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厦门出名的特产店 厦门最好的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厦门出名的特产店 厦门最好的特产店更新时间:2023-12-25 09:29:03

一.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古宅大蒜

古宅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古宅大蒜是古宅大蒜福建厦门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的。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00人,耕地面积3000亩。古宅一带村落,地处丘陵,隆冬风大,湿度较低,土壤疏松深厚,很适合大蒜生长。如今古宅大蒜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村民农业生产的主导产品,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3000多亩耕地均以种植大蒜为主,目前带动本区及南安市周边村共发展种植面积约9000多亩的规模,年产值6000多万元。作为驰名,“古宅大蒜”以其瓣大皮薄、味道香辣的独特优点和杀菌健胃等药用功效,风靡闽粤两省和港澳地区,远销新加坡、比利时、斯里兰卡、菲律宾、日本等国,是厦门市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

古宅大蒜于1992年通过形成福建省地方标准化FDB/NY92栽培管理技术,1999年青蒜通过形成福建厦门农业标准规范DB/XNY7.0-1999的无公害指标,2002年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古宅”商标,树立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目前村民正积极组织筹措成立“厦门市翔安古宅大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将进一步推动大蒜生产的有序经营,为实施“市场+合作社+农户”的经济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专家指出,古宅大蒜有三大优势可利用。首先是季节优势,青蒜苗出口刚好可以弥补东南亚市场季节需求缺口,我国苏北和鲁南地区大蒜主要是以蒜薹和蒜头形式出口,并且集中在5月~6月下旬出口。此时正好是东南亚国家青蒜苗收获季节。古宅大蒜则不同,它的播种季节在每年8月~9月,到10月~12月进入采收。10月下旬开始,到来年的2月,为青蒜苗出口季节。这时刚好可以进入东南亚国家,供应春节和元宵市场。其次是品牌优势,目前种植地集中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及周边一带的“古宅大蒜”,味道独特,辛辣、味浓厚、耐寒,为国内上好的品种,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它在口感上迎合了东南亚国家居民饮食习惯。第三效益优势也是青蒜苗出口取胜的“秘诀”。东南亚春节大蒜市场的年需求量为2000多吨。从价格看,厦门青蒜苗市场收购价约为1300元/吨,其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价格更是高达6000~7000元/吨。据悉,2001年以来大蒜出口主要输往东南亚,并且多是供应春节、元宵节的市场需求,其中以马来西亚最多,占49%,其次分别为日本(21%)、新加坡(17%)。

古宅大蒜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2877116

大蒜(新鲜蔬菜)

二.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干炸鲟盖

【厦门风味:干炸鲟盖】

〖菜肴特点〗外酥里嫩,醇香味鲜,脍炙人口,1993年获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团体金牌奖。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主料:小寻12只(750克)

辅料:鲜虾仁250克,净荸荠150克,猪肥膘肉50克,咸饼干末100克,鸭蛋1个。

调料:淀粉、姜末、胡椒粉、绍酒、精盐、味精、芝麻油各少许、花生油1000克。

制法:1、将寻洗净苤熟,剥下寻盖,修齐边沿,清除盖内杂质,剔取所有寻肉;虾仁去沙线,剁成泥;猪肥膘肉、荸荠均切细丁。以上各料混合,加上精盐、味精、绍酒、胡椒粉、姜末、芝麻油、蛋清、淀粉拌为茸料。

2、在每个寻盖内抹上湿淀粉,分别填入茸料抹平,涂上蛋黄液,再撒匀饼干末,然后下六成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装盘即成。

三.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龙宫水晶蚌

【厦门风味:龙宫水晶蚌】

〖菜肴特点〗清澈透底,清淡鲜美,脆嫩滑爽,1986年获福建省"名优菜肴"将;1993年获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金牌奖。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主料:鲜石斑鱼肉200克。

辅料:虾胶1000克,蛇1条(250克),姜片、芫荽各少许。

调料:淀粉250克,精真诚、味精、鸡精各少许。

制法:1、将石斑鱼肉拍成茸,加淀粉揉匀搓透后擀成一张张小鱼皮,分别包入适量入味虾胶,捏成饺状,上笼屉蒸熟取出,装入汤碗。

2、将蛇宰净,取蛇骨加清水750克、姜片制成蛇汤,去其杂物,调以精盐、味精、鸡精,倒入汤碗,投入少许芫荽即成。

四.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鳄鱼屿蚝油

鳄鱼屿蚝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鳄鱼屿(鳄鱼岛),又名白屿,位于厦门翔安湾东咀港东南海域,面积14.95万平方米,形状像条鳄鱼。这里出产闻名世界的文昌鱼。
岛上植被覆盖率较高。岛上有20多间砖石砌成的两层楼房及平房,有两口淡水井,是厦门唯一有淡水井的无居民海岛。岛周围海域密布海水养殖设施。

