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肥吴山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肥吴山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4-08 03:25:58

一. 安徽省 合肥 长丰县 吴王贡鹅

吴山贡鹅(又名吴王贡鹅)源于唐朝乾符年间。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攻庐州(今合肥)、克淮南、伐江夏,后占有淮河以南、长江以东的三十余州地盘。天复二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 他为官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并以身作则,使属下均能如此,实属难得。故乡人民以当地“鹅”配美味佐料制成“卤鹅”进贡,吴王食之大悦,谓将军: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    

称“贡品”,“吴王贡鹅”因此而得名。

食品特点

吴山贡鹅肉质较普通鹅细嫩,味美,烧、煮、炖、烤、腌食皆宜。卤制的吴山贡鹅,卤制方法独特。传其卤制秘方传自吴王夫人史氏的后代,迄今已逾百年历史。经史氏秘方卤制的吴山贡鹅,色清正,香浓郁,味道鲜美。历史上若以活鹅上贡朝廷,需随活鹅备足吴山当地的水和青草,方可保持吴山贡鹅的特有品质。 吴王杨行密(852-905), 字化源, 庐州合肥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创立者。其为官清正廉明, 使人民安居乐业,深受群众爱戴。 吴王每巡视淮南, 故乡人民必以当地“大白鹅”配美味佐料制成“卤鹅” 敬奉, 吴王食之大悦,谓众人曰: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称“贡品”。“吴王贡鹅”因此得名。后由产自吴山,俗称“吴山贡鹅”。吴王贡鹅 ,色泽清爽, 香气浓郁, 味美醇厚 回味无穷, 具有健脾养胃, 益气补虚;清热解毒之功效, 因鹅喜食青草无污染, 故又称为“ 绿色保健食品”。

吴山贡鹅的传说

吴山贡鹅-----源自美好传说 吴山贡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还由此衍生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传说一

吴山贡鹅来自合肥民间传说《丽友桥》。隋唐年间,合肥白水坝附近有一户人家,一个勤劳白老汉带着小孙女放鹅过日子,孙女白小玉非常漂亮,又是刺绣纺织的能手,-的蟹仙一直想得到她!(小玉是七仙女中的白衣仙子,因为包辟织女被王母娘娘罚下界,开始蟹仙还有点顾忌。) 小玉每月要过石桥买石胆粉治疗爷爷的病,有一天她遇上来自云南美少年名医段飞,他是慕名来拜会合肥千年道号元林元的,他治疗好了小玉爷爷的病,一家人充满了对他的感激,爱情的火花  合肥吴山贡鹅

也在小玉心里点燃。 他俩结婚时-的蟹仙把毒药放在杯子里,段飞失去记忆,对白小玉不理不睬,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人回云南老家去了。伤心的白小玉知道后到居巢与蟹仙斗法,陷巢州涨庐州大打一仗后坠落云间失去法力…… 她千里寻夫,从丽水走到丽江,终于找到段府,可段府上下恶语相加,悲痛欲绝的她只有回乡在吴山隐居牧鹅。后来大白鹅帮助段飞恢复记忆,他痛恨自己的忘情,立即备上马星夜不停赶往合肥,合肥肥东肥西不停的找呀找呀,最终团聚的故事。 成为吴山贡鹅的传说。 后人还作了一副对联‘合肥肥东肥西肥东西,丽友丽江丽水丽江水’,赞美两人的爱情”。

传说二

吴山贡鹅还有另一种传说,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创立者吴王杨行密(庐州合肥人),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群众爱戴。吴王每巡视淮南,故乡人民必以当地“大白鹅”配美味佐料制成“卤鹅”敬奉,吴王食之大悦,谓众人曰: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称“贡品”。 “吴王贡鹅”因此得名。因产自吴山,俗称“吴山贡鹅”。

