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平湖特产小零食 浙江平湖文化特产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平湖特产小零食 浙江平湖文化特产小吃更新时间:2024-04-17 03:12:11

一. 北京市 西城区 北京小窝头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窝头一词,在旧中国是北京人意为“贫穷”的代名词。过年北京人讲究吃饺子,但贫穷人家吃不起,只有吃窝头过年。过去有一副对联写道:“人过新年,二上八下;我辞旧岁,九外一中”。上联指包饺子,两个大拇指在上边,其它八个指头在下托着;下联则是捏窝头的动作,一个指头在窝头眼内。

北京的北海公园内仿膳饭庄有一种甜点心,名叫“小窝头”。它是用黄豆、玉米加工成精细面粉,再加入白糖和桂花蒸制而成的美点。其特点是上尖下圆,小巧玲珑,看上去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宝塔”;吃起来味道香甜,细腻滋润。因而,凡是光顾仿膳饭庄的人们,都以一尝脍炙人口的小窝头为快事。

小小窝头怎么成为北京仿膳名点的呢?这有一则与当年慈禧太后逃亡有关的传说。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尽管义和团及北京军民奋力抵抗,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北京还是被攻陷了。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批宫女、太监、卫兵乘夜黑人静,化装成逃难的百姓,坐上三辆破车混出了紫禁城,仓皇向西安逃去。出逃匆匆,来不及带上足够的食物,且兵荒马乱,慈禧太后一行人也不敢暴露身份,无法得到地方官吏的侍奉和保护,一路上风声鹤唳,饥饿难忍。当行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时,荒无人烟,更难找到能吃的东西,而慈禧太后又非要吃东西不可,这可难坏了随身的太监。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贯世里的随从,身上还留有一个从民间要来的玉米面窝窝头,便掏出来进献给了慈禧太后。俗话说:“饱了喝蜜蜜不甜,饿了吃糠甜如蜜”,平时吃惯奇珍异馐的慈禧太后这时竟也将这粗劣不堪的窝窝头吃得津津有味,倍觉甘美。

不久,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北京,慈禧太后回到了北京。据说那个随从贯世里由于献食有功,还被封为“引路侯”。一次慈禧太后想起了那顿“又香又甜”的吃食,就命御膳房给做窝窝头吃。这可使御膳房的厨师们犯难了,窝窝头本是民间的一种普通食品,一般富户人家只食精米精面,对这种玉米面窝窝头并不问津,更何况深居宫禁的慈禧太后了。但厨师们又深知她的性情暴戾乖张,怎敢违抗旨意。于是,便依照大窝头的式样,加进一些黄豆粉和大量白糖,还有桂花,精心制成了小窝头,松软甜美,慈禧太后果然喜欢吃。从此,小窝头便成了慈禧太后食谱上的一味甜点。清朝灭亡以后,小窝头和其他清宫菜点一样,流传到了民间,成为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

二. 重庆市 云阳 云阳小茴

云阳小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云阳小茴

云阳县堰坪乡农业服务中心

10992985

医用茴香

三.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食用小竹

产品名称:食用小竹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简介: 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位于龙游县西郊,距城仅2公里,320国道(衢龙公路)、浙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村民兰成宜从99年开始种植了8亩食用小竹笋——细叶雷竹。经精心管理,现已有大量的竹笋——乌头雷笋上市。乌头雷笋具有上市早,比目前市场上其它品种早15-20天左右;笋壳薄,1斤笋去壳后可有0.8斤笋肉;味美,入口后略带甜味三大优点。自上市以来,就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一直走俏市场。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泥鳅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鳗尾泥鳅。1950年前后,东平湖内泥鳅最多,一条船每天可捕获三四十公斤,有一年,老湖镇老湖村渔民20条船曾捕过千余公斤泥鳅。据他们说,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泥鳅最多,这时泥鳅多藏在水面漂浮着的草团里,最容易捕获。

东平湖泥鳅有5对须,最长须可伸到或超过眼后,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其高,尾鳍圆形,-靠近臀鳍。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胸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泥鳅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

泥鳅为小型鱼类,东平湖内捕到的最大个体不超过半市斤。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A70国际单位,此外,尚含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成份,泥鳅体内所含的糖是鲫鱼的25倍,铁是对虾的9倍,钙超过带鱼、鲤鱼等。其尼古酸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鱼类。渔民常用泥鳅炖豆腐,美其名曰“龙登白玉堂”。中医学认为,泥鳅性甘平,入脾,肺经,其粘液甘寒。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疮、盗汗、水肿等症。

东平湖泥鳅体长而粗,肉质肥厚。多分布在湖内和湖周围的河塘沟渠内,年产约150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县稻屯洼也盛产泥鳅,一条船日捕获量最高时曾达50多公斤。

由于泥鳅做汤菜味道鲜美,能祛病强身,现在已成为倍受人们欢迎的新兴之保健食品。

五.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小竹笋

资源县现有密度较小竹笋面积约10000亩,年产量为300吨左右,资源县各地均盛产此笋。

六.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榆社小杂粮

小杂粮

小杂粮主要产于榆社县西、北部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生态区。种植期间主要用有机肥、农家肥并以物理的换茬办法来防治病虫害。小杂粮有平衡人体的营养成份,是一种医食同源的绿色食品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营养素,对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具有较好的食疗和滋补作用。豆类内含人体所需白蛋质和多种矿物质营养素,绿豆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降压,止泻痢;红小豆可通便、利尿、消肿,对肾脏和心脏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黄豆蛋白质高达40%以上,且含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七.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岩头小柿子

