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花都三四月特产 广州花都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花都三四月特产 广州花都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家更新时间:2023-12-18 23:05:22

一.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李溪石硖龙眼

李溪石硖龙眼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据考证,李溪村种植石硖龙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2年,李溪石硖龙眼荣获“广州市名优农产品”称号。2003年,李溪石硖龙眼生产基地获“广东省无公害水果基地”认证;2004年6月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果品”认证。

二.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炭步香芋头

京塘莲藕、炭步香芋头,珐琅制品。

北兴镇京塘村:京塘莲藕。

炭步镇:炭步香芋头。

赤坭镇西莲塘村:莲藕。

三.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荔枝红茶

荔枝红茶在将新鲜荔枝烘成干果过程中,以工夫红茶(指贡茶,即高等红茶﹞为材料,低温长时间,合并熏制而成,外型普通,茶汤美味可口,冷热皆宜,进口红茶如蓝莓(伯爵)、皆难与其比拟,值得细细品味。

在唐朝时,杨贵妃酷爱吃荔枝。每年七、八月时,唐明皇总是派大批船队将荔枝经由大运河从江南载运到北方京城。船队上还包括有各式的贡茶。而将荔枝和功夫红茶合并熏制成的荔枝红茶。不料竟深受皇室及杨贵妃的喜爱,而渐渐流传。为世界最早的自然水果红茶。

四.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开煲狗肉

开煲狗肉

狗肉是广州人最为喜爱的冬令美食之一。狗肉的营养价值很高,有滋补壮阳、暖胃活血的功效,冬天吃后全身发热。在广州,狗肉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吃法是:先将宰好的狗原只烧至金黄,然后斩件,用花生油、姜、蒜爆透,再加入柱侯酱、腐乳、陈皮、酒、糖、精盐、味精、汤料等炒匀,转人瓦罐再用慢火炆至熟,最后,配搭生菜边滚边吃。这种广州人所说的“开煲狗肉”,实际上是“火锅”吃法中的一种。

滚熟的狗肉,具有一种浓烈的诱人香味,故狗肉又有“香肉”的美称。所谓“狗肉滚三滚,神仙都企晤稳(站不稳)”,可见其香味的诱人魅力。特别是寒冬腊月,北风凛冽的时节,卖开煲狗肉的酒家、饭店、餐馆以至街边的大排档,里里外外,熙熙攘攘,生意特别兴隆。

五.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广式萝卜糕

菜系:粤菜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特色:

广式萝卜糕是广东人过年必备的贺年糕点,也是粤式茶楼的常见点心,口感软糯,风味独特。

原料:

自发粉3杯,白萝卜900克,腊肉(或香肠)200克,海米2大匙,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味精少许。

制作方法:

1.自发粉用3杯水调匀使之溶解成自发粉浆。

2.萝卜去皮刨丝;腊肉或香肠切丁;海米泡软切碎。

3.用3大匙油炒香海米及腊肉(或香肠)后,倒入萝卜丝同炒,并加水及调入盐、胡椒粉、味精。待烧开时,将自发粉浆慢慢淋入,炒成糊状。

5.取一长方形蒸盘或容器,先抹少许色拉油再盛入自发粉头糊,抹平,放入蒸笼蒸50分钟。

6.放凉后即可切片煎食,另备蒜蓉、酱油醼食。

六.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北兴京塘莲藕

花东镇京塘村一口20多亩大的莲藕塘,产藕的历史有200多年。最奇怪的是这口塘生出的莲藕其貌不扬,又细又长,最粗比大拇略粗一些,长度却有1米多,甚至2米,好像树根、柴枝。别看它不像样,生吃十分爽甜,熟食松化香滑,而且还有补气、补血等药用功效。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这口塘的藕是全村所有,成熟时,村民议定开挖空日子,全村男女老少都可去挖藕,齐齐出阵,十分壮观,谁人挖得归谁人。更为奇怪的是,收成之后,不用下种,第二年满塘又长出荷枝荷叶,由疏到密,一派翠绿,也不用施肥,到了冬春之交,藕成熟了,全村人又去挖藕,年复一年,年年如此,每年可挖藕2万多斤,真是得天独厚,妙不可言!

