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特产生鲜 黑龙江特产二维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特产生鲜 黑龙江特产二维码更新时间:2024-04-06 21:07:31

一.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北安大豆

北安大豆,粒大粒圆,高油高蛋白营养丰富。北安是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大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北安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区域中心,位于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三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500万人口。北安地处松嫩平原向兴安山地过渡的中间地带,属世界珍贵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生态优良,土地肥沃,森林广袤,共有耕地400余万亩,是黑龙江省传统的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主产区,也是高油脂、高蛋白大豆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绿色特色作物生产基地。

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正因为如此,大豆也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中国是世界第4大大豆主产国,而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左右,居全国之首。由于地处高寒,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北部及建三江部分地区,约有3000多万亩的耕地只能以种豆为主,这里的农民要赖“豆”生存。黑龙江省北安大豆,粒大粒圆,高油高蛋白营养丰富。北安是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大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二.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鳌花

鳌花

鳌花,又叫桂鱼、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名贵淡水可食鱼类。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鳌花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向为鱼中之佳品。唐朝诗人张志和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三. 黑龙江省 绥化 明水县 明水黑豆

明水黑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明水黑豆

明水黑豆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兴仁镇、永兴镇、崇德镇、通达镇、双兴镇、永久乡、树人乡、光荣乡、繁荣乡、通泉乡、育林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明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明水黑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明政呈〔2015〕42号

明水县地方标准DB23/T003-2015《明水黑豆》

四. 黑龙江省 绥化 海伦 黑玉米

此玉米系蒸煮食用品,具有香甜、粘、嫩的特点,口感好。黑玉米包装:20塑料袋,真空包装,每箱10袋,每袋4穗。该食品属于绿色食品,是新春佳节难得的赠送礼品。联系人:吴宪友联系电话:0455-58710040455-5840102手机:13054253323( 海伦)

五.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马鹿

马鹿,1980年野生动物普查时,境内有70只。马鹿栖息于混交林和森林草地,冬季在阳坡,夏季在高山或北坡林内,以草及杨、桦、柳的嫩枝为食。梅花鹿在牡丹江境内为数也较多,镜泊湖等地及一些山区已开始人工饲养。梅花鹿的经济价值较高,它的皮、肉、尾、茸、胎、筋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说一身都是宝。紫貂,是一种活动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的野生动物,它的毛皮是一种珍贵和出口高档商品。我市宁安小北湖、尔站、横道河子一带均有它的行踪。它以鸟类为食,也吃些红松籽和野果,近年已开始进行人工饲养。

六.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逊克大豆

逊克大豆产品已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可,已经通过A级绿色食品质量检测。

大豆是逊克县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大豆产业已是逊克县的一个优势产业,因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品质优良而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最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据统计资料,2002-2010年逊克县大豆每年种植面积在100-150万亩,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50%以上。

逊克大豆系列产品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特别是极小粒专用大豆百粒重在9克以下,蛋白质含量高达43%以上,脂肪含量较低,含糖较高,是日本制作纳豆、酱豆,韩国生产豆芽和生产企业加工绿色食品所需的优质原料,同时也是每个家庭饮食必备的佳品。

七. 黑龙江省 伊春 金山屯 鹿肉

鹿肉

金山屯区鹿场出产的鹿肉是高极野味,肉质细嫩、味道美、瘦肉多、结缔组织少,可烹制多种菜肴。鹿肉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糖和一定量的维生素,且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功效: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阴的功效。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故对于新婚夫妇和肾气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对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也有很好的温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胆固醇很低等特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八.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萝北黑木耳

萝北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萝北县黑木耳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据《萝北县志》第四篇农业第七章多种经营第一节家庭多种经营黑木耳培育中记载“黑木耳培育,一段为2米长,每段可产木耳2-3两,可连采2-3年,每段净盈利2元左右。养木耳经济效益高,销售快,山区乡、村农户养木耳户不断增加,1985年全县有木耳段160万段。其中环山乡就有80万段。环山乡养木耳户占农业总户数的97%。木耳收入占全乡人均收入的50%,这个乡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乡,1985年该乡上交木耳10万斤,创造价值130万余元。”至今已经有30多年栽培历史了。

地域范围

萝北县隶属黑龙江省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0°01′-131°34′,北纬47°12′-48°21′,县境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46.5千米,西北与嘉荫县相连,西以梧桐河为界与鹤岗市、汤原县毗邻,东与绥滨县接壤。疆域东西宽108公里,南北长130公里,辖区总面积6784平方公里。萝北黑木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75,522公顷,包括团结镇、凤翔镇、肇兴镇、名山镇、云山镇、鹤北镇、东明乡、太平沟乡等8个乡镇63个行政村及县林业局下辖金满屯林场、太平沟林场、大马河林场、凤翔林场、云山林场、鱼米河林场、二十里河林场。目前,萝北黑木耳的种植面积200公顷,黑木耳年产量1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萝北黑木耳色泽纯正,背面少筋脉,形状为碗状或茶叶状。耳质耐水性强,经水浸泡一周后,耳质不分解,色泽仍光亮新鲜,耳质肥厚,味道鲜美,香味浓厚,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萝北黑木耳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0%,粗脂肪小于2%,粗纤维含量大于4%,总糖含量大于55%,钙含量大于290mg/100g,铁含量大于60mg/100g,干湿比大于1:10。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4、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包装卫生标准,包装的材料要洁净、结实、无污染、无异味,并加注“萝北黑木耳”字样。 5、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地理标志。 6、运输: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车辆、工具等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7、贮存场所: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进行储藏,并注意防霉、防鼠贮藏、运输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贮藏运输标准》。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貂

到南湖头水产养殖场,不仅能看到壮观的捕鱼场面,还可以看到工人饲养珍贵的毛皮小动物紫貂、水貂的情景。

貂场建在湖畔,一排排坡形的貂棚架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铁笼子似的貂舍。

貂属于哺乳纲,鼬科,是小巧轻盈、矫健机灵的小动物,模样酷似黄鼠狼,三角形的脸,宽阔的短耳朵,体长一尺左右,尾巴约半尺长。野生貂大都分布在针叶密林里,以捕捉松鼠、花鼠为食,也捕食小鸟、蛙类,有时也吃松籽充饥。镜泊湖山区的林海里,有闻名中外的红松母树林,最适合野貂的生息和繁殖。

貂皮,在动物皮毛中为佼佼者,人们把它同人参、鹿茸视为东北的"三宝"。它轻柔绵软、光滑温暖,雪花落上即化,水珠掉上去随即滚落下来,有"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的盛誉。貂皮有好几种,其中紫貂皮最珍贵,居貂皮之首,人们称之为"裘皮之王",又因其价格昂贵,也把它视为"软黄金"。

目前,野生貂越来越少,国家把它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绝对禁猎;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人们采用人工饲养繁殖。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饲养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

镜泊湖山区,自古就是貂皮的重要产地,史书《后汉书》言:挹娄出好貂。把《宁安县志》曰:"所谓挹娄貂,今宁安诸山林多有之,色紫黑皮,甚轻暖......"古时,每年都选出上好的紫貂皮,做为贡品,送往京都。

现在,人们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人工养貂,成活率高,数量多,皮毛质量也好于过去。

十. 黑龙江省 七台河 新兴 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 雷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