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昌市特产推荐 宜昌十大特产是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昌市特产推荐 宜昌十大特产是哪些更新时间:2024-01-06 17:42:00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凤凰果

当阳金水柑,又称椪柑,被誉为“远东柑桔之王”,我国是椪柑的原产地之一,其味酸甜适中,食后味浓甜,花渣爽口,糖酸比值高达15-24:1,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食率高,一般单果重120-140G,果蒂具放射沟,果形高桩或扁圆,以高桩形为佳,其果形指数为0.8-1,皮橙红或橙黄色,果皮蜡质层厚,光泽明亮,皮松易剥,椪柑树形高大、紧凑,主枝直立,枝条削尖度小。

2001年被评为“中华名果”称号。金水柑在当阳的主产地在当阳市半月镇的凤凰山林果场和王店镇双莲乡。每年都有大批商贩前来调购。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蜜柑

宜都蜜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都蜜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注册公告,湖北省宜都市柑橘协会申报注册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宜都蜜柑”取得商标专用权,这标志着宜都市继“宜都天然富锌茶”之后又拥有了一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成为宜昌拥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最多的县市。

柑橘和茶叶是宜都的支柱产业。为扶持柑橘、茶叶产业发展,走品牌兴农之路,宜都市工商局帮助宜都市柑橘协会和潘家湾土家族乡无公害天然富锌茶叶协会申请注册了“宜都蜜柑”和“宜都天然富锌茶”集体商标。

地域范围

宜都蜜柑产于宜都市境内,分布宜都市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乡、五眼泉乡、聂家河镇、枝城镇、松木坪镇、陆城街道办事处王家畈乡和潘家湾乡等十个乡镇。宜都蜜柑产地地处东经111°05′47″-111°36′06″,北纬30°05′53″-30°36′03″之间,东邻枝江,南接松滋,北与宜昌,西南与五峰、长阳毗邻。全市版图面积1357km2,其中山区、丘陵占总面积88.4%,平原占11.6%,市内平原、丘陵、半高山呈梯级分布,西南高,东北低,海拔38-1081米,宜都蜜柑分布在海拔60-350米间。生产面积1.5万公顷,年产量23.4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宜都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的低、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境内最高海拔1081.8米,最低38米。本市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土壤质地以中壤土为主。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04%,处于中等水平,土壤pH值5.5-8.0,酸碱基本适中,无过酸土壤。

(2)水文情况:宜都市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江河纵横,长江、清江、渔洋河流经我市柑桔产区,还有大小溪河39条总长415公里,集水面积1338.6平方公里,湖泊面积较大的有南庄桥、贵子湖、三板湖等10余处

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且雨量充沛,多年年均降雨量1233.8mm,雨热同季,水能丰富,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3)气候情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的年平均温度16.7℃,≥10℃活动积温5354.4℃,年降雨量1233.8mm,且雨热同季,无霜期273.3天,年均日照时数1641小时。地理、气候条件极适合柑桔的生产发展。

(4)人文历史情况:“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结子随边使,开筒近至尊。后于桃李熟,终于献金门。”这首《横碛柑园》,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游览宜都横碛桔园风光时即兴而作的宏伟诗篇。诗中所提到的“横碛”,就在今天宜都市陆城花庙堤附近。公元450年,在盛弘所著《荆州记》一书中就有关于“宜都甘”的记载。在清代,宜都县令彭颖也写下了“十里黄柑茂,何如八百桑”的佳句。近年来宜都的柑桔产业发展迅猛,面积达到23.1万亩,产量达24万吨,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农民经济来源的主渠道,市政府已把柑桔产业作为全市农业第一大产业来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宜都市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乡、五眼泉乡、聂家河镇、枝城镇、松木坪镇、陆城街道办事处、王家畈乡和潘家湾乡等十个乡镇。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宜都市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20581/02-2005)标准。

(2)品种选择:温州蜜柑品种,早熟以宫川、龟井、鄂柑2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迟熟以尾张,南柑20等为主。苗木来源于建在宜都市的湖北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

(3)生产过程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宜都市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20581/02-2005)操作。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严格按照DB420581/02-2005规定执行。

(5)生产记录要求:果园生产和产品处理要求建立台帐,如实登记生产

操作程序、时间、规程、生产投入品,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形端正、色泽鲜艳、皮薄光滑、大小一致。符合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2)内在品质指标: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符合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3)安全要求:执行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按照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执行。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宜昌路山羊板皮

