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无锡特产文创产品介绍 无锡特产十大名牌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无锡特产文创产品介绍 无锡特产十大名牌排名更新时间:2024-04-16 21:43:54

一. 湖北省 黄石 黄石八珍—黄石八大名优产品之大全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玫瑰奉献给爱情;牵挂奉献给远方;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亲朋好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还是这本乡本土的《黄石八珍》最能代表我对您的情谊!( 黄石)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水发团圆

江阴人用的团圆,历来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糯米粉烫熟或炒熟后滚上干粉捏制出来的,另一种是湿米粉筛出来的。用湿米粉筛出来的团圆,俗称水发团圆。其与干粉捏制出来的团圆相比,制作要方便得多,吃口要软糯得多。水发团圆制成后,只要烧上一锅开水,将团圆倒入,待其浮上水面后,便能捞入加了桂花红糖汤的碗中食用。这时的水发团圆又甜又香,又软又糯,口感是颇有特色的。

团圆即圆子,在历代江阴人的生活中寓含着团团圆圆之意,故江阴人逢年过节,起屋上梁,婚寿喜庆都少不了它。

江阴人用的团圆,历来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糯米粉烫熟或炒熟后滚上干粉捏制出来的,另一种是湿米粉筛出来的。用湿米粉筛出来的团圆,俗称水发团圆。其与干粉捏制出来的团圆相比,制作要方便得多,吃口要软糯得多。

水发团圆的制作方法是:将刚春的湿米粉置于小盘篮中,让其摊开。然后,将盘篮不停地来回移动,使盘篮中的湿米粉产生出了滚雪球效应,成为大小不一的粉团,并使结构越滚越紧。待盘篮中所有的湿米粉都滚成团后,则用大眼的筛子筛上一遍,将小的留在盘篮中,加粉后继续滚。将筛子中留下的,过分大的拿去,捏散后再重滚。这样,留在筛子中的团圆便成了生的水发团圆。

水发团圆制成后,只要烧上一锅开水,将团圆倒入,待其浮上水面后,便能捞入加了桂花红糖汤的碗中食用。这时的水发团圆又甜又香,又软又糯,口感是颇有特色的。

三.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思红蜂产品

乐平市思红蜂业是由从事养蜂40年的“江西省劳动模范”李思红牵头组织,在赣东北地区影响颇大的养蜂产业。其前身为赣东北地区思红联合养蜂场。2010年4月,思红蜜产品通过有机转换产品认证。2010年7月产品获“江西省著名商标”和“中国著名品牌”称号。

思红蜂业目前已联合蜂农176户,拥有蜂群2.36万群,拥有高、中级养蜂技术20人,并吸纳青年农民320余人加盟就业,户均养蜂150箱,联合蜂农主要分布在乐平市各乡镇,抚州、万年、鄱阳、浮梁、德兴、余干等地都有联合养蜂户。2010年,产蜂蜜1920吨,蜂蜡50吨,蜂王浆20吨,蜂花粉50吨,蜂胶2.6吨,实现产值2976万元,实现利润800万元。蜂产品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连续8年居全省前列。

思红蜂业始终坚持把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思红”牌系列蜂产品已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出口蜂产品加工企业及配套养蜂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目前,思红蜂业园与湖北武汉大兴蜂产品厂等龙头企业签订年供800吨无抗生素优质蜂蜜产销合同。2003年以来,产品连续七年获得武汉大兴蜂产品出口公司“质量信得过产品”荣誉称号,分别于2007-2008年被乐平市和景德镇市市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思红蜂业始终崇尚返璞归真的经营理念,从生产源头抓起,编制了蜂产品地方标准和有机蜂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建立了质量监控和溯源体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闯市场,在国内外蜂产品市场拥有一席之位,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四. 江苏省 无锡 江阴 江马蹄酥

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该产品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为辅料,用糯米发酵后制成。因成品四周厚、中间薄、形似马蹄而得其名。其特点为酥、松、软兼备,色、香、味俱佳。

马蹄酥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回家乡陕西省探亲时,携带马蹄酥作为随身礼物。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

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到诗人墨客的赞赏。

它的原料是面粉、白糖、麦芽、猪油;分酥皮、拌馅等制作工序,揉全后贴在竖炉壁上烘烤。这种饼酥脆馅甜,开水冲泡后体积膨胀,所以也叫“泡饼”。

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它是燥热物品,饴糖又有营养,用麻油炸过,又是妇女“坐月子”的热补品。

解放前,同安有“双鹿”、“金吉”、“庆春”几家老店号制作,厦门的“双虎”号也有六七十年历史。现在,有好几家食品厂生产马蹄酥。

五. 江苏省 无锡 陆右丰白酒

陆右丰白酒是指由陆右丰酱园槽坊出产的无锡本土白酒。此酒选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酿造原料,具有绵甜、醇厚、入喉净爽、各味谐调的特点,在素以黄酒闻名的江浙地带,别开生面。

陆右丰酱园槽坊由陆霞卿始建于清咸丰二年,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后陆右丰酱园槽坊先后开设六家分店、八个作坊,一度掌握全城70%的酒浆类产品。老一辈无锡人往往对陆右丰白酒怀有深情,离家在外时将其视作一碗浓情的乡愁。

