的拿手好菜。饭店建筑仿明清风格,古色古香,18间包厢均以枫泾古桥命名,店内布置小河石桥景点,把古镇吴越文化和界河景点浓缩到小小饭店。

八. 广西 钦州 浦北 清蒸豆腐圆

清蒸豆腐圆是钦州的一个名菜,用豆腐和瘦猪肉等蒸制而成。成菜清鲜味美,嫩滑适口,老少咸宜。清蒸豆腐圆,是广西壮族地区常年食用的菜肴,每到年节常备此菜。后来经菜馆稍加改进后,成为广西地区的一道名菜。将水豆腐拌成泥状,和入鸡蛋。把瘦猪肉、花生米、猪油渣、糟米饭、水发香菇、葱花一起斩成茸,加调味搅成肉馅,把肉馅包在豆腐泥内,做成圆球状,放进抹上一层油的盘子里。上笼蒸三十分钟,出笼后将盘中原汁下锅烧开,加湿淀粉少许勾流芡,浇在豆腐球上即成。

九.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马桥豆腐

马桥豆腐

马桥豆腐用大豆精制而成。细腻、嫩白,富有弹性,生熟均可食用,是大众化的保健食品。

十. 广西 河池 宜州 豆腐瑶

豆腐瑶

当你走进宜州,无论去到哪个乡哪个村,尤其是到远离圩市的峒场人家作客,热情好客的山里壮家人,都会有粥有酒招待你。在满桌丰盛的菜肴中,还有一只大品碗装的“糊糊”,淡黄色的糊里,碧绿的菜叶上凝结着一朵朵、一串串“恋枝不舍的桂花”。这碗“糊糊”,壮家人叫它“豆腐瑶”。由于汉、壮语言的语序有别,城里人称为“瑶豆腐”,即是“瑶家人的豆腐”。

关于“瑶豆腐”的来源,在宜州壮家人中有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候,瑶、壮本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后来大家都长大成人了,树大分枝,崽大分家,兄弟俩一个走北一个走南,各自成家,繁衍了各自的子孙,才形成了两个族群。由于生息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也逐渐不同,渐渐地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语言也不同。壮家的先祖莫一大王深深地感到兄弟们忙于生活,天各一方,但亲骨肉的感情,不能疏远,必须经常走往才对。于是,他带领了十多个子孙,不远千里,到如今广西和湖南交界瑶家聚居的“千家峒”去看望兄弟。瑶王一见莫一大王的到来,异常高兴,兄弟久别重逢,少不了隆重设宴招待老弟及侄子侄孙。桌上鸡鸭鱼肉自不必说,其中还有一只大海碗装夹着碧绿菜叶的淡黄“糊糊”。莫一大王一见,禁不住笑道:“瑶兄,一别几十年,真想不到你们在千家峒里拿玉米洋当菜吃。”瑶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壮老弟呀,你眼睛老花了,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呢?”说完他用木勺舀一勺到莫一大王的碗里,和声劝道:“壮老弟,你尝尝看,是玉米洋还是什么?”莫一大王一尝,的确不是玉米洋,而是有着浓郁的黄豆原汁原味的芬芳,柔滑而又有嚼头的“糊糊”。“好!的确好!”莫一大王连连夸赞后,问道:“瑶兄,你们煮的这东西怎么煮得比我们的‘洋’好吃呢?”“壮老弟,这不是玉米粉捣的‘洋’,而是我们瑶山用黄豆粉做的豆腐,瑶家豆腐。”莫一大王央求兄长教他做这种瑶家豆腐,回到南方好好的传授给子孙,这也是对兄弟亲情的惦念。于是,瑶王把做“瑶豆腐”的方法传给莫一大王。他回到南方后又传给自己的于孙,并告诫子孙:往后凡是贵客上门,必须用“豆腐瑶”招待,不忘瑶兄的亲情。从此,“豆腐瑶”作为一道壮家招待客人家庭菜,一传了几千年。

“瑶豆腐”的制作并不像汉人制作豆腐那么复杂。古时没有电,加工粮食在壮家瑶寨里主要靠“碓”。用一只脚一下一下的踩,“碓嘴”在石坎中慢慢的一下又一下舂,把玉米、谷子、黄豆的颗粒倒入石坎中重新再舂,如此来回数次,才能舂好。宜州旧时民谣:“妹呀妹”嫁到北山背。手攀墙,脚舂碓。哥哥骑马去接妹,家公家婆不给回,扯起围裙抹眼泪。”由此可见“手攀墙,脚舂碓”这种繁忙笨重的体力劳动千百年来压得壮家妇女喘不过气来。她们周而复始的天天舂,舂谷子、舂玉米、舂黄豆,保证全家人一天的食用。做“瑶豆腐”的基本原料也是用碓舂出来的。经过来回几次舂筛之后,得出很细的黄豆粉,架锅、装水、生火,一只手拿筷条慢慢运搅动,另一只手抓黄豆粉均匀地洒入锅中,不能让豆粉在水中“结子”,越搅得均匀越好,直到沸腾,仍然继续搅动。锅里的水渐渐由稀变稠,说明黄豆粉已熟八成,此时把切碎了的任何一种蔬菜的叶子加人“糊”中,仍不停地搅动,使之混合均匀,等到菜叶熟了,加人葱花、辣椒,少许米醋,最后放盐,再搅匀后,盖上锅盖,退火。不久,黄豆粉就会凝结在锅边和菜叶上,像一朵朵、一串串的“桂花”,即可吃。经济宽裕的人家加叶的同时,加入肉松,其味更甜滑、口感更好。这就是散发着黄豆原汁原味芬芳的“瑶豆腐”。

如今时代进步了,发达的科技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碓”,这一古老笨重的粮食加工工具,除了极少数还无法拉电的边远山区峒场仍使用外,农村里已基本绝迹了,都用电动的粉碎机加工粮食,黄豆打粉就是小事一桩,而且菜市场里天天有人卖“瑶豆腐粉”,做“瑶豆腐”方便得多了。但是,老一辈的宜州人却认为机器打出来的黄豆粉比不得碓春出来的好吃,真令从未见过碓的年轻人将信将疑。

虽然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荷包里有钱,市面上物质丰富,餐桌上中外古今、南北风味,不同档次的各种名菜多的是,低档次的瑶豆腐,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作为壮乡里瑶壮人家古老品种的传统菜肴,因其花钱不多,容易煮,口味鲜,营养丰富,依然在千万瑶壮人家餐桌上吐放芳馨,备受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