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赤壁特产有哪些呢 赤壁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赤壁特产有哪些呢 赤壁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12-02 04:41:15

一.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竹笋

赤壁竹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赤壁竹笋是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的。赤壁市素有“中国楠竹之乡”的美称,现有竹林面积38万亩,赤壁竹笋富含磷、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纯天然保健食品,年产量达1万吨,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赤壁市素有“中国楠竹之乡”的美称,现有竹林面积38万亩,主要竹种有楠竹、雷竹、慈竹等150余种,其中楠竹面积占竹林总面积90%以上。近几年,赤壁市政府大力推进竹产业发展,以公司带头、部门配合、林农参与相结合,实行笋竹两用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先进适用的笋竹林丰产技术,规模化生产竹笋。赤壁竹笋富含磷、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纯天然保健食品,年产量达1万吨,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3年第41号公告,批准“赤壁竹笋”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3年3月15起实施产品保护。这是继“羊楼洞砖茶(洞茶)”、“赤壁猕猴桃”之后,赤壁市又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茶庵岭镇、官塘驿镇、中伙铺镇、官塘驿林场、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6个乡镇、林场、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赤壁竹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赤壁政函〔2012〕44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赤壁竹笋》(草案)

一、品种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拨200米至700米,低丘缓坡地带,土壤类型为微酸黄棕壤,pH值4.5至5.5,土层厚度≥3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选择1年生新竹为移蔸苗。

2.定植时间:2月至4月。

3.选留母竹 :每隔一年间伐一次毛竹,每公顷立竹度1800株至2600株,当年生竹、三年生竹、五年生竹各占三分之一。伐尽五年以上老竹,挖除老竹蔸,挖断所带浮鞭。

4.断鞭、埋鞭:选择挖除部分鞭芽,促发侧鞭;6至9月挖沟将露出的竹鞭埋入泥下30cm至35cm处,并挖走少量鞭笋,铺草保湿。

5.钩梢 :在10至12月钩断当年新竹的顶端嫩梢或在新竹长到6m至8m高时,钩断嫩梢,可促进发鞭和发笋。

6.施肥:每年使用腐熟有机肥大于30t/hm2翻入土覆平。

7.灌溉:灌水量在150至200t/hm2。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挖要求

1.冬笋采挖:十月中旬至次年二月,采挖与翻土松园结合进行,沿二、三年生健壮竹鞭翻土挖笋,或在孕笋竹周围寻找表土松动、开裂处开穴浅挖。选挖笋体饱满完整、色泽良好的大于150克优质竹笋。

2.春笋采挖:三月初至四月中旬,采挖时从基部挖断,挖后洞穴施肥覆土,四月上旬选笋留母竹。

五、加工工艺

1.笋干加工工艺:原材料处理→煮笋→漂笋→落榨→晒笋→整形包装。

2.水煮笋(清水笋)加工工艺:选料→整形称重→煮笋→冷却漂洗→抽真空→杀菌→冷却→贮存。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笋:冬笋底小短粗,呈圆锥形,微弯,笋体饱满,形态完整,笋壳呈鲜黄色,肉色乳白,口感鲜嫩,单只重150g以上;春笋底大粗壮,笋体饱满,形态完整。笋壳呈褐黄色,肉色白中泛黄,脆爽,单只重300g以上。

(2)水煮笋(清水笋):笋肉呈乳白色,有光泽、汤汁清晰,允许有少量白色析出物;笋鲜嫩,笋尖、笋节完整无缺,切面光滑,切削平整。

(3)笋干:金黄色有光泽,色泽均匀一致,清水浸泡后切面有光泽;形态基本完整;表面干爽,无霉点或霉斑,无虫蚀;滑嫩爽口,纤维少,无苦涩味等异味,有韧性,具有笋干特有的香气;无外来杂质。

2. 理化指标:

(1)鲜笋:

项目 指标

水分(%)≥ 84

粗纤维(%)≤ 1.2

粗蛋白(%)≥ 2.0

总糖(以葡萄糖计)(%)≥ 3.0

(2)水煮笋(清水笋):

项目 指标

总糖(以葡萄糖计)(%) ≥3.0

灰分(%) ≤0.6

粗纤维(%) ≤1.2

(3)笋干:

项目 指标

水分(%) ≤15.0

粗纤维(%) ≤21

灰分(%) ≤3.5

总糖(以葡萄糖计)(%) ≥3.0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羊楼洞翠毫

羊楼洞翠毫茶,产于著名的湖北羊楼洞茶区,该洞茶区位于湖北赤壁,是中国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产茶历史始于1、盛于明清,鼎盛时期茶园面积为3.87万公顷,产茶2.4万吨。赤壁所产的“洞茶”(即羊楼洞砖茶)天下闻名,既是过去朝廷选定的贡品,也是我国主要的边贸用茶。

