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日照百货大楼卖特产吗 日照哪里卖的土特产便宜实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日照百货大楼卖特产吗 日照哪里卖的土特产便宜实惠更新时间:2024-05-11 08:05:34

一.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清蒸鱼

清蒸鱼的做法以蒸菜为主,口味咸鲜,主料为各类鱼,属家常菜。清蒸鱼鱼形完整,鱼肉软嫩,鲜香味美,汤清味醇。根据各类鱼的不同,营养价值有所不同。

清蒸鱼的味道十分鲜美,而且重点突出了鱼的味道,下面介绍一下制作清蒸鱼的三个技巧。

第一,水烧开后将鱼放入蒸笼,三分钟后取出,将盘中鱼汤倒掉,然后再放入蒸笼继续蒸。此举决定了鱼熟后不腥,特别重要。

第二,在蒸鱼之前,先将鱼握住头尾弯上一下,在鱼身弯曲处垫上一姜块,此举保证鱼蒸熟后呈腰部弓起之生动状,给“型”加分。

第三,龟甲活鱼清蒸时,只在倒掉蒸三分钟后的汤时加盐、葱丝和极细火腿丝七、八丝,其他调料一概不用,以突出鱼味。

二.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大姜

莒县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县大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注册批准。至此,“莒县大姜”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成为所有莒县地产大姜的“身份证”,成为莒县目前惟一一枚,也是继日照市“日照绿茶”之后在日照落户的第二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金字招牌”

在莒县,大姜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就有史籍记载“莒地产芋”,其中的“芋”就是今天的大姜。从莒县地方史志的准确记载追溯,莒县种植大姜至少已有380年的历史。

据了解,莒县大姜有着“外皮金黄、皮薄肉大、肉皮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姜味浓郁”的“金牌”质量,早在十几年前就漂洋过海畅销日本、韩国,并远销欧洲、西亚等地区,为当地农民挣“洋钱” 闯出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目前,在莒县从事大姜专业种植的乡镇多达8个,其中以莒县峤山镇尤为突出,在全县的5万多亩大姜种植面积中,该镇就占了1.6万亩,全镇大约有40%以上的人口收入全部依赖大姜种植,而且该镇还有多位经营者在荷兰、美国、日本等设立了多个大姜进出口贸易公司,年出口创汇逾亿元。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反映该商品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据调查显示,农产品在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价格上涨的幅度一般较原来少则上涨20%,多则能上涨50%,甚至更多。

成功注册的“莒县大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一次对“莒县大姜”的优良品质予以见证,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和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将会发挥独特的作用。

三.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黑陶

日照黑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

日照历史悠久,陶文化源远流长。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蛋壳黑陶高柄镂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现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日照的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这种陶器通体漆黑,闪闪发亮,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原始气息古拙的美,正是这种朴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时尚,而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精美艺术品.

两城镇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黑陶器物千姿百态。两城黑陶制作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从未间断黑陶制作,陶文化源远流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曾聘请两城镇前卞庄村厉彦相就沉碳法黑陶制作进行讲学,并作蛋壳陶的研究工作。1990年,两城黑陶厂刘加东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起对两城龙山黑陶、白陶、红陶进行研究,进行产品的开发研制,所研制的黑陶产品获首届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两城镇被命名为“黑陶之乡”。

四. 山东省 日照 五莲县 纸扎

纸扎,融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是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纸扎艺术入五莲的确时间已无考。据洪凝村一位老者讲,清道光年间,他的家祖就从事纸扎工艺,他已是第五代传人。

五莲县从事纸扎的有数十家,主要分布在县城驻地洪凝和杜家沟、潮河、许孟、于里、汪湖等乡镇。解放前多扎牛、马、轿、柜、聚宝盆、摇钱树、莲花台和人物,用来祭奠和陪葬者。有时也扎风筝,有天宫、八卦、凤凰、刘海、蝴蝶、燕子和嫦蛾等。还扎制彩灯、龙灯。平时多办喜事和建新房的人家作装饰,如扎天棚、美化洞房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纸扎”艺术,吸收姊妹艺术之长,又放新的异彩。从1981年开始,五莲县文化馆、图书馆联合举办春节灯谜会,各村选送的纸扎彩灯,形象各异,争奇斗艳,煞是好看。1986年,洪凝村创作了“双龙戏珠”纸扎艺术品。两条龙盘绕在两根柱子上,中间一颗宝珠,龙旁彩云缭绕。该艺术品仅高一米,造型别致,寓意深刻。1987年春节,五莲县供销社扎制一辆龙形彩车。两条巨龙扎在汽车两边,车动龙动,摇头摆尾,犹如真龙腾云驾雾,观众随车围绕,纷纷喝彩称赞。

