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邵阳特产零食有哪些 邵阳十大特产食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邵阳特产零食有哪些 邵阳十大特产食物更新时间:2024-04-16 11:52:39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城步八宝饭

八宝饭

每逢婚娶喜庆,筵席上都少不了一大碗香气四溢的“八宝饭”。它是用糯米、猪油、红枣、莲子、苡米、绿豆、芝麻等八种原料制成,因而谓之“八宝”。相传“八宝饭”是古时向皇帝进贡的佳品。有人赞道:“世上美味‘八宝饭’,惹得香气扑鼻来,闻着八宝神采弈,可称佳品盖世间。”

“八宝饭”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浸泡五小时,沥干水后上笼蒸熟,再用大碗盛好糯饭,拌上猪油、白糖,拌好后,将饭中心捅个洞,放入适量蒸熟的苡米和绿豆,扣在盘子上。再将红枣、莲子摆在糯米饭面上成莲花图案,再翻扣在碗里,上笼蒸。蒸熟后再撒些芝麻,“八宝饭”就做好了。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辣酱

武冈城因流入人口多,主产甜酱、辣酱,计有瑞丰、宏兴裕、美记庄等10多家。武冈盛产辣酱,民间历来用以加工成调味佐餐食品。民国17年,农民开始加工辣酱,就有了辣油椒酱罐头,主销港澳、东南亚、西欧,以日本为最多 。

三.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卤豆腐

武冈卤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冈卤豆腐,湖南省武冈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产品是用精心挑选出来的香干子放在卤水里面经过若干时间熬制而成的。加工而成的卤豆腐表面微黑,闻起来有一股特有的醇和香气。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遣卢、侯二生入东海求仙丹。卢、侯二道自知无法炼出长生不老之丹,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逃居湖南武冈云山。他们深居简出,就地取材,采用宫廷饮食配方,结合炼丹的中药配方,始制豆腐和食品,这便是武冈最早的卤菜,之后由于口味独特,卤制方法逐渐传入民间。
武冈,古称都梁。2200多年的古城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美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其中武冈卤菜久负盛名,自唐代中叶其卤制方法经宫廷慢慢传入民间,清代被列入皇家贡品,作为民间和官场相互往下来的礼品历代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武冈卤菜属于“药卤”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其独特的卤水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是其它卤菜无可比拟的。武冈卤菜工艺非常讲究,均采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熬制成卤水,对豆制品和畜禽及其附件采用卤水反复浸煮等独特方法精制而成,具有益气补血,生津开胃,提精养神之功效,常食有益健康,既是宴宾佳肴,又是风味休闲佐餐,旅途休闲食品,更是馈赠贵宜的最佳礼品。武冈卤菜产品主要有卤豆腐系列、卤铜鹅系列、卤猪肉系列、卤牛肉系列、卤蛋系列等10余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生产情况

由于武冈卤菜配方原由宫廷传出,一直相当保密,传统卤菜作坊采取传男不传女的单传方式传授。造成了卤菜产业发展长期处于无序生产、自发生产的家庭作坊状况。据199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武冈县志》记载,1979年,武冈县城就有卤味门店19个,但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武冈一直没有形成上规模的卤菜企业。贵为皇室贡品却一直养在深闺,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使卤菜产品受保鲜保质影响,产品一直未能走出远门。2000年以后成为武冈卤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该市提出了“卤菜之乡”“铜鹅之乡”“脐橙之乡”的“三乡”建设设想。从而使武冈赢得了“世界美食-;中国卤菜看武冈”的美誉。2003年以来,该市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旅游活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以基地建设为依据,以地方名优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卤菜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以后,华鹏食品公司、福元卤业公司、亚太食品公司、法新豆腐、云山食品公司等卤菜企业相继成长。随着设备改良,规模扩大,“华鹏”“乡里妹”“金福元”等商标相继问世。“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国际著名商标”等殊荣也陆续花落武冈卤菜企业。卤菜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心比重也提升到了重要位置。龙头企业不断增加,产品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武冈卤铜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12月31日起对抚顺辽五味子、陈集山药、黄河口文蛤、武冈卤豆腐、武冈卤铜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146号)。.

