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韶关土特产在街上卖 韶关哪个集市比较多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韶关土特产在街上卖 韶关哪个集市比较多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7 23:34:18

一.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毛竹

毛竹又称苗竹,是亚热带山区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3.0℃,年降水量>1000mm。始兴县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527.7mm,具备毛竹生长的气象条件。近年,毛竹种植17.8万亩,蓄积量达到2136万条,年产毛竹100万条。因此,自古以来毛竹种植便成为始兴的一大经济作物。其主要产地分布在北山、罗坝、澄江等地,以北山苗竹为最佳,故有“南山木,北山竹”之说。始兴毛竹具有粗大、笔直、节疏、厚实、纤维性能强的优点。所以,其用途极广,多用于建筑、造纸和加工如竹椅、竹席、筷子、竹篮、簸箕等竹制品。

由于始兴毛竹资源丰富,也催生了另外两大土—笋干和土纸。土纸是用毛竹的嫩竹制造的。始兴生产的土纸具有洁白、光滑、柔软、吸水性强的特点,有东庄纸、山贝纸、玉扣纸、重桶纸、油桶纸、磨头纸、全料纸、京文纸、草纸等多个品种。其中东文纸质量最优,而桶纸和京文纸为大宗。早在民国时期,全县有大小纸厂100多间,年产量达一万多担,多数销往外地,甚至远销国外,成为北山等竹区的一项支柱产业。毛竹又是竹笋的一大原料之一。

始兴毛竹笋分冬笋和春笋两种,味道鲜美,是佐餐佳品之一。因产量多,农家多将春笋加工成笋干,宜于保存,一年四季均可享用,同时笋干也成为始兴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二.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瑶山茶油

瑶山茶油

茶油是公认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是最佳的保健食用油。本品选用本地瑶山优质油茶果仁,经传统工艺精榨而成。其品质纯正,不含黄曲霉素和胆固醇。长期食用,可预防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等保健功效。此外,茶油还是天然的护肤、护发、化妆用品和高级糕点的理想原料。用茶油治疗烧、烫伤以及婴幼儿驱风祛湿是民间传统风俗。

三.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三华蜜桃

选育单位:翁源县农业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翁源县三华乡(现龙仙镇三华村)鹰嘴桃群体

特征特性:树势生长旺盛,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比九仙蜜桃迟10~15天。平均单果重148.5克,果实近圆形,果顶突出似鹰嘴,腹缝线浅,两半部基本对称;果皮茸毛较少,成熟时果皮浅黄绿色,向阳面易着成红色。果肉淡黄色,近核处红色,肉质爽脆,粘核,风味好;果实硬度大,较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7~10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3%,可滴定酸0.21%,维生素C 6.48毫克/100克,可食率80%左右。

产量表现:丰产稳产,种植后5年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15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育苗:选用毛桃或苦桃品种为砧木,从品种纯正的三华蜜桃母树上选取接穗进行嫁接;⑵种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畅通的微酸性土壤种植,种植时间为1月份,株距5米,行距6米,每亩植22株左右;⑶疏果:座稳果后适当疏果,每20片叶挂1果或20厘米枝条挂1果为宜;⑷注意防控流胶病和裂果。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三华蜜桃是从鹰嘴桃群体中选育的蜜桃品种。树势生长旺盛,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比九仙蜜桃迟10~15天。丰产稳产。果实近圆形,果顶突出似鹰嘴,果肉淡黄色,肉质爽脆,粘核,风味佳,品质好,较耐贮藏。适宜粤北山区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四.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野生银杏

野生银杏

以翁源千年“银杏之祖”古银杏树叶为原料,经科学处理精制而成。对人体改善血液循环、扩张、疏通心脑血管和降低血压、血脂等有独特作用。

五.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爽脆肉丸

翁源爽脆肉丸

新鲜猪肉,用手工传统方法棒槌拍打成糕浆,伴以食粉制成的肉丸,与普通肉丸大不相同,其特点:爽脆嫩滑。至今翁源仍保留这一民间传统料理,深受食客偏爱,情有独钟

六.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银杏五彩丁

配料:南雄银杏,腰果,西芹,胡箩卜等

特点:南雄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誉,南雄银杏以无心、粒匀、晶莹剔透享誉中外。该菜香滑可口,是降脂降压的绿色食品。
 

