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浦口区本地特产 南京浦口特产适合带回家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浦口区本地特产 南京浦口特产适合带回家的更新时间:2024-05-18 14:11:11

一. 上海市 虹口区 炝虾

稍有年纪的生活在过江南水乡或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大都知道“炝虾”。这是一只风味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虾”,须用活大虾剪须,洗净,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广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适量的烧酒、胡椒粉、姜末、白糖、盐、酱油、醋,盖上盖子,将容器晃荡一番,于是这道佳肴就制作成功了。由于放入多种调料,这“炝虾”的味道很是奇妙:麻辣酸成甜俱全。又由于虾肉几乎是生的,所以又格外的鲜嫩,吃到嘴里,还有甜腻腻的感觉。不过,更逗人兴趣的,就是那“炝”过的虾似“醉”还“醒”,稍不留神,它就会从碗盘中蹦起,或从筷子头上“飞”走,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笔者三十年前曾吃过“炝虾”,但那时不知品味,只觉得“好玩”,甚至还幼稚地认为:这“炝虾”是咱们江苏人的发明。

现在看来,不对了。我国岂止江苏有“炝虾”呢?又岂止近代才能“炝虾”呢?

据唐代刘恂著的《岭表录异》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口跑之,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一带,我国就有“炝虾”了,并且被普通老百性(鄙俚)当成“异馔”。到了宋代,临安(杭州)的市场上也有“炝虾”出售。及至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及顾仲的《养小录》中仍收有“醉虾”。制法如下:“鲜虾拣净,入瓶,椒、姜末拌匀,用好酒炖滚泼过。食时加盐、酱”(《食宪鸿秘》)。从中又可以看到,我国食“炝虾”之风是千年而不断的。

如今,由于河、湖之水污染的关系,吃“炝虾”的人不多了。不过,如果在水质较好的湖中取活虾,加之制作得法(主要有灭菌措施),这“炝虾”还是能为今人及旅游事业服务的。据报道,江南有些城市的宾馆中恢复制作了“炝虾”,博得了一些酷嗜生鱼、生虾的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

二. 湖北省 武汉 硚口区 发米粑

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从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成为市民爱吃的一种早点。制法是把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价廉物美,到处都有供应。( 武汉)

三.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山东菜肉丸

山东菜肉丸质地疏松软烂,肥而不腻,汤浓味鲜,酸辣咸香俱全。

特点:用料多样,质地疏松软烂,肥而不腻,汤浓味鲜,酸辣咸香俱全

食品原料

原料:猪肥瘦肉各半250克、香菜100克、淳米50克、鹿角菜50克、白菜。鸡蛋2个(重约100克)。精盐4克、葱姜末10克、味精0.5克、食醋、芝麻油适量。

制作过程

将猪瘦肉洗净,剁成茸状,放入碗内,加鸡蛋搅匀,猪肥肉批成厚0.6厘米的片,肉片两面交叉打直刀,再改切成0.6厘米的见方丁,淳米洗尽泥沙,鹿角菜择洗干净,取30克,切成细末。20克切成3厘米长的段。取盛器一个,放入瘦肉茸,葱、姜末、海米末、鹿角菜米、大白菜末、香菜末,加入胡椒粉、味精、精盐,搅拌均匀,制成直径3.3厘米的丸子,平摆在盘内,入笼用旺火蒸约8分钟,至熟取出,放在大碗内,汤锅内放入清汤、精盐,蒸沸,放香菜段旺火烧开后加入味精,倒入大汤碗中,淋上芝麻油,食醋,撒上胡椒面即成。

