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郫都区特产油麻圆 郫都十大美食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郫都区特产油麻圆 郫都十大美食排名更新时间:2024-02-01 13:22:33

一.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蟹粉双珠圆

将净鱼肉用刀背捶碎,加鸡蛋清和菱粉等搅匀,制成鱼茸。将茸料用手挤出35颗小如圆眼核的丸子,又取35粒冬瓜丸子,煮熟,捞出放在高汤中,加蟹粉、胡椒粉和其他调料,略烧开,用湿淀粉勾成薄芡,淋一汤匙明油,起锅装汤盆,上撒蟹膏和葱花
( 温州)

二.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郫县豆瓣鱼

郫县豆瓣鱼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著名川菜。它选用淡水鲜活鲤鱼和郫县豆瓣为主要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色泽红亮、咸鲜微辣,味美香浓,细嫩适口等独特风味。

三.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

四.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松子鱼

深受欧洲客人喜爱的“松子鱼”,是由北方名菜“松鼠鱼”改造而来。选用鲩鱼的脊肉作原料,特别松脆甘香,醒胃可口。松鼠鱼形如松鼠,而松子鱼则状似松子,故而命名,同时也适应欧洲人忌鼠的习俗。

松子鱼的做法:

一、将鱼去鳞、内脏、鳃后洗净,用干布吸干鱼身上水分,斩下鱼头,然后平刀朝头部批入,刀面贴脊梁骨、胸中刺骨等。

二、鱼皮朝下平卧砧板上,用刀斜剞成梭子形(如果鱼扇肉薄,刀剞时斜度增大),入鱼深4/5,边要剞开,深度要一致,炸时刀纹会爆出,卷起来。

三、用刀斩开鱼头至嘴,然后掰开,用刀面拍打1-2次,使头扁平,中间呈凸形。

四、把剞了形的鱼扇放在盘中,加黄酒,食盐、味精,胡椒腌渍入味备用。

五、制湖松子鱼传统的挂糊方法是使用蛋粉糊,将面粉放在盆中,倒入清水,加进食盐、味精、辣椒粉、白芝麻粉,鸡蛋打成蛋液倒入盆中,一起搅匀,搅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使其稠粘,不能让糊中有小粉粒,但切忌上劲。至糊基本搅拌好后再放入猪油、泡打粉,搅拌片刻即可使用。此糊不宜久存,应随拌随用。

六、挂糊将腌渍入味的鱼扇洒干淀粉,每片两面洒均匀,使鱼外表干燥,毛孔、刀口封牢,以利上糊,然后用手拾起鱼尾抖几抖,使刀口张开,抖落没有粘牢的干粉。将拍好干粉的鱼扇在糊中拖过,每条纹都要拖上糊,抖干净多余的糊。

七、烹调:

1:起油锅,放入2.5-3千克新鲜猪油,待热时,双手将上糊的鱼扇平放油面,待鱼扇浮起基本成形时,双手各向相反方向旋转,使鱼扇卷成松子花纹,鱼头沾上糊入油炸至浮上油面,呈金黄色时,与鱼扇一起捞出,晾凉后备用。

2:油锅坐旺火上,烧至八成,又投入鱼扇、鱼头复炸,边炸边用漏勺拨转、翻动,炸至金黄色,外表脆硬,捞出装盘。

3:炒锅内加猪油22克,加入葱、姜、松子、豆瓣酱,爆出香味,随后放入水发香菇丁、熟火腿丁、熟肉丁、冬笋丁、蛋糕丁、青豆、藕丁、红辣椒丁炒,倒入清汤,黄酒,撒入食盐,味精,胡椒粉,加入番茄酱、白糖、白醋,淋入湿淀粉拌匀成二流芡,加入沸油75克,用手勺推拌至芡中,又加入沸油45克,复推拌至芡中起油泡沫,加入麻油,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特点: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外表松脆,里面嫩脆,口味甜酸适度,咸辣鲜香兼备。