七.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山水豆腐花

山水豆腐花

梯面镇生产的豆腐花采用自然纯净的山泉水和优质黄豆、蜂蜜制作,制作设备先进,生产出的豆腐花细腻滑嫩,香甜可口,洁净卫生,远销各地,驰名广东。有游客专程到梯面,就是为品尝这里的山水豆腐花。

八.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釉下彩景泰蓝

釉下彩景泰蓝是一种瓷彩科研新成果,远销海内外的著名工艺品。早在1938年,一批旅居广州市的花县藕珐琅艺人失业回乡,1958年,这些老艺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炭步镇成立“红星特种工艺烧瓷生产合作社”,恢复珐琅工艺品生产。1968年该社发展成为花县珐琅厂,迁址新华镇。1983年,艺人们经过研究,创出“中彩珐琅”新
产品,这种产品以铜为胚,涂上精细提炼的白坭,然后进行彩绘图案,用木炭经高温烧烤而成。该产品1984年获广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获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同时被广东省轻工业旅游产品评选会评为优秀产品,并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和设计二等奖。中彩珐琅是在花县珐琅的工艺基础上,吸取了北京景泰蓝的先进工艺发展
而成的,所以又叫做“釉下彩景泰蓝”。经过多年工艺改进,以电炉代替木炭烧瓷,又以镀金工艺代替笔工钩金,整个 生产流程逐步实现了机械 化, 产品向高、精、 尖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高贵工艺品

九.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茅輋米

茅輋米是梯面镇梯田的优质米,在种植过程中用手工除草、除虫,不用农药。肥料主要用草木灰等有机肥料,灌溉用山泉水,是经过科学选种、科学管理培植出来的无污染优质米。米粒呈半透明,煮熟后松软可口,香气诱人。

十.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松子鱼

深受欧洲客人喜爱的“松子鱼”,是由北方名菜“松鼠鱼”改造而来。选用鲩鱼的脊肉作原料,特别松脆甘香,醒胃可口。松鼠鱼形如松鼠,而松子鱼则状似松子,故而命名,同时也适应欧洲人忌鼠的习俗。

松子鱼的做法:

一、将鱼去鳞、内脏、鳃后洗净,用干布吸干鱼身上水分,斩下鱼头,然后平刀朝头部批入,刀面贴脊梁骨、胸中刺骨等。

二、鱼皮朝下平卧砧板上,用刀斜剞成梭子形(如果鱼扇肉薄,刀剞时斜度增大),入鱼深4/5,边要剞开,深度要一致,炸时刀纹会爆出,卷起来。

三、用刀斩开鱼头至嘴,然后掰开,用刀面拍打1-2次,使头扁平,中间呈凸形。

四、把剞了形的鱼扇放在盘中,加黄酒,食盐、味精,胡椒腌渍入味备用。

五、制湖松子鱼传统的挂糊方法是使用蛋粉糊,将面粉放在盆中,倒入清水,加进食盐、味精、辣椒粉、白芝麻粉,鸡蛋打成蛋液倒入盆中,一起搅匀,搅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使其稠粘,不能让糊中有小粉粒,但切忌上劲。至糊基本搅拌好后再放入猪油、泡打粉,搅拌片刻即可使用。此糊不宜久存,应随拌随用。

六、挂糊将腌渍入味的鱼扇洒干淀粉,每片两面洒均匀,使鱼外表干燥,毛孔、刀口封牢,以利上糊,然后用手拾起鱼尾抖几抖,使刀口张开,抖落没有粘牢的干粉。将拍好干粉的鱼扇在糊中拖过,每条纹都要拖上糊,抖干净多余的糊。

七、烹调:

1:起油锅,放入2.5-3千克新鲜猪油,待热时,双手将上糊的鱼扇平放油面,待鱼扇浮起基本成形时,双手各向相反方向旋转,使鱼扇卷成松子花纹,鱼头沾上糊入油炸至浮上油面,呈金黄色时,与鱼扇一起捞出,晾凉后备用。

2:油锅坐旺火上,烧至八成,又投入鱼扇、鱼头复炸,边炸边用漏勺拨转、翻动,炸至金黄色,外表脆硬,捞出装盘。

3:炒锅内加猪油22克,加入葱、姜、松子、豆瓣酱,爆出香味,随后放入水发香菇丁、熟火腿丁、熟肉丁、冬笋丁、蛋糕丁、青豆、藕丁、红辣椒丁炒,倒入清汤,黄酒,撒入食盐,味精,胡椒粉,加入番茄酱、白糖、白醋,淋入湿淀粉拌匀成二流芡,加入沸油75克,用手勺推拌至芡中,又加入沸油45克,复推拌至芡中起油泡沫,加入麻油,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特点: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外表松脆,里面嫩脆,口味甜酸适度,咸辣鲜香兼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