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马尾琅岐特产 福州马尾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马尾琅岐特产 福州马尾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4-01-22 19:25:55

一.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捞化

老福州人对捞化的印象恐怕最为深刻,小时候,捞化是街边摊头的一碗捞化汤,烫上福州人最爱的细长米线,沾点福州人独爱的虾油,高汤中网罗猪血、花肠、黄喉、罗汉肉等猪杂内脏,让味道变得浓厚香醇。寒冬的早晨,一碗捞化热气扑腾而来,陪伴了食客整个冬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捞化的内容从最初的仅仅只有米粉演变得更加丰富,眼下福州人更喜欢用各种贝类、海鲜或猪腰鸭腱作为捞化的原料,鲜嫩甘美,再淋上古早味的虾油,就是一份地道的福州捞化。

二.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马尾水黄精鸡

马尾水原始森林位于庐山北坡,海拨500~800米左右,面积约10000亩。区内大部分处于“V”字形峡谷底端,四周群峰环峙,山势雄伟,峡谷深邃,林泉幽远,树木苍郁茂密,盘根错节,森林覆盖率达98%,自然植被完好,植物种属多样,年降雨量达1800毫米,空气湿度大,年最高气温30℃。取该境野生之黄精,与农家放养土母鸡炆炖,熟后加盐上桌,热气袅袅飘香,黄汤淡淡裹鲜,清爽可口,味美怡人。黄精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山坡林下,中医以根状茎入药,性平,味甘,功能补气、润肺,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消渴等症。马尾水黄精鸡即是餐桌佳肴,亦是进补上品。

信息来源:九江政府网

三.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苗族马尾绣

苗族马尾绣

不同于石雕和砂锅的苗族马尾绣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类别,它往往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等多种刺绣工艺,陪衬和凸显出其特色。马尾绣的艺术特色也是独到的,它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缠绕在马尾丝上,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白色预制绣花线,然后按照传统剪纸纹样,将这种白色绣线盘绣于花纹的轮廓上,中间部位再用多根彩色丝线编制的扁线填绣。这样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对客观物象进行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抽象概括、夸张变化、错位组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已有明显的差异。

四. 江西省 吉安 吉州区 马尾松

马尾松属马尾科植物,喜阳光,适应性强,丘陵、岗地、瘠薄土壤均能生长,是绿化宜林荒山的先锋树种。松树木质坚实、富有弹性、抗压强、不易裂、耐水湿,素有"水浸千年松"之说。其松材既是造纸工业和矿井、铁路、建筑、桥梁建设业的上乘原料,又困其含有丰富的松脂(成年松树单株含量50--70公斤),因此又是化工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我区马尾松资源极为丰富,林分总面积有610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15.4%,活立木蓄积量2160万立方米,是本区主要的用材、薪炭和产脂树种。

五.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平燕”,“燕”与“宴”同音,又称“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

六.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菊花鲈鱼

福州美食菊花鲈鱼属于闽菜,采用烧煨烹饪方法烹饪。菊花鲈鱼味道鲜美。

福州美食菊花鲈鱼使用材料

主料:鲈鱼、干淀粉

调料:番茄酱 50克 ;香醋 15克; 味精 2.5克 ;白糖 50克;精盐 1.5克

配料:花生油 500克;干淀粉 100克;湿淀粉 10克;芥蓝菜叶 2叶;肉清汤 75克

福州美食菊花鲈鱼做法:

1. 将鲈鱼去鳞剁掉头尾掏去内脏洗净后剖成两片剔去脊骨肋骨鱼肉面用直刀剞上1厘米宽距0.33厘米深花刀再用斜刀横剞1厘米宽距3成切断1块菊花鲈鱼坯按此法共切10块

2. 芥蓝菜叶洗净剪成菊花叶状下沸水锅氽熟取出肉清汤精盐香醋白糖番茄酱味精湿淀粉兑成卤汁

3. 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将鲈鱼生坯用干淀粉抓匀后下锅炸2分钟至鱼块卷成菊花形用漏勺轻轻捞起沥干油后盛入盘中再饰配菊花叶形芥蓝菜叶

4. 锅中留底油约50克放回旺火烧热倒入卤汁煮沸芡匀起锅淋于菊花鲈鱼上即成

七.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佛跳墙

“佛跳墙”是一种高档次的菜式。原名"福寿全",是福州名菜馆聚春园于清代同治年间首创。主要由鲍鱼、海参、鱼翅、鱼肚、鱼唇、蹄筋、火腿、瑶柱、冬菇等28种原料配制而成,加上绍兴酒等,贮入酒坛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时而成。味美至极,芳香四溢,是秋冬两季的佳肴。难怪清时一秀才吟诗赞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一名由此而来。

据传,清末福州杨桥巷“官钱庄”老板娘是浙江人,她对烹饪技艺颇有研究。有一天,“官钱庄”老板宴请布政司周莲,老板娘亲自下厨,选用鸡、鸭、猪肚、猪脚、羊肉、墨鱼干等20多种原料,一并装入绍兴酒坛,盖严坛口,用文火煨制荤厚味香的菜肴。周莲尝后赞不绝口。事后,周莲携衙厨郑春发登门求教。在老板娘指导下,郑春发领悟了烹调的奥秘。郑春发在仿效其烹调方法的同时,在用料上加以调整,多用海产品,少用肉类,使烹制出的菜肴不油不腻,愈加荤香可口。