四.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光坡红香薯

光坡红香薯栽培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从福建沿海先后传入湛江、钦州、北海、防城等沿海地区,它具有独特的五个棱状叶片特征,历经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仅适应沿海砂壤土、亚热带气候生长。过去由于受栽培技术和土壤影响,大部分地方产量极其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各沿海地区从外省新引进高产红薯新品种种植,导致在两广一带沿海地区种植的该品种相继被淘汰。2001年,港口区光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在该镇的光坡村和红沙村发现了农民还保留有少量该原种,经精心选育,现已选育出1500亩的种苗基地。据调查,现在该品种在两广一带仅在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生长栽培,每年只能在当地8月份才能种植,由于薯色红润,具有糯香味,故命名为“光坡”红香薯。该品种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及钾、钙、铁、锌、铜、硒等对有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口感营养极佳,确实是薯中极品。

五. 江苏省 南京 浦口区 年年登科

原料:微开的白色荷花2朵、豆沙馅、芝麻。

特色:色泽鲜艳,花香可口,具有清血散淤,益胃安神的功效

六. 江苏省 南京市 浦口区 乌江卫花

乌江卫花

浦口区桥林镇四周丘陵山区,盛产棉花,称之为“乌江卫花。”它产量高,颜色白,纤维长,保暖强,异乎其他地区之棉,是浦口区桥林镇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远销苏州、杭州、上海各地。凡是做棉絮、棉档生产大商店,其店牌横匾上都大书特书“乌江卫花”字样,可想“乌江卫花”,饮誉之盛。

七. 湖北省 武汉 硚口区 牛肉锅贴饺

距“水货汤包”店约30米远的巷弯处,有一煎牛肉锅贴饺的小摊。摊主乃一中年妇女,使一小平底锅,每锅煎饺不过0.5公斤(每两4个,价一元)。其煎饺皮极薄,煎炸得黄“霜”了的,牛肉馅味纯正,无油腻感,食之香脆可口。惟一遗憾的是,该摊无椅凳,需到相邻的店中点食。

锅贴的做法:

面粉400克,牛肉250克洗净剁末,花生油适量。精盐、白糖各5克,味精3克,料酒10克,葱末30克,姜末15克。

制法:1、肉末内加入料,及适量清水,沿同一方向搅拌至肉馅有黏性。2、面粉中加入适量热水和成面团,揉匀后搓条摘剂.擀成薄皮,包入馅料,捏拢成月牙形生坯。3、平底锅内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将生坯摆放在锅内煎约5分钟,加入适量清水盖盖煎至水蒸干,再转动平底锅续煎片刻即成。


CCOTS旅游小贴士:

地址:硚口区桥口路唐家巷大排挡一条街

交通:2路 7路 558路 110路 588路 703路 708路

八.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山新红衣花生

企沙镇山新村产红衣花生的种皮为红色而且产花生米外面果层皮薄。所产红衣花生是公认的健康食品,红薄皮花生衣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可减轻出血,缩短凝血时间,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而不提高凝血因子水平,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对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贫血有明显疗效而得名。

企沙镇山新村产红衣花生原产地在山新村面前垌,种植面积300亩左右,年产量一万斤左右,产品供不应求。

九. 宁夏 石嘴山 大武口区 黄焖丸子

选用宁夏本地的精羊肉和本地特有的土豆粉,运用多种香料,通过炸、蒸、焖等烹调方法制作而成,具有味浓而不腻,软糯而不膻,受到当地食客的一致好评。

十. 宁夏 石嘴山 大武口区 荞面搅团

荞面搅团是用荞麦面粉轧制而成的一种大众面食,清乾隆年间宁夏曾把荞面搅团作为贡品敬奉皇上。

制作:

1、适量荞麦面加一定比例的盐水,搅拌至稀软,揉成较小块精软光滑的面团;

2、用特制的早已支在锅沿之上的压面床,压成粉条状的面条并使之直接落入已经滚沸的水锅中;

3、煮熟后捞出拌上植物油;,

4、加上用肉丝、葱花、香菜、辣椒、青萝卜片等调制的鲜汤菜,佐以蒜片或蒜末,味醋、香油等调料,即可食用,食用可凉可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