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特产鸡能长多少斤 全国最有名的鸡及产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特产鸡能长多少斤 全国最有名的鸡及产地更新时间:2024-01-22 02:48:31

一. 江苏省 南京 江宁 南京金箔

金陵金箔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朝。东郊龙潭镇及江宁县花园乡一带是金陵金箔、金线生产的集散地。金箔生产工艺独特,为手工捶制,是我国特种传统工艺,主要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装饰贴金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北京的故宫、人民大会堂、西藏布达拉宫等建筑装饰的金箔均为南京生产,金陵金箔还销往东南亚等国。( 南京)

二. 江苏省 扬州 江都 樊川小肚

樊川小肚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的特色美食。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小肚的主料是精肉与板膘,配料为豆腐皮与淀粉,调料有姜、葱、酒、糖、盐和香料。得用陈年老卤汤煨,煨时把握火候,才能入味,成为香味扑鼻的蒲包肉。

樊川小肚可溯至清代早期,距今约有300余年之久。相传,樊川古镇上有一位名叫陆高俭的厨师制作“小肚”,一日,陆高俭外出,无意中捡到“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丢弃的破蒲席,带回家后在蒸“小肚”时当做杂物扔进灶膛烧了,哪知,破蒲席点火烧着之后,满屋生香,那灶上正在蒸着的“小肚”也有了股奇异的香味,食之令人满口生津,不忍停箸。此后,樊川小肚的名声也就传开了,经过后来一代一代人的不断加工、改进,如今,“樊川小肚”声名远播。南京香肚是腌腊制品,樊川小肚是鲜肉卤制而成的,俗称蒲包肉。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小说《异秉》中曾提及。

樊川小肚的制作方法是:七成猪后腿板精肉,三成板膘,切成比花生米稍大的丁,加入重葱、姜、酒,适量的糖、盐、淀粉和名贵香料,拌匀,用豆腐皮包好,放入一个五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封口用细麻绳扎紧,腰身上再均距扎上3—5道,松紧适当。上述工序都做好了,还得用陈年老卤汤煨,把握火候,才能入味。煨熟后,解捆倒出来,活似一个个带有蒲包印迹的小葫芦,切成片,香味扑鼻。

三. 江苏省 安卡红鸡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安卡红为速生型黄羽肉鸡,四系配套。原产于以色列国。是目前国内生长速度最快的红羽肉鸡。

1主要特性特征体貌黄中偏红,部分鸡颈部和背部有麻羽。胫趾为黄色,黄皮肤,黄喙。单冠,公、母鸡冠齿以6个居多,肉髯、耳叶均为红色,较大、肥厚。体型较大、浑圆。安卡红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有色羽肉鸡之一,具有适应性强、长速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

2保种方式1999年由江苏省家禽育种中心转入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6周龄体重达2001克,累计料肉比1.75:1;7周龄体重达2405克,累计料肉比1.94:1;8周龄体重达2875克,累计料肉比2.15:1。

2繁殖性能淘汰周龄为66周龄,每只入舍母鸡产蛋总数176个,其中可做种蛋数164个,出雏140只。种蛋孵化率达87%。0~21周龄成活率94%,22~26周龄成活率92~95%。

【开发利用情况】

与国内的地方鸡种杂交有很好的配合力。国内目前多数的速生型黄羽肉鸡都含有安卡红血液。国内部分地区使用安卡红公鸡与商品蛋鸡或地方鸡种杂交,生产“三黄”鸡。安卡红肉鸡适宜于全国各地饲养,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养鸡农户中均可饲养,活销、加工用均适宜。

信息来源: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江苏-鳖

又名甲鱼、团鱼、脚鱼、水鱼、元鱼、山瑞。 产于江苏张家港。 其头略呈三角形,嘴长而突出,鼻孔位于吻前端,眼睛小,脖子长粗大,尾短小,四肢肥壮,颈、尾和四肢均有较强的伸缩力,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体表无角质板,而覆以柔软皮肤;骨板亦不发达,背腹面边缘裹有柔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背面为橄榄绿或棕灰色,有黑斑,腹面黄白色。为卵生,用肺呼吸。喜温怕冷,喜静怕惊,喜洁怕脏,栖息于江、湖、塘、库及较大水体中,白天多在水中生活,晴喜湖岸曝阳,晚间登陆觅食。把小鱼、虾、田螺、蛙及水草等作为它的食物。 鳖肉细嫩鲜美,香醇肥厚,以裙边最可口,适宜经烧、清蒸、清炖及制作罐头。

五.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宝应慈姑

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莲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历史资料。我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珍贵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及《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7本有关宝应历史文化的地情书籍和资料。为“宝应慈姑”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宝应慈姑

地域范围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平均海拔2.0米。宝应慈姑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宝应东荡地区的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等6个镇,面积6667公顷,总产量10万吨,产值达2.5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宝应慈姑球茎近圆球形,顶芽基部缩缢明显,表皮青色带紫,肉色乳白,肉质紧密,入水即沉,熟食鲜美爽口、味苦回甘。宝应慈姑约含碳水化合物>30%、蛋白质5%~6%、脂肪0.4%~0.5%,具有低脂肪,而富含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特点,营养丰富;同时富含秋水仙碱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宝应慈姑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慈姑》(DB32/T657-2004)的标准要求;生产执行《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32/T868-2005)。

