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龙岩永定特产泡牛皮 福建龙岩永定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龙岩永定特产泡牛皮 福建龙岩永定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3 20:43:59

一.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永定牛肉丸

选用上等新鲜牛肉,剁成肉泥拌以少许木薯粉、食盐,精制成丸状,汤中配以佐料食之,味鲜爽口,食而不腻。

二.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烧肝花

烧肝花

烧肝花盘菜是长汀传统菜肴。因其味道香脆,为下酒妙品,故流传久远。

(特色)色泽金黄,外酥内软,食而不腻。

三.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苦抓汤

苦抓汤

在龙岩的风味小食、菜谱中,"苦抓汤"不但具有地方特色,还是防病、治病的药膳。所谓苦抓(一名败将草),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泻火、散瘀、消肿,可治便秘、痢疾。海外游子,常常不远千里托亲朋故友捎带或者邮寄,在异国他乡品尝家乡的这一道美味佳肴。

四.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客家捆米反

又名“卷米反”,用大米粉制皮,以瘦肉、韭菜、豆芽、 鲜笋、虾米、香菇做馅,煎蒸皆宜。北风南味,深受宾客喜爱
( 龙岩)

五.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米浆馃

米浆馃是福建漳平市的传统风味小吃,由于它可逐层剥离,形似糕点,故又称(千层糕)。米浆馃的制作讲究一定的技巧,主要有原料、配料、时间、火候四个要素,先将精选的优质大米浸透(二小时左右),磨成米浆,在米浆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油、油葱和少许食用碱拌匀。待火势烧旺后,将米浆均匀倒入垫有白布的蒸笼蒸熟。蒸熟一层后,再添上一层等量的米浆,可蒸至二十几层。蒸好一盘的米浆馃约需三小时。炉火的火候也要把握恰当。这样蒸好的米浆层次分明,可逐层剥离。食时切成小方块,蘸以蒜蓉醋、辣酱、卤汁等,别有情趣且不觉腻。米浆馃风味独特,如今已成为漳平宾馆、酒店设宴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特色菜。旅外亲人回乡时总要尝上一口米浆馃,以了却心中的思乡情结。

六.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采善堂万茶饼

为清道光年间永定老中医首创。有疏风散表,健脾胃、祛痰利湿之功效,是居家旅行良药。

七.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李咸饼

李咸饼介绍:

原料配方(产品100公斤):李坯100~120公斤,白糖52~51公斤,糖精200克,五香粉200~300克,甘草3公斤李坯(李干)的加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李用圆盘机一切为二,100公斤李加5公斤盐(粉状),在搅拌机里搅拌5分钟,互相磨擦渗透,再加5公斤盐,腌一个月左右;另一种是用草木灰先与李在搅拌机里搅拌5分钟,用水洗干净,然后再加盐腌一个月。

工艺流程:选果(大小分开,直径20毫米以上为大,以下为小)→腌渍(100公斤李两次各加盐5公斤,腌一个月)→漂水(16小时,换水1~2次,到含盐6~8%)→晒坯(7~8成干)→第一次浸糖(波美28~30°糖末浸后再晒)→压扁(压扁后,把压碎和不好的挑去)→第二次浸糖(把甘草粉煮成甘草水,再把浸的糖水加入,调成波美10°,再浸李坯,2~3天)→第三次浸糖(把第二次糖水浓缩到15~20°,浸4~5天)→第四次浸糖(把第三次糖水配到26~28°,浸4~5天)→第五次浸糖(加糖精配成30°,浸4~5天)→晒坯(晒2~3天,叠起1~2天,晒到干,放五香粉)→成品→交库。

感官指标:色泽: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形态:扁圆形,带核,不碎。核不明显露面,外表有皱纹,半湿润,直径在20毫米以上。组织:吸糖透心、组织饱满、质湿润、略柔软,吃时无沙感。滋味:咸、酸、甜适口,有余甘,有国药和本品种的风味。理化指标:总糖51~61%,总酸0.7~1.2%,食盐3.5~5.5%,水分21~29%。

微生物指标: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引起的发酵、发酸、霉变等现象。保质期:6个月。在6个月内,不允许有返砂、发酵、发酸、发霉、生虫、变质。

八.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漾豆腐

漾豆腐

“漾豆腐“是连城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四堡群众家家户户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以此加工的“漾豆腐“,风味独特,远近闻名,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款待亲朋不可缺少的佳肴。

“漾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准备好白豆腐、鲜瘦猪肉、香菇、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调味品。将白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将猪肉、香菇、葱等剁烂成酱作馅。以手指在豆腐块上戳出小窟,填入馅料。烹时将豆腐块排于油锅中,加入骨头汤焖熟即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胡椒粉上席。

“漾豆腐“的特点是浓香软嫩,清爽可口,趁热品尝,味道特佳。

九.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珍珠土龙

连城美食之:珍珠土龙

“土龙”学名竹鼬,以竹,茅根芽为食,喜打泥洞,连城方言称之为“土龙”。“珍珠土龙”系山珍菜之一,以土龙和糯米同烹,糯米纯白,粒粒如珍珠,因而得名。食之鲜肥醇厚而不腻,妙不可言!

十.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涮九门头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俗称“涮九门头”,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据传,昔日朋口溪流域船工很多,他们常年累月泡在水里劳作,为驱除湿气,时常煎煮香藤根、鸭香草等中草药饮服。后来,一位船工偶然发现以这些草药加牛肉炖酒服食,妙不可言,可是,米酒炖“九门头”逐渐传开。

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涮九品”制作方法,是将牛肚尖等九样肉洗净切好,分别装盘;将姜汁、芝麻酱、花椒、沙菜酱、香醋等佐料分别装碟;以米酒炖香藤根等中草药熬出的汤汁倒入火锅。食用时,火锅烧旺,边涮边吃,独具风味。涮九品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