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宁土特产凉菜店地址 常宁哪个店菜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宁土特产凉菜店地址 常宁哪个店菜好吃更新时间:2024-04-15 03:18:15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顺庆区 凉串串

凉串串

热串串就是小火锅,四川最有特色的吃法。凉串串类似凉菜,也是一串串穿起卖的,一般素的一毛荤的五毛。要一碗冰粉或者银耳然后吃几串凉串串是最大的享受。荤的凉串串有郡肝、鸡爪、鸭掌、鸡翅尖等;素的有藕片,土豆,大头菜,海白菜,海带,青笋,贡菜等。

二. 湖南省 衡阳市 常宁 山珍汽水肉

“食之道,养为本,气为根”,雁城宾馆酒楼最近推出的“怀旧土菜”系列中,一道“山珍汽水肉”便是遵循食疗这一中国膳食之精粹,选用南岳寿山山顶无污染的天然山菌,采用自然饲养的精猪肉为原料,根据民间的土秘方酿制而成。肉丸配以精制整理的上汤,用原始汽锅取微火蒸制,该菜中肉丸甜香脆松、汤清味爽、温而不火、顺气补血、理肝养肾、营养丰富,成为雁城席上一道土菜之珍品,宴中佳肴。

三. 四川省 乐山市 马边 臼捣仔鸡凉辣汤

臼捣仔鸡凉辣汤

将宰割好的仔鸡放进火塘烧熟,洗净后剔出骨头(或连骨)放入石臼舂捣,直至舂烂捣融。个别地方用刀剁碎不用杵臼。仔鸡肉臼捣好后,根据仔鸡大小,将一定数量的红辣椒或烧熟的青辣椒、花椒、木姜子和大蒜放入石臼舂细,并加上盐末兑上适量的冷开水或无污染的高山泉水,搅拌均匀即成。

臼捣仔鸡凉辣汤是凉山彝区的特色食品,深受彝民喜爱,常作待客佳品。

四.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鳝鱼凉米线

鳝鱼凉米线,是以米线为主料,配以鳝鱼、肉皮、薄荷、韭菜、豌豆粉凉拌而食。成品麻辣鲜香,是夏季名吃。 猪肉皮的营养比猪肉还高,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猪肤汤”一剂,载其功用为“和血脉、润肌肤”。

【原 料】

主料:米线1000克。 配料:豌豆粉200克,鳝鱼、水份肉皮各100克。 调料:精盐、花椒面、咸酱油各5克,面酱8克,味精3克,辣椒面、韭菜、大蒜、油渣泥各10克,鲜薄荷15克,醋20克,熟菜子油50克,红糖30克,肉汤100毫升。

【制作过程】

(1)鳝鱼宰杀,剔去骨,除去内脏,切成长3×5厘米的段。水发肉片切成小块。韭菜烫熟切段,薄荷洗净。蒜切成米粒。豌豆粉切成1×1厘米的快。

(2)炒锅上中火,注入油炼透后,下蒜粒(5克)、面酱炒香。再下辣椒面(5克)炙香,下鳝鱼煸炒至黄色时,下盐 、花椒面2克、酱油、味精,注入汤以没过鱼为度,烧熟装盆。锅上火,舀入鳝鱼汤,放入肉皮煮烂装盆。

(3)大蒜5克捣成泥,加醋、红糖对成汁。锅上火,注入油15克,七成热时下花椒面3克。油渣泥、辣椒面5克、芝麻炙成油。

(4)取碗5个,每个放米线200克,豌豆粉40克,将上述配、调料分5份浇上拌食。

五.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化处荞凉粉皮

化处荞凉粉皮是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的。化处荞凉粉皮使用前用温水浸泡5至10分钟,可根据个人口味凉拌、煲汤或辣炒,吃法不同,风格各异,油炸不用浸泡。

