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碳烤牛干巴云南特产 云南的牛干巴可以烤着吃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碳烤牛干巴云南特产 云南的牛干巴可以烤着吃吗更新时间:2023-12-23 20:46:45

一.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红茶

腾冲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红茶

腾冲县茶叶协会

腾冲红茶因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富含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谓是养生佳品。腾冲茶首次出现于史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的州志,而到了道光年间,人工种植茶叶形成了规模,民间也开始了茶叶交易。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资本家引进了印度阿萨姆变种,广泛种植茶叶替代罂粟种植,茶山代替烟山,茶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二.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乳饼

石林县不仅有景色宜人的喀斯特地貌——石林,而且还盛产乳饼。 乳饼是用新鲜羊奶制作,其味具有浓浓的奶香味,营养丰富,并可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如用乳饼切成片与宣威火腿片相隔放在碗内蒸熟吃,味道十分鲜美,还可火烧或调鸡蛋挂浆油煎、炒、煮,亦可生吃,味道各有千秋。

三. 云南省 云南麻鸭

云南麻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蛋肉兼用型品种。主产于云南省西北部,以及曲靖、玉溪、昆明、红河、文山、保山、西双版纳、思茅、德宏、楚雄、昭通等地,遍布于云南全省。除用于生产食用蛋外,另有很大部分仔鸭经人工填词生产腊鸭。

外貌特征:公鸭胸深,体躯长方形,头和颈上部羽毛绿色带有光泽,颈下部有白色羽环,胸、背深褐色,腹部灰白色,尾羽黑色,尾部有2-3根向上卷的羽毛,翼羽黑绿色,镶白边、白色黑边、褐色银边。母鸭虹彩江褐色,部分瓦灰色,喙橘黄色,喙豆黑色。羽毛紧密,胸腹丰满,臀部方形,羽色分黄麻和黑麻两种,黄麻色羽占多数,有少数白羽和花羽个体。皮肤白色。胫、蹼橘红色或橘黄色,趾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30日龄公鸭829克,母鸭773克;70日龄公鸭1568克,母鸭1461克;90日龄公鸭1836克,母鸭1681克;成年公鸭1580克,母鸭1555克。成年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40%,母鸭82.50%;成年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8.40%,母鸭72.90%;110日龄腊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20%,母鸭86.70%;110日龄腊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6.70%,母鸭77.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50天。平均年产蛋135枚,高者达200枚,平均蛋重72克。平均蛋形指数1.44。蛋壳有淡绿色、绿色和白色3种。公母鸭配种比例1:12。平均种蛋受精率79%。公鸭利用年限1-2年,母鸭2-3年。

四. 云南省 红河 屏边县 云南米线

云南米线,即云南当地的米线,是著名食品,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食物。云南人把米线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烹调方法有凉、烫、卤、炒;配料更是数不胜数,大锅米线还有焖肉、脆哨、三鲜、肠旺、炸酱、鳝鱼、豆花等。著名的有过桥米线、鳝鱼米线、大锅米线、豆花米线等。

米线顾名思义是用米加工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加工米线用的大米一般都是相对不太好的米,或者是陈米,据说以前人们因为这些米不好吃,才把它做成米线的。

米线的意义

知道吗?米线是云南人的命,云南人长期在外,回家第一件事必是先过米线瘾;也有的甚至不惜千里迢迢,请人从昆明坐飞机带碗米线来解馋……

米线制作

制作米线有以下几个步骤:泡米(将大米倒入木桶,用凉水浸泡半小时),磨面(放掉水,控干,将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面),制粑(将米面加凉水合成耙),压线(将和好的耙送入米线压榨机(旧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庞大的压米线器械)。15分钟后即成熟米线。),回生(将主线晾24小时,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开。),这样大众味美的米线就制作完成了。

“过手米线”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独具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做法特别,吃法有趣。先把手洗干净,把少许米线放在手心,再把调料加在米线上,用手把米线包圆喂进嘴里,故称“过手米线”。

