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有什么特产带给女朋友 湖北特产送女生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有什么特产带给女朋友 湖北特产送女生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4-01-18 12:14:56

一. 湖北省 潜江 太子米

太子米主产于湖北省孝感的孝昌县邹岗镇,历史上曾是皇朝五大贡米之一色亮、味香、口感好,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1991、1997、2001年被评为全国农副产品银质奖、全国农业博览会湖北地方名牌产品。目前,太子米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需求量在6-8万吨。孝昌太子米开发总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拟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年产6万吨太子米生产能力。近年来,孝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太子稻,太子稻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在12万吨以上,生产太子米的原料有足够的保证。

二.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肉

湖北—千张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文化: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清咸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功效:“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三.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黄鳝

监利黄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监利黄鳝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监利黄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鳝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相应的,黄鳝的市场价值也高,尤其是冬季没有野生黄鳝的时候,人工养殖的黄鳝价格超过30元一斤。

监利县网箱养殖黄鳝历史悠久,90年代中期便有养殖户从事网箱养鳝,到2000年代中期养殖网箱曾突破70万口,后一直稳定在50万口左右。

监利县程集镇的“生态黄鳝”美名远扬,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程集镇目前已是国家级黄鳝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基地、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种基地。养殖面积1000公顷,现有示范基地一个,黄鳝养殖网箱25万余口,年黄鳝产量5000余吨,销售黄鳝4200吨。

2013年,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申报的“监利黄鳝”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29867。

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

12529867

黄鳝(活的)

四. 湖北省 潜江 锅奎

锅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考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奎,砍锅奎,鸭子锅奎,冲担锅奎,油炸锅奎,猪油锅奎等等。最有名气的是猪油锅奎。其次是冲担锅奎,主产在竹根滩。因其形状与当地农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与其他锅奎要在鏊锅中烤制不同,它是一种特制的烤炉中烤成的。出炉后,又香又脆,能保持旬日,因此还可充当干粮。砍锅奎是潜江最早的锅奎,最正宗的锅奎,其他锅奎皆由它派生而出。它的本名就是锅奎,前面未有任何限制词,加“砍”(还有人加“白”〕是人们为了以此区别于其他锅奎。它不要任何佐料,面粉本色 ,好的砍锅奎(或白锅奎〕是“肉”少且泡,“皮”厚且焦。潜江人常爱把砍锅奎的两皮掰开,夹入一根油条混吃,并视此为最好的早点。

五. 湖北省 潜江 潜江螺蛳

潜江螺蛳是湖北省潜江市的特色小吃。“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

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六. 湖北省 潜江 福寿饼

福寿饼--这是一道湖北潜江市借粮湖边的祖传小吃,它的奶名叫"袄巴坨子",学名呢,呵呵,就叫它"福寿饼"。

为什么叫"福寿饼"呢?因为啊,它的正面印的字不是“福”就是“寿”。做法是这样的:将“借粮湖”边靠湖水滋润长大的晚稻米的碎米磨成粉状,将这碎米粉子倒入一锅凉水中,比例可以按照1:3水象煮稀饭一样,要点是,水开后要不停地抄动,直至9分干成具有粘性的糊状。备好"福寿饼"的模子(是手工做的,木制,刻有“福”或“寿”)、各种自己爱吃的馅。取一团熟的碎米粉,包进各种馅,撮圆放进模子,轻轻按平,然后反扣模子,呵呵!半成品就出来拉!将锅放一点油(防粘),烧热,摆好它们,两面炕成金黄色就OK拉!

现在,你也可以叫它“黄金饼”罗,吃了有助你财源广进的呢!

七.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五花扣肉

湖北省荆州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五花扣肉(五花肉)特点:色泽鲜艳,质地柔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腻。

制作方法:将猪五花肉放入清水内,加入适量食盐和姜片煮15分钟后取出。加食油和少量红糖、味精,将猪皮煎至酱红色。取出切片,垫黑豆豉蒸至而成。

八. 湖北省 仙桃 仙桃藕梢子

藕梢子,又称藕梢、藕尖、藕带和藕鞭,仙桃人还有个稀奇的叫法——“藕肠子”。它是莲藕长大前连结荷杆基端最嫩、最脆时采集的一种水生菜,也是我们平原河湖地区生长历史悠久的一种土。历史上,就因莲藕一直是进奉皇帝的上等贡品,藕梢子也被人们视为席中珍品而闻名,尤其以湖泊野生的藕梢子生长期短,产量不高,最为难得,藕梢子到了莲蓬上市的季节,就难觅芳踪,是名副其实的时令菜。所以,物以稀为贵,最为人们所喜爱。