宜昌路山羊板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昌路山羊板皮”以其纤维细致,厚薄均匀、弹性好、油性足、坚韧柔软、革面细腻、通气透光、保暖性能好、杏黄色、出革率高等特点享誉中外。本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证明,宜昌白山羊板皮质量的好坏,不仅是先天性的,后天的饲养管理,屠宰月龄及屠宰季节等因素也极为重要。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宜红茶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成就了它特色的品牌地位。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由于品质稳定,深受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宜都宜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宜都市全境包括(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乡、松木坪镇、枝城镇、陆城街道办事处)产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05′55″—30°36′00″,东经111°05′47″—111°36′02″之间。规模10万亩,产量1.3万吨。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伍家岗 宜昌凉虾

宜昌凉虾是湖北省宜昌市的。宜昌凉虾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红糖水,是夏季解渴佳品,香甜软嫩,入口冰凉。

凉虾是湖北宜昌的,想必80、90的童年时代少不了凉虾东西的陪伴。制作方法是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红糖水,有些店家还会加入炒熟的花生末和芝麻末,是夏季解渴佳品,香甜软嫩,入口冰凉。

宜昌凉虾的制作过程:

首先,把米淘干净,用水浸泡30分钟,磨成米浆入盆。无磨也无妨,搅拌器代替。锅内注入清水,旺火烧开,将米浆慢慢淋入,边淋边用勺搅动,防止糊锅。熟后注入清石灰水,改用微火煮至糊状。把盆中放入冷开水,将米糊趁热慢慢加入漏勺,落入冷水中即成了米凉虾。

然后,将红糖(也可冰糖)熬成糖水,开水调稀晾凉。

最后,用漏勺捞出米凉虾入碗,加入红糖水(也可冰糖)即成;最好再加冰块,更添凉意。

说到凉虾,先想到的却是齐白石的虾画,微微波澜、淡然自在,很有闲趣凉虾也有此意旨,它虽不能裹腹,却衬心解渴。端在手上,望着在清水中做碧波荡漾的凉虾,似若白玉翩然翻舞,沁沁凉爽,微微甜蜜,即可赏心悦目又能品茗玩味,真是驻足小憩的衬心之乐。

致祥路有一家“郑信记”,是凉虾较有特色的去处,在桌前笼一排盛放凉虾的器皿,像很大的酒杯。一溜是色彩缤纷的品种:金黄的玉米、乌亮的黑米、晶莹的白米,还有柠檬、橙汁儿、葡萄味的凉粉,姹紫嫣红。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土家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又称土家香酱饼,湖北酱香饼,恩施酱香饼,武汉酱香饼,简称酱香饼或香酱饼。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它是湖北恩施长阳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

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辣而不辛,咸香松脆。在远古时,每逢丰收过节早才能吃得上,据当地人说:“此饼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武当山的斋法号为德福僧人,他用多年自制的斋菜及多种药材和香料秘制而成”凡上武当山的香客品尝后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后来此技术不慎流传,几百年来以他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今天它掀开了面纱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都市,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多得的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的香酱饼大众口味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畅销热卖于全国大中小城市。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糜城藕

糜城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糜城在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玉阳镇22公里,为古城遗址。相传是三国时蜀将糜芳守江陵所筑。城墙周长1670米,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城垣为椭圆形。城墙基均为夯土所筑,底宽12米。城的东、西、北三面,与城墙3个土台遥相对称的有3座营盘故址。城中有3口大堰,盛产糜城藕。传说长坂坡大战,刘备爱妻糜夫人被曹军所困,投井自尽魂魄不散,飘流糜城寻其胞兄糜芳,曾在此洗漱,使之水变甜,藕变嫩,糜城藕从此出名,成为当阳著名土。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洪山茶

洪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洪山茶是湖北宜昌市宜都的。

宜都茶品质自古闻名。洪山茶产于宜都县松木坪公社茶园寺对面的洪家大岭,四百年前曾列为“贡茶”。洪山茶独特的品质风格,与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有关。洪家大岭海拔五百八十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云雾多,湿度大,昼夜温差悬殊,地势向阳,日照较短,常绿植物适宜在这里生长,历来是黑山丛林。素有“清明茶叶香,谷雨满山红”的写照。

