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每天坚持做萧县特产新鲜羊肉 萧县手抓羊肉的正宗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每天坚持做萧县特产新鲜羊肉 萧县手抓羊肉的正宗做法更新时间:2024-01-07 04:07:17

一.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宁夏清炖羊肉

美食原料:羊肉500克,葱25克,清萝卜少许,香菜25克,味精、盐、姜、醋、胡椒粉适量,香油5克。



美食做法



1、将羊肉剁成2.5厘米见方的块,将用刀拍破,葱一部分切丝,一部分切断;清萝卜切两半;



2、羊肉用开水汆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内,加入姜、葱段、萝卜、开水(以没过羊肉为限),再放在锅内的小铁架上,锅内加适量的水(盆的下部分应跑在水中),盖紧锅盖,烧至肉烂时撇去浮油,捞去葱、姜、萝卜,吃时加入葱丝、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盐等调味。



美食特色:口味清淡宜人。

二.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甘肃省民勤县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专指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特定环境下饲养的特定品种,使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羊肉。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等很多优点。民勤羊肉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

民勤羊肉品质概括起来就是“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到民勤,不能不提到民勤的羊肉,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民勤羊肉肉品具有较为适宜的脂肪含量,有较好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2.52),持水性能良好(平均失水率为6.98),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胆固醇远低于其它肉类,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符合人体营养的需求,营养学价值极高。屠宰后的民勤羊肉色泽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纹理清晰,有韧性,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几乎不用调味品遮盖就鲜香无比。

民勤养羊的历史源远流长,“水草丰美、可牧可渔”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苏武牧羊的传说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据《尚书禹贡》记载,“潴野匈奴驻牧”,潴野即今之民勤,足见春秋战国时期,民勤便有人类生存繁衍并从事畜牧业生产。秦汉时匈奴称雄河西,那时的民勤羊就是匈奴人向中原天子进贡的“贡品”,也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另据专家考证,民勤县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县内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武命名的地域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家喻户晓。长期以来,养羊、吃羊肉和用羊肉招待贵客已成为人们的传统,做羊肉系列餐已成为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养羊历史和良好的养羊传统积淀了深厚的肉羊产业文化,也奠定了民勤肉羊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甘肃省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大坝乡、夹河乡、苏武乡、大滩乡、双茨科乡、泉山镇、薛百乡、三雷镇、东坝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红沙岗镇、南湖乡共18个现辖行政区域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民勤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函》,民政函〔2013〕10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民勤羊肉》(草案)

三. 新疆 喀什 疏勒县 喀什羊肉

喀什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宗的烤羊肉串就在喀什,现已风靡全国各地。喀什的烤羊肉串风味别具,焦黄油亮,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其做法是,将肉切成薄片,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然后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木炭或无烟煤的铁皮烤肉炉上,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此外,具有喀什民族特色的烤全羊、手抓羊肉、羊肉抓饭、烤包子、烤馕、烤鱼、拉条子等许多驰名中外的美食都会让人垂涎欲滴。

喀什羊肉

喀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11086389

羊肉

四.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胡萝卜

萧县胡萝卜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10000万元,主要分布于孙圩子、丁里、祖楼、王寨及马井等乡镇。其中孙圩子乡优质胡萝卜种植基地,位于淮北市北郊5公里处,故黄河的重要支流大沙河与程山之间,土质主要为沙壤土,耕层土壤深厚,尤其适合胡萝卜肉质根生长,面积4.8万亩,年可提供优质胡萝15万吨。基地北靠连霍高速公路,南临202省道,西有311国道,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孙圩子胡萝卜2000年参加了”上海农产品展示展销会”,2001年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产品经农博组委会送检,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孙圩子乡胡萝卜基地2004年8月被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8月该基地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为确保产品质量,采用了传统的以优质农家肥、饼肥为主的施肥方法,生产出的胡萝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富含胡萝卜、维生素A、葡萄糖、淀粉等物质。产品畅销上海、广州、长沙、深圳等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绿色食品中的佼佼者。

我县以生产秋胡萝卜为主,种植胡萝卜品种以“程山红”1号为主,搭配种植黑田五寸、新黑田五寸等品种。“程山红”1号系用本地胡萝卜与野生山胡萝卜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良种,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其肉质根的形状及主要特点是:块根长20—30厘米,顶端、底部较细,略呈纺锤形,内外部均呈红色,心拄细,一般单个重150—200克,最大单个重300克。肉质细嫩、汁多、味正、口感好,该品种抗旱能力强,中、晚熟,可在田间越冬,从10月下旬起至翌年3月底均有鲜货供应。为满足市场需求,现又选育出了具有不同风味、可生食、熟食、加工兼用的胡萝卜新品种“程山红”2号、4号、6号等。“程山红”2号,肉质根略呈锥形,长度30—40厘米,个大,单个重300克左右,最大单个重1000克,尤其适合作为餐桌上的花样雕刻使用。

为促进胡萝卜生产发展,现建有皖北大型胡萝卜交易市场一个,占地面积80亩,年交易量30万吨,年交易额1.9亿元,配套设施齐全,可为客户提供餐饮、住宿、停车、交通、通讯等全方位的服务。

五.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湖羊肉

湖羊产于沿太湖周围及临近地区。源于北方蒙古羊,南宋时期随北方移民南下带入太湖地区饲养、繁衍。湖羊属于羔羊品种,个体小。湖羊肉肥而不腻、细嫩爽口,下火锅最佳,较有特色的还有湖式剪羊肉、洗沙羊尾。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皇藏峪莪子