五.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西施舌

日照西施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西施舌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西施舌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海洋贝类。

壳体略呈三角形,壳长通常有7~9厘米,壳顶在中央稍偏前方,腹缘圆形,体高为体长的4/5,体宽为体长的1/2。壳厚,壳表光洁,生长轮脉明显,壳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

“西施舌”是岚山海域所产珍稀贝类产品,外壳形态俊秀,壳内软体丰满,形扁似舌,尖部色泽红艳,根部清白如玉,肉质细嫩,口感润滑,味道鲜美,清淡别致,故以古代越国著名美女西施之舌誉之。蛤肉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益精补阴之功效,为其它贝类所不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日照县岚山公社官草汪村党支部-柴历清,进京以“西施舌”赠毛泽东。“西施舌”深受毛泽东的喜爱。事后,毛泽东写亲笔信致谢。“西施舌”由此而闻名。

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壳面光洁,花纹细致,颜色随个体大小而异。壳长7厘米以下者,呈紫色或紫褐色;壳长7-9厘米者,壳面大部紫色,腹缘淡黄色;壳长10厘米以上者,壳顶部紫色,其余为白色或淡褐色。壳内面为淡紫色或白色。

西施舌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下区至稍深的沙质海底;适应性强,对盐度和湿度要求不严;以摄取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物碎屑为主食。

1977年,日照县水产研究所开始西施舌的工人育苗,次年获得成功。首次育出的西施舌苗,在室内饲养达一年之久。从1991年起,日照市进行潮间带滩涂增养殖开发,西施舌资源量恢复较快,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已大量供应日照居民的餐桌。

日照西施舌

地域范围

日照市西施舌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处于日照市两城河口至秀针河口近岸水域,海域范围为北纬34°55′~35°35'37.743″,东经119°17'51.400″~119°41'51.888″,面积16万公顷。该范围包含西施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该区域内西施舌年产量8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日照西施舌以体大、壳薄、肉肥而著称,其外壳形态俊秀,外形似扇,略呈三角形,壳大薄脆,花纹细致,色泽艳美,壳表光洁,具有黄褐色发亮外皮,壳顶呈紫红色。斧足形扁似舌,洁白如玉,有珍珠光泽。 2、内在品质指标:日照西施舌以肉质脆嫩,味道甘美,清淡别致,鲜嫩脆美而闻名,其营养十分丰富,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质10~12g/100g,总磷80~85mg/100g,含铁290~305mg/kg,牛磺酸4.5~5.5g,锌7~8.5mg/kg。 3、安全要求:本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和产品销售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60.4-2001)、《渔获物装卸操作技术规程》(SC/T3003-1988)等。

六.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黑木耳

日照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传,在盘古开天时,日照西部延绵数十里的山脉,有个九顶山。传说,九顶山原来有十顶,由十个像馍馍一样的小山围成一圈,中间有个深不见底的大渊子,里面有十条小龙在宫殿里读书,学习如何当皇帝的本事。十条小龙因为感情好,不愿分开,决定从老大开始,投胎人世去做状元,以后就可以经常见面。玉皇大帝知道此事派南极仙翁处罚兄弟九人,南极仙翁势单力薄,九龙又凭借水上功夫,南极仙翁败下阵来,急中生智,他用南极神功将东面的山头搬走,大渊子的水向东海流去,九龙离开水只好束手就擒。南极仙翁怕九龙逃走,压在大青板下,并在青板上建立了宫殿,叫“回龙观”。九龙由于被困,想念以前十兄弟在一起的日子,痛哭不止,留下的眼泪落在树上,长出了一朵朵黑色的小花,当地百姓称之为黑木耳。九龙之中的大龙投胎焦家,焦竑少时家贫,又嗜好读书,用脑过度,焦竑母亲听说木耳可以补脑,便经常将干木耳发泡,用水焯过后给焦竑吃,就是靠着黑木耳的支撑,和勤学苦读的精神,万历十七年,焦竑得中状元。焦竑获准回大花崖省亲,看到在华岩寺下面巨大银杏树上长出朵朵黑木耳,亲手采摘,并说回到家乡第一顿饭就吃木耳,并对故乡的人数说着木耳与自己的渊源,并一再的感谢故乡人的恩情,做出了故乡木耳“脆而爽口,食之五脏留香”的评价。如今,在日照大华岩村,还流传着“状元木耳”的故事。现在“日照黑木耳”不仅在全县供不应求,还远销江苏连云港、徐州、苏州、南通、南京、上海等地。“日照黑木耳”以其色列、味郁、形大、朵厚、片脆而闻名。

