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市武隆必吃十大特产 重庆武隆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市武隆必吃十大特产 重庆武隆有什么特产好吃的更新时间:2024-01-10 20:46:08

一. 重庆市 石柱 腊蹄子

腊蹄子是土家特色菜之一。最正宗的腊蹄子是每年冬季,土家人把自家的年猪“肢解”后趁着余热,洒上佐料淹上3~4天,让其味完全渗入猪肉中。然后,将猪肉悬挂于火坑上,用松柏枝、桔树枝、橘皮等点火慢熏成一块块微黑或者腊黄色的腊肉。

熏好的腊肉挂在屋外,一个冬季都不会坏掉。想吃的时候,就割一块下来,洗净,剁块,用开水焯过备用。放少许油在锅中加热,然后把花椒、辣椒、大蒜、姜放入锅中爆出香味后放入焯好的腊蹄子,大火翻炒。待油被收得差不多的时候,往锅中倒入开水,沸腾后转入砂锅中文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好了!

二. 重庆市 武隆 武隆高山萝卜

武隆高山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隆高山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隆高山萝卜

地域范围

武隆县地处渝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交汇地区,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以山地为主,一般相对高差都在700-1000米之间,县境最高海拔2033.3米,最低海拔160米。武隆高山萝卜产于重庆市武隆县范围内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北双河乡新春村和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仙女山镇仙女村区域,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生产面积800公顷,年产量6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武隆高山萝卜生产地域范围地层为石灰岩,土壤为黄壤,多为岩成土,pH值5.5-6.5,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3%;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农用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三废”污染。

(2)水文情况:县内水系十分发达,乌江干流由东向西横贯全境,流程达80余公里,芙蓉江、大溪河、木棕河、长途河、石梁河等十二条支流与乌江汇合,形成武隆境内乌江水系。境内各类水资源除乌江外合计21.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20.8亿立方米。产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地表径流或蓄水,水量季节性丰富。农业灌溉用水泥沙含量为5-20%,矿化度<1g/L,灌溉水温根据我县自然特点结合作物生长期可以得到合理调节,水质符合国家农田灌溉用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其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春雨、夏旱、秋绵、冬干,云雾多,日照少,无霜期较长,立体差异显著。年平均气温10-17℃,年降雨量1094.4mm,无霜期210-260天,空气相对湿度74-83%。

(4)人文历史情况:武隆县是世界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森林覆盖率在40%左右。境内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芙蓉江景区和芙蓉洞、天坑三桥和地缝等景区。从十九世纪开始,先后在高海拔地区有种植萝卜的习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新品种开始大面积种植。此后不断进行品种更新和质量控制,面积不断增大。由于高山耕地面积广,实行轮作,加之气候适宜,病虫害极少,出产的“武隆高山萝卜”具有特定品质,产品脆、嫩、甜,口感好,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制干菜均可。武隆是重庆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整体推进县,武隆蔬菜已成为保障重庆主城秋淡市场供应的主要菜源,还在周边省市和东南沿海占有了一定市场,产品外销量大,农民增收致富明显。武隆县政府已将蔬菜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来抓,重庆市政府已将武隆蔬菜基地列为保障重庆主城秋淡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武隆高山萝卜产地位于重庆市武隆县范围内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北双河乡新春村和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仙女山镇仙女村区域,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产地质量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18407.1-2001)。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外观和内在品质好且符合市场需求的萝卜优良品种,如韩国幕田春、白玉大根等。

(3)生产过程管理:执行《无公害食品萝卜生产技术规程》(NY5083-2002)。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萝卜根膨大后根据市场行情决定采收时间供应本地和重庆主城市场,销售不畅时进行加工。

(5)生产记录要求:由业主或基地专业合作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武隆高山萝卜品质特性特征:以肥大的肉质根供食用。肉质根的形状、大小、色泽等因品种不同而异,有长圆筒形、长圆锥形、扁圆形等。外皮一般白色,肉质颜色大多为白色,肉质根的大小差异也大。在肉质根生长盛期,大量的同化物质输送到肉质根内贮藏,肉质根膨大,生长速度快。

