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白山特产黄蘑菇 东北长白山特产红蘑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白山特产黄蘑菇 东北长白山特产红蘑菇更新时间:2024-01-13 10:46:48

一.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长白山野生猴头

长白山野生猴头

长白山野生猴头又称为猴头菇、猴头蘑、菜花菌、刺猬菌、对脸蘑、山伏菌,日本称为山伏茸。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非褶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菌是名贵的食药两用菌,它质嫩味鲜,是筵席上的佳肴,人们常将其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并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

猴头的子实体新鲜时白色,干后淡黄色或黄褐色,块状,直径一般为5-20厘米。猴头菌子实体由许多粗短分枝组成,但分枝极度肥厚而短缩,互相融合,呈花椰菜状,仅中间有一小空隙,全体成一大肉块,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布满针状肉刺。肉刺上着生子实层。肉刺较发达,有的长达3厘米,下垂,初白色,后黄褐色,整个子实体象猴子的脑袋,色泽象猴子的毛,故称为猴头菌。

猴头菌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干猴头菌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纤维6.4克,水分10.2克,磷856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维生素B1

0.69毫克、维生素B2

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猴头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历来是食用菌的珍品。

猴头菌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医认为猴头性平、味甘,有助于消化,利心脏。可治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近年来,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证明它具有抗癌作用。在上海试用166例胃癌、贲门癌、食道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达69.3%,显效1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227例,好转达86.6%,显效26.8%。经鉴定,病人服药后,症状改善,食欲增加,疼痛缓解。对部分肿瘤病人还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缩小肿块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疗效。

二.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乌头

高山乌头

多年生草木,高23-4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稍具细棱,无毛。茎生叶数枚,茎下部叶具长柄,长达8厘米,基部稍加宽,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五角伏圆形或近圆形,径4-7厘米,3-5全裂至基部,中裂片菱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羽伏0,侧裂片2深裂,内侧裂片与中裂片近等形,外侧裂片较小,歪菱形,最终裂片线伏披针形,宽1.5-2.5毫米,全缘,先端尖,叶两面无毛。花单生或数朵花集生于茎顶形成聚伞伏总状花序;花梗通常长3-5厘米,稀更长,无毛,基部或中下部具2枚苞片,苞片披针形,长4-6毫米,宽约1.5毫米;花紫色,盔瓣高帽状,高1.6-2.7厘米,中部宽1-1.3厘米,嘴向前伸长成鸭嘴状,嘴面宽达2厘米,外面无毛,侧瓣斜卵形,长1.2-1.6厘米,宽1-1.5厘米,外面无毛,里面疏被长毛,下瓣不等形,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2-1.5厘米,宽2-6毫米;蜜叶瓣片宽约3毫米,唇稍向上弯曲,微2裂;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加宽,无毛,通常无齿牙;心皮通常3枚,稀3-4枚,无毛。蓇葖果长1.5-2.5厘米,宽4-5毫米;种子长圆形,长2.5-3毫米,具膜质的鳞片状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高山冻原或火山灰陡坡上。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北部)。

三.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长白山野生榛蘑

长白山野生榛蘑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黑龙江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榛蘑味

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

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

,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四. 黑龙江省 伊春 南岔区 黄花菜蘑菇汤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养分。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明目等功效,常与黑木耳、蘑菇等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时,每次不要多吃。另外,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食用时,也可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食用。伊春各大小饭店都吃得到,15元左右一碗。

五.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祁连黄蘑菇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

黄蘑菇盛产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资源丰富而闻名,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祁连山天然野生黄蘑菇,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气味纯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蘑菇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性味甘平、无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称。

祁连县是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雪山纵横,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县境内草场辽阔,总面积为1764.11万亩,占该县土地面积的80%。县境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以青海云杉、圆柏、杨树、沙棘为主的林业用地面积314.5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5.1%,森林覆盖率为13.5%。广阔草原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菌和药材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该县境内经济药用植物共有368种,其中著名的有大黄、柴胡、黄芪、秦艽、羌活、雪莲、冬虫夏草等共325种,属57科,91属。更有沙棘、蘑菇、草莓、地衣、发菜等食用植物和菌类。其中,黄蘑菇是该县半山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