二.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石塘驴巴

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誉的石塘“驴巴”,堪称饮誉华夏的一道名点。究其来历,相传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垓下,洒泪别姬(别姬桥、虞姬墓传说在肥东,见85年版《肥东县志》)。姬等被汉兵追至今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求食于一黄姓蹄角行(从事牲畜买卖和肉食加工出售)主,店主怜之,以锅中卤煮之熟驴肉配料与之,姬等果腹以为美食,罢,又遁去。未几,为追兵所杀,姬之尸首随水淌于一石桥下被阻(“石塘”地名因此取谐音而得之),美人虽去,而黄记“驴巴”因了美人香名,口口相传,口耳相传,成为地方名产。(转自1994年《合肥晚报》)

安徽省肥东石塘镇有一——石塘驴巴。巴,肥东方言就是“精巴巴的”,“驴巴”意为驴身上的瘦肉。石塘镇会做此菜的有5人,手艺传自祖上,至于从哪代开始传起已无从可考。其他几位拥有祖传绝技的无一例外也姓黄,因为相传有千年历史的石塘驴巴,就是黄氏家族所创。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石塘乃水陆重地,一些商人的驮驴因长期役用衰老,常在石塘宰杀换驴,由此石塘就有了驴巴这道名菜,该菜宋朝更被包拯举荐为贡品。

采用---驴肉:高蛋白,低脂肪,老少皆宜。

驴蹄筋:强身壮骨。

驴鞭:滋阴壮阳。

配料:驴肉、食盐、味精、多种中草药等

食用方法:热食,冷食均可(不宜加醋)

三.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万乐大米

"万乐"牌商标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现已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中国安徽庐江粮食加工集团公司是国家中企业,公司以全国百强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为依托,系安徽省出口大米定点单位。主要经营粮食、粮油副产品及饲料加工,下属的8个国营米厂分布在全县各产粮基地,现有8套精米加工设备,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年工业产值5150万元,利税115万元;主要产品为为标一粳、籼米、特等粳杂、籼杂米。地址:安徽庐江城关牌楼中路传真:0565-7329098 电话:0565-7320833联系人:朱爱群电子邮件:ljkw@mail.hf.ah.cn( 庐江)

四.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黄陂湖河蟹

黄陂湖河蟹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黄陂湖的。黄陂湖水养出来的河蟹,壳青、肚白、个大,膏腴、黄满、味美。黄陂湖河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陂湖位于庐江县城东3公里,总面积27平方公里,主要由17块水面组成。黄陂湖养殖区域水草茂盛、水质清新、底栖生物丰富,养殖季节平均水深2米,这种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是河蟹、青虾等甲壳动物生长的良好场所。用黄陂湖水养出来的河蟹,壳青、肚白、个大,膏腴、黄满、味美。

据了解,庐江县现有河蟹养殖面积5.5万亩,年产量1800吨。近年来,庐江“河月示”、“黄陂湖”、“天湖”等品牌螃蟹纷纷在国际、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十一五”期间,庐江县通过推广“种草、移螺、调水、稀放”的生态养殖模式,年平均产河蟹500吨,产品主要销往上海、香港、日本等地。预计到2015年,庐江河蟹养殖面积将达6.5万亩,年产优质河蟹2200吨,产值达2.6亿元。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黄陂湖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黄陂湖河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一)产地范围。

黄陂湖河蟹产地范围为安徽省庐江县黄陂湖湖体;庐城镇、泥河镇、白湖镇、龙桥镇和盛桥镇所辖的与黄陂湖毗连水域,主要包括与黄陂湖水系相通的县河、黄泥河、兆河、西河等支流水域和池塘,总面积为370平方公里。

(二)专用标志使用。

黄陂湖河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庐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黄陂湖河蟹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黄陂湖河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

二、生长环境

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水位可控,春季保持水深0.8m至1.2m;夏季保持水深在1.5m至2.0m,有利于河蟹脱壳生长;水体透明度≥60cm,pH值7.3至8.5,溶解氧≥6mg/L,软泥层≤8cm,水草覆盖率≥70%,水草生物量湿重≥4500g/㎡,底栖动物生物量≥ 256.31g/㎡。

