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老宁波土特产奉化中山店 宁波奉化特产排名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老宁波土特产奉化中山店 宁波奉化特产排名前十名更新时间:2024-01-17 01:07:42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皇路店花生

皇路店花生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皇路店镇的。皇路店花生籽粒饱满,果型大小均匀,果壳黄白有光泽,种皮粉红色且较薄,吃起来松脆带有甜味,口感好。

南召县的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鸭河口水库周围的皇路店、石门、南河店、白土岗、太山庙等乡镇,以皇路店镇种植规模最大,且皇路店是花生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各地都称作“皇路店花生”。目前,全县种植总面积在2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90公斤,年花生总产量4750万公斤左右,是南召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

皇路店花生主要产区是鸭河口库区,这里是浅山丘陵地带,土质以沙壤土为主,质地疏松,透气性强,且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花生生长。皇路店花生与其它地方的花生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皇路店花生主要是白沙系列品种,果型紧凑,籽粒中等略大,蛋白质含量高,榨油食用俱佳。二是由于产区土质和气候特性,皇路店花生籽粒饱满,果型大小均匀,果壳黄白有光泽,种皮粉红色且较薄,吃起来松脆带有甜味,口感好。三是产区花生在生产过程中,肥料以土粪为主,化肥施用量较少,且很少施用农药,产区土壤、大气、水源清洁无污染,花生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都有在国家规定的安全食品的指标范围以内,是无公害仪食品。

皇路店花生以美观的果型、纯正的口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南召花生在河南、山东、广州等国内市场上占有很高的比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

当前皇路店花生销售主要是向外出售花生米,进行深加工的较少,因此,皇路店花生深加工开发的空间还非常的大,在南召进行花生制油、花生食品系列化加工、花生饼饲料开发和维生素提取,花生壳制作生物菌肥、饲料、活性碳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四.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宁波竹编

宁波当地盛产毛竹,经过脱脂漂白之后,洁白剔透,灵巧可爱。由此编织出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精巧细致,色泽鲜亮,可与白玉相媲美。

五.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六. 广东省 中山 三乡豆捞

这是一道地道的三乡小吃,在三乡也不是每间餐厅都能做出那种地道的风味来。

三乡豆捞的用料和做法都比较简单。原料只需糯米粉、花生、清水三样,先将糯米粉用清水和面,搓成粉团,跟汤圆差不多大小,搓好后,用开水烧熟。熟透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在等待粉团晾干的时候就将花生碾碎,然后把已经晾干的粉团,在花生碎上一滚。一份香香甜甜的豆捞就出来了。

七.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酿凉瓜

禾虫酿凉瓜

三乡地区原本也是鱼米之乡,禾虫、凉瓜这两种充满了田园风味的原料,组在一起则合成了一道田园风更浓郁的菜式。

师傅先是将凉瓜挖空,禾虫就酿在挖空的地方。据师傅说,禾虫中还加入姜、蒜、果皮、鸡蛋、胡椒粉、麻油、肥肉粒等,使得味觉更加丰富。当这些都酿入凉瓜后,将凉瓜放入平底锅中煎熟。凉瓜被煎得金黄,而禾虫则刚刚熟透,凉瓜的甘苦与禾虫的嫩香让人尝后齿颊留香。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还有月婆鸡汤濑粉、碧绿春荞河虾、家乡叶仔、榄角蒸芋糕等等,绝对能让食客享受到浓浓的家乡味。

八.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奉化竹笋

全市现有竹林26.48万亩,其中毛竹19.61万亩,毛竹总蓄积量3540万株,其中集约经营的竹笋两用林6.85万亩。小杂竹7.0万亩(其中雷竹2.6万亩,奉化水竹0.5万亩)。竹子主要分布在萧王庙、班溪、溪口、尚田、楼岩、大堰、董李等镇乡,以上七个镇乡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总计竹林19.29万亩,占全市的72.8%。全市竹笋和原竹两项收入合计在0.8—1亿元之间,竹笋是我市山区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目前,竹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镇乡村毛竹和小杂竹生产尚停留在粗放经营的水平上。竹山肥培管理水平低,取之于竹林的多,投之于竹林的少,有的甚至处于掠夺式的经营状态。不少竹山承包主要劳力外出经商,竹山得不少,精加工少粗加工多。在产品销售上仍以原材料销售为主要形式,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

今后将巩固提高已有的6.85万亩毛竹笋竹两用林,2000年至2003年,规划新开发竹笋两用林11500亩,全市达到8万亩的目标。继续抓好食用小杂竹笋基地建设;同时新开发小杂竹面积10000亩,其中早竹5000亩,迟竹5000亩,使小杂竹笋总面积达到8万亩。全市竹笋总产量由现在的3.5万吨增加到4.5万吨,竹笋总产值稳定在1.2亿元左右

九. 广东省 中山 豆捞

沙溪“豆捞”煮熟的汤圆放在豆粉上,爆香的豆粉粘满了整个汤圆就是一粒粒豆捞。咬一口,中间的糖水汹涌而出,有种“爆浆”的感觉,爽的很,接着是满嘴浓郁的豆香……



“豆捞”是现今流行东南亚的一种新的饮食形式。传统的豆捞吃法都是火锅的格调。而我们中山人却打破常规,把传统的火锅“豆捞”做成小吃,“豆捞”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由广东打边炉演变而来,盛行于港澳。“豆捞”,就是“都捞”的译音。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人们就会选择吃“豆捞”来映衬节日喜气,洋溢幸福的心情。因为它的含义有:捞人气、捞和气、捞运气、捞财气、捞喜气,捞起无尽的福气;天增岁月人增寿,义满乾坤德满堂!

十. 广东省 中山 五桂山灵芝

灵芝一般生于阔叶林的树桩上,近年五桂山利用科技对灵芝进行人工培植成功。五桂山灵芝生长于青山绿水之中,具有野生灵芝的功效。性味甘平,功能滋补强壮,宁心安神,镇咳定喘。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急性传染性肝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劳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消化不良等症有特殊的疗效,是名贵的药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