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

黄蘑菇盛产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资源丰富而闻名,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祁连山天然野生黄蘑菇,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气味纯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蘑菇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性味甘平、无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称。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岭是有名的祁连蘑菇产区,食用野生菌类有羊肠菌、黄蘑菇、鸡腿菇、松菇、鸡冠菇等,以黄蘑菇居多。21世纪初,祁连县围绕优势资源,凝聚合力打造品牌,使“雪域八宝”农畜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始逐步走向省内外,也为祁连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优势资源品牌价值注入了动力。1999年,该县专业户注册了“峨堡牌”黄蘑菇商标,2004年4月5日,祁连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类产业化经纪人协会成立,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唯一开发、研究生产、经营天然野生经济植物、山野菜和野生食用菌类的社团组织,在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不改变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所有权及经营权的前提下联合起来,组织生产经营祁连土品。协会有118名会员,分布在各乡镇、各行业,协会下属的祁连山野菜加工厂一处,在县城繁华地段设有经销处。据统计,祁连县黄蘑菇年产量可达12000斤,鸡腿菇年产量达6000斤。2008年,中国国家商标局批准“祁连黄蘑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祁连黄蘑菇地域范围为祁连县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柯柯里乡、阿柔乡、扎麻什乡、野牛沟乡。

六.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勍香镇蘑菇

勍香镇:木耳、蘑菇

七.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铁线莲

高山铁线莲

多年生草本,高6-20厘米。茎基部平卧,上部上升,从去年腋芽长出新茎,径1-2毫米。2回三出羽状复叶,叶柄细长,长3-5厘米,疏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叶卵形,长约5厘米,宽4-4.5厘米,小叶卵状披针形至狭卵形,具短柄或近无柄,羽状0、具少数缺刻状牙齿或近全缘,表面绿色,近无毛,背面色淡,疏被柔毛,叶脉明显。花单生,下垂;萼片披针形,长3.2-3.8厘米,淡蓝紫色;退化雄蕊两轮,长1.2厘米,先端匙形,雄蕊多数,药隔通常伸长。瘦果歪菱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稍臌,被毛,宿存花往长约3厘米,被灰白色羽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高山冻原。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北部)。

八.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菇老大蘑菇酱

菇老大蘑菇酱是以珍稀菇类杏鲍菇为主料,辅以三十余种天然调味料,运用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先进的植物萃取技术,经10余道加工工艺,短时高温灭菌加工而成的一种营养、健康、绿色食品。本品不含任何防腐剂和人工合成的香精香料,原料来源于全天然,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手段,确保了营养成分不留失,产品100%安全。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本品开盖即食,低盐低脂、鲜香美味,可拌面、拌饭,烹饪菜肴、佐餐的一种天然健康调味佳品,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消费理念。是您旅游休闲、馈赠亲朋的最佳选择。吃出营养、吃出健康,首选菇老大蘑菇酱。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镜泊山蘑菇

镜泊山区的蘑菇,有近百种之多。"诸山中皆有之。"并以个头大、色气正、味道鲜而著名,其中常见的是榆黄蘑、树鸡蘑、榛蘑、松蘑和元蘑,产量颇多。

榆黄蘑、树鸡蘑生于夏初,盛夏是生长的旺季。榆黄蘑又名金顶蘑,也称玉皇蘑,只生长在榆树的枯木上。其菌盖呈草黄色,漏斗状,宽二至十四厘米;菌柄基部连生,菌肉洁白、纯净。新鲜时,炒鸡蛋,炒鸡块,味极鲜,用它包饺子更加鲜美。

树鸡蘑,生长在柞树的干上和根部,菌盖呈橙黄色或桔红色,鲜艳夺目,其形状片片相叠,基部重合,很象鸡冠子,故名曰:树鸡。它的菌肉厚实,嫩而脆。鲜时炒韭菜,炖鸡肉宜美可口。榆黄蘑和树鸡蘑不宜储藏,只能鲜吃。而榛蘑、元蘑却可晒干长期储存,冬天吃时,用热水一泡,便舒展如鲜,味道清鲜不变。榛蘑生长在夏末,多在灌树丛中,尤其是榛柴溏里最多,阔叶树基部也有。榛蘑菌盖肉厚,群生或丛生,呈土黄色,小时是半球形,长大即舒展开,犹如小伞,每个菌盖宽至十五厘米;菌柄粗壮、肥大,其纤维质是中空的圆柱体;菌肉呈白色,味美可口。

元蘑,又叫冬蘑或黄蘑,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入秋时,元蘑象鱼鳞般丛生在树的腐木上,桦、柞、杨、榆树的倒木、枯立木、伐桩上都有,尤其是椴树的倒木上最多,它菌盖呈扇形或肾脏形,灰褐色,每个宽五至十五厘米;菌柄短扁,白色或淡黄色;菌肉白色,味极鲜。晒干后,成黄色大块,吃时,用时温水泡便恢复鲜时形状,同鸡肉炖圪最佳。

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植物肉,有的还可入药,治消化不良、化痰理气、手足麻木、无名肿毒等病症,不可为小儿麻疹解表。

我国食用蘑菇有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为冻青、羊肚、鸡腿、银盘粉子等,早在汉朝时就是盛宴上的佳侑。清初,镜泊山区的蘑菇每年有数十担送往盛京做为贡品。

十. 山西省 太原 古交市 古交蘑菇

古交蘑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