三、养殖管理

1. 蟹种来源:选自产地范围内的合肥市级河蟹良种场,跟踪选购,确保苗种来源品系正宗。

2. 养殖方式:产地范围内湖泊围网养殖、池塘养殖。

3. 蟹种放养:2月中旬放养规格为120只/㎏至200只/㎏的蟹种,放养密度为190只至210只/667m2(亩)。不投放性早熟蟹种。

4. 喂饵:植物性饵料为玉米、小麦、豆饼、蕃薯、南瓜、土豆、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饵料为小杂鱼、螺蛳、河蚌等。

5.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捕捞与暂养

1. 捕捞:捕捞时间从9月底开始,起捕规格雄蟹≥160g/只,雌蟹≥125g/只。

2. 暂养:捕获的河蟹应分雌雄和规格在湖中设置围网暂养,或用网箱暂养。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背厚;蟹味浓郁,蟹肉纤维长,肉质细腻鲜甜。

五.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熏素鸭

熏素鸭为安徽风味素菜。以豆腐衣为主料,经多道工序,仿制成鸭状,烟熏而成。外皮色如烧鸭,清素爽口,回味微甜。

原料:

油皮200克,花椒2克,酱油10克,红曲5克,白砂糖2克,味精1克,八角2克,香油15克。

制作方法:

将豆腐衣(油皮)洗净,上笼蒸软。留下1张豆腐衣做包皮用。其余的3张切成碎片,放在碗内。碗内加香油、酱油、白糖、味精、红曲水,用手拌匀。拌匀后再放到炒锅内,在微火上轻轻搓揉,使其入味后,盛起。

将留下的1张豆腐衣,平摊在案板上,切去边角,将浸好调料的碎豆腐衣放在上面,包卷成直长3厘米的圆筒,用手按成扁圆形。包卷好后放在盘内,上笼蒸5分钟左右取出。用旧铁锅1只,内放饭锅粑碎粒、花椒、八角、白糖,上放铁丝箅子,把蒸好的豆腐衣卷放在箅子上,加锅盖,放在旺火上烧。待烧至冒出黄烟时,将锅端开,焖上2~3分钟。待烟消散后,开锅取出豆腐衣卷,趁热用粗麻布包好,放在案板上。

豆腐衣卷上面盖一块木板,再用石头压住,2小时后取出。再切成0.9厘米宽的片,整齐地装入盘内,浇上酱油、香油即成。

六.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海神黄酒

该产品有海神花雕酒、加饭酒、优黄、黄酒、佐料宝、系采取传统工艺,采用优质糯米精心酿造造成,品质醇厚甘鲜,酒色橙清亮,含有18种氨基酸和20多种微量元素。根据科学测定,海神牌花雕酒中含有大量的抗癌之王-硒,具有健体养颜、延年益寿的奇特功效。产品畅销全省各地及周边城市。海神花雕酒以其优良、可靠的品质,1989年双获省、部优产品称号;1995年海神花雕酒被省技术监督局批准为“质量免检产品“,1997年被评为省政府评为“名牌产品“;海神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地址: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 邮编: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传真:0565-7371159 电话:0565-7371099联系人:刘尚余电子邮件:ljkw@mail.hf.ah.cn( 庐江)

七.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庐江米线

庐江米线,系优质大米精制而成的,具有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之特性,堪称美食。 “正清“牌庐江县米线是安徽省庐江县明清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荣誉产品,选用安徽优质灿米,以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精而成。产品严格Q/LJMQ001-1998生产标准,色泽光润,柔韧爽口,是老少皆宜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庐江米线有:炒米线、汤米线、凉伴米线和油炸米线四种食用方法,风味各异,别具一格,余味悠长,堪称美食,倍受亲睐,已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合肥等省市,并走向国际市场。地址:安徽庐江县沙溪乡 传真:0565-7322004 电话:0565-7375176联系人:朱滨电子邮件:ljkw@mail.hf.ah.cn( 庐江)

