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社旗特产红薯干 豫农特产店红薯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社旗特产红薯干 豫农特产店红薯干更新时间:2023-12-20 04:10:24

一.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清远红薯干

红薯干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社旗县 蜜汁江米藕

“蜜汁江米藕”原名“熟灌藕”,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甜菜。据传“熟灌藕”始于元代,后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成为“蜜汁江米藕”。此菜选用豫西南社旗县唐庄白莲藕,经煮、酿、蒸、蜜炙而成,成菜软糯香甜,为筵席名馔。白莲藕个大节长,皮薄肉细,晶莹如玉,甘美可口。一般的藕切开后都有许多细丝相连,牵扯不断,故有“藕断丝连”的成语,而唐庄白莲藕却切削刮剁都不见一丝,为藕中奇品。清代曾列为贡品,是不可多得的烹饪原料。

原料:

主料:白莲藕500克。

配料:糯米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蜂蜜50克,熟猪油15克,青红丝5克,桂花糖50克。

制作过程:
(1)藕洗净切去藕节。糯米淘净,放冷水中浸泡3小时,捞出滤去水分,从藕的一端将糯米灌入藕眼,填满放盘中,上笼蒸熟取出,用凉水泡2分钟,揭去藕皮,晾凉后,切成0.5厘米厚的片。
(2)取一只净碗,内壁抹猪油,藕片放入摆成马鞍桥形,撒上白糖(75克),上笼蒸15分钟,取出扣在盘中心。
(3)炒锅置中火上,将蒸藕的汤汁滗入,放入白糖,将汁收浓,再放入蜂蜜、桂花糖,搅匀后起锅淋在江米藕上,撒上青红丝即可上桌。

制作提示:
先将糯米泡好,藕去皮去节,灌入江米,立即上笼蒸熟。放置时间稍久,藕色变黑,颜色、质味皆差。

三.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南召红薯

南召红薯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的。南召红薯以淀粉和糖份含量高、无筋无渣、软甜可口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南召县红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秋作物种植面积的30%以上,平均亩产鲜薯1700公斤左右,全县年产鲜薯17万吨。全县16个乡镇均有种植,以太山庙、小店、留山、白土岗、城郊等乡镇居多。红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病虫害,南召县红薯种植绝大部分在丘陵区和山区,这里的土壤没有污染,水质纯洁,向阳利水,自然隔离带好,基本上没有病虫害,种植过程中除施用少量化肥外,一般不施用农药,红薯的加工过程一般都是简单的物理过程,不添加化学试剂,因此,南召的红薯是无公害的安全食品。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南召县在红薯种植上加大了新品种选育推广和新技术投入力度,大面积引进推广了优质脱毒红薯新品种,推广了地膜育苗、地膜种植、安全贮藏、黑斑病综合防治等技术,使红薯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召红薯以淀粉和糖份含量高、无筋无渣、软甜可口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新邵县 干红薯

干红薯

干红薯的制法比较简单,把红薯洗净放入鼎中蒸熟,然后把它切开日晒而成,它颜色呈精黄色,略带红色,味道香甜,嚼味无穷。

是人见人爱的食之极品。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颍州红薯粉丝

红薯粉丝是颍州当地的传统土特食品,利用鲜红薯制成的淀粉为原料加工而成,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红薯粉丝具有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弹性强,柔软可口之特点。红薯粉丝的食法也是多种多样,炒食、凉拌、油炸或做汤均可,荤素皆宜,深受群众喜爱。市场上销售的红薯粉丝,一般为红薯粉丝的干制品,便于运输和储藏,需经水发后食用。

六. 陕西省 延安 子长县 子长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七. 江西省 九江 柴桑区 长寿牌红薯粉丝

长寿牌红薯粉丝是以当地鲜红薯加工成的原汁淀粉为原料,采用高新科技及现代工艺设备精制而成的绿色食品。产品规格粗、细、条、片 系列化。具有烹调便捷,久煮不糊,柔软润滑,美味可口之特点。且 有健肝脾、补肺胃、润肌肤、通便秘、减肥胖、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 九江)

八.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张武岗红薯

张武岗红薯产于平顶山市叶县境内的辛店乡王文成村。其主要特色是:无须、甘甜,分层次,色质好,常吸引舞钢、舞阳、叶县及平顶山市民前来品尝选购。属产地特色类。

九.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

十.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三清山红薯片

三清山红薯片选用玉山西北部山区三清山下樟村、童坊、横街等地优质新鲜红心薯为原料,切片后用山茶油等独特配方和工艺炸制而成,产品原汁原味、色泽金黄、脆松香甜、美味可口,回味悠长,是玉山民间久负盛誉的传统美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