兰坪县营盘镇岩头办事处,出产一种小柿子,这种柿子个头只有一颗普通的水果糖那么大,无心无核,可是肉质细腻,味道蜜甜可口,人称"糖蔗",又因为它带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有些人把它称为"小丁香"。

岩头小柿子富含糖分和营养,当人们肚子饿时,只要吃几个小柿子,喝上一杯水,就可以顶一顿饭,力气顿生。

小柿子树春季开花,夏季结果,秋季成熟,开头是绿色的,如串串晶莹的翡翠;后慢慢变黄,似粒粒金豆;到最后被风霜染成黑色。冬季到来之时,柿树上的叶子掉光了,只剩下墨色的果实一咕嘟一咕嘟地挂在树上,压弯了树枝。这些成熟的柿子任凭风吹雪打也不会掉落,等着人们用长竹竿当镰刀,收获一年的喜悦。

由于小柿子的美味,成群结队的山雀、画眉、喜鹊会飞来啄食,地鼠、灵猫等动物也会乘黑夜的掩护上树偷吃果子。傈僳人用各种方法来捕获这些飞禽走兽。特别是到了晚上,设伏的人突然打开手电筒,在强光照射下的灵猫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落入猎手的囊中。

小柿子晒干后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傈僳族常用它来招待登门造访的客人。

八.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横山小杂粮

横山广阔的山区盛产耐旱作物谷子,由谷子去壳加工成为小米。小米外观圆润、饱满,色泽金黄,食味香美,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等十几种微量元素。我国医学早有记载,小米能除湿、健脾、镇静、安眠等,是现代家庭常备的美味食品,素有塞上“小人参”之称。小杂粮是用横山本地产的绿豆、红小豆、小米、软黄米、大米、扁豆、豇豆等多种杂豆、杂谷精制而成。其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素、矿物质、纤维素等众多人体所需营养,同时还富含药用成分。它既是传统粮食,又是现代保健品,具有“食药两用”的奇特功效。

横山小杂粮是驰名中外的特色绿色食品。

九.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西瓜

产品名称:平湖西瓜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

产品成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果胶物质、纤维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A、C、胡萝卜素和尼克酸等

产品季节:夏季

产品功能: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

产品历史:我国种植西瓜则以新疆为最早,古籍对此有诸多记载。宋代欧阳修于《五代史》中说,同州郃阳县令胡峤为辽军俘去,在契丹做官七年,他在这里“始食西瓜”,并获知契丹西瓜是由回纥传入的信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契丹破回纥,始得此种,以牛粪覆而种之。”又言:“按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五代时,回纥的中心已由漠北转到今新疆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内地在1000年前才开始种西瓜,其瓜种则由新疆经北方而传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更能说明问题的史料,有11世纪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记载。据该书云,10世纪时,今南疆及中亚地区已广泛种植“塔吾孜”(西瓜)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0土了1000多年前的西瓜籽,这个事实无疑又为上述史籍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产品简介:平湖西瓜已有七八百年的栽种历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优点,被誉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内外。明代“产虹霓堰者佳”。二十世纪初引种形似橄榄的马铃瓜,尤以南门外曹况港(今胜利乡)所产为著名,曾远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解放后,不断引种外地瓜种,瓜形由长变圆,俗称“解放瓜”。60年代起,马铃瓜又被优良新品种“中育”系列所代替。1980年,在浙江省西瓜鉴定会上,平湖引种的“中育一号”西瓜赢得“头名状元”的美称。近年来选育了“平优一号”西瓜,肉脆汁多,味甜爽口,成熟早,产量高,已成为平湖西瓜的当家品种。“平优一号”在上海经济区西瓜品种品评会上和浙江省中熟西瓜品种区试中,分别获质量第一各省丰收奖。

十.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元青豆

产品名称:元青豆

产品产地:浙江平湖

产品类别:黑毛豆

产品特性:呈椭圆形,皮黑肉青,故又称皮青仁、黑毛豆,而且颗料粗大、落盘有声

产品成份:其蛋白质含量43,5%,并含铁、铬、铜、钳钴等微量元素各生长素,以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黑豆食品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提高性功能以及抗应激功能。

产品功效:可治盗汗虚弱,又有滋阴,补血、健身之功效。民间常用元青豆炖猪蹄,具有催乳、补血等功能,是滋补佳品。

产品简介:《本草纲目》记述,黑豆能补肾、镇心、明目、下气利水、除热祛风;用黑豆治病的单方有59条。黑豆又是“卵磷脂”、“激素”、“维生素”、“蛋白质”等到药物的重要佐料。

产品历史:明、清时期的平湖市均有关于黑豆种植的记载。民国时期,有外商驻沪收购元青豆,也有广州客商来平贩运。民国21年,全市元青豆总产1875吨,外销占大半。解放后,产区分布于8个乡。1956年恢复出口,后时断时续。1968年全市收购元青豆1215吨,其中出口1015吨;1974-1976年出口210吨,1977年起中断出口20吨。1987-1989年共出口488吨,主销东南亚,日本,南美,北欧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