“鳝鱼米线”是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鳝鱼米线以鲜鳝鱼为主料,还有油炸的水发猪皮,有滋有味。

“鸡肉米线”要数弥勒、云县等地的比较有特色,米线中加入卤鸡汁、卤鸡块,香甜可口,富有营养。

“肠旺米线”主要内容有肠和旺,肠是将猪大肠翻洗干净,卤熟;旺即血,可用羊血或猪血。“豆花米线”的配料为煮过的水豆腐脑,风味别致。

五.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云南裂腹鱼

硬骨鱼纲、骨鳔鱼次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云南裂腹鱼种

地方名

面鱼

外部形态特征

云南裂腹鱼 ,体狭长,稍侧扁。一般长约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头呈锥形,口下位。下唇肉质,后缘游离,具左右2叶,无明显的中叶,唇后沟不连续,下颌内侧微角质化,但不形成锐利的边缘。须2对,几等长,较眼径略长或相等。吻须的末端到达鼻孔后缘的下方;颉须末端达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齿3行,细长,顶端弯曲。鳞细小,腹部自鳃峡至胸鳍末端下方裸露无鳞;侧线鳞较体鳞为大,臀鳍和-两侧均有大鳞。背鳍Ⅲ8,不分枝鳍条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臀鳍Ⅱ5。体背和侧面青灰色,具有多数不规则的小黑斑点,腹部银白色。

生活习性

自然条件下,喜生活于水质清新的江河、水库、湖泊中。人工驯养条件下,能在池塘中饲养。属中小型亚冷水性鱼类,云南特有种。现数量很少。

繁殖

雄性成熟年龄:2-4;雌性成熟年龄:3-6;性成熟体长:雌鱼216,雄鱼150;性成熟体重:雌鱼200,雄鱼60;绝对怀卵量:1656-33855(10980);相对怀卵量:15.53-48.24(24.43);产卵水温:14-17;产卵类型:沉性兼粘性;性腺成熟周期:12;卵特性:沉性兼粘性;产卵习性:石砾上产卵。

六.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云南松菌

松菌又称松菌、松蘑、松蕈、松口蘑、鸡丝菌。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伞菌目,蘑科,蘑属。在云南分布极广,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州市都有生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松茸主要出口基地。松茸喜生于云南松、赤松与栎树、杜鹃等混交林中。每年夏秋为采集野生松茸季节。鲜松茸具有褐色鳞片,菌盖蛋黄褐色,柄深褐色。含有蛋白质17%,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菌肉肥厚,香气浓郁,食味鲜美,为名贵佳肴,并有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痰、止痛、驱虫功效,及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胆固醇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松茸蛋白、多糖的防癌免疫功能深受人们的关注。

七.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云南千张肉

原料:

带皮五花肉、姜葱、料酒、盐、酸菜。

做法:

1、做云南千张肉要选择大块的带皮五花肉,至少要有七八厘米的宽度,把五花肉放沸水里,加姜葱、料酒、盐少许煮至七八层熟捞出稍放凉,在肉的表层均匀的抹上一层蜂蜜。

2、锅上火放油适量,油五层热时把抹过蜂蜜的五花肉下锅走红,走红是个技术活,关键是火力的控制,因为蜂蜜比较抢火,稍不注意油温过高就会使肉面漆黑,影响成菜的效果,尤其是肉皮部份要多加注意。

3、待整块肉均匀的上好色后,捞出放凉切成大薄片整齐的铺在碗底。咸烧白是抹酱油或糖色上色的,但我觉得上色效果不如抹蜂蜜红亮,麦芽糖上色效果应该也不错,还没试过,以后试试麦芽糖上色效果如何。

