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南海区广东特产店 佛山特产必买清单大沥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南海区广东特产店 佛山特产必买清单大沥店更新时间:2024-05-19 14:29:49

一.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船晒鱼干

船晒鱼干

本品是以在无污染的北部湾天然海洋捕捞的新鲜鱿鱼、墨鱼、红鱼、龙利鱼为原料,在渔船上边捕捞边加工边晒干原始方法,无苍蝇和环境的污染,不添加任何化学防腐剂。因此保持了原有的风味和各种营养成分,风味、口感更纯正、天然,更美味更健康。

二. 广东省 江门 江海区 礼乐巨峰葡萄

   从江海区0沿着新修的主灌河公路前行,走不远就见到一大片浅绿的葡萄园。据介绍,礼乐镇栽种葡萄是从1989年开始的,也是珠三角种植最早的葡萄园,由于气候原因,种植初期效果并不好。自1995年开始,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北果南种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礼乐镇向东村的葡萄园已经是珠三角地区种植面积最广,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近1500亩。向东村的葡萄也成了江海区发展“一村一项目”的一个亮点,香港的电视台还专门来这里拍过旅游特辑。

    礼东葡萄园位于广东省级生态示范区——礼乐镇主灌河两侧,有近20个葡萄园,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主要分布在礼东的三成围、天福围和流沙围三个村子里。

其中位于天福桥旁,由三名区姓农民种植巨峰葡萄的葡萄园最具代表性。他们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广泛采用“Y”型整枝、果实套袋保果等技术,使得北果南种获得了成功,其稳产、丰产栽培技术在我市首家通过市级鉴定。这些葡萄园是珠三角种植最早、规模最大的南亚热带地区葡萄生产基地,并被江海区0定为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基地,被市旅游局定为生态旅游接待基地。

礼乐巨峰葡萄是80年代初由日本引入江门市江海区礼乐镇种植的。由于葡萄对气候、土质环境条件要求极为严格。经过10年艰苦的摸索,90年代开始一套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渐露头角,成就了礼乐葡萄种植产品的发展,使人们品尝到南国鲜美葡萄。该技术经专家评点,获得广东省农业厅《南国热带葡萄早结丰产》技术鉴定,树立了广东葡萄种植的里程碑。

礼乐巨峰葡萄具有鲜甜多汁、风味佳、易剥皮的特点,含糖量达15%以上,乃夏季佳果。每年6—8月成熟丰收时节,吸引了大批游人采摘品尝,好评如潮,畅销省内外。礼乐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亩,亩产量达1.5吨左右,鲜品果实套袋保护,产品达无公害质量标准。

三. 广东省 江门 江海区 黄沙蚬

黄沙蚬现在是难得的食材,其产量不高。黄沙蚬的特色在于肉质肥美、色白质脆、蚬味鲜香。

黄沙蚬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的,蚬身大,肉肥嫩,清甜味美,远胜于一般的泥蚬,远近闻名。西江支流经睦洲镇之前,水流湍急,把大量的细沙和蚬冲到睦洲,停留在江河里。蚬在黄沙里 “安居乐业”,享受西江水赐予的自然环境,长得又肥又嫩,成为睦洲的。睦洲又以石板村产蚬最多,质量最好,有“本地鲍鱼”的美称。

四. 广东省 江门 江海区 外海面

外海面(食)

在江门街头,一讲到面食,人们好自然就会想到外海面。以外海面做卖点的面食档在江门真是随处开花遍布大街小巷。外海面之所以可以做到街知巷闻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它食落爽滑兼“弹牙”,并伴有靓面加鲜鸡蛋的清香,口感十足。据师傅讲,做外海面除了用靓的面粉加鲜鸡蛋按一定的比例精心配制外,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和面后用“竹升”压面团以增加面的筋度,这样做出来的面条就弹性十足。

外海面的手工制作技艺从清朝末年起已在外海盛行,流传至今,有着至少10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20年代,外海的摊贩就流行挑着担子、边走边敲着竹板叫卖,当时的流动面担商贩,穿街过巷时敲击着两块竹板,发出“笃得”之声,不绝于耳,吸引邻里。

到上世纪30至40年代,街市上出现“前店后厂”的面铺,还有一些卖外海面的大排挡,所用的外海面都是自产自销,风味地道。那时,很多外海人喜欢吃外海面,有人甚至每晚都要吃一碗外海面才能安睡。

外海面与其他面条最大的不同在于打面(即擀面)的方法不同。制作过程主要用鲜鸡蛋、靓面粉等作原料,反复搓匀,将一条长2米的粗竹杠(当地人又称“竹升”)套在拴于面板上的藤圈里,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竹升”对面板上的面团反复地弹压,直到起“筋”(粘性)为止。待面块薄如布匹后,再用利刀把面切得细如银丝,最后将面放在太阳下晒一两天,保存即可。