武冈卤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龙田乡、头堂乡、荆竹镇、马坪乡、安乐乡、晏田乡、水浸坪乡、邓家铺镇、双牌乡、稠树塘镇、秦桥乡、文坪镇、大甸乡、司马冲镇、邓元泰镇、龙溪镇、迎春亭街道、辕门口街道等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新宁 新宁脐橙

新宁脐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宁脐橙为新宁县农业部门从华盛顿脐橙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已有近60年的栽培历史。1979-1981年连续3年参加中国研究所主持的全国柑桔鉴评会,均被评为全国一类优良单株。1980年新宁县被国家农业部、外贸部确定为全国四大脐橙生产与出口基地县。1979年被定为全国四大脐橙生产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已发展面积10万亩,年产量6万吨,年产值过亿元的产业规模。新宁脐橙果皮光滑,果色为黄红色,肉质细嫩,酸甜适度,香脆化渣。曾多次获农业部和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产品畅销国内外各大市场,并出口东南亚、加拿大、独联体各国。2002年获《湖南省名牌农产品证书》。

新宁脐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探索,形成完整的种植技术体系。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高品质化栽培技术生产的新宁脐橙,具有果皮细腻光滑、色泽橙红亮丽、肉质鲜脆多汁、香脆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甜、富有香气、品质上等、保鲜耐贮、货架寿命长等特点。经检测,新宁脐橙含糖量12.5%—13%含酸1.1%—1.14%,糖酸比为11.4:1,可溶性固形物12%一13%。果实采摘后经单果保鲜袋套袋贮藏,到第2年4月—5月份上市,仍能保持原汁原味。新宁脐橙继1989年在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评为金奖后,(参加上海全国优质水果会,评为部优柑橘,获农业部优质产品金奖和证书。)1997年一1999年又在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连续3年被评为金质奖。

新宁脐橙目前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及港澳市场,并出口东南亚、俄罗斯联邦等国家。脐橙已成为新宁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这一产业不仅撑起了新宁农业的半壁江山,而且带动了新宁的旅游、运输、加工、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新宁县近年来脐橙面积己发展到近6670公顷,常年产量6万吨—7万吨。为应对入世后水果市场竞争的需要,做大做强脐橙产业,新宁县又建立了一个占地3.7公顷的无病毒良种脐橙母本园,引进了纽荷尔、茶维林娜、红肉脐橙等新品种20余个,为新宁脐橙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该品种推广到广西、江西、湖北、浙江等省及湖南省大部分地、市。

新宁脐橙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新宁县水庙镇、飞仙桥乡、万塘乡、金石镇、崀山镇、白沙镇、黄龙镇、清江桥乡、高桥镇、回龙寺镇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隆回红皮大蒜

隆回红皮大蒜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隆回大蒜是隆回的三辣之一,所产的红皮大蒜,瓣形美观,辛辣味强,远销长沙、益阳和港澳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隆回大蒜其外皮呈紫红色,故名叫红皮大蒜或紫皮大蒜,又名蒜头,是隆回的传统名产,据传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故又名胡蒜。它栽培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有大面积种植,主要集中在隆回的紫阳、山界、北山等地区,

据1949年统计,隆回大蒜种植面积为1200亩,总产2400担。解放后有了很大发展,1951年种植面积2730亩,总产7100担,1988年增加到5493亩,总产达255580担,比1949年种植面积增加4.5倍,产量增加10.6倍,总产量占当时邵阳地区的38.5%。1962年开始出口,1968年出口量由原50担增加到1160担。1986年开始每年又新增640担的鲜蒜苔出口。九十年代以后,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度增长,成了全国十个大蒜生产县之一。近年,因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品种退化,大蒜的产量已逐年减少。

隆回种植的大蒜在农历三月收获的,叫三月蒜;在农历四月收获的,叫四月蒜。三月蒜稍大于四月蒜,辛辣味和芳香味更浓;四月蒜瓣形美观、整齐。

隆回红皮大蒜耐寒力性强,能经得起冻窖,辛香气味浓厚,大蒜辣素高于其他蒜类,宜于生食及调味。1986年,深圳市召开全国粮油食品出口工作会议,会上代表们对隆回红皮大蒜和外地白皮蒜进行了品尝:白皮蒜个头大,但味淡不辣;隆回红皮大蒜个头略小,但味甜气香,辛辣味浓,回味无穷。与会人员众口称赞:“隆回红皮大蒜味香俱佳。”