(2)武隆高山萝卜安全要求:产品执行《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武隆高山萝卜根据产品形状、色泽、鲜嫩度和产品特性,在采收后分为四级:特等、优等、一等、二等。特等蔬菜由出品企业采用冷藏车运输到港口,再用冷藏集装将鲜菜运输到东南沿海或出口到东南亚。优等品用鲜菜盘、保鲜膜定量包装,加贴蔬菜质量安全标识,再用塑料箱分层存放,标明品名、净重、产地、采摘日期、防震等,由净菜生产加工企业采用快装、快运送到签约超市。一等品采用散装或袋装快速运输到重庆主城及周边批发市场。二等品由县内加工企业直接收购,采用脱水、盐渍或淹制等方式加工。

三. 重庆市 武隆 卤鸡翅

食友卤鸡翅选用上等鸡翅为主料,使用传统配方和现代食品生产工艺精制而成。色泽自然,鲜香浓郁、风味独特,口感俱佳,老少皆宜。是佐酒伴餐之佳肴,休闲旅游之上品。

配料:鸡翅、精盐、鸡精、味精、香辛料、植物油、亚硝酸钠、山梨酸钾。

产品标准号:Q/YFS05-2004

卫生许可证:渝卫食证字(2007)第500104-0939号

保质期:180天(0-25℃)

保存方法:低温、勿压,建议冷藏

食用方法:开袋即食

四. 重庆市 巫山 庙参

党参

为巫山,又名“庙参”。以其质柔润,味甘甜,嚼之化渣者为上品。有补中、和胃、清肺、益气、生津、化痰之功效。

五. 重庆市 武隆 武隆猪腰枣

武隆猪腰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隆猪腰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自重庆市武隆县羊角镇,是一个鲜食枣地方品种,经长期栽培自然选择变种而来。又名武隆猪腰枣、羊角猪腰枣。羊角枣子成名很早,大概从唐朝时期就盛产。随着沿江公路贯通和武隆旅游的大发展,羊角枣子的知名度和销售价格迅速攀升,深受游客青睐。2009年羊角枣子正式命名为“武隆猪腰枣”,市林业局也授予羊角镇为“重庆市枣子之乡”。其口感佳、产量高,深受重庆及西南市场欢迎。

武隆猪腰枣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659年,唐太尉长孙无忌因反对武则天为后,被流放到黔州(今彭水县),其食谱里就有每月食枣1升的记载(见《武隆县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志》),由此可见在上千年前当地农民就有栽种枣树的习惯。据居住在长孙无忌墓(今武隆县江口镇境内)旁的老者回忆:以前在墓地旁有许多二个人合抱都抱不完的老枣树。据林业部门调查,武隆县目前有武隆猪腰枣原生资源约4万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成年大树1千余株,仅羊角镇鹅岭村干周1.5米以上的枣树就有82株。其中最大的1株枣树树龄在1000年以上,干周2.33米,树高25米,东西冠径10.2米,南北冠径10.5米,年产量达150公斤以上,当地群众称为“千年枣王”。武隆猪腰枣是我国珍贵的地方枣树优良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劳动人民长期优选培育形成的一个早熟鲜食枣地方优良品种,因其果实呈圆柱形,果肩较宽,腰部稍瘦,略微凹陷,形似猪肾(当地人称“肾”为“腰子”),因此得名猪腰枣。该品种树势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自然座果率高,丰产,果实品质优良,2006年9月26日,被重庆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重庆市林业局公告2006年第2号,编号:渝S-SV-ZJ-008-2006),现武隆猪腰枣作为特色经济林品种在全县及部分区县大力推广发展。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圆柱形,腰部稍瘦,果肩较宽,形似猪肾(当地人称猪腰子),顶点凸起,果皮褐红色,光亮。 2、内在品质指标:皮薄肉厚,果肉绿白色,脆,蜜甜,风味浓郁;果核长纺锤形,两头锐尖。水分含量≥68%,可溶性固形物≥22%,可食率达≥93%。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GB18406.2)要求。

地域范围

武隆猪腰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巷口镇、江口镇、白马镇、长坝镇、火炉镇、石桥乡、白云乡、平桥镇、鸭江镇、沧沟乡、凤来乡、庙垭乡、黄莺乡等15个乡镇,东至沧沟乡大田村,西至凤来乡送坪村,南至石桥乡八角村,北至鸭江镇双河园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4′40″~107°38′45″,北纬29°21′05″~29°25′00″,海拔200~1000米范围。

六. 重庆市 荣昌 荣昌陶器

荣昌陶器原产地为安富镇,清代以前叫磁窑里,有史可证的陶器最早出现在汉代,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发展,20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100多年前就销售到东南亚地区,60年代起,销售到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挪威、芬兰、日本等国。现在,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一说起陶器,荣昌人就一脸骄傲和自豪。