皇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寺周围以及寺南双顶山、钻天峪、皇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时,每天有上百人进山采莪。皇藏峪莪子有10多种,鲜食为主的有槐花、鹿角、黄鸭蛋、青莪、高脑莪、松花、茄皮、草莪、一窝鸡等;干鲜兼用的有土里埋、红脂莪、腊莪等。其中较名贵的品种是槐花、鹿角、土里埋等。民国38年(1949),大蔡庄中医蔡书全,一日雨后,在瑞云寺西北角的龙咂咀,发现一块石板被顶歪,扒开一看是一只土里埋莪子,此莪盖如馍盘大小,直径尺许,视为宝物。特别是香莪,大如指头,色红,晒干后放进衣箱,有浓香味,有人试验香味可维持30年之久,此香味有驱虫、防蛀功效。莪子食法较多,尤以草汤熬煮,其味更佳。当地群众说:“吃了莪子忘了肉。”皇藏峪莪子,过去较多,旺季官桥、曹村、萧城均能买到,后来,人口渐多,山里落叶、烂草不少被人们拾去当柴烧,获量大减,除鲜食外,少量的售于当地饭店或赠送亲友。

七. 新疆 喀什 岳普湖 清炖羊肉

喀什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名食,是节日和待客佳肴。它是把肥羊宰杀后剁成一斤左右的大块,放在锅里清炖,半熟时取尽浮末,有的什么佐料也不放,有的放皮牙子末、胡椒粉、姜片等调味,先不放盐,肉炖至八成熟即捞出放在大盘子里,用小刀割下肉片,然后手抓肉片,蘸盐食用。清炖羊肉块肉质鲜嫩,不膻不腻,味美可口。( 喀什)

八.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芦笋

萧县芦笋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主要分布在杜楼、王寨、大屯、刘套、杨楼等乡镇,以生产白芦笋为主,兼产绿笋,主要供应县罐头厂加工芦笋罐头、速冻芦笋出口,年创汇400万美元。产品不足本地加工需求,急需扩大基地生产。

九.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干锅羊肉

桂林的干锅羊肉数临桂二小的最有名。羊肉加上秘制的佐料鲜香味美,丝毫没有腥味。且吃法独特,将羊肉带皮红烧,做成干锅,尤其是辣味,更为鲜美。大排档式的餐饮店,氛围热烈,消费居中。

做法:

1. 将羊腿去主骨,入冷水锅内焯水,去尽血污

2. 羊腿放入汤锅,加入清水、洋葱、整干椒(200克)、姜、香葱、二锅头、八角、桂皮、精盐、味精,旺火烧开后撇去浮沫

3. 用小火煮至八成烂,捞出后切成5厘米长、0.5厘米粗的条待用

4. 尖红椒去蒂切圈

5. 蒜子去蒂

6. 大葱切斜片,余下50克整干椒切段

7. 净锅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下羊肉略炸,倒入漏勺沥尽油

8. 锅内留底油,下蒜子、尖椒圈、干椒段、老干妈豆豉略炒

9. 再加入羊肉,烹入料酒炒香,加味精、酱油、辣妹子辣椒酱、蚝油炒拌均匀

10. 倒入鲜汤稍焖,淋红油,出锅装入大葱打底的平锅内,带火炉上桌即可。

十. 重庆市 万州 万州羊肉格格

羊肉格格

格格是三峡库区腹心丘陵山区的特色餐饮,起源并广泛流传于重庆万州和湖北恩施州地区。当地方言称蒸笼为格格,并多以羊肉为主料,故其名曰:“羊肉格格”。

羊肉格格起源的真实故事:千峰竞簇、万川毕汇、万商毕集、上束巴蜀、下扼夔巫的万州古城人民自古有食羊肉的习惯。起初皆以沙锅、陶罐、鼎罐炖而食之。直至三国时期(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为关羽报仇,屯重兵于古万州天生城,准备发动夷陵之战,并亲自率13余万蜀军出征讨伐东吴。剑指江南蓟北,马嘶将吼间无意开创了使用竹制蒸笼的先河。孤峰突起、独径通天、雄关如铁的天生城四方悬崖峭立如壁,仅寨门一线可通,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军纪律严明,为了不扰民,刘备下令,寨门外一切食物、用品、用具皆不得掠用。蜀军缺锅、缺罐、缺鼎,于是就地取竹子编制成蒸笼,再拌上杂粮蒸羊肉食之,缓解了燃眉之急。后来聪明勤劳的万州人就广泛的采用这种方法烹制羊肉,经过1780余年的改良和发展,终于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餐饮。

特色:用以碗口大小(10CM)竹制小蒸笼,垫底土豆、甜薯、芋儿等,上放调码入味主料蒸制而成,色、香、味、意、形、养俱佳。

格格品种:羊肉、排骨、肥肠、猪肉等;味型有:麻辣、微辣、咸鲜、回甜等。羊肉首选渝巴山区的山羊肉,在餐馆临街而作,层层叠叠于蒸台上,尤如宝塔般参天,又如石林般壮观,清雾缭绕、香气四溢、香辣适口、回味悠长、醇和厚道、鲜而不腻、嫩而不膻、多吃不上火、拌酒下饭总相宜,令人馋相顿生,吃后吮指难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