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晋中特产买什么好 晋中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晋中特产买什么好 晋中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4-01-06 04:51:20

一.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砂子饼

砂子饼

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二.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介休灌馅糖

介休灌馅糖是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的。“贯馅糖”又称“灌馅糖”,介休贯馅糖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

介休贯馅糖,介休市传统搪点,介休“八珍”中的一珍,也是山西十大名特食品之一,素与浙江的“寸锦糖”齐名。早在明末清初,贯馅糖就以其皮薄馅香、食之酥脆、绵甜等特点而行销于国内市场。贯馅糖为季节性产品,一般在立冬以后开始制作,来年元宵节停产。贯馅糖不仅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具有润肺化痰、健脑补肾、养血催乳等疗效,而且是妇孺皆宜的糖点,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介休贯馅糖的制作方法:

制作贯馅糖的最主要的过程是制粞。一般配料是:小米37.5公斤,大麦8.5公斤,熬成水粞31.5公斤,再制成老粞25.5公斤,最后制成白粞25.5公斤。

1)大麦要先经过发芽过程,先用凉水撩两次,使大麦生芽至1.3厘米。大麦芽用碾子碾烂,然后放在水缸里泡成白糊糊状。小米先用水泡透,捞出,放在锅里蒸。倒小米时先倒70%,以便上气,蒸的时间是40分钟。米要蒸的发粘,但也不要过粘或过软。

2)把大麦糊糊和蒸好的小米混合搅拌,倒入淋缸里。淋缸里必须经常保持25公斤的底水,淋缸的周围要空6.7厘米,以便受热面积均匀。把混合的原料倒入淋缸后,过1个半小时,米就下沉约6~6.7厘米,上米100公斤,水的温度为30℃,之后加底火烧到70℃。这时,米就全部升起。烧火为1个半小时,然后就闷火。3个小时以后,拔开淋缸缸底的淋嘴,就能够放出糖水来。把糖水倒在锅里加火,熬成水粞。这时要特别注意坑火,由火炕到底,火高33厘米,火的直径为90多厘米。

3)水粞熬成老粞后,放在铁盆里晾凉下降到40%,上面就起一层米油皮。用手捞底,并在盆内翻混,使热气全部下降,到了夜晚,抬到锅旁过的热炕上,使它发软。

4)把老粞切成每块3.5公斤重,放在13厘米的板盖上,下面用气烤,上面就拉糠粞。先把糖粞挂在板盖上的木桩上,用力拉长,拉粞的人要往后退3.3米,然后再把拉的一端挂在木桩上,用木棍由中门兜住,再拉。这样往返40次就成白粞。

5)把拉好白粞放在案上,按平,中门放上白糖馅,包起来再拉匀,滚上芝麻,然后用无刃的铁片切上印记,等晾干以后就脆了,一掰就可以掰下来,成了贯馅糖,1公斤的贯馅糖切24根,每根长9厘米,宽3.3厘米,呈长条形。

三. 山西省 晋中 寿阳县 寿阳荞麦

山西省寿阳四面环山、地势较高、四季气候变化较大,冬寒而漫长,夏短而凉爽,春秋短暂不明显,寿阳自古盛产优质杂粮,世界荞麦协会主席对寿阳荞麦赞誉道:“寿阳的荞麦是最好的荞麦,寿阳的荞麦是最干净的荞麦。”

寿阳荞麦具有高氨基酸、富硒、高维生素的特性;寿阳黍子具有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赖氨酸的特性。近年来研制的矿泉水富硒黑苦荞醋具有很高的食疗作用。

四.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上戈小白梨

上戈小白梨是山西晋中榆次的。

东赵乡上戈村地处丘陵地带,有史以来多植梨果,所产的小白梨最具特色,曾为历代皇家贡品。其特点是色美皮薄,果嫩肉厚,汁多渣少,香甜味美。

五.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榆次灌肠

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这是流传在当地赞扬榆次传统风味食品的民谣。

灌肠是用荞面加工制作的。榆次灌肠制作讲究,和面先硬后软,再将稀面掺顺。冷食面宜稀,热食面则宜稠,最好掺点猪血。这样做出来的灌肠劲气大,晶莹透亮,精而柔软,且有弹性。冷食时佐以盐、蒜、醋、辣酱,再滴几点香油,利口、凉爽、辣香适口,有咬头。热食切块,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灌肠以劲气愈大愈佳,出名的"鸡爪灌肠就是因和面好,在灌肠中间拧着一个鸡爪印而闻名。

榆次灌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宝"之一。

灌肠以荞面制成,入口爽利而筋,味烈,素淡开胃。早先,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用冷水将荞面打成糊状,入锅煮熟,蘸醋、蒜而食,谓之"吃糊糊"。后来,经逐步改进,将糊状的荞面放入小碟内,上笼蒸制。蒸制而成的灌肠,形如碗碟,大的直径20厘米,小的直径15厘米,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状,不粘不连,软而坚韧,富有弹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热炒,别有一番风味。

榆次灌肠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知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

榆次历史上以民国初期大乘寺街范庆林的灌肠最为有名。他制作的灌肠,每片先成团而后放开,不变不裂,故有"范一品"之美称。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背棍

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沿街表演,招摇过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

七.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银条菜

古诗云:“春雨涟 霡霂余,玉楼人喜午晴初。清清白白银条菜,玉版冰壶总不如”。诗中所指的银条菜。为蔬菜中罕见的珍品,而且只有介休一地出产,被誉为介休县“八珍”之一。银条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而直立,叶呈披针形,花小为淡红色。其根茎长30多厘米,竹筷粗细,茎空心而有节,色白。人们常在每年开春后,蔬菜青黄不接时食用银条菜。拌食凉菜或是和猪肉同烹,都不失其独特风味,此菜色白如玉,脆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对便秘、肠胃炎等病症有明显疗效。 责编:208( 介休)

八.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丁里白菜

丁里白菜是山西晋中榆次的。

榆次东阳镇地处晋中平原,农业生产条件非常优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蔬菜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成为山西省蔬菜生产第一镇,以大白菜、葱头、青椒、西红柿等诸多品种享誉省内外。其所产白菜更是历史久远,远近闻名,尤以丁里村最为著名。

九.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祁县玻璃酒具

祁县玻璃器皿厂生产的玻璃酒具,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一律采用本色透明工艺,造型有直形和鼓形两种产品,具有晶莹洁白,造型美观,光亮度好,理化性能优良,耐急冷急热性好等特点,被列为祁县骨干出口商品。( 祁县)

十.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祁县大蒜

祁县大蒜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祁县现已建成优质大蒜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建成11个大蒜生产专业乡镇、150多个大蒜生产专业村、15个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60万亩,产量80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大蒜亩产值4000元以上,总产值达25亿元,亩均纯收入2000多元,祁县农民人均来自大蒜的收入1000多元,建成保鲜冷库510座,年贮藏能力20万吨。通过冷藏、保鲜、加工,年增值5亿元以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