厦门鳄鱼屿蚝油“洋江”牌、鳄鱼屿蚝汁“洋江”牌产品的原料,来自同安海湾内的16个滩涂及五个海屿。其地理方位位于福建东西沿海。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因盛产珠蚝而闻名遐迩。厦门“洋江”蚝油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的蚝油、蚝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因如此,厦门检验检疫局原产地标记保护小组选取了厦门鳄鱼屿蚝油与蚝汁“洋江”牌这个能体现厦门特色的产品作为第一个原产地标记注册的产品。经过半年来的企业辅导、原产地标准考核,终于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评审小组的现场评审,成为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企业。这是厦门检验检疫局原产地保护小组考核通过的第一家企业。

五.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漆线雕

是 厦 门 历 史 悠 久 独 远 销 东 南 亚 各 国。 具 特 色 的 民 间 工 艺 漆 线 雕 是 以 精 细 的 漆 线 品. 自 唐 代 彩 塑 兴 盛 经 特 殊 的 制 作 方 法 缠 以 来, 漆 线 雕 便 被 绕 出 各 种 金 碧 辉 煌 的 人 应 用 于 佛 像 装 饰。 物 及 动 物 形 象,尤 以 民 早 在 几 百 年 前 漆 线 间 传 统 题 材, 如 龙 凤、 雕 像 就 驰 誉 中 外, 麒 麟、 云 水、 缠 枝 莲 等 为 多。 过 去, 漆 线 雕 大 都 只 限 于 木 本, 漆 篮 和 戏 剧 道 具 上。 近 年 来, 已 发 展 到 装 饰 在 盘、 瓶、 炉、 等 瓷 器 和 玻 璃 器 皿 上, 琳 琅 满 目, 美 不 胜 收。 目 前, 厦 门 工 艺 美 术 厂 把 漆 线 雕 与 陶 瓷 结 合 起 来, 创 作、 生 产 了 线 条 陶 瓷 作 品。 如 线 条 瓷 塑《 郑 成 功》, 参 加 了 全 国 工 艺 美 术 展 览, 并 被 选 送 到 日 本 展 出, 获 得 好 评。 小 件 漆 线 雕 工 艺 品 用 绫 缎 制 成 盒 子 包 装, 小 巧 玲 珑, 便 于 携 带, 是 旅 游 纪 念、 馈 赠 亲 友 的 佳 品。( 厦门)

六.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青果

青果

青果的正式学名叫橄榄。此果深秋成熟,仍是青色,故称青果。青果是硬质肉果,初食时带苦涩,久嚼之后,才觉清香甜美,回味无穷。果肉味初涩,久嚼微甜。这先苦涩后甜美,犹如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古时又称“忠果”、“谏果”。正如《南方草木状》一书中所说:“味虽苦涩,嚼之芳馥”,最初入口时,只觉酸而苦涩,待细嚼后,渐感苦尽甜来,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据说,食用橄榄细嚼之后,如能呷上几口好茶水,那种香幽幽甜丝丝的橄榄味,可从齿间一直通到喉咙底下,令人咂咀不迭,精神顿爽,难以忘怀。

七.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同安马蹄酥

马蹄酥,雅名“香饼”,是厦门、泉州闻名的佳点,同安的马蹄酥最为著名。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该产品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为辅料,用糯米发酵后制成。因成品四周厚、中间薄、形似马蹄而得其名。其特点为酥、松、软兼备,色、香、味俱佳。

马蹄酥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回家乡陕西省探亲时,携带马蹄酥作为随身礼物。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

八.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油葱粿

【厦门风味:油葱粿】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九.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白片鲟

【厦门风味:白片鲟】

〖烹制过程及原料〗

其做法是:选取用肉宝膏满、闽南沿海的红鲟入锅,放少量食盐,煮至水干壳红,透出一股蟹香,取出切片装盘上桌。此时肉白似玉,膏红如丹,味道清鲜。食时配以姜丝,佐以辣料。

十.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面线糊

系 以 虾、 蛏、 淡 菜 等 味 美 质 鲜 的 海 产 品, 熬 汤 与 面 线 煮 成 糊。 煮 时 要 掌 握 好 火 候, 达 到 糊 而 不 烂, 之 功 效。 面 线 糊, 除 以 海 鲜 作 配 料 外, 还 可 加 鸭 血 或 猪 血, 或 切 一 些 猪 肠 放 入 面 线 糊 中 煮 炖, 使 油 脂 融 入 其 中, 猪 肠 也 烂 熟 好 吃, 再 配 上 油 条, 炸 葱 花, 胡 椒 末 作 为 调 味, 味 道 更 为 浓 烈 可 口。( 厦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