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忻州有啥特产便携带 山西忻州能带走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忻州有啥特产便携带 山西忻州能带走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4-26 16:03:07

一.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大米

代县滹沱河两岸东起峨口镇、西至阳明堡有5万多亩滩涂。这里气候湿润温和,无霜期长达170天,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69%,PH值8.4,河水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由这些条件构成了水稻理想的生长环境。代县大米以颗粒大,洁白细腻,蛋白质高,适合性强而著称。一般大米蛋白质含量在6.5——9%,但代县大米蛋白质含量超过10%,达到了出口标准,脂肪、淀粉等含量及有关指标,均属上乘。

代县精大米色白、味香,似江南鱼米,就连毛主席1948年4月6日从延安至西柏坡途经代县时都说:“没想到黄土高原能产这么好的大米,我多吃了一碗。”

二.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


三.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熬鱼

代县熬鱼历史悠久,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作用。对各种水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等具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四.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开河鱼

河曲开河鱼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开河鱼不仅色泽明亮,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更是晋西北九曲十八弯河曲县著名特色菜。

在晋西北黄河岸畔的河曲县,“开河鱼”是一种久负盛名的地方。据《河曲县志》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开河后打捞的“开河鱼”上贡给皇帝。“开河鱼”以黄河鲤鱼更佳,味道鲜美,据说有大补医病的功效,被民间誉为“活人参” 。

何谓开河鱼:乃指冰封黄河消融时,所捕越冬之鱼耳。开河之鱼,是为冰封水下,鱼处休眠之态,安而不动,净化五脏,排解体表,储存营养,肝糖转化,养尊处优,如是肉质必然鲜嫩无比,纯净无污,这种变化增加了鱼肉质的鲜美和纯净,使鱼的风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鲜。这也是“开河鱼”受到食客欢迎的症结所在。

河曲独特的开河鱼吃法:

开河鱼吃法:酱炖、清炖,小鱼则煎炸。一般除了盐之外不需要加什么佐料。最佳配鱼菜:贴饼子、山野菜、开河鱼、小鸡炖蘑菇和开河鱼汤泡莜面。有道是:“开河鱼泡莜面,赛过活神仙”。

河曲县唐家会、河湾一带所产之鲤鱼最负盛大名。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黄河鲤鱼,一般1.5公斤,大可二、三公斤。

五. 山西省 忻州 繁峙 繁峙黄芪

繁峙黄芪,因产于北岳恒山亦称“恒山北芪”。繁峙黄芪,色泽光,外皮美,心黄,空心小,条粗而长,无叉枝,粉性饱满,含糖率高。黄芪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医学还认为北芪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治疗因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或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被誉为我国的“王牌正品”。远销南方诸省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等地。

繁峙黄芪被誉为“黄芪王”,其条匀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为中国北芪之正宗。恒山黄芪富台蔗糖、葡萄糖、淀粉、黏液质、叶酸、甜菜碱、胆碱、树胶、纤维素以及多种氨基酸。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黄芪列为上品,称其为补药之长。根入药,味甜,性温和,具有泻阴火、益正气、壮脾胃、去肌热、排浓止痛、活血医疮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痛疽等症。当地群众用黄芪煮肉,可除去腥气,增加营养,黄芪羊肉汤是浑源一带款待贵客必不可少的佳品。

六. 山西省 忻州 偏关县 凉碗托

凉碗托

此食品为偏关之独特食品,荞麦去皮后,磨成颗粒,当地名为荞麦生子。将荞麦生子手工捶成糊状,过细箩后,将糊状盛在碗里蒸熟,凉冷后切成细条,调醋、蒜、芝麻、黄瓜菜丝即可食用。凉碗托坚软件包可口,另有一番风味,夏天可消暑防热。民间自制食用。城里四季销卖,凡食之,赞不绝口。

七.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油枣

保德油枣:保德油枣,产于沿黄河一带的天然沟壑中,山谷中,日照强,雨量小,气温高,十分干燥,有利于油枣生长。据考证,保德县栽植枣树已有11OO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出巡路经保德时,在冯家川念盘儿尝过红枣,夸赞枣儿油性大,称为“油枣”。

保德油枣的特点是: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泽深红、油光闪亮,含糖57.9%,果实制干后富有弹性,掰开后可拉三至四厘米长的细丝。它易贮藏,易运输。经加工后的油枣深紫油润,皮薄质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鲜枣用酒泡制为贵妃枣,俗称醉枣,酒芳枣香,风味特殊。油枣作为中药有健胃、补脾、助肾的功能。

保德油枣已有380多年的栽培历史。传说在该县潘家乡有棵老油枣树,清代康熙皇帝出巡时曾吃过这棵树上结的枣,并留言:“一穷二白的保德州,唯有鲤鱼大油枣”。自此,保德油枣便成了贡品,每到秋季收枣的时候,地方官就向老百姓征收鲜枣进京上贡。

保德油枣主要产于该县黄河岸边的5个乡,23个自然村。最高年产量达175万公斤。油枣的特点是:色泽深红、油光闪亮、个大皮薄、肉厚核小、对多味甜、耐贮存。鲜枣可食部分达94%以上,含糖量27%以上,含酸0 71%,每100克鲜枣中含维生素C500毫克以上;干制品可达50%。干枣含糖57.9%,酸1.7%。与其他枣相比,油枣含酸量较高,味道偏酸,但维生素C含量却多于其他品种。

用油枣加工成精枣,色泽深紫而油润,形大无核,皮薄纹细,肉细甜香。最有名的要数加工后的“无核糖枣”,深紫油润、皮薄纹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成品装入塑料袋中密封。长期以来,保德油枣不仅被当地群众做为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泰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八.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原平梨

产地: 山西省忻州地区原平县境内

产于忻州地区原平县境内。原平,为国内著名的梨产地之一。

原平梨中,主要品种有夏梨:秋皮梨、油梨、香水梨、黄梨、才梨、瓣子梨。此外,酥梨是近十多年才发展起来的大面积产品。原平梨的特点是:个大、皮薄、水多、酥脆、香甜、果肉细、味美。

原平梨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梨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种植与储存经验。当年的梨,在成熟后可储存6~7个月。还有的能储存到第二年新梨上市。初熟的梨,经过入窖储存,颜色由黄绿变成纯黄色,由初熟时的略带酸味变成了纯甜味。物美价廉又便于储藏,这是原平梨能远销而又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

九.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寺焉甜瓜

寺焉乡:甜瓜

十. 山西省 忻州 忻府区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制作始于明末清初。

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水印“忻州瓦酥字样”。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可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制作瓦酥选用精粉、纯蛋黄、上等食油、细砂糖为料。和面配料亦有特殊的讲究,精细的要求。成形时用模托就,再经油炸,出锅后压制成瓦状。近年忻州名食瓦酥获新生,大量应市,曾被省商业系统评为最佳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