外海面制品生产主要以家庭式生产作坊为主,规模小、产量低、产品主要属初级加工产品,加之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导致难以做大做强。外海面发展至今,已有一些老字号走向了机械化批量生产道路,当中独占鳌头的当属“黎记”。

五.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江双蒸酒,在南海内外都是知名品牌。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如何保护和促进发展,既推动南海区域品牌产品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又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话题。九江酒厂采取措施,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赞赏和支持的。

九江双蒸酒——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酒类中的万宝路。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西江河畔适宜的局部气候、清冽的水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九江人民酿造出适合岭南气候条件下饮用的优质米酒。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明清以来南海九江酒业的专业发展史,又是一部南海手工业、商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更见证了华人海外图存的艰难历程。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与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独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九江双蒸酒从未间断的内销与出口,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这奠定了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人文、民俗、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1952年,九江镇12个酒坊组成联营社,成为九江酒厂的前身,并成为九江双蒸酿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江双蒸酒企业生产标准:Q/JJ0011S-2013《九江双蒸酒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六. 广东省 江门 江海区 蛇煲鸡

蛇煲鸡

冬日,瑟瑟寒风刮得人们纷纷竖起衣领。按照民间说法,秋冬是进补的大好时节。

蛇煲鸡,以广西的草花蛇配本地0鸡,加入党参、北芪、杞子、红枣、银杏、果皮等中药材煨制而成。此菜的做法是:把蛇放血洗净,剥皮剁成5-6厘米一段,把铁锅烧红后加入油、姜丝、蒜茸、盐、酒和蛇段爆炒,放入适量水和上述药材,烧开后再转进大瓦煲,煲30-40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蛇肉白皙细腻,蛇皮爽口,吃在嘴里,软滑中带有爽意,鲜美境界并非一般肉类所能比较,而浓浓的蛇汁用来捞面或者送饭,非常美味,欲罢不能。

七.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丹灶慈菇

慈菇是珠三角人民传统的春节“压岁”食品,取其宗枝衍叶,如意吉祥之意。丹灶慈菇早在70年代已开始种植,其特点是个头大、肉质好、味鲜美、、色雪白,绝大部分出口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南海)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东平湖,境内系黄河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该品种由六十年代引进的苏联杂交蒜演变而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2001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4.05万亩,加邻近乡镇种植面积,总面积已达10.5万亩。

斑鸠店大蒜以头大、质优、味香而闻名遐迩,外皮淡紫红色,蒜瓣齐肥大,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大,蒜苔产量较高,搞寒力弱,较早熟。其辣味适中,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键健康等功能。据测算,每100克大蒜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1991年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大蒜产品。一般年产蒜苔2.5万吨,蒜头20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九.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房店地区农产品就是地瓜和苹果,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地域范围

“瓦房店闫店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地域范为: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东临普兰店市,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全市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11个镇(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6个乡(土城乡、闫店乡、西杨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两个民族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4个新区(大连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大连瓦房店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大连瓦房店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瓦房店闫店地瓜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瓦房店闫店地瓜生长区域主要地在地处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具体东至万家岭万屯村,西至东岗镇黄泥洞村,南至复州湾战屯村,北至太平湾滨海公路。全境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闫店地瓜种植分布于2793.5平方公里之内,瓦房店闫店地瓜保护面积12.2万亩,平均亩产3000kg,总产量36.6万kg。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点:由于瓦房店地区具有北纬:39°20′到40° 7′地域独特的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沙壤土质优、年降 水适中的北方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且按照无公害 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再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瓦房店甘薯更加具有独特的产品特点,瓦房店闫店地瓜具备如下特征 1.1.外观优:薯块纺锤型、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6个,薯面紫黑亮、美观。 1.2.品质优:该品种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其赖氨酸、钾、锰、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5-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甘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因此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1.3.食味优:该品种由红皮黄瓤生食味甜甘脆,熟食香甜绵软色香味俱佳。 1.4.该品种品质、颜色、秧蔓均表现特佳,稳产、高产品质奇特、营养丰富,每公斤甘薯中,含蛋白质20-23克、糖290克、脂肪3克、维生素A6.8克、钙80毫克、磷20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C300克、尼克酸55毫克、抗坏血酸30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九种氨基酸,能防治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等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抗疲劳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保持身体苗条健美的最佳食品。 2:质量安全规定 2.1.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产品。 2.2.部分获得认证的有机地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2.3.要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卫生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地瓜采收。 2.4.包装、储存和运输,避免受污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