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乐山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四川乐山有什么可以带走的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乐山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四川乐山有什么可以带走的特产吗更新时间:2024-05-11 17:38:36

一.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参

峨参与峨蕊、雪磨芋,历来人微言轻峨眉山的三大而闻名远近。峨参是补气一类的中药材,游人多当作馈赠亲友的礼品。清代以来的游记中,常把它视作传统加以介绍。清人楼藜然在《峨眉记游〈一书中列举峨眉山的各种特有药物时,极其赞赏。他写道:"外有峨参一种,形如沙参而大,色较黄白,山僧常馈送人。食者颇多,味略似参,性微凉。渍以米泔水,和肉煮服这之,补肾。"药用根部,补中益气,壮腰补肾,是治疗脾虚食胀、肺虚咳喘、水肺等病的良药。峨参与五加科的人参同类不同科,属于伞形科,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因根部状似人参而得名。植珠高1、5米,直根粗大,茎杆粗壮。叶片卵形。花白色,组成复伞形花序。双悬果条状管形。颁于中山和高山地区的初殿附近的峨参沟、九老洞、金顶,野生于灌木林缘、草坡。( 峨眉山)

二. 四川省 乐山市 沐川 沐川甩菜

沐川甩菜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沐川甩菜以鲜香脆嫩、低盐保健的独特风味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与涪陵榨菜媲美的一种新兴的地方特色产品,是居家旅游、休闲佐餐的方便小吃,也是沐川的一张名片。

“沐川甩菜”精选优质无公害羊角菜(芥菜)为主料,采用民间传承的特殊配方工艺腌制而成。沐川全县现有沐川县云雾食品有限公司的“沐绿”、沐川县清林食品厂的 “沐之源”、沐川县好老乡食品厂的“新绿”、沐川县水牛咡甩菜厂的“沐源川”等4个商标的甩菜种类。

三. 四川省 乐山 犍为 岷江河鱼

岷江河清沙细,污染小,自古就以盛产鲜鱼闻名。其中的江团(书面语长吻鲍)堪称淡水河鱼之极品。江团无鳞甲,少细刺,体浑圆,肉嫩肥美,最宜清蒸。江团常被选为国宴用菜,一般游客要品尝此鱼中极品,既需要有钱,还需要有缘。

四. 四川省 乐山 沙湾区 东坡墨鱼

东坡墨鱼又名“糖醋东坡墨鱼”,用新鲜墨鱼为主料制作而成,四川名菜。此菜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 甜酸微辣、风味浓郁。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一道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的风味佳肴。墨鱼并非海中的乌贼鱼,而是乐山市凌云山、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中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皮鱼,又叫“墨头鱼”。相传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人们称之为“东坡墨鱼”。

东坡墨鱼是名扬中外的四川传统名菜。四川乐山的东坡墨鱼,相传始于宋代,与苏东坡相关。东坡墨鱼,原名墨头鱼,产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和鸟龙山脚下的岷江之中。是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头鱼。当地用它制做菜肴,但并无名气。后来宋代诗人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因而人们便称它为“东坡墨鱼”,从此闻名全省,与江团,肥沱并称为川江三大名鱼,成为乐山著名的特色名菜,并闻名国内外。现在到四川乐山的中外游客,都以品尝此鱼为快事。

五.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跷脚牛肉

百年历史,三代演变。跷脚牛肉汤锅已成为乐山源远流长的地方名食。它的散寒止咳的药膳功能,“以脏补脏”的中医原理,大大提升了这道地方名食的品味和档次。跷脚牛肉汤锅几经发展,汤味愈加讲究。在传统汤味的基础上,新添了胡椒、味精、芽菜等现代佐料,渗入了几十种中药材熬制而成的“精汤”,更趋科学营养。已形成汤色碧清、香味绵长、牛杂脆嫩、吃法多样的四大特色。

六.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夹江苦笋

夹江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苦竹生长。苦竹四季常青,挺拔秀丽,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尤其是苦竹笋,味鲜嫩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是优质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夹江县现有苦笋基地3万多亩,亩产达3000斤,其栽培技术处于全国一流水平。

七. 四川省 乐山市 马边 马边茶叶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乐山、宜宾、凉山3地交汇的小凉山山区,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茶叶。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茶叶,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村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现已建成茶园10.3万亩,已投产5.3万亩,其中地处袁家溪乡的3268亩有机茶,已获国家权威有机认证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

八. 四川省 乐山市 夹江 巨桉



夹江县商品林建设引种的品种主要是巨桉。巨桉种植,除在植树造林上发挥巨大作用外,主要为造纸厂、中密度纤维板厂提供原料,既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又可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夹江县巨桉已发展到3万多亩。且该县巨桉高产技术研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九.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老鹤草

老鹳草为乐山市峨眉山药草,全草入药,性平,味苦微辛,有祛风湿、活经络的疗效。一般泡酒服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极高;也可治疗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十.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四川黄姜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俗名火藤根、粉黄姜,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其有效成份是根状茎内含丰富的皂甙配基(即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以黄姜为原料制取的上述特用药,在国际卫生组织禁用化学合成甾体激素的情况下,目前尚无其它原料可替代。黄姜生产于中国和墨西哥。中国主产区在秦巴山脉,而西南地区是黄姜生长的最佳适生区,尤以川西南的黄姜品位最高,一般生药含量在3.5%以上。黄姜原产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最早的记录来自公元600年前的西亚地区的亚述。中古时代在欧洲称之谓印度番红花,因为此姜亦可用作染料。中国自古栽培,在国内分布很广,除东北和西北等寒冷地区外,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直立多年生,叶直立,并具可观赏的花序。狭窄多分枝的地下根茎橙色。一般广为栽培作为香料。

黄姜的用途:根茎去皮磨碎与其他香料包括丁香,芫荽子,小茴香,姜,辣椒以及肉桂同为咖喱粉的组合成分,黄姜亦用於煮糯米饭时加色於水中而成黄姜饭,马来人在节日食用。欧洲食品加工厂亦用黄姜为某些食品的染料。也可用提取鲜黄姜皂甙配基合成双烯醇酮。

黄姜的妙用: 烹调常用姜有新姜、黄姜、老姜和浇姜之分。新姜皮薄肉嫩,味淡薄;黄姜,香辣气味由淡转浓,肉质由松软变结实,是姜中上品;老姜,又称姜母即姜种,肉厚肉坚,味辛辣,但香气不如黄姜;浇姜,附有姜芽,可做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甚鲜美。

黄姜的开发前景: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过去,由于黄姜原料紧缺,很多激素类药物都有采用代用品。一九九二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禁止使用代用品,只能以黄姜原料为主生产的皂素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黄姜原料成为国际市场的紧俏产品,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世界年用皂素量约2800吨,我国约1000吨。我国目前皂素生产能力约为900吨,年出口量为200吨,国内供求缺口300吨。近几年来,皂素的需求量每年以6?7%的速度递增。八十年代末,皂素价格18万元/吨,九十年代末,皂素吨价达40?45万元。

万亩黄姜生产基地:该基地位于乐山市所辖峨嵋、夹江、沐川、犍为境内,沿213国道、成昆铁路附近分布,占地5万亩,是四川省最大的黄姜产区之一,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在秋季上市,年产鲜姜8万吨。该基地还拥有姜汁、姜片加工企业10多家,姜片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