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糯叽叽特产 福州特产糯叽叽哪里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糯叽叽特产 福州特产糯叽叽哪里批发更新时间:2024-01-09 23:05:11

一. 福建省 福州 永泰 茶树香菇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茶菇、据《中国通志》记载:“闽产录异云,茶菇生油茶树上,其菇薄而柄长,茶菇味在柄,浓郁中得清气,尤胜香菇。所产不多,不堪装载。”自古以来,客家民间称为“神菇”。茶树菇适合烹饪各种佳肴。干品用清水快速冲洗后,放入适量温浸泡十分钟左右,将菇放入,肉类中煲汤,也可炒烩,凉拌等,味美,柄脆,味极鲜,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丰富营养元素,是宾馆、家宴营养价值性极高的超天然保健食品。

二.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刺参

福建刺参:主产于牛山渔场与闽东渔场等海涂区。

三.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八珍炒糕

采用精白薯粉搅成糊状,放入油锅煸炒,再加入虾仁、咸肉丁、蟹肉、蟹黄、酥花生片、鱼丁、黄花菜、葱花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火搅炒成胶状即成,色晶莹有似玛瑙,爽滑嫩软,清香可口。怎一个美味了得!

四.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平潭紫菜

平潭紫菜是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的。平潭是我国坛紫菜的原产地,同时也是坛紫菜养殖的发祥地。平潭水质好、无污染因此紫菜质量比其他地方好。

坛紫菜味美价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品位极高的营养保健食品。目前平潭坛紫菜种植面积超过万亩,主要集中在敖东、苏澳、南海、北厝等乡镇。

平潭的紫菜以牛山岛、塘屿的紫菜最为出名,采用最原始的人工采割、手工生产,除了保留自然的香味,更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平潭坛紫菜营养丰富,味道甜美,生长于浅海礁石上。尤以“海坛天神”处所产的为最,“海坛天神”为平潭一个绝美景点,五官兼备,比例匀称,头枕沙滩,足伸东海,幻化神奇。也许是此处生长的坛紫菜沾染了仙人之气,因此不仅风味独佳,更具有清热消烦、健胃益脾、化痰利水、补肾养心之功用。特别是用紫菜炖肉最为滋补。

五.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紫宝香糯

紫宝香糯是玉山县特种水稻研究开发中心繁育出来的一种地方优良特种水稻,是目前世界遗传工程水稻中唯一富含维生素A的水稻品种。该稻生长周期长,适宜在高山深垅,昼夜温差大的三清山北部山区生长,从未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属纯天然无公害优质稻。糙米紫色,有独特香味、糯性好、营养保健价值高。据中科院水稻研究所分析测定:紫宝香糯富含维生素A、B1、B2、B6、VC、油酸、黄酮及铁、锌、钙、磷、硒等,含有17种氨基酸。常规大米不含维生素A,紫宝香糯VA含量极高,油酸、黄酮、硒含量是常规大米的数十倍,从世界水稻资料查阅,紫宝香糯是目前世界上营养保健价值最高的大米之一。营养学家把紫宝香糯誉为“世界奇糯”、“米中极品”。非常适合维生素A缺乏症和“三高症”患者食用,常食紫宝香糯能有效的防止夜育症,防止儿童发育不良,阻断某些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防治皮肤粗陋和心脑血管疾病。

六.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一都枇杷

一都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都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爽口而闻名。 镇情简介 一都是福建东南滨海城市-福清市西部的一个美丽山区小镇。辖7个村居,1.1万人口,面积108平方公里。这里山林广袤,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发展林果畜牧业的天然胜地。枇杷为主,梅李柑橘为辅的名优水果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是福清市主要的水果基地。 品种品质 一都山地15万亩,平均海拔300米,雾多,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层厚,土质肥沃,酸碱适度,特别适合枇杷生长。这里的枇杷果实饱满,色泽鲜艳,酸甜适中,口感特佳,是优秀的绿色食品和健身滋补佳品。 一都枇杷品种多,早中晚熟门类齐全。主要有:解放钟、早钟六号、大红袍等。特早熟品种“冬湖早”和特晚熟品种“红五星”也在推广之中。 一都枇杷主要品种比较 品名 特点 上市时间 早钟六号 早熟,果大而长,皮肉橙黄,甜酸适口 3月上旬-4月中旬 解放钟 晚熟,果特大,淡橙红色,易剥,甜中带酸 4月上旬-5月中旬 大红袍 果圆,橙红色,极甜,风味浓 3月下旬-4月下旬 科学管理 成立了枇杷协会、配备果树技术员,定期组织培训。建立优种繁育基地,全面普及嫁接改造、肥水管理、整修疏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营销服务 注册使用“融都”商标,现正进一步申报省优农产品“绿色食品”称号。组建了“都盛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建成5600平方米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完善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奇行霸市行为,推进分等级销售,确保市场畅通.一都枇杷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州等省市,今年有望进军沃尔玛等超市。

一都枇杷

福清市一都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0865125

枇杷(鲜水果)

