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信宜冬天特产有哪些 信宜著名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信宜冬天特产有哪些 信宜著名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4-05-15 09:28:00

一.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山楂

信宜山楂 生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一种别具风味的水果,也是该市较大宗水果产品之一,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果实酸甘稍甜,具有消食,生津止渴治疗高血压和胆固醇血症等功效。以山楂为原料,制作蜂蜜山楂精、可乐、香梹、汽酒等系列产品,十分畅销。其中信宜食品厂生产的蜂蜜山楂精,风味独特,分块状和颗粒状两种,是国内首创。1984年荣获广东省优秀旅游产品奖。1985年荣获茂名市优质产品称号。

山楂,一般煮熟后可作水果食用,切片晒干后可入药。近年来,食品工业部门采用煮、炼、泡等方法,在山楂中加入食糖及其他配料,制成可口的山楂露、蜂蜜山楂等饮料,还加工成山楂球、山楂饼、山楂片等干湿果点。这些山楂制品,甜酸可口,开胃消食,深受群众喜爱,远销东南亚各地。近年来,由于落实了山林权,信宜山楂产量大增。大成等著名产区进一步加强对原有山楂树的管理,积极扩种新树,把山楂列入了商品生产的重要项目。 信宜原味山楂

信宜市以本地山楂为原料,制作蜂蜜山楂精、山楂可乐、山楂香槟、山楂饼、山楂汽水、山楂汽酒、山楂等系列产品,远近闻名,十分畅销。其中信宜食品厂生产的蜂蜜山楂精,风味独特,分块状和颗粒状两种,是国内首创。1984年荣获广东省优秀旅游产品奖。1985年荣获茂名市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销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深受用户好评。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时,都喜购蜂蜜山楂精带回去饮用,或作送礼佳品。

信宜山楂,产于大成、白石、钱排等镇,全市年产量250万公斤左右。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北界豆饼

北界豆饼

信宜的豆饼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制成豆腐后,还需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这种食品遍及信宜各地。但最有名气的,数北界豆饼。该地制作的豆饼,皮韧,肉嫩,桔黄色,结实可串,豆香浓,耐炖。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韭菜、猪肉粒、虾米馅料,煎制而成,称“豆饼角”,其香味浓郁可口,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把它列为信宜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外地人来信宜,品尝后,均赞口不绝。

北界豆饼主要产于北界镇的坡头、金渠、桃子等地。豆饼制作始于1930年前后,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坡头村的张伦瑞(绰号“豆饼佬”)制作豆饼出名。20多人的大家庭大部分劳动力投人制作,每天加工六七十斤大豆,兼制腐竹运去高州、湛江等地销售。取剩下的豆渣作养猪饲料,发展养猪业,平时养七八头肉猪,数头母猪,以及几十头猪仔。近年,张氏后代有些已迁往外地发展豆饼制作业。

北界豆饼制作工艺精细。大豆去壳后,吸足水份(约浸10小时),豆浆幼嫩,只用盐卤凝固,一般不用石膏,故成品无石膏异味。煮豆浆用过的铁镬,去净镬焦加油拭擦再用。包制成块后,用铁筛烤黄。每块6厘米见方,厚1厘米,每斤大豆可制作十三四小块。

北界豆饼主要在当地销售,旺销期逢圩日(集日)有30多摊挡上市。除供当地群众外,市区酒家饭店有时专程前往购买。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风味南美螺

风味南美螺

原料:

主料:新鲜南美螺1000克。

配料:蒜苗20克,泡菜20克,青、尖红椒各20克,野山椒20克。

调料:植物油50克,精盐3克,味精6克,料酒15克,蚝油6克,蒸鱼豉油4克,整干椒10克,十三香3克,孜然粉6克,胡椒粉2克,姜5克,蒜籽5克,香葱3克,紫苏叶5克,嫩肉粉3克,食粉2克,香油3克,湿淀粉5克。

制法:

1、将南美螺洗净取肉,加料酒和白醋反复搓洗至无泥腥味,片成薄片,加嫩肉粉、食粉、精盐、味精、料酒腌渍1小时待用。

2、将蒜苗、泡菜、野山椒、分别切成米;青、红椒去蒂切圈;姜、蒜籽切末,整干椒切段,香葱切花,紫苏叶切碎。

3、净锅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下姜末、蒜末、干椒段及上述配料,煸炒至香,然后放入腌好的南美螺,加精盐、味精、蚝油、蒸鱼豉油、十三香、孜然粉和紫苏叶,烹入料酒,翻炒断生,淋香油,勾芡,盛入烧热的铁板中,撒葱花即成。

特点:

