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兴和县圣唐特产店 多伦县格日勒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兴和县圣唐特产店 多伦县格日勒特产店更新时间:2024-01-21 20:11:28

一.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武山鸡

泰和武山鸡

武山鸡又名白毛乌骨鸡,是一种享誉中外集观尝、滋补于一体的珍稀家禽。原产于本区泰和县武山脚下的汪陂村,相传有500年的饲养历史。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赐名"武山鸡"。该鸡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得赞誉。

武山鸡外貌独特,纯种具有凤冠、缨头、绿耳、五爪、毛腿、乌皮、乌骨、乌肉、白丝毛、生胡须十大特征。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和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

该鸡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泰和乌骨鸡,甘辛热无毒,补虚劳亏损,补气养血,治女人崩带下,治肝肾病"。对治疗多种妇科病以及肺结核、心脏病、神经衰弱、肝炎、胃溃疡、小儿软骨病等症,疗效卓著。久负盛名的妇科良药"乌鸡白凤丸"就是以它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1985年,武山鸡饲养量已达40万羽,原产地还建立了半机械化种鸡场。成鸡畅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以其为原料的系列产品已增至十多种。

二.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五香花生米

五香花生米

古镇乌江,座落在皖东江边,原生态的地理环境,盛产出优质花生。“陆记小二黑”五香花生米,选用本地上等花生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筛选,通过独特自然的原料配方手工炒制而成,香味可口,吃而不腻,回味无穷。本品分咸甜两大类,有五香、玫瑰香、奶油、巧克力味等多种口味。产品深受江、浙、沪、皖等地消费者倾心喜爱,实为家常佐料、茶间、旅游休闲之佳品。

电话:0565—5391056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乌鸡面条

乌鸡面条为本区泰和粮油食品厂生产,选用县名泰和乌鸡和精面粉为主料,配以多种名贵中药及佐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精制而成。该产品长期食用具有舒肝健脾、健胃、滋阴补肾、调补气血之功能。经泰和县中医院对41例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实为老幼疗佳品。

四.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粉蜡笺

 粉蜡笺属纸品中的特种纸张,具有防水、防蛀、抗老化、耐折叠且不落粉、不断裂的特点,在封建社会,多作为皇帝颁发诏书、下达圣旨与宫廷书定专用。如唐中书褚遂良的《枯木赋》、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所用皆粉蜡笺。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粉蜡笺的制作也随之失传。巢湖市掇英轩文房用品厂经过潜心钻研古代文南献,借助反复试验,并在故宫博物院、北京荣宝斋、泾县宣纸博物馆的大力协助和提供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在定制的宣纸上施胶、染色、施粉、施蜡等十几道工序而试制成功,得到中国科学院、文化部、中国文联的首肯,研制领衔人刘靖已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制作研究员,所产粉蜡笺及其姐妹产品“金银印花笺”、“泥金笺均已面市。”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姥桥花生酥

姥桥花生酥和县传统名点。据传清光绪年间有一位陈姓糕点师傅,将花生米仁炒熟碾碎后,加上芝麻油和麦芽糖切成方块,形如酥糖,故名。主要由花生米、白糖加工而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六.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巢湖蜂蜜

 巢湖市境内蜜源植物广泛。每年春季油菜花、紫云英、槐树花、以及桃、他、梨、杏等果木之花盛开时,外地养蜂户纷纷来巢放蜂采蜜。建厂于巢湖的安徽百春制药有限公司利用巢湖蜂蜜资源,开发研制成蜂蜜果糖、百春胶襄、蜂胶牙膏等营养保健品和中药制剂,属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的高新项目。

七.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红瓜子

泰和生产红瓜子已有500多年历史,比我省素有“瓜子大王”之称的信丰还早50年。红瓜子的特点是色泽殷红、壳薄仁厚、肉脆味香,有润肺、消食、提神之功效,是人们酒前饭后,品茗聊天时不可多得的佳品。人们还特别喜爱它独有的红色,视它为吉祥的象征。泰和的红瓜子远销赣州、广东等地,并通过港澳销往国外。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竹蒿薯

竹蒿薯是我区传统农产品之一,在明清时曾列为贡品。主地有泰和县的沿溪、万合、塘洲和永丰县桥南、佐龙等乡。每年种植面积约2000亩,总产达300万公斤以上。该薯属一年生藤本植物,薯长50--60厘米左右,表皮褐色,肉质洁白,嫩味美,常与肉类搭配,为餐菜之佳品。

竹蒿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单个薯重0.5公斤左右,亩产一般可达1000--1500公斤在营养物质上,含淀粉82%,粗蛋白3%,粗脂肪0.2%,粗纤维0.4%.常食用对人体有补脾健胃滋补强身,润肺治油腻助消化之功能,故素有"参"之称,深童叟喜爱.

九.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兴和大麦

兴和大麦

乌兰察布市年产大麦2800万公斤,千粒重45克,大麦含有钙、磷、等多种元素,大麦米制成的“麦片粥”是高营养品保健食品,所生产的大麦芽是酿酒、制曲的上乘原料,各项指标均达部颁二级标准,畅销全国各地。

十.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扶兴和毛笔

曲阜生花笔,良工百炼锋

—— 曲阜扶兴和笔庄简介

曲阜扶兴和笔庄原系湖南扶兴和笔庄,是龚存礼在清光绪年间创设的,中经长松、宝玉、守德三世,至今为第五代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曾长期为孔府做“贡笔”,是远近闻名的一家笔庄。

众所周知,从选料到制成一支毛笔,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近百年来我们一直在继承和发扬祖传技艺,对近百道工序都制定了极其严格标准,形成了选料精(以两作单位,精选上等毛料)、做工细(百道工序,层层把关)、质量优(保证尖、圆、齐、健)、信誉好(出现问题,保管修换)的鲜明特点,受到各界书法绘画爱好者的广泛赞誉。我国著名学者和书法家沈鹏、刘艺、匡亚明、蒋维崧、尉天池、麦华三、范曾、陆俨少、陈梗桥、王伯敏、孔德懋(孔子第七十七代嫡传)等都曾为笔庄欣然题词。改革开放以来,扶兴和笔也逐步走向了世界,在广交会上受到一致好评并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国书法爱好者前来定做毛笔的络绎不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