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海特产干货小吃 东海县十大名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海特产干货小吃 东海县十大名小吃更新时间:2024-04-02 18:58:21

一.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山马菜

山马菜,学名“丝石竹”,又叫“霞草”。因在粉绿色圆茎上,生长着肉质披针状长圆叶,很象田间的马菜,加之生于山间,故俗称“山马菜”
连云港山马菜茎叶鲜美,民间历来就有食用习惯。每年清明前后至初夏期间,茎叶肥嫩,天气干燥,为最佳采制时间。将其鲜嫩茎摘下,洗净,反复搓揉,去尽泡沫,用开水一烫,切碎拌上佐料,即可作凉菜,味鲜异常。民间多将其揉净,烫后晒干备用。吃时以温水泡开切碎,或冷拌作凉菜,或配以粉丝、豆腐丁、肉丁之类做包子,别有风味
山马菜根可以入药,治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疾等症。其根捣碎沤水,还有去污功能,为天然去污剂。( 连云港)

二.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东海香瓜

东海香瓜成熟后表皮呈白色,光滑鲜嫩。透过表皮隐隐可见瓜玉内部有一些青色的“瓜筋”。鼻子靠近香瓜时,可闻到一股芬芳的水果香味。香瓜具有水分多,清甜脆口的特点。在药用上,它清热解暑,利尿健脾胃,是夏日食用的南国佳果。香瓜的品种目前不多,在东海岛基本上是苹果香瓜。它的大小因季节种植的先后、种子的优劣、管理的不同而有差异.小的香瓜一般是0.1公斤,最大的香瓜可达l公斤多。

东海岛是香瓜的盛产地。在香瓜大量上市时,价格十分便宜,一元钱一般可购买一公斤。出到岛外,香瓜价格暴升,在湛江市区每公斤上等香瓜可卖到四至六元。夏日的东海岛,市民们几乎天天都吃到清甜可口的香瓜。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市民,冰箱里长时间贮藏着香瓜备用。被冰凉过的香瓜味道更加鲜美清甜。

三. 山东省 青岛 李沧区 青岛小吃

青岛小吃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东海大米

东海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海大米,江苏省东海县所产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海县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所产大米品质优良,并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在中国国内大米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地属黄淮海平原东南边缘的平原岗岭地,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连绵,东部地势平坦,湖荡连海。地势西高东低,在海拔2.3~125米之间。境内河流均属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拥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蔷薇河、鲁兰河、石安河、龙梁河等16条干支河流。东海县为“百库之县”,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63座,总库容为8.9亿立方米,其中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分别为全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库。.东海县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常年无霜期225天。年平均气温14.5℃,年总降水量827.8mm,年总蒸发量1464.6mm。年总日照时数2030.5小时。.东海县是中国粮食生产大县、中国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并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东海大米是东海县最具优势的农业产业,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东海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66700公顷(100万亩)左右。东海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品种资源,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与加工管理措施,造就了东海大米浓郁的地域特色。

品质特点

东海大米具有“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品质优良”等特性,并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既克服了南方大米米饭硬涩、适口性差的缺点,又克服了北方大米米饭热时柔软有光泽,冷后干硬、柔软性差的缺点。.

生产情况

东海是中国粮食 图2 东海县大米生产基地

.生产大县、中国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一直是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优质水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无公害优质稻米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集成研究推广基地,并建立了“江苏省优质稻米生产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优质中粳无公害化生产示范区”,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东海大米是东海县最具优势的农业产业,到2009年,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00万亩左右。全县建成了黄川米市、白塔粮食批发市场等区域性粮食贸易市场,涌现了天谷米业、恒益粮油、天鹅园米业等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年稻米加工能力超过50万吨,畅销广东、上海、山东、云南等10多个省市。2008年12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东海大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产业发展中,东海县一是推广优质高效的良种。抓住国家实施良种补贴的机遇,全面落实推广了徐稻3号、徐稻4号等优良新品种,夯实了全镇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发放宣传材料、提供病虫害防治处方等有效手段,切实解决农户生产难题。充分依托省农科院、华南农大、扬州大学、省市相关涉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积极推进稻米高产试验示范、良种良法推广和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到2009年,全县优质无公害稻米基地70万亩,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800公斤超高产栽培项目工程、700公斤高产栽培项目工程、650公斤丰产栽培工程,以及省农技推广中心水稻中熟中粳区试、生产试验、杂交中粳生产试验共三组以及市县农业局安排的各种试验示范等。东海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工作中,不仅培植做大依托硅资源的财政增长型企业,同时还依托稻米生产资源优势和农开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成功引进多家稻米及副产品加工企业,仅平明镇就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水稻新品种繁育企业连云港新兴种业公司,年繁殖徐稻3号等良种1000万公斤左右,不仅使东海水稻主产区优质品种推广率达到98%以上,而且还为周边徐州、淮安等市水稻生产区提供了优质种源;建成以“连云港天谷米业”、“连云港神州东港米业”为代表的稻米深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中高档精米3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建成稻米副产品深加工企业2个,“连云港惠康油脂有限公司”年处理米糠45000吨,生产米糠油6750吨,毛糠油37000吨,使东海境内米糠价格由以往的0.10-0.15元/公斤攀升到0.25-0.30元/公斤,农户仅米糠销售一项,每年即可增加纯收入300多万元,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200多元,为加快东海稻米产业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即2008年12月10日起对东海大米、丹江口翘嘴鲌、莆田桂圆、莆田枇杷、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第132号)。.