太阳渐渐西沉,晚风轻微,无锡北塘接官亭弄酒气氤氲,打酒的长队曲曲折折绵延20余米,那是百余年前的陆右丰酱园槽坊。青旗招展,酒香满路,吴侬软语中,尽是惬意柔情。这座传承百余年的酱园槽坊,它和它所深藏的酿酒技艺,佐证了蒸馏白酒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起落,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无锡人的相聚离别。

绵柔甘洌、口感醇厚、入喉净爽、尾净余长,有人这样形容陆右丰白酒的口感。高粱、小麦、大麦、豌豆,四种精选原料,杂质含量低,淀粉含量高,利于出酒和糊化,从根源上保障白酒品质。加之,北纬31.5度温暖湿润,独有的弱酸性黏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温保湿,酿酒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陆右丰酒的卓越品质得以长久传承。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无锡小笼包

一些本地人将无锡小笼包称作小笼馒头,并将其特点概括为“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无锡小笼包在做法上较为独特,其馒头皮是不经过发酵的,其馅料是带有汤汁的。蒸熟后皮薄而不破,有嚼劲,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

取一小碟,倒入少许玫瑰香醋和嫩姜丝佐料,用筷子轻轻地夹起小笼包子移入浅碟,先在皮儿上咬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吮吸其中热烫的汁液,汤汁吸得差不多,再将整个包子吞入口中品味。直接大口咬,不仅容易烫到唇舌,更易引起汤汁四溢,场面十分尴尬。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刀鱼馄饨

“刀鱼馄饨”制作烦在出刺。有的用棒头“敲”刺,有的用刀斩碎再“滤”刺,多数是煮成半熟,再“捏”刺;无论何种法子,反正鱼刺要出净。然后用刀鱼糜和成韭菜馅子,不要放味精,吃出来是地道的鲜美嫩。据江阴人讲,徐霞客对他故乡的这道刀鱼馄饨也是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鲜味”哩。

八.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无锡太湖白虾

太湖白虾是太湖名产,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莱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蹦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享誉中外。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青虾、白虾以色名世。”白虾多于夏季产卵,卵附在母体游泳足上,子虾孵出后即离母体,寿命一年。太湖水面辽阔,基础饵料丰富,在资源利用上还具有很大潜力。白虾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虾中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以及钙、磷、铁、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

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是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九.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烩鳝

烩鳝,是江阴历代名菜中的又一道以黄鳝为原料烹制也来的菜肴。其烹制成菜后,酥香松软,咸甜相隔,口味特别适应江阴人的爱好,且营养丰富,故受到历代江阴人的喜爱,能成为江阴的名菜。



烩鳝的烹制方法是:



取粗壮的活黄鳝两条,用开水烫死,抹去其身上的腻味,并去其头,尾,骨,划成鳝丝,粘上蛋清,待用。将炒锅置于灶上,加入油,用旺火烧热。待油温烧至六成热时,则将鳝丝投入,让其炸黄,然后,倒入漏勺,沥去油。



锅底留油后,复移灶上,将炸黄的鳝丝投入,加入黄酒,酱油,精盐,葱姜末和少许高汤,先用旺火煮之,待泡沫溢出,撇去,则加入白糖或冰糖用小火焖之。待糖化,即可起锅,装盆,食用。烩鳝与其他黄鳝菜相比,有不同的特点:既鲜又香,既酥又软,既咸又甜,口味,口感都比较好。



烩鳝,原本是江阴夏季的时令菜,以小暑前后食用的人为最多。其除了能独立地当作菜肴吃外,还能作为盖浇面的浇头使用。江阴历史上的名面――鳝浇面,用的浇头就是烩鳝,故鳝浇面也叫烩鳝面。

十.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刀鱼面

刀鱼面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的特色小吃。江阴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

江阴有一句土话:“面汤甩到眼瞠,宁打耳光不放”,这个宁受耳光也要吃的面就是刀鱼面。

相传在清代,衙署设在江阴的江苏学政大人孙葆元嗜食面条,家厨想尽办法投其所好。农历二月初六,值其五十大寿,正是长江刀鱼上市之时,家厨便用“刀鱼面”上桌庆贺,主人与宾客食后个个赞不绝口。后来,刀鱼面逐步由官吏、乡绅传至各家菜馆、饭店,平民百姓也得以尝鲜。为提高刀鱼面的鲜美度,江阴的厨师也多有改进。

据悉,刀鱼面面条由新鲜刀鱼茸、蛋清、上等面粉加水搅拌,手工擀制而成。汤则由0鸡、筒子骨、猪肉糜、刀鱼头尾、猪骨煲成,煮熟的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

刀鱼面的做法:

材料

刀鱼、鸡肉各500克,精白面条600克,猪骨(猪肉也可)500克,鲜汤1500克,精盐20克,绍酒10克,干淀粉10克,熟猪油50克,胡椒粉等味料适量。

制作

把刀鱼去鳞、腮,掏出肠洗净沥干后切成块,烧热锅放熟猪油随后把刀鱼入锅炒干成鱼松状时取出,装入布袋扎紧口仍投入锅中,加鸡肉、猪骨、淋入绍酒,加冷鲜汤,用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煮烂。待鱼肉全部溶化,汤稠浓呈白色时滤去骨刺,剩下1000克左右汤,最后把剩下的鲜汤回锅加精盐20克,绍酒10克,各味料适量,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即成刀鱼汁盛起。用这种汁适量下面条即成可口的刀鱼面。

特点

味道鲜美,和中开胃,对润泽皮肤有好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