七.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文蛤

文蛤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是近几年来闻名中外的新四大名产之一。文蛤贝壳背缘呈三角形,腹缘呈圆表,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有一层黄褐色的光滑似漆的壳皮。小形个体贝壳花纹丰富,变化多端;大个体则较为恒定。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区的细沙或沙滩中。文蛤肉细味美,蛋白质含量13.19%,除熟食外,还可以干制或做罐头。文蛤的药用价值也较高,古代医学认为食用文蛤可治恶疮,现代医学认为文蛤软体、消化育囊的提出物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文蛤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贝类之一。日照沿海文蛤资源丰富,拥有适宜文蛤繁养殖的潮间带滩涂近2万亩。1993年以来,对虾与文蛤池塘混养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规模达5000亩左右,年产文蛤近1000吨。

八. 山东省 日照 五莲县 山蘑菇

【山蘑菇】 五莲县近海多山,气候温湿,枯叶腐草遍地,盛产山蘑菇,且种类繁多,可供食用

者多达十余种,年产鲜莪25万公斤。其中,最负盛名者为松莪、松扎、松伞3种。

松莪 又有黄莪、粘莪之称。生于松柞下的枯草败叶中,呈伞状,鲜时顶多为柿黄色,有的亦为

橙色,顶面光亮,底面为密网状,四周边沿下垂,肥厚多肉,柄高寸许,通体粘滑。产于多雨季节,

8月中旬至9月初为最旺季。干、鲜均可食用,以晒干后食用者居多,产量最丰,约占诸种山蘑菇总量

的90%以上。

松扎 夏秋之交,生于松林下。体形较松莪为小,顶为平面状,较硬,桔黄色,肉薄,柄白色且

细,宜鲜食。

松伞 生于马尾松下,秋分始出,大小如成人拇指盖,顶厚柄粗,长成者为松伞;未放头时,顶

为半球形,上有紫色,称紫顶。干食、鲜食均可,以晒干后食用为佳。

山蘑菇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为食用佳品。吃法多种多样,鲜食,可放

少许辣椒清炒,亦可做汤;干食,炒、煎、炸、炖、做汤、做菜均可。其中,松伞尤为莪中上品,鲜

中带有清香,口感滑而不腻,余味爽口悠长,备受人们喜爱。

九.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菊花心萝卜

【菊花心萝卜】 莒县菊花心萝卜,因内瓤鲜红如菊花而得名。是菜农在长期的种植中培育出的

一种属水果性的小萝卜,被当地人风趣地称做“心里美”。主要品种有“莒县红皮”、“菊花心”。

菊花心萝卜的种植方法同青萝卜一样,只是株距小些,一般株重250克左右,只及青萝卜的1/4

~1/5。刚收起的菊花心萝卜吃起来又辣又硬,口感较差,需一定时间的入土培藏方可生食。菊花心

萝卜同青萝卜相比,有明显的水果特点:含糖量高、肉质细腻、甘甜可口;汁水多,滑嫩清脆、生津

解渴;颜色美,外皮或红或绿,内瓤鲜红,最宜生吃或凉拌。莒县一带,每到冬春时节,主人喜欢用

萝卜、香茶来招待客人。萝卜就茶,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1987年,全县产萝卜10多万公斤,销往各地。

十.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刀鱼

日照刀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刀鱼”因其个体较大,肉肥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独特的品质使其成为广受欢迎的食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