五.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施鸭子

特色介绍: 施鸭子经营的卤鸭很有名气,它的卤鸭子味道不咸不淡,不干不湿,软硬合适,适合大众口味,特具巴蜀特色风味,且属绿色食品,不含色素、激素和任何添加剂。另外,该店还经营其他卤制食品,以及各式各样的拌菜
地址: 成都市太升南路康庄街30号 交通方式: 乘3、45、73路公共汽车至太升路口下车,往康庄街方向走100米左右 价位级别: ¥15 店主推荐: 施鸭子、烟熏九香( 成都)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唐元韭黄

唐元韭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唐元镇种植韭黄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唐元韭黄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且经济效益较高,生产受季节限制很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2000—3500公斤,亩产值达5000—10000元,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

唐元韭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郫县唐元镇、唐昌镇、新民场镇、古城镇、三道堰镇、安德镇、友爱镇、花园镇等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红头蜈蚣

红头蜈蚣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随县蜈蚣因头红、爪红、个大、药效好而驰名,其产量居全国产区之首,占全省收购量的四分之一,年产量500万条左右,畅销国内外。

蜈蚣性喜阴湿,多栖息于石头、树林烂叶之中,亦常见砖渣碎瓦中,是一种肉食小爬虫。清明至立夏之间是捕捉季节。每当下雨打雷、闷热暴雨前,蜈蚣外出活动频繁,最好捕捉。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本草纲目》中说:“蜈蚣,头、足赤者良”。中医以干燥全虫入药,性温,味辛,有毒。有祛风、定惊、止痛功效。主治中风、破伤风、百日咳、惊厥、偏头痛、恶疮、蛇咬中毒等症。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

八.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沔阳蒸珍珠圆

糯米淘净用清水浸泡2-3小时,用簸箕沥干待用;猪肉、鱼肉剁茸入盆,加精盐、姜末、葱花、胡椒、味精,打入鸡蛋合匀,再加入淀粉和水450克,搅拌上劲,挤成约15克重的圆子,放入糯米中滚动,待圆子裹满糯米,一个个摆入蒸笼(滚糯米时不能左手上弹,以免糯米贴进肉内翘不起来),坐旺火蒸约15-20分钟取出,用手一个个码入盘,撒少许葱花即成。如盘内用绿荷垫底,更显糯米色白晶莹。

九.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茅輋米

茅輋米是梯面镇梯田的优质米,在种植过程中用手工除草、除虫,不用农药。肥料主要用草木灰等有机肥料,灌溉用山泉水,是经过科学选种、科学管理培植出来的无污染优质米。米粒呈半透明,煮熟后松软可口,香气诱人。

十.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彝家圆根酸菜

彝家圆根酸菜,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著名,彝族传统美食。生长在四川省火把圣地布拖县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无污染地带,用彝人独特制酿造方法酿造而成。

彝家圆根酸菜,生长在四川省火把圣地布拖县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无污染地带圆根菜,用彝人独特制酿造方法酿造而成,自古以来,圆根酸菜始终伴随着古老的彝人,是彝家待客的佳菜,世世代代受到彝人的青睐,是彝族传统美食。Nyi

彝族民间传说中称:远古时代,人类遇大洪灾,只剩下现代人类祖先“祖莫惹牛”,他在人间无处找到伴侣后,就到称之为“时姆恩哈”的天界上,娶了仙王“资约丁古”的幺女。他俩在人间相敬如宾,但是人间已无蔬菜作物。于是,“资约丁古”幺女上天偷偷地从父亲身边盗来了圆根、油菜、白菜等10多种蔬菜种子,撒向人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生机。“资约丁古”在失去幺女和菜种后诅咒:“圆根被你偷下凡,根根会比石头重,叶叶不能充菜粮。”从此,人间有了“圆根”这种绿色植物,成为彝家的食品。Nyi

经鉴定,圆根酸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开胃消食、解醉醒酒和减肥之功效,食用方法极其简单。它和贵州的酸菜、四川的泡菜相比,独树一帜,自成风味,是彝家老少皆喜的佳肴。在单调的腊肉汤、洋芋汤、鸡汤、鱼汤中放进少许圆根酸菜,真叫画龙点睛.成为驰名大小凉山的各种酸菜汤,让人赞不绝口。Nyi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