滋味鲜香、微酸辣,风味突出。

五.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花岗岩板材

信宜的花岗岩蕴藏量达21亿立方米,分布全市23个镇,可开发生产的板材品种多达30个。现已开发出富贵红,星云黑,浪飘白等品种。1997年全市花岗岩板材厂达到900家,产值5亿元,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新加坡,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信宜)

六.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豆腐炸

信宜豆腐炸又称豆炸,是豆制食品。大豆加工制成豆腐后,经油炸而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豆腐炸,再以韭菜为馅镶入豆腐炸内即成韭菜镶豆腐炸佳肴。

韭菜镶豆腐炸,是信宜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式。它的特点是:美味清香,既豆香味,又有韭菜味,不但人民群众作为家庭上乘菜式,近年宾馆酒家筵席上也列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式。这种菜式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说,于清代初期便有韭菜镶豆腐炸了。

现在食用这菜式很方便,因为有专门制作豆腐炸的专业户。只要到市场上购回豆腐炸和韭菜等,在家里自己加工,即可享用到韭菜镶豆腐炸佳肴。

七.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鉴江红糯

信宜鉴江红糯

茂名市过去误称糯米糍,主产茂名市的信宜、高州、茂南区等地,是当垢古老优良品种,1889年《信宜县志》已有“醮核荔枝尤佳”的记载。现有100多年生的大树多株。因过去长期被误码称为糯米糍,对其独特的优良性状未加注意而未能得到开发利用。

1986—1989年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茂名市水果开发总公司进行调查,确认该品种与糯米糍是同名异物,1989年7月,广东省果树研究所主持的茂名市糯米糍荔枝品种鉴定会,评定信宜糯米糍是茂名市内(4县1区)的最佳荔枝品种,并定名为信宜鉴江红糯。这种优质荔枝具有高产、蕉核、肉质爽脆、汁少浓甜、果皮红色等特点,可食部分为全果的78-83%,含可溶性固形物17.5—18.5%,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20.42—27.71毫克,含酸量0.13—0.22%,蕉核型单果重量为25-38克,是岭南佳果——荔枝品种中的上乘品种。

信宜鉴江红糯,唐初已有种植,至今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在镇隆、水口、北界、高坡、东镇、丁堡、池洞等乡镇,全县现有百年大树数百株,树高7—8米,冠幅8-13米,树干围1.3-1.7米(平均1.5米),树势壮旺,树叶茂盛,色浓绿有革质,开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果熟期7月上旬至中旬。

近10年来又有较大的发展,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八.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南玉

信宜市玉器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信宜著名的“南方碧玉” 为原料,加工成的1000多个花色品种的玉器工艺品驰名中外。主要品种有南玉景泰蓝杯,玉雕龙船、玉石仙桃盆景等。广东南玉工艺总公司生产的玉器工艺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奖”,“全国工艺美术品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全国轻工出口产品银质奖”,“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广东省优质产品奖”等多种奖励

广东省信宜市现辖行政区域

《信宜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信宜南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信府函〔2015〕23号

信宜市联盟标准:

Q/XY X--2014

《信宜南玉》

九.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镇隆白鹅

信宜镇隆白鹅

十.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豆饼

信宜的豆饼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制成豆腐后,还需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这种食品遍及信宜各地。但最有名气的,数北界豆饼。该地制作的豆饼,皮韧,肉嫩,桔黄色,结实可串,豆香浓,耐炖。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韭菜、猪肉粒、虾米馅料,煎制而成,称“豆饼角”,其香味浓郁可口,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把它列为信宜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外地人来信宜,品尝后,均赞口不绝。

北界豆饼主要产于北界镇的坡头、金渠、桃子等地。豆饼制作始于1930年前后,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坡头村的张伦瑞(绰号“豆饼佬”)制作豆饼出名。20多人的大家庭大部分劳动力投人制作,每天加工六七十斤大豆,兼制腐竹运去高州、湛江等地销售。取剩下的豆渣作养猪饲料,发展养猪业,平时养七八头肉猪,数头母猪,以及几十头猪仔。近年,张氏后代有些已迁往外地发展豆饼制作业。

北界豆饼制作工艺精细。大豆去壳后,吸足水份(约浸10小时),豆浆幼嫩,只用盐卤凝固,一般不用石膏,故成品无石膏异味。煮豆浆用过的铁镬,去净镬焦加油拭擦再用。包制成块后,用铁筛烤黄。每块6厘米见方,厚1厘米,每斤大豆可制作十三四小块。

北界豆饼主要在当地销售,旺销期逢圩日(集日)有30多摊挡上市。除供当地群众外,市区酒家饭店有时专程前往购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