七. 四川省 泸州市 江阳区 泸州糯红高粱

泸州糯红高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州地区种植的糯红高粱(当地人称之“红粮”),这种糯红高粱淀粉含量为62.8%,其支链淀粉比额超过90%,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同时因糯红高粱的生命力甚强,耐旱耐涝,凡种即收,川南丘陵地带种植的糯红高粱,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纯天然绿色粮食理所当然成为酿造国窖1573的主要原料。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泸州糯红高粱穗型中散,穗大而籽粒饱满,每穗3000-4000粒,粒卵圆形,千粒重16克左右,皮薄红润,籽粒具有角质率小,支链淀粉易糊化,糊化后粘性好、不轻易老化的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泸州糯红高粱粗淀粉含量≥65%,其中支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的92%以上(支链淀粉含量/粗淀粉含量),因此出酒率高,蛋白质含量≥9%。 (3)安全指标要求 严格按照“泸州酿酒糯红高粱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高粱)标准(NY/T895-2004)进行生产和管理,使用肥料以四川省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DB51/338-2003为依据,病虫草害防治原则上以四川省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7-2001)为依据。“泸州糯红高粱”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在收购前15天,对生产基地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农残和重金属检验,符合安全标准才准许出售、交易。

地域范围

泸州糯红高粱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为:江阳区11个乡镇,龙马潭区7个乡镇,泸县24个乡镇,纳溪区6个乡镇,合江县29个乡镇,共计5个县区77个乡镇。位于四川南缘,东连重庆,西接宜宾,南靠贵州,北邻自贡、内江,东西宽113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9′-106°28′北纬27°39′-28°53′,保护面积1.98万公顷,总产量81675吨。

八.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无核糯柿

玉屏无核糯柿,软绵带糯,清甜可口,营养丰富,舒胃名目,是迎宾宴客、走亲访友的佳品。

九.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福清鱼丸

福清鱼丸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的。福清鱼丸的外壳质地细腻而富有弹性,食之爽滑丰润,配上馅料更加可口。

鱼丸也叫“水丸”,是福清传统小吃之一。它和光饼、蛎饼、芋粿合称福清四大小吃。鱼丸味道鲜美,多吃不腻。以前,犬弟姆大鱼丸被福清人所称道。1978年之后,龙田一带的鱼丸远销香港等地,备受青睐。

鱼丸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番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即可。鱼丸颜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粘,为宴席常见菜品。在福清,有“没有鱼丸不成席”之说。海外回乡探亲的华侨一踏上故土,都以品尝鱼丸为快事。

鱼丸的制作方法是:将鱼肉去皮、剔骨,剁成泥状后加番薯粉,搅匀制成鱼丸浆,再将猪肉馅放到鱼丸浆中间,用食指与拇指挤出球形丸子。经汤煮熟后,丸子浮沉摇摆,似空中星斗,故鱼丸别名“七星鱼丸”。如今,大部分鱼丸浆都是用机器加工,既省时又省力。现在超市常见的各种丸子,虽也叫鱼丸,但没有了福清鱼丸独特的风味。

十.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芋泥

芋泥是闽菜中的传统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宝芋泥最为地道。它的盛名与其选材密切相关。福鼎八宝芋泥选材自福鼎土——省名牌农产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个大、质松、味香而闻名,是制作八宝芋泥之上品。

此菜细腻软润,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实却烫嘴,别具风味,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它的出名有一段趣闻。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英美等国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菜,企图让林则徐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设了丰盛筵席“回敬”。几道凉菜之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不冒热气,犹如凉菜的东西。一位外国领事舀了一勺往嘴里送,烫得两眼发直,其他客人都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才漫不经心地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芋泥。

制作此菜,先将福鼎芋去皮,洗净后切块,上笼屉蒸1个小时左右,取出,用刀板压成泥,注意此时要拣去粗筋。再将芋泥装碗,加上白糖、熟猪油,用清水搅拌均匀,抹平后上笼屉用旺火蒸1个小时,取出。依据各人的口味,还可适当在芋泥中包些豆沙馅,风味更佳。上盘后,在芋泥上撒些肉果、枣泥、桂花、花生仁、桂圆、蜜枣、青红丝等八样配料,五颜六色,美观醒目。八宝芋泥由此而得名。当地福鼎芋质地优良,资源丰富,民间普遍人家都能自己动手制作这一甜食。

《八宝芋泥》

材料:

芋头500克,豆沙100克,装饰用蜜饯(糖莲子、红绿丝、葡萄干、青梅等)适量。

调料:

(A)白糖两匙,色拉油两匙;

(B)白糖三匙,热水一杯;

(C)干淀粉、水各半匙。

做法:

①将芋头削皮切片,水洗后用微波薄膜包起(勿滴干),以高火加热8分钟至筷子能穿透,取出后趁热用刀背压成泥状,加入调料(A)拌匀。

②取一中碗,内侧抹上一层色拉油,然后将装饰用的蜜饯排成圆形,填入一半芋泥,将豆沙放在其中央,再用剩余之芋泥填满压平,覆上微波薄膜,高火加热3分钟,取出倒扣在盘子上。

③将调料(B)放入容器中,高火加热2.5分钟,加入调料(C)拌匀,继续加热20秒取出,趁热淋在芋泥上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