八.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合肥贡菊

原产于歙县,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名。煎剂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都有抑制作用。配入银花、桑叶、山楂,用沸水冲饮,对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很有效果。(合肥)

九.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麻饼

相传早在北宋时代,合肥就生产一种形似铜钱大小的实心饼,名“金钱饼”,风味可口。 麻饼又传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合肥人张德胜,被朱任为先锋,为了筹办干粮,张到合肥,特制一种大“金钱饼”,就叫麻饼,以饷水军,因此士气大振,击败元军,夺取采石天险。朱闻讯后,称之为“得胜饼”,张死后,被追封为蔡国公,故又称“蔡国公饼”。麻饼是历史悠久的正宗川点。椒盐麻饼除了麻饼的皮薄心多、馨香味素等特点外,配料中有花椒、食盐,成为纯甜、微麻、略咸的特殊风味,为川点中的名品。[1]

椒盐麻饼的制作材料:

主料:皮料:面粉11.75公斤 麻油2.65公斤 饴糖5.9公斤 纯碱65克 撒粉1.25公斤 面麻2.5公斤心料:食盐0.25公斤 花椒面0.1公斤 瓜糖4.75公斤 川白糖9.5公斤 桔饼1公斤 麻油2.5公斤 饴糖3.5公斤 熟粉7公斤 蜜樱桃0.5公斤 蜜玫瑰0.5公斤 核桃仁1公斤

教您椒盐麻饼怎么做,如何做椒盐麻饼才好吃

1.制皮料:饴糖不能太浓,其温度以35℃左右为宜(以手检能“分岔”)。饴糖与麻油拌合后,下面粉与纯碱。视面粉的干、湿度酌量加水,一般可加水1公斤左右。加水后,再搅拌5~6分钟,用手稍摺叠,然后分皮。 2.制心料:先下各种花果料、川白糖、食盐和花椒粉,再下麻油,最后下饴糖和熟粉,逐次拌合,均匀即可。不宜多搅拌,以免使花果料成酱状。

3.成型:按皮40%,心60%的比例包心。用专用铁圈成型,然后打麻。饼面打麻应均匀,麻粒不能重叠;底面只打上少许芝麻,饼腰不能粘麻粒。打麻后即烘焙。

4.烘焙:用急火,炉温350℃左右。进炉时饼面在下,烘焙1分钟左右,翻面,再烘焙约1分钟,芝麻炸裂有声时,即可出炉。

质量标准 规格:圆形块状,饱满平整,打麻均匀,表面无疑结糖块。

色泽:表面棕黄色,边缘浅黄色,底部黄色,无焦斑。

组织:皮薄心多,剖面层次清晰,无杂质。

口味:香甜中有咸味和麻味,鲜美可口,风味特殊。

十.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梁园小鳖

梁园小鳖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的。小鳖是用上等面粉、香油、芝麻、糖丝、生姜、金桔饼等原料烤制的,个头小又特别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点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谓美味绝伦。

梁园小鳖是一种被称为小鳖的美食,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以鳖为材料的菜品,但吃过的人都知道,小鳖是完全用面做出来的地地道道的面食。因为形状类似缩头“伏鳖”,所以被亲切地称为“小鳖”。

说梁园的小鳖,其实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梁园做客蔡玉峰府上,蔡玉峰呈上两碟菜,一碟小鳖,一碟狮子头,乾隆品尝后倍觉小鳖“香、酥、甜”,狮子头“脆、焦、香”,味道妙不可言,惊叹道:“尝尽天下食品,不及梁园二绝。”“梁园二绝”的名字自此传开。

2010年在合肥非物质遗产的百花园里,梁园“三绝”最为有名,而其中的梁园小鳖更是抢占了无限风光。春节等销售旺季,前往梁园镇购买小鳖的人流如潮,小鳖几乎脱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