四.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莼浦苎麻

莼浦苎麻,为中国系种。当地农民通俗称为“麻”、“线麻”或“蒲麻”,属荨麻科植物,是多年生的宿根草本作物。目前全县有十九个乡、镇和一百多个村种麻,其中又以车埠为最多,车埠麻地面积约占县种麻面种的一半。蒲圻素有“苎麻之乡”誉称。如今是全省苎麻生产的重点县之一。“南乡产茶,西北乡产麻”,这正是反映了莼浦苎麻的分布情况。昔日苎麻生产以城厢、车埠、新店、神山四处为主要产地,而麻的品质又以城厢东南乡为最佳,车埠、新店、神山次之。每年栽完早稻收头麻,栽完晚稻打二麻,割完晚稻收三麻,因此有“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的谚语。正由于稻与麻在生产季节上是交错的。在调节劳力上也有所方便,所以苎麻成了蒲圻农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据资料记载:“1935年,全县苎麻产量达十万余担,仅在城厢经常苎麻的商行就多达三十余家”。另车埠、新店、神山也亦成为仅次于城厢的苎麻收购中心。还有余家桥、汤家咀、小柏山等均有麻商频繁活动,并且一些所谓“麻枪”、“半杆枰”的麻商走贩,也深入到农村各地抢购苎麻。当时苎麻销路也十分畅旺,主要销售广州帮、上海帮、东洋(日本)和西洋(英、美、法)等客商。而广州帮则以收头麻为主;上海帮与西洋客商以收纤维麻为主;东洋客商例外,好坏皆收。但是,由于各帮奸商、把头与洋商相互勾结,使广大农民好麻卖不出好价,且十六斤好麻只能换回一斤食盐,以致后来农民们干脆挖掉麻兜,改种红苕、芝麻、豆类,使苎麻生产一落千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鼓励发展,并采取提高麻价、发给麻贷、免税等措施,使一度衰落的苎麻生产又恢复起来。特别近几年来,为了发挥本地资源的优势,以加强对苎麻生产的综合利用,县、乡、镇有麻球、麻纤厂四处,均已投产。如今莼浦苎麻行销全国各地,引起了国内外麻商和麻类市场的关注和重视。“苎麻热”又开始在蒲圻重新出现了。( 赤壁)

五.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六.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江豚

江豚是石首重要的生态名片。长江石首江段是江豚最重要的自然分布区之一,有长江江豚天然种群的稳定分布。石首境内的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第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迁入地。1992年石首设立保护区以来,江豚种群稳定增长,天鹅洲长江故道水域有60头以上江豚,石首江段有35头江豚繁衍生息,且石首江豚以10%年增长率持续增加。2016年12月19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正式授予石首市“中国江豚之乡”称号。

信息来源:石首市官方微信公众号

七. 湖北省 仙桃 塌豆饼

塌豆饼又叫敷豆饼,摊豆饼。我认为“塌”用“拓”好。查汉语字典,拓,是个双音字,分别念ta和tuo。江汉地区有~豆饼,油性饼、~溜粑,粑粑等。取“拓印,拓本”之ta音,而取“拓tuo展、开拓tuo”之义而来。学生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觉得这在方言承传里很是少见。

我们常吃的豆饼的原料是以绿豆为主,掺以少量饭豆子。现在市面上所卖的,多为非正宗的豆饼,大都惨了些细米字等杂粮甚至黄豆,茭藕……用“逗你玩”塌豆饼算不过账来,赚不到钱的。老在交彤路卖豆饼的王婆如是说。

豆饼好吃,做起来并不简单。先将原料泡发胀淘去壳,用磨子推成糊状,用柴火灶在锅中用文火塌成一个一个的薄饼,吃新鲜的最可口;放几天的豆饼用手撕开后用油,蒜苗去炕的吃,叫炕豆饼;也可以切成丝子晒干后,要食用时像下面条交些青菜煮的吃,叫豆饼面。

豆饼在餐馆,酒店是一种难得的美食。客人边喝酒,边吃豆饼;老板娘,再来一盘(盘/开玩笑的话/赚老板娘的香赢)有时甚至一加再加。

乡下冬季塌豆饼,对一般农家来说,是一桩蛮体面的事情,因为豆饼是稀物。像我小时候,家里年年是超支户,我的姆妈每年也就塌那么一回,我们姊妹几个一年才能奢侈一回。姆妈先几天就将绿豆,饭豆子泡上;清晨八九早,叫我的三大妈来帮忙,把堂屋磨子一展(挪)开,磨架下把浆盆一接,告上磨担子推了起来。推的推磨,嘠的嘠火,舀的舀浆,塌的塌豆饼的,直忙到生产队早上工的铃声响起。我姆妈已将准备好了分送给家族里的,隔壁三家的豆饼,这家七个,那家十个…….就是没有六个的。我三伯伯是他郎自己寻上门来吃的。前一天晚上,我老头就吩咐我:“宏!明天早卡把苏嘠边子的嘠嘠爹,姜嘠垸子的姨妈,还有下麻场街上的恩爹,都接来吃豆饼。我家塌了一回豆饼,到最后自己家的,所剩下就只有半筛子了。小时候总搞不明白,推呀磨呀忙活大半天,都把别人吃了,都跟别人塌了,图的是什么呢?