荣昌有四宝,折扇、陶器、夏布、猪。荣昌陶器和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一起, 荣昌陶器合称中国四大名陶。800年的生产历史,赋予荣昌陶器更多的文化底蕴。 “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些从宋、清代就开始流传的民谣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时荣昌生产陶器的规模和销售的盛况。因此,荣昌县和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市、广东佛山市一起并称四大陶都。

荣昌陶器主要生产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由于荣昌的陶土粘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的美称,人们因此给了荣昌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馨”这9个字的评价。

荣昌陶品种繁多,工艺陶中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夭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以各种色釉装饰的"釉子货",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装饰大方朴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还包括各类日用品(蒸钵、鼓子、茶具、酒具、饭确、痰孟)和鉴赏品十余种和烟具,产品分"泥精货"与"秘子货"两大类。各类鉴赏品设计灵巧,造型优美,透示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目前荣昌设立了陶都博艺馆、陶工业园区、陶吧及陶器市场,以便能更好地发挥荣昌的陶技术和陶文化优势。

荣昌陶器

荣昌县安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

13097894

陶器

七.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一款发源于重庆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品种丰富,一般按有没有臊子来分,没有臊子的小面调味料也很丰富。一碗面条全凭调料来提味儿,先调好调料,再放入面条。麻辣当先,面条劲道,汤鲜而厚味。

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啊,美女,山城什么的,但是如果我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小面。小面是重庆人和川东人对面条的称呼。狭义的小面是指仅以葱蒜酱醋辣椒调味的面条,而在老重庆的话语体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酱,排骨等豪华浇头的面条也称作小面。不像其他地区吃面条时讲究的面条筋斗,汤头鲜浓,重庆人对小面优劣的评价的标准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灵魂所在。

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堂子装修的不好,甚至没有堂子——美女在这个时候也从不顾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吃着那是个香哦;西装革履的绅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重庆小面吃尽。面摊前,男女老少——有白领,有棒棒,有小学生,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不论身世,不论地位,为的就是一碗重庆小面。

制作方法

做法一

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在讨论重庆小面,其实按以下步骤你也可以做出好吃重庆华飞小面 重庆华飞小面

的小面:

A、面一定要新鲜的水面(南方那种碱面不行,有点碱就可以,超市有卖的)。

B、准备好调料,按步骤放到面碗里。

C、不知不觉放了这么多调料到碗里了,加点沸水进去把它们调匀一下(有骨头汤当然最好)。闻一下,是不是香气已经飘出来了?喜欢干拌面的少放点水。

D、先往烧开的水里煮点蔬菜(冬天推荐莴笋),等2分钟把面放下去,搅拌一下,煮到断生(用手掐开一截面,没有白点即可)就可以装碗了 。

做法二

主料:面条(生)

辅料:莴笋叶、葱、花椒粉、姜、蒜

调料:酱油、辣椒油、鸡精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

做法

1、把姜蒜剁成末,把香葱摘洗净切成葱花。

2、莴笋叶冲洗净用手揪成段。

3、锅中加清水烧开。

4、水开后抽入一小把挂面,然后快速用筷子搅散。

5、趁着煮面条的时间调汁,两勺酱油、两勺花椒面、一勺姜蒜末、两勺红油辣椒、半勺鸡精、一勺葱花、一勺猪油。

6、在调料碗中加入两锅勺面汤,家里如果有骨头汤是最好了。

7、看着面条没硬心,放入莴笋叶即可关火。

8、把莴笋叶先挑入碗中,再挑入面条,最后撒上葱花。[2]

4制作技巧编辑酱油,不需要多贵的生抽老抽,黄豆酱油即可。(为什么要先放呢?因为碗里没有东西才可以掌握放酱油的量,可以先少放,万一淡了加盐,切记不要在煮好的面里加酱油)味精和鸡精(你要是看见过那些知名小面放调料,你就知道味精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了,建议多放点)

油辣椒,小面的灵魂。就用在超市买袋装的辣椒面(有种叫“美名洋”的牌子不错)放在小罐里,熟菜油加热到7成热淋进去就成为辣香扑鼻的油辣椒。花椒面,能吃辣的城市很多,最能吃麻的大概就四川和重庆吧。所以花椒也不能马虎,最好用茂汶的,超市也有的卖。也可以用新花椒做的花椒油,更香。以上2种调料一定要非常新鲜才可以达到最美味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家里的面总没有外面好吃的原因,因为面馆是天天换这2种调料