4、千张肉打底料是用的干制酸菜,我们叫做干腌菜。干腌菜以腾冲出产的最为出名,但现在市场上不多见卖。取干腌菜适量用水浸泡清洗干净,挤干多余的水份,锅上火油热后,下干腌菜小炒一会,加白糖、酱油、盐调色调味,定好味后加小量水煮。待水收干,把炒好的干腌菜铺在肉上,上笼大火蒸40分钟左右,千张肉就做好了。

云南千张肉

备注:

干腌菜是酸甜味的,特别能吸五花肉的油脂,而且酸能克肉腥,千张肉看上去大片大片的肥肉有点吓人,其实入口化渣,并不腻人。我最喜欢吃千张肉里的干腌菜,特别是千张肉底的汁水特别的下饭。学会了千张肉,咸烧白、梅菜扣肉换换打底料,就可以一股脑儿全做出来。

喜欢吃酸菜,更喜欢用干腌菜做的千张肉。

千张肉初一听菜名难免会被吓到,莫非有一千张肉不成?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类似的菜名还有千层糕、千层饼,小小一个菜名也充满了数字的情趣。

千张肉起源于何时不可得知,上网查了下荆楚风味的湖北菜也有千张肉这道菜,做法也基本类似,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弄不好云南千张肉是由入滇的湖北人传入的可能性也极大。

云南千张肉,四川咸烧白,沿海一带的扣肉,做法大同小异。咸烧白是用芽菜打底,加豆豉、泡椒蒸至而成;沿海的扣肉以梅菜扣肉为代表是用梅菜打底蒸至而成;云南千张肉是用干制的酸菜蒸至而成;它们的区别仅仅只是打底的材料有所差异,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说学会其中一道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出三道菜来。

八.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云南沱茶

据有关史料记载,沱茶是在1902年,由云南下关的“永昌祥”茶号首先创制成功的。 关于“沱茶”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由“沱江水煮云南茶”的俗谚而名; 另一种说法是云南茶叶由人背马驮运到西藏,因“驮”和“沱”同音,故称“沱”茶。

沱茶是香味型独具风格的优质产品,也是普洱茶中最著名的品种,这种茶采用肥嫩的 春尖茶作原 料,经高温蒸压软化塑形而成,形状似碗,紧实端庄,色泽暗绿油润、多毫;汤色橙绿明亮,香 味浓溢,性和味甘,脍炙人口。

茶叶入药,在史书中早有记载,而云南沱茶的药用功能则更负盛名,昆明医学院附属 第一医院提 出的报告说,云南沱茶有降脂作用。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沱茶的降脂效果与降脂药物“安妥明”的疗效相似,降脂率达64%,没有副作用。法国医学专家经过临床研 究证实,中国云南沱茶有抗胆固醇奇效。日饮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据 推测,云南沱茶中有一种或数种不详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和节 制胆固醇的奇效。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云南三七

三七,亦称“田三七”、“参三七”、“山漆”,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横卧纺锤 形肉质根,主根粗壮,长约二至五厘米,直径约一至三厘米,有枝根,表面棕黄色或暗褐色。茎直立,单生,不分枝。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小叶通常五至七片,边缘有 细密锯齿。初夏开淡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瓣长圆状、卵形、先端尖。 果实扁球形,熟时红色。

我国古代许多名医的著作中,称三七是“止血之神药,加入补血补气药中更神”。 我国古代军营里常有一些为主帅所重用的将士因为违反了军令,不得不忍受军棍责 打。之后,军医用三七粉为他敷伤,疼痛很快就制止,青肿也可消除。在作战中,为军器所伤的将士,也用三七医治。三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军队治疗金创的要药。


中医学上以根、花入药。根块含有三七皂苷甲、三七皂苷乙,以及生物碱、黄酮苷等化学成分。根块性温、味甘、微苦,有行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花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能。块根主治衄血、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 血。

十.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

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聪明的商家就利用了这一优势,规模腌制迤萨小黄牛干巴,加上精美包装,以每盒3市斤130元的单价出售,成为红河县最具特色的土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