1865年,郑春发与人合伙开办“三友斋”菜馆(1905年改店名为“聚春园”,即现在的聚春园大酒店的前身),将此菜应市。一天,几位文人墨客燕集聚春园饮酒品菜,郑春发捧此菜上桌,当坛盖揭开时,满席荤香,令人陶醉。众人尝之津津有味,赞不绝口。有秀才问:“此菜何名?”郑答:“尚未定名。”秀才们趁兴吟诗作赋,有位秀才吟道:“坛启荤香飘四方,佛闻弃禅跳墙来,……”文人墨客拍手称奇。从此,这一诗意的缩写“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

一百多年来,“佛跳墙”经几代名厨的不断改造、创新,愈臻上品,脍炙人口,是闽菜的首席菜,深受海内外宾客的赞赏。

制法

●洗净鱼翅整齐排在竹箅上,与葱段、姜片、绍酒,上笼屉用旺火蒸2小时取出,滗去蒸汁。

●鱼唇切成块,与葱段、绍酒、姜片一并下沸水锅,煮10分钟去腥味捞出,拣去葱、姜。

●将金钱鲍上笼屉用旺火蒸烂,每个片成2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入小盆,加骨汤、绍酒,上笼屉用旺火蒸30分钟,滗去蒸汁。鸽蛋煮熟,去壳。

●鸡、鸭分别剁去头、颈、脚。猪蹄尖、羊肘洗净。以上四料各切12块,与净鸭肫一并用沸水氽一下。猪肚用沸水氽一下。猪肚用沸水氽两次后,切成12成,放入烧沸的骨汤锅中,加绍酒氽一下捞起,汤汁不用。

●水发刺参洗净,每只切为两片。水发猪蹄筋切段。火腿腱肉盛于碗,上笼屉用旺火蒸30分钟取出,滗去蒸汁,切片。冬笋下沸水锅氽熟,每条直切成块,用刀轻轻拍扁。鸽蛋、冬笋块下锅过油,随后,鱼肚下锅,炸至可折断时,倒进漏勺沥去油,放清水中浸透后取出切块。

●葱段、姜片下油锅炒出香味,放入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炒几下,加入酱油、味精、冰糖、绍酒、骨汤、桂皮、,加盖煮20分钟后,拣去葱、姜、桂皮,起锅捞出各种料盛于盆,汤汁待用。

●取1个中型绍兴酒坛,倒入清水,置于木炭炉子上,用微火烧至坛内水热后,倒净坛中水,坛底垫上1个小竹箅,先将煮过的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及花冬菇、过油冬笋块放入,再把鱼翅、火腿片、干贝、鲍鱼片用净纱布包成长方形(上菜时拆去纱布包),摆在鸡、鸭等料上,然后倒入煮过的鸡、鸭等料的汤汁及绍酒,用荷叶在坛口上封盖,倒扣压上1只小碗。装好后,将酒坛置于木炭炉上,用小火煨2小时后启盖,速将刺参、猪蹄、鱼唇、鱼肚放入坛内,即刻封好坛口,再煨1小时即成。

八.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炒西施舌

炒西施舌

又名: 沙蛤

简介

Title 简介

“西施舌”又名“沙蛤”,是福建著名的海珍。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尔后沉入大海。从此沿海的泥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海蚌”贝类,人们称它为“西施舌”。

福建地区很早就用“沙蛤”制成美味佳肴。“沙蛤”生长在浅海的泥沙中,肉质鲜嫩爽口,深受食客的欢迎。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曾称赞“西施舌”是闽菜中色香味形俱佳的一种“神品”。

炒西施舌 本地网

产地: 福建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净西施舌350克,水发香菇15克,净冬笋15克,芥菜叶柄20克,湿淀粉10克,绍酒15克,白糖5克,白酱油15克,味精5克,上汤50克,芝麻油5克,生油40克。

【制法】

(一)将西施舌肉去裙,每只均片成相连的两扇,洗净。芥菜叶柄切成长2厘米的菱形片,香菇每朵切成3片,冬笋切2厘米长、1.3厘米宽的薄片。用白酱油、白糖、味精、绍酒、芝麻油、上汤、湿淀粉调成卤汁。

(二)将片好的西施舌放入60℃的热水锅汆一下捞起,沥干水分。炒锅置旺火上,下生油烧热,将芥菜叶柄、香菇、冬笋片放入颠炒几下,随即倒入卤汁煮沸勾芡,汁粘时放进西施舌肉片,迅速颠炒几下,装盆即成。

九. 贵州省 遵义 凤冈县 马尾绣

马尾绣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繁杂,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来道工序,耗时一月之多。在形形色色的刺绣艺术品中,马尾绣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依然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其刺绣工序是先用洁白如雪的丝线缠裹3至5根马尾,将缠好的马尾丝线毫无破绽地连在一起,按所设想的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在底布上,丝丝镶嵌,勾勒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再配以五颜六色的丝线丰富所绣图案的色彩。最后,用金色的小铜片点缀其间,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整个刺绣品类似彩色浮雕,精美绝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