保护范围

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08〕6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苏省东海县所辖行政区域。.

五. 台湾省 基隆 基隆庙口小吃

基隆庙口小吃是指位于奠济宫附近仁三路和爱四路的小吃摊,约成“L”形,总长约4、5百公尺的区域,聚集不下300多个摊位,经过数十年的演变,这里的摊位不仅按顺序编了号,连招牌都整齐划一,各式小吃种类繁多,各家皆以独创口味招揽顾客,口碑远播,致使基隆庙口小吃名闻全省。奠济宫建于清风吹清同治12年(1873年),乃漳州籍先民为纪念来此开垦的先祖而建,香火鼎盛,但自从小吃摊声名大噪后,已有油烟盖过香火之势;然于大啖美食之余,别忘到奠济宫细细鉴赏这座百年庙宇,一窥先民精致的雕琢艺术。庙口小吃以仁三路的摊位历史较久,有很多是日据时代就流传下来的,共聚集了70多家小吃摊,皆有固定的摊位 整齐的招牌,自白天就开始营业;著名的小吃有独树一帜的虾仁羹、天妇罗、泡泡冰、豆签羹和三明治等,都让人垂涎不已。兴起较晚的爱四路则被规划为流动摊位区,但每摊位置固定,较具代表性的摊位有八宝冬粉、奶油螃蟹、原汗猪脚大王、红烧鳗羹,以及全家福的甜酒酿和元宵;后半段摊位则以服饰、鞋子、玩具、日用品为主,而与仁一路交接处,也有几摊老字号的小吃,此路段于下午4点半左右才开始营业。夜市白天时可通行汽、机车,下午5点开始管制,成为行人徒步区,因此游客最好在傍晚前来,最能感受庙口夜市的魅力。( 基隆)

六.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水晶制品

连云港市东海县是中国的“水晶之乡”。这里水晶以白色为主,也有烟、茶、黄、粉红和紫等诸色。还有晶体内含有毛发状的“发晶”,含草木状的“草木晶”,含水珠的“水胆晶”
除众多自然天成的水晶观赏石以外,水晶制品也很出名,既有“精卫填海”、“送子观音”等神话人物,又有奔马、拓荒牛等摆件;既有水晶酒具、眼镜等实用品,也有水晶项链、胸花、戒指等装饰品
据专家研究,水晶有清热、解毒、过滤有害射线等特点,所以水晶项链和眼镜作为保健装饰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水晶又是纯洁的象征,是馈赠友人、恋人的佳品,为人们所珍爱。( 连云港)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长沙小吃

长沙小吃

八.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小吃_赵家豆腐脑

凌源小吃_赵家豆腐脑

九.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金红石

金红石

金红石,是一种黑色金属矿物。它中间所含的金属钛元索,色银白,质坚而轻,制成钛合金,是飞机制造等业的绝好材料。含钛元素的金红石不多,全国钛金属基地只有4处,其中之一就在连云港市的东海县。

东海县的金红石矿,分布在陆湖、青龙山、安峰、石湖、曲阳一带,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榴辉岩体。其中以安峰乡毛北岩体为最大,南北2200多米长,东西100一300米宽,储量达250多万吨。而且,含矿性最好,已查明的1号矿体,矿石中金红石含量为2.3%,最高达5.28%。

十. 台湾省 宜兰县 宜兰小吃

宜兰小吃一如宜兰人般传统而道地,除了如假包换的兰阳古早菜之外,闽式风味挂帅的老店、摊头,一样让人口齿留香。由于地形的阻隔,兰阳平原昔日对外交通不便,在与外界接触不多的情形下,发展并保留了不少宜兰特有的菜肴,而依然淳朴的乡情,也使宜兰小吃充满道地乡土味。兰阳风味菜源自于取材平实、做工却十分讲究的福州菜,其中以“糕渣”最具代表,糕渣是以鸡肉、猪肉和虾仁剁成泥后,加入熬煮5~6小时的高汤拌煮成浆,倒入盘中冷却、凝固成形,再切块、裹粉油炸后即可食用;由于外观看来温温的,吃来却相当烫口,因而常以此借指宜兰人“外冷内热”的性情。除了糕渣,芋泥、西鲁肉、肝花、枣饼等,亦是兰阳独到的传统美味。芋泥是以熟的芋头,用刀柄来回擀压成泥状,再以大火蒸软,细滑可口,八宝芋泥最是出名;西鲁肉做法类似白菜卤,即是以竹笋、大白菜、香菇、笋丝等做成的大杂烩,烩好后底下再衬以蛋汁炸成的“蛋巢”,卖相虽不佳,却是很能反映早年民生疾苦、食肉不易的一道民间菜;相较于西鲁,肝花可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的珍味,它是以瘦肉或内脏、鱼浆、荸荠加葱花、葱头等配料剁碎,再裹以豆皮入炸,只因当时大部分人以猪肝为主料,故名;枣饼又名查饼,是以金枣、桔饼、冬瓜糖等混合制成的传统甜食,是兰阳人宴客席间不可缺少的精致小点。地道的兰阳老菜由于费工费时,一般餐馆已难尝到,但宜兰至今仍保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滋味,如今日的火车站以北、昔日的北门一带,都是市集、店家聚集地,特色小吃不少,值得去往。( 宜兰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