洪山茶

宜都市农牧生物技术研究所

13836054

茶叶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椪柑

清江椪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江椪柑属桔类,芸香科植物,主产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岩松坪村。因清江河谷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7.5℃,最低气温-3℃,年有效积温5500℃,在这种独特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清江椪柑果形端正、色泽鲜艳、香甜可口、脆嫩化渣,单果重13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达到达13.5%以上,是长阳柑桔中的极品,分别于1985年、1987年、2000年三次获得湖北省优质水果称号,2002年又取得了国家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批量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

清江椪柑在长阳有近二十年的栽培历史。1984年,长阳利用联合国贷款在清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柑桔,在大量引种蜜桔的同时,引进了近千株椪柑。经过自然的选择,椪柑以其卓越的品质在所有引种中脱颖而出。1989年,李长藻开始在岩松坪对椪柑单株进行选育,1993年他确定了三个优良单株,经过一年的自繁自育,1994年椪柑栽种渐成规模,1996年岩松坪村椪柑面积达到100多亩。

长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椪柑生产,一直将其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一是壮大基地规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在适宜椪柑生长的5个乡镇38个村建立了椪柑基地。全县现已有椪柑2万亩,其中已挂果面积1万亩。2002年,产量达到1500吨,实现产值300万元。二是提高椪柑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的推广应用,定期安排县内柑桔技术人员出去学习,聘请国内一批知名柑桔专家学者前来传授实用技术,指导柑桔生产。在椪柑基地建立农民函授大学,由农技人员讲授椪柑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在椪柑的生产上实行目标控制,严格控制化肥和化学农药的用量,采用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化肥的施用量在总施用量的30%以下。三是着力打造椪柑品牌。1999年全县椪柑注册了“清-”商标,2002年又申报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引进了3条柑桔打蜡生产线,提高了分级、包装、贮存、保鲜水平,还设计印刷了椪柑精品包装箱,做好椪柑产后商品化处理。目前,清江椪柑已成功地打进了武汉等地的超市。

清江椪柑已成为全县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一是进上步壮大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清江椪柑公司加以扶持,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打造和保护好“清-”椪柑品牌。要逐步提高其专用包装箱、专用封口胶的防伪能力,保护好品牌,并利用品牌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三是科学调整椪柑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和提高椪柑贮存保鲜技术,使椪柑在柑桔销售旺季淡季均可上市。

地域范围

清江椪柑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主开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柑橘种类,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专属产品。满足清江椪柑生产条件的区域严格控制在湖北清江流域海拔400米以下,年≧10℃有效积温5500℃以上地区。清江椪柑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主产区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磨市镇、渔峡口镇、资丘镇、鸭子口乡、都镇湾镇、高家堰镇等7个乡镇61个村,总面积6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扁圆形或扁圆形略带短颈,果皮色泽介于橘黄与橘红色之间,果皮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香气宜人,果面较粗糙,油胞稍凹陷,平均单果重 160 g,耐贮运,贮藏后风味更佳。 2、内在品质指标:清江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13.5%,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9.3克-10克,酸0.3克-0.5克,蛋白质0.8克-1克,维生素C19毫克-20毫克,可食率71%-75%。 3、安全要求:农药残感物含量标准执行《绿色食品柑橘》国家行业标准。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长阳清江鱼

清江发源于鄂西山间洞泉,由两千多条山泉汇集而成。全流域植被完好,风景秀丽,常年绿波荡漾,清澈透底。清江水酸碱度适中,溶氧充足,水质清新,无公害,无污染,经专家鉴定为天然矿泉水,并富含多种矿物质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定的环境,优异的水质,适宜的气候,生长出美名远扬的清江鱼。隔河岩库区形成以后,幽静清雅的清江水更是为清江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好鱼味美奇,无公害,无污染,无激素是清江鱼最大的特征。“清江鱼”商标已报国家工商局注册。

目前清江市库区全年各类鱼产量达8000吨以上,主要品种有:清江黑鮰、红鮰、黑鲤、红鲤、鳜鱼、白甲、银鱼、大口鲶、鲫鱼、花白鲢及青虾等,以银鱼、鮰鱼和白甲最为名贵。

清江隔河岩电站水库中养殖的清江银鱼是银鱼科中较大的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尼克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被誉为淡水鱼之王,是馈赠上品,筵席侍肴,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2001年11月在农业部举办的2001中国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