一人吃一人香,十人吃了十人香。所以沔阳地区才流传有隔壁三妈塌豆饼——白指望的笑话。

作者:张才富 2011.12于乌鲁木齐

八. 湖北省 仙桃 沔阳珍珠丸

沔阳(今仙桃市)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当地人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相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揭竿起义,一举攻下沔阳县城。陈的妻子潘氏亲自掌厨,将鱼、肉、藕等拌上米粉,配上其他作料,装碗蒸制,犒赏起义农民。大家吃了,啧啧称赞,此后即世代相传,喜食蒸菜成习。

珍珠丸子位在三蒸之首。糯米的选用很有讲究,江浙一带的糯米不够细长,需用四川、两湖的糯米才够“卖相”。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蒸制前,铺上一层菜叶,不易粘盘。

食材:猪肉、糯米、鸡蛋、生菜

调料:叉烧酱、姜、胡椒粉、生抽、盐、香油

做法:

1、将猪肉切成小丁,姜切成末;

2、肉丁中加入姜末、叉烧酱、胡椒粉、盐、香油搅拌均匀后挤成肉丸

3、糯米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然后沥干水分

4、将肉丸上蘸满鸡蛋清,把糯米滚到肉馅上,尽量裹到看不到肉馅

5、把滚好的肉丸放到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糯米变成晶莹剔透的颜色就可以了

6、再把蒸好的丸子放到有生菜衬底的盘子上即可。

九. 青海省 海北 海晏县 嘛呢石刻

石刻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工具也很简陋,艺人用铁锤、钢凿,根据石块的大小和文字的多少,在起伏不平的石块上进行凿刻,将图形阳凿或阴刻 ( 即凸出或凹人 ) ,有的经石需要用颜色装饰,绘制中再用牛奶稀释拌匀使用,有油质的色彩不易被雨水冲落,可使画面色彩保留很长时间。藏族文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易于美饰,表现最多、最突出的是“六字真言”即 ( 咯、嘛、呢、叭、咪、眸 ) ,其内容寓意深澳,广意为吉祥等。由这六个藏族文字组合成的画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将六个字穿插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规则的文字图案,用于寺院绘制装饰或铸刻在器物上;再一种是按六字顺序排列组合,并形成一种固定格式凿刻在十公分见方的自然石块上。从旅游市场看,现有加工的嘛呢石刻产品还是很受游客的喜欢,它具有西部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神秘的宗教色彩。

十.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猕猴桃

赤壁猕猴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赤壁猕猴桃是湖北省的。赤壁市大力种植猕猴桃优质品种,推进产业发展,使猕猴桃产业成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猕猴桃作为赤壁市“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已与华农大、省果茶所、武汉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品贵”牌鲜果和“天子湖”牌果肉汁饮料及“碧叶”牌干酒三家专业加工企业。制订的《猕猴桃育苗标准》《栽培技术规程》《鲜果标准》被作为全省推广标准。

赤壁十里坪果园场是全国人工种植猕猴桃最早专业基地。1980年,该场从新西兰引进世界王牌品种“海沃德”试种成功后,开始大面积开发具有赤壁特色的“海沃德”品种猕猴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品种更新,目前,全场猕猴桃面积达到1000余亩,其中200亩品种对照园汇聚了全世界大部分的猕猴桃品种。为加速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壮大,该市还在果园场内新开发100亩空地,兴建了猕猴桃种苗培植基地。猕猴桃已成为十里坪果园场周遍农民发家致富的“金果果”。在赤壁十里坪果园场的带动下,目前,该市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到4.5万亩,其中的1.5万亩已经呈现出强劲的经济效益。据了解,赤壁计划在未来5年,将生产基地发展到5万亩,年总产达到1万吨,兴建扩建贮藏加工能力4000吨,以湖北品贵猕猴桃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产业链产值达到2亿元。

赤壁猕猴桃产地范围为湖北省赤壁市现辖行政区域。

据《山海经》一书记载,洞庭区域猕猴桃(俗称洋桃)早在夏商之时已开发利用。东吴名士士燮,于吉及神医华陀均用洋桃根、茎、果、叶作药医护军旅官兵,故赤壁战时,东吴士避免了一场疾疫的传染,终得以弱胜强,打击了曹军。上世纪七十年代,赤壁引进了海沃德佳品培植中华猕猴桃,产量居中南之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