荞凉粉皮是化处镇的土,只有化处新寨村能生产。该村懂荞凉粉皮加工技术的姑娘出嫁到其他村,想以这门手艺为生,用同样的技艺同样的荞,却做不出新寨荞凉粉皮那么可口的滋味,甚至连基本的形状都做不成。当地人一般都认为是因为水质,但没有经过科学的考证,或许是因为阳光,或许是因为空气,无法定论。但新寨荞凉粉皮的确勾人食欲,或凉拌或煮汤,都有其独特的味道。该荞凉粉皮含有对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组氨酸和精氨酸,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磷、镁、铁、钾、钙、钠,其味甘性凉,可开胃宽肠,下气消积。对人体有极大的保健作用,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

新寨荞凉粉皮究竟是何人发明?它的制作工艺从何而来,没有文字记载。有说是朱元璋调北征南时屯堡人带来的技艺,可是在那些屯堡人密集的地方,为什么又没有这门技艺呢?有说是化处新寨村某某祖先的祖传秘方,可是荞凉粉皮的制作似乎又没什么秘密可言了:将优质荞麦粉碎后,加水加热通过不断的揉搓提起荞麦粉液,将之煮熟后稍作冷却,通过特制的工具进行切割凉干而成。当然这其中也还有火候的掌握等诸多诀窍,但终究不是“秘方”。

关于荞凉粉皮的来历,新寨村人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在化新村西面0.6公里处,有一个废弃的村庄,当地人称“苗王庄”,说是当初苗王居住的地方。实际上,当地人所说的“苗王”,是贵州最古老的彝族支系之二呗勒阿德居住的地方,1981年和80年代末,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考证“苗王庄”傍边的“反字岩”的时候,都曾对“苗王庄”作过考证,“苗王庄”确切地说应该叫住“彝王庄”。据新寨村的老人们说,当初苗王(也即彝王)很好色、霸道,但凡附近村寨新娶的媳妇,前三夜都必须陪他。后来吴王(吴三桂)挺进贵州,来到化处镇,追杀彝王,彝王便带着他的族人仓皇逃窜。其中给他做饭的一个厨子因为受伤不能走,躲在路边的荆棘丛中。后被新寨村一个姓孙的老人救下来,养好伤后,彝族老人为了感谢孙姓老人,便把制作荞凉粉皮的技艺传给了他,并告诉他说这是彝王最喜欢的一道膳食,是他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研究制作出来的。彝族老人告诉孙姓老人这些后,便悄悄地离开了。由于当时当地人都痛恨彝王,所以孙姓老人不敢把这件事公布出来,只是悄悄地把门手艺和手艺的来龙去脉传给儿孙,直到人们都淡忘彝王后,这件事才被公开。

如今的化处新寨村,孙姓人家依旧是大姓,并且是制作荞凉粉皮的主要力量 。而四方山上的“反字岩”,至今犹存,引来了很多学者、专家、媒体的青睐,四方山下古老的苗王庄,其残存的屋基依旧在杂草丛中若隐若现。

