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沧州特产饮料有哪些 沧州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沧州特产饮料有哪些 沧州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4-04-17 21:31:21

一.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二. 河北省 沧州 泊头 泊头老豆腐

泊头老豆腐

做法很特别,因为在豆腐的制作上豆腐脑是属于速成的,老豆腐却很有讲究,制作出来的豆腐属于上品;要说他们的关键区别还是在汤里面,豆腐脑一般都是放些酱油水,但是老豆腐的汤那是绝对讲究,放入好几味材料,精心熬制而成。

特点: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

三. 河北省 沧州 东光县 沧州涮羊肉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这道美食传至民间,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为普通百姓享用。

四. 河北省 沧州 沧县 炸老虎

用小麦面加适量的水、碱面、盐、明矾等,各成面团,放大约两小时后,取一小块面,赶成半公分厚、巴掌大小的面片。

锅内倒油,烧至七成热时,将面片放内锅内,面片改颜色时,翻个,炸至8、9成熟时,捞出,稍凉一下,将面片一端,撕开一个鸡蛋大小的口儿,把鸡蛋磕开,从小口倒入面片内,然后再放入油锅内,炸至鸡蛋熟时捞出,就可以食用了。

五. 河北省 沧州 海兴县 海兴冬枣

海兴冬枣是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的。海兴冬枣个大皮薄、肉质鲜嫩、酥脆无比、色泽鲜艳、酸甜爽口,并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富含核黄素,被誉为“冬枣之王”。

海兴县冬枣种植面积4万亩,已结果面积2万亩,年总产量50万斤,冬枣收入500万元。建有恒温库2个,贮藏冬枣40万斤,拥有冬枣苗木500亩,年内可出圊200万株。

六.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青县白灵菇

青县白灵菇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青县白灵菇产品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白灵菇:有“植物鲍鱼”之美称(学名阿魏侧耳),形状奇特、子实体大、洁白如雪,肉质细腻滑嫩,气味浓香袭人,味道鲜美,风格独特,并有很高的营养成分的药用价值。因此被西域民间誉为“西天白灵芝”、“神菇”。阿魏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5.72克、粗脂肪11.06克、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20多种氨基酸,对调节人体生理平衡,以及对防癌有显著作用。可供人们烹调后直接食用,是跨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七. 河北省 沧州 吴桥县 吴桥棉花

吴桥是“国家优质棉出口基地县”“全国棉花百强县”,棉花种植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全县常年种植棉花约30万亩。吴桥棉花素有“八高两低”的特点,即品级高、成熟度高、色泽纯度高、手感弹性高、纤维整齐度高、纤维长度高、纤维强度高、出纱量高,含水量低、含杂量低。2009年,“吴桥棉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审核。

八.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九.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沧州金丝小枣

沧州金丝小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西河红枣”。果实长圆形,果皮棕红色,果肉青黄,掰开能拉出缕缕晶莹的糖丝,由此得名“金丝小枣”。小枣皮薄、肉厚、核小、质细、味甜。含糖量高达67%,核肉比1∶5.6。同时,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钙、磷、 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70多倍,是老弱病者的滋补佳品。

产妇和食用红糖煮小枣,或用小枣熬成小米粥、糯米粥,可以大大加快身体的康复。 它与枣花蜜一样,可以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既能助婴儿发育,又可杀菌护齿,对于便秘、眼角膜炎和角膜溃疡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舒肝健脾、清心润肺、补血养颜、调中益气等方面的功能。

鲜枣生吃,甜脆爽口;晒干生吃,嫩肉温醇,香甜如蜜,风味殊佳;用白酒浸泡后 做成醉枣,也颇有风味,可消痰祛火。经过各种加工,还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传统甜、粘食品,枣粽子、枣粘糕、枣切糕、枣花糕、龙卷糕、枣锅糕、油炸糕,以及 日常吃的腊八糕、腊八粥等,都是人们喜餐之食。

十. 河北省 沧州 献县 献县补花

工艺:针法繁多,现多采用柳埂、套花、衲针、坝活、扦补、拨花、勒丝等20种左右针法,要求做到紧、齐、浅、匀。紧即扦线扣于花边及底布上,花片应趴而不起;齐即要求扦线针脚长度一致;浅即扦线以扦住花片与底布结合处两根布丝为准,并在花片上不得有明显针迹;匀则要求针距间隔匀而不斜。柳埂针法必须自左至右,再向左出针,针针压过半针,拐弯处针码匀短。每一产品内数种针法并用。

特点:工艺以花卉图案为主,构思巧妙,图形清晰,色彩艳丽,结构匀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