七.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天堂番茄

天堂番茄

八.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罩鱼头煲

罩鱼头煲

流行于湘、粤大都市的罩鱼头煲,被称为美食,今流行于乡村民间的酸笋鱼头煲了成为一特色美肴,食肆众多

九.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客家艾糍

客家艾糍

三月清明,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清明期间有些小店,还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菜式,野艾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

春天到,艾草香,摘艾叶,做艾糍,这是翁源客家人长久以来的习俗,这也是春天给我们的一种献礼。艾糍清香独特,饱含客家人的巧思匠心。具有浓郁香气的艾草与香甜的糯米相结合,这一个个碧绿的团子充满着春天的气息,吃一口软糯甜香,是有名的客家美食。

艾草是一种野菜,一般长在菜园的田埂里或空闲的田地里,是天然的绿色的食品,每到春季,尤其是几场春雨过后,一丛丛艾草就会雨后春笋般从田间地头冒出来,摘艾叶要摘最上面的最嫩的部分,这样做出来的艾糍味道才最香最浓郁。采摘回来的艾草要重新摘选一次,留下嫩叶嫩茎,用清水洗几次,洗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不要扭出艾汁,洗干净泥土后就可以放进锅里煮了,艾叶要煮得很烂才可以用来和面,一般煮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捞起备用了。把煮好的艾叶和糯米放在盆中,加入适量生油和赤砂糖,然后不停地揉搓面团,让艾叶和糯米粉充分地糅合在一起,直到面团子柔软均匀。做艾糍的馅料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咸的,各地有所不同,甜的馅料是用花生、芝麻、白砂糖捣碎混合在一起,喜欢咸的还可以用蔬菜和猪肉做成馅料,看个人的喜好。包艾糍其实和包饺子有些相像,但是包艾糍的面皮比较特别,因为面团里加入了天然的艾草,整个面团的手感会比较厚实和粗糙些,只能手工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小心地加工成面皮,要把面皮压得又薄又大,包的馅料又多又香,这样包出来的艾糍圆滚滚,非常有“料”,很是好看!但是要注意不能把面皮按得太薄,不然馅料很容易跑出来,一蒸就“露馅”了。标准的艾糍应该看起来表面光滑、完美无缺,一点也看不到接口的痕迹。蒸艾糍也是有讲究的,在农村蒸艾糍,要用传统的大锅,用柴火蒸出来的艾糍会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这是用现代厨具无法比拟的,把水烧开后就可以开始蒸艾糍了,通常蒸15-20分钟就可以了,之前浅绿色的小团子就会变成墨绿色,刚蒸好的艾糍软糯甜香,口感略微粘牙,之前淡淡的艾草清香变得非常浓郁,咬一口唇齿留香。据翁源江尾镇葸茅岭村的村民介绍,吃艾糍是他们村里留下来的风俗,艾可以暖胃、健胃,味道很清香,吃艾糍暖身体的说法是从老0那里一直遗传下来的,艾糍不仅好吃,更具有药用价值。

十.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乡村鱼

乡村鱼

山区的水质清甜,养出的鱼肉质不错。来南雄是一定要尝尝客家乡村鱼的。南雄的水是北江的水源之一,直接从岭南山脉上留下来的山泉水,十分清甜,农村家家户户都围山塘养鱼,养出来的鱼肉质嫩滑,口感微甜,客家人喜欢用豆腐、辣椒做成一煲鲜嫩香辣的鱼汤。而豆腐也是山水做成的,配上一样嫩滑的鱼肉,口感配合得天衣无缝。为了让鱼肉更香,在下锅之前会先用姜葱煎香鱼肉,再加入豆腐、辣椒一起煮,鱼肉入味而不烂,无论是鱼肉还是鱼汤,都是送饭的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