红皮大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各种物质,并含有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硫胺素、核黄、尼克酸、蒜素、1、硒和锗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必不可少的磷、钙、铁、钾。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城步苡米

城步苡米

城步苗岭山寨,生长着一种禾本科植物,它似稻非稻,果仁洁白晶莹,如同闪光的珍珠,这便是有“龙珠米”之称的城步苡米。它属于粮食作物,人们又称之“六谷”。城步苡米颗粒肥大,白如珠玉,香甜可口,不仅是上等食品,而且有健脾、益肾、清热、祛风等药用功效,能治疗心脏性水肿、脾胃虚弱、慢性肠炎等疾病。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17%左右,是大米的2倍。含淀粉、糖分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B1的含量较高,是很好的滋补品。

湖南省城步县生产苡米,素有“苡米之乡”的美称。 苡米属禾本科植物,营养价值居禾本科植物首位。其蛋白质含量为17.6--18.7%,是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2.5倍,脂肪含量为11.74%,是大米的29倍,不仅如此,苡米还富含淀粉、糖份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是上等的营养滋补品。做饭、做羹、做糕点、酿美酒无不色香味俱佳,自古以来都被视为珍馐美羹。

城步苡米不仅味美,还可以入药。苡米、苡根、苡叶均为良药,能治心脏性水肿、脚气病、脾胃虚弱、肺热咳嗽、慢性肠炎、肺结核、关节炎、筋脉痉挛等多种疾病。

七.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县 邵阳茶油

邵阳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邵阳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邵阳县生产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8年茶油产量突破5000吨。业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实地考察后,经过专家论证,最终批准命名湖南省邵阳县为“中国茶油之都”。涌现出了“茶籽皇”、“宝庆桂芳”、“日日恋”、“蓉峰”等一批精制茶油知名品牌。

湖南省作为我国油茶中心产区,拥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1/3,茶油年产量10.4万吨,占了全国茶油总产量的近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邵阳县生产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块古老而肥沃的红土地上,不但油茶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油茶栽培和茶油食用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人民也对油茶树情有独钟,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油茶树,他们说,这叫“一年栽种,百年受益”。素有湘南“天然油库”之美誉。

特别是2006年以来邵阳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围绕工业兴产业”的思路,坚持把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经过充分论证分析,提出了建设南方茶油主要生产基地的工作思路,把壮大油茶产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长抓不懈,“坚持科学发展、做大油茶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围绕茶油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邵阳县油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文件。3年来,新造优质高产油茶林5万亩,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10万亩,培育油茶生产基地129个,其中500亩以上的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13个,1000亩以上基地10个,2008年茶油产量突破5000吨。业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实地考察后,经过专家论证,最终批准命名湖南省邵阳县为“中国茶油之都”。

作为“中国茶油之都”,邵阳县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000万元,并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吸纳社会资金、争取银信资金、激活企业资金等多元化投入拉动油茶产业发展。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中国茶油之都”的品牌优势和油茶资源优势,招商引进“长江粮油”、“瑞柏茶油”、“华强粮油”、“兴隆粮油”、“日恋油茶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茶油规模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另外,该县积极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冠名申报和认证工作,涌现出了“茶籽皇”、“宝庆桂芳”、“日日恋”、“蓉峰”等一批精制茶油知名品牌。

邵阳县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

11116368

茶油

邵阳茶油

邵阳茶油产地范围为湖南省邵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隆回三辣

隆回县的“三辣(生姜、辣椒、大蒜)久负盛名。 近年来县食品罐头厂大力开发“三辣”加工,在全国18个省市174个地区持续畅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县 五彩鲜贝

五彩鲜贝

【菜名】 五彩鲜贝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色泽美观,味道鲜美. 【原料】 鲜贝300克,胡萝卜球20克,黄瓜球20克,草菇20克,水发香菇5克,盐2克,味精3克,料酒5克,胡椒粉2克,淀粉,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胡箩不球,黄瓜球连同草菇,香菇用开水焯一遍,鲜贝用淀粉上浆. (2)起锅放油烧热,将鲜贝滑透. (3)锅留底油,放入全部主配料及盐,味精,料酒.胡椒粉煸炒,淋少许水淀粉勾芡,淋明油出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