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池州的美食以及特产作文 池州特产美食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池州的美食以及特产作文 池州特产美食作文更新时间:2024-04-18 16:32:33

一.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先锋乡里美食

“乡里”牌系列肉制品作为湖南,已拥有腊制品系列、熟食系列、礼盒系列等三大系列六十余个品种。“乡里”牌腊肉、瘦肉、香肠、腊鸡、腊鸭、腊鱼等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四喜礼盒、六顺礼盒、十全十美礼盒成为人们送礼时尚,“乡里”牌系列肉制品荣获湖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以及“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等多种荣誉称号。 公司地址:湘潭市高山乡路怀义亭 邮 编:411100 电 话:0732-2371187 2371340( 长沙)

三.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润思仙针

干茶:条索细嫩紧直,锋苗挺秀,色泽乌黑油润,金毫微露,干茶香较显,匀整度较好。汤色:汤色橙红明亮,金圈较显。香气:香气为淡雅的花果香,但不够高扬。滋味:茶汤醇厚,回甘速度较快,但略有苦涩味,苦涩味化开的较快。叶底:叶底细嫩,叶质欠柔软,叶色呈铜红色,发酵较均匀,匀整度较好。

池州市农业委员会

润思仙针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

四.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五.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六.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黄石溪名茶

黄石溪名茶 产于佛教胜地九华山山腰的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这里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10--240天),且春夏多雾,秋季多雨,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这里出产的茶叶因色、香、味、形俱佳,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德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际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礼品茶”招待外宾。从1990年起,国务院行政司每年订购25公斤,供重要会议使用。近几年,又开发出“道僧天云”、“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旗枪”等系列精品。

黄石茶叶香气浓纯持久,汤汁醇厚且回味无穷,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常饮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并有独特的抗癌作用。茶条匀整紧细,色泽嫩绿微黄,白毫披露,色汤碧绿清亮,叶底柔嫩,开汤时雾气结顶,滋味鲜醇浓厚,香气高爽,回味甘甜,冲泡五六次,香气犹存。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条索匀整紧细,色泽嫩绿微黄,满披白毫,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叶底匀嫩。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早在1915年,“黄石毛峰”就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荣获金奖。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礼品茶”招待外宾,国务院后勤机关,也曾将其作为重要会议用品,目前黄石溪名茶以远销日本、西德、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围绕黄石溪名茶开发,镇政府和农技部门大力合作先后推出了“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族枪”、“道僧天云”系列名优茶,其中黄石溪茗茶之一的“道僧天云”茶于1992年通过省级鉴定时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在香港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银奖,1993年在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销洽谈会上获金奖,并被省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七.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东至蕨菜

蕨菜,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的幼苗可食,谓之“蕨菜”。蕨苗出土一般在清明前后,有碧绿、紫绿、紫红3种,虽品味无分高低,但前者以色泽淡雅见长,可鲜炒佐餐,可干制、腌制备用,县人采用碧绿蕨苗加工腌制的蕨菜,味香嫩可口,色青绿悦目,深受消费者喜爱。县境除大渡口、胜利区外,均有出产,尤以尧渡、香隅两区为多。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十.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玫瑰酥

玫瑰酥是石台县有名的小吃,其选用上等的面粉,加上白糖、芝麻、玫瑰花瓣等为材料制成,具有浓厚的玫瑰花香味,味道香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