六.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凉蛋糕

凉蛋糕,蒸点,特点:松软柔嫩,化渣爽口,甜香宜人。烹制法:蒸。此品最宜春末、夏季、秋初食用,也宜作早点和冷饮、筵席配点。

选上等面粉、新鲜鸡蛋,按面粉400克、白糖500克、饴糖100克、鸡蛋500克、食用香草精微量的比例配料。qsv

蛋清掸泡,插上筷子不倒即可。蛋黄与白糖再掸至不现糖粒,加入面粉和好,放入蛋清泡调成稀糊状。蒸笼垫白纸后倒入蛋糊,旺火蒸熟,晾冷后改刀。qsv

操作要领:蛋糊应软硬适度,以舀起蛋糊慢慢来回叠起,其叠起层次能够慢慢地塌下即可;蒸笼坐锅内,待上蒸汽后才能倒入蛋糊;晾凉改刀,由底面进刀,面部收刀。qsv

七. 新疆 昌吉 奇台县 凉皮子

凉皮子做工较复杂,即先将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放在清水盆里用手搓洗,直到将淀粉全部洗出,只剩面筋。然后将洗出的粉浆沉淀,倒掉清水,搅成糊状,用平底大盘在滚水锅中一张张涮熟,凉后切成条即成。而面筋则蒸熟后切成块。两者相配,加上醋、辣子、蒜等配料,便可食用了。凉皮子清凉爽口,可做饭食,多在夏季食用,而昌吉市等地亦有在冬季严寒中吃凉皮子的,可谓食界奇观。

八. 湖南省 衡阳市 常宁 常宁油菜

常宁油菜是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的。油菜是常宁市第一大冬季作物。

油菜是常宁除了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油作物。近年来,该市油菜产业不断发展,油菜生产面积由2006年的不到10万增加到2011年的35万亩,5年增加了2倍多。主要品种为湘杂油188,湘杂油763,良种覆盖率达100%。其核心示范区位于宜潭乡塘湾、江水、盟山、曹同等14个村,面积约5000亩。2011年全市夏收油菜平均亩产为127公斤,宜潭油菜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82.3公斤。

九. 云南省 红河 屏边县 白河凉鸡

白河凉鸡是屏边饮食风味中的名牌产品,选用本地未生蛋或未啼鸣的仔鸡,经过特殊制作方法,加上白河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利用白鹤山天然矿泉水煮制而成。凉鸡具有浓厚的川菜风味,又具有地方特色.食用时配以特制的酸,甜,麻,辣的小米辣蘸水,味道鲜辣可口、肉质酥软细嫩,余味无穷,是屏边县宴席和佳肴中的上品,深为群众喜爱,现已享誉全省上下。

十.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蜂蜜凉粽子

南朝起,盛行包粽子以纪念卓越的诗人屈原。到了唐代,粽子瓤有多种果仁,其味比单纯黍米要好。宋代有一种“艾香粽子”。元末明初,出现了箬叶裹的粽子。到明弘治年间,已用芦苇叶作粽皮,且在瓤馅中加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大枣、核桃等。这样,粽子就发展到有荤有素,有甜有咸了。至清乾隆年间,出现了箬叶裹粽,中放火腿一大块的“火腿粽子”。

西安蜂蜜凉粽子,历史悠久。史籍中多有记述。在长安长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记载:“庚家粽子,白莹如玉”。早在唐中宗年间,它就是当时盛行一时的“烧尾宴”上的一道佳肴。那时叫“赐绯含香粽子”(蜜淋)。后来,长安城里也逐渐出现了专门经营这种粽子的店铺,而且制做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了。

制作原料:糯米、粽叶、蜂蜜 。

制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

1、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24小时,在浸泡过程当中要换水4、5次;

2、粽叶和粽绳放水中泡8小时左右后,放入锅中煮一下(可起到杀菌的作用);

二、包粽子:

1、取1张苇叶(有的叶子小,可以一次用2张或3张),对叠弯成漏斗状,底部的尖一定要收紧,不能有空隙;

2、加入糯米,铺满;

3、然后将苇叶折起,包裹严实,依照两边粽叶的方向包成三角或四角粽子,用绳扎好。

三、煮粽子:

1、锅中加足量的水(要完全没过粽子),大火煮开,放入粽子,水再次沸腾后转中小火煮一个半小时;

2、煮好后,捞出粽子,一个个摆放开,收干表面的水份;

3、煮熟后晾凉,待凉透后撒上蜂蜜、桂花酱即可食用。

四、操作提示:

1、粽子要捆紧,以免在煮的时候松散开;

2、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再下锅,煮粽子的水要全部没过粽子,不然没有浸到水的部分会煮不熟。

食品特点:

其色洁白,其形娇美,甜而不腻,入口回味悠悠。具有凉甜芳香、泌人肺腑的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