五.特定生产方式

六. 江苏省 泰州 泰兴 涨烧饼

需用酒药发酵制成的酵水和面,十数小时候后,和面起孔发酵上涨,倒入铁锅内,用文火慢烧,不时开锅,沿锅壁倒入油水。待朝上一面凝固后,用铲将烧饼铲起翻身朝下,再倒入油水慢烧,约二小时后饼才能熟。食时用刀切成1.5公分厚的薄片,冷的可以放到蒸笠上加热。过去用大灶或箱锅费时还容易焦。现在用蜂球炉上加一凿洞的油漆桶,再放上锅,则火距锅40公分,不易焦。纯用油浇于锅壁,饼外壳脆而香。烧的时间也缩短了。倒面前锅中洒白芝麻,好看还增香,面中加入甜素,更加可口。

七.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滨海香肠

滨海香肠是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的。滨海香肠吃起来可好吃了,它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滨海县老顾香肠是界牌镇春风食品有限公司在省农科院食品研究所指导下,采用现代工艺和滨海传统配方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已连续两年在省农博会上获奖。

八. 江苏省 无锡 惠山 惠山泥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惠山泥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是江南风景胜地,游人来到高山,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

据说从宋代开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的。这种泥土不仅细腻韧糯,可塑性强,而且千而不裂,弯而不断。早在北宋照宁七年,苏轼途经无锡,即有“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诗句。现在的惠山泥人,发展到用石膏制作,解决了惠山泥资源短缺的问题。

惠山早期泥人大致有1、人像和各种动物。前者售于佛教信徒作供奉用,后者作为儿童玩具。它们的长度一般在3—7厘米:造型简朴,粗犷略带夸张,绘彩色调鲜艳、单纯,对比强烈,显露出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其代表作是一对男女儿童,即泥塑大阿福。两个泥娃头绾双髻,笑容可掬,赤足盘膝,怀抱异兽,娇憨稚气,运人喜爱。

关于泥人阿福,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惠山有四只怪兽,即毒龙、恶虎、臭鼋和刁马,经常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后来有对名力阿福的双胞兄妹入山与四怪搏斗,四怪被除,兄妹俩亦因流血过多,离开人间。人们捏制了他俩生前形象,以作纪念。大阿福经过历代艺人的再三创作,栩栩如生,给人以健康、幸福和美好的感受。

惠山泥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手捏戏文、京剧脸谱、人物动物、实用玩具(带温度计或者卷笔刀之类)等,这些作品小巧玲珑,人见人爱,价格使宜,是访亲问友的最好礼品。

惠山的主要街道——横街和直衔有许多泥人店,成为远近闻名的“泥人一条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旅游参观团和游客。惠山泥塑除供应当地旅游市场外,还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九. 江苏省 常州 溧阳 溧阳扎肝

溧阳扎肝是溧阳最传统美食,也是溧阳三宝之一(肉圆、酱剥子、扎肝)以社渚、平桥一带最为正宗。“扎肝”之吉利义在于“着官”,因为在溧阳话中,“肝”与“官”同音,“扎”与“着”谐音。“着”取其“高中”义,非常吉祥!溧阳扎肝的主要材料是猪肝与猪小肠,根据不同的口味可以再扎上五花肉、油豆腐和笋干等。

宋朝大诗人陆游之子陆子遹到溧阳任知县,他周览形胜,得心悦志,遂和侄儿陆立基定居下来,成为溧阳陆氏的始祖。明弘治年间,陆氏后人陆征,自幼笃志苦读,通过乡试府试,即将进京赴考。临行之日,陆母犯了难,烧点什么好吃的给儿子饯行呢?她把家里的鸡蛋拿到集镇上卖了,但只换回一小块五花肉和两块油豆腐。无奈之下,她只得到隔壁杀猪佬(屠夫)家中去借点肉,但邻居老婆讲只剩一小块猪肝和一段小肠。没办法,陆母灵机一动,用两块油豆腐夹住五花肉和猪肝,用小肠紧紧一扎,放到锅里红烧。揭锅盛菜,只见这“扎肝”两头翘翘像“官帽”,中间一道像“玉带”,“扎肝”——扎官,乡音里的谐音。陆征边吃边说:好吃!真是美味!

进京科考,陆征果然金榜题名,钦点翰林。那报喜的锣声,把“扎肝”这道乡菜传到了四面八方,后来成了百姓餐桌上的“过年菜”!2010年,“溧阳扎肝”成功申报成砂锅鱼头糊鲜螺蛳了“中国名菜”!

十. 江苏省 扬州 仪征 朴席

朴席是草席之乡,有一千多年的草席编织史,与“苏席”、“宁席”并列为中国三大名席。清朝曾作为贡品供皇室使用。八十年代以来草席年产销量达千万条,九十年代来其产销量一度有所下滑,但随着人们崇尚返朴归真,草席及其它席草制品销售呈上升势头,席草制品的品种越来越多,主要有睡席、枕席、沙发席、榻榻米、桌席、密筋席、座垫席及旅游制品等一百多个品种
( 仪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