混合油(猪油、菜油、香油),油一定要多放点,这也是关键。不喜欢吃猪油的朋友可以用菜油、色拉油和香油混合代替

葱花,多放。以上调料是必备,以下有条件和喜欢吃的朋友的可以准备

炒香的花生碎粒

少量姜蒜末,也可以用超市有卖的姜油蒜油代替

醋,对于喜欢吃酸辣小面的朋友来说很重要,但不要放太多

八. 重庆市 酉阳 酉阳蜂蜜

酉阳蜂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酉阳蜂蜜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两罾乡农业服务中心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九.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重庆辣子鸡

本菜是一道著名的江湖风味菜,因缘于歌乐山而故名。干辣椒不是主料胜似主料,充分体现了江湖厨师“下手重”的特点。成菜色泽棕红油亮,质地酥软,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是一款食者啖之难忘的美味佳肴。

大约12年前,重庆歌乐山三百梯一家路边小店,推出了以麻辣为主的辣子鸡。此菜用料特别讲究,主料一定选用家养土仔公鸡现杀现烹,以保持鲜嫩肥美,辅料非川产上等辣椒、川产茂汶大红袍花椒不用,这样烹出的菜品,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麻辣酥香,鲜嫩化渣。别看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考验厨师的功力,尤其是对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鸡必须色泽鲜艳,与辣椒交相辉映、不能发黑,鸡块必须入口酥脆、带有干辣椒过油的清香,甜咸适口。火候非常难掌握,可以说是“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不熟”。

大盘盛菜,辣椒多于鸡肉,食客在满盘红亮的辣椒中轻挑慢选,寻找鸡丁是它的突出特征,回味悠长而使食客津津乐道。辣子鸡是重庆菜中的大哥大。辣子鸡问世,带出一大批菜肴、形成的辣子系列菜,如:辣子田螺、辣子肥肠、辣子蹄花、辣子鱼丁、辣子竹虾。

材料:鸡肉 250g ,油 300g ,四川泡椒 30g ,干辣椒(朝天椒最好) 150g ,花椒 50g ,料酒 20g ,酱油 20g ,味精 5g ,盐 15g ,四川麻辣酱 30g ,葱姜少许。

做法:

1 讲鸡肉切成 1.5 – 2 厘米见方的小块。姜切片,葱切细丝,干辣椒切开。

2 将鸡肉放置到碗中,加酱油,料酒,味精,盐,姜片少许,少许花椒。拌匀,腌制 25 – 30 分钟。

3 锅里倒入 300g 油。烧热后,下鸡块炸。炸至姜黄色以后,盛出放置一会儿后,再次下锅炸。然后出锅沥油,待用。

4 在锅中留少许油,大火烧热。下葱姜,四川泡椒及麻辣酱爆香,然后下炸好的鸡肉块翻炒,直至鸡块均匀地沾上酱。 2 -3 分钟后,将干辣椒和花椒下锅。 2 分钟后转中火不断翻炒。待锅中的油汁被吸收的差不多,辣椒花椒焦香时,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辣椒和花椒可以随自己的口味添加, 不过为了原汁原味的体现这道菜的特色, 做好的成品最好是辣椒能全部把鸡盖住, 而不是鸡块中零零星星出现几个辣椒和花椒。

2. 炸鸡前往鸡肉里撒盐, 一定要撒足, 如果炒鸡的时候再加盐, 盐味是进不了鸡肉的, 因为鸡肉的外壳已经被炸干, 质地比较紧密, 盐只能附着在鸡肉的表面, 影响味道。

3. 炸鸡用的油一定要烧得很热, 否则鸡肉下去很长时间外表都不会炸干的, 就算等了半天炸干了, 那就真的是干了, 一团死肉, 很难吃, 完全没口感可言. 所以火一定要大, 外面炸脆了, 里面还相对较嫩。

十. 重庆市 武隆 羊角梨

产于武隆县羊角区,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这种梨果型美观,汁多浓甜清香,肉白脆嫩化渣,有一股蜜糖的独特风味。

武隆羊角不仅羊角醋、羊角豆干闻名全国,还有一种水果也受广受欢迎,那就是羊角梨,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这种梨不同于闻名平常的梨,它外形圆润,有苹果之姿,皮色金黄美观。尝起来更是汁多而浓甜清香,肉质白脆嫩化渣,口感极佳,有一股蜜糖的独特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