一入夏季,五月的仙桃,荷叶连天,花香遍野。如这个时节来到仙桃城乡大小菜市场,随处可见肩挑的、手提的、车拖的、塑料盆装的、摊子上摆的……比比皆是。鲜嫩如白烛,齐齐整整的藕梢子。引来买菜的大妈、大婶、大叔、大爷们围拢来观顾、购买。每个人篮子里买的藕梢子用稻草捆着,一把把的,弯个圈,水汪汪的藕梢子龙头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白亮晶晶,买一把回去可炒好大一盘。

小的时候,荒湖尚未开垦,藕梢子很多,不值钱。想吃,就下湖去抽,湖泊就好似家里的菜园子。

记得有一次下湖抠藕梢子,也是1,往南走几里路,就见百里排湖湖波荡漾,荷浪翻涌,清香宜人,一望无边。入湖,远远地,看到很多小荷,露出了尖尖角,有几只蜻蜓在那儿上下飞舞着,累了,就停歇在小荷尖上栖息,难怪南宋诗人杨万里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

在浅水处找到一株小荷尖,顺着茎杆,把手伸进淤泥中,触摸到横在淤泥中的藕梢子,掐断,用力斜着往上抽,就可抽出一根长长的藕梢子,在水里摆动,洗去附在上面污泥,然后拿出水面。有的地方水深,要把头扎下去抠,每露出头来,身边就会浮起许多小泡,现在才知道,那是躲藏在泥巴中的沼气。

渐渐地,抽的藕梢子多起来,小手已经拿不下了,就掐根篙草把藕梢子扎起来,放在平躺在水面的荷叶上,再继续抽。

肚子饿了,就吃几根藕梢子,细细一嚼,那份甘冽,那份清甜,仿佛和湖水一脉相连。偶尔,也有藕丝连在嘴唇与手里的半截藕梢子间,在阳光下,闪着纯白的光,不刺眼,但夺目。现在想来,才能体会到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诗句之妙哉。

俗话说:“好菜还得好手烹”。 藕梢子可做成多种菜肴,最常见的是清炒藕梢子,酸辣藕梢子。清炒时斜切,然后,用水浸泡片刻,这样炒出的藕梢子会是原色,依然雪白如梨。佐以少许大蒜、红辣椒等,嚼之清香脆甜,唇齿留香。

过去的生活是辛苦的,现在回忆起来,却永生难忘。藕梢子“出污泥而不染”,是湖区水乡的绿色食品,上品野味,是我家乡五月的时令蔬菜。我喜欢吃藕梢子,每当夹起一片藕梢子,眼前总是闪过那一抹莲藕白……

九. 湖北省 潜江 潜江竹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竹编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技艺是潜江民间利用竹材编制生活、生产用具以及工艺品的综合性手工技术,是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多以本地盛产的水竹、桂竹为原材料,产品分为编制类和非编制类两大类。编制类产品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工艺用品三个系列,多达数十个品种,如农作用的箩、筐、连枷、筛子、簸箕,捕鱼用的鱼笼、鱼篓,装饰用的屏风、竹帘、花瓶等等无不以竹为材料制成,编织技法以平面编织和立体编织为主,十分强调作品的立体感,在编织过程中又巧妙的融入极具荆楚风格的纹饰,花式多样,精巧耐用。非编制类产品主要有竹床、竹椅等生活用品和龙灯、彩船、花灯等民俗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木工的结构工艺打造成形,坚固实用,美观大方。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成篾是基础,编制是关键,造型是绝活,这是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也是美学、工艺学、建筑学在竹器制作中的综合应用。

十.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糊面

糊面大冶原是大冶农村的一种民间食物,由于其制作特别,味道纯正可口,很受人们喜爱。糊面的主要原料是面条,配料有瘦肉丁、豆腐丁、香菜等。煮面时,将面条弄短,长度在1-2厘米,就着冷水和瘦肉丁、豆腐丁等一起下锅煮,待到煮熟时再放入作料,糊面就做成了。它的特别之处就是面条短,面煮熟后,面中有糊,糊中有面,糊面相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