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宣东乡土特产 武宣县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宣东乡土特产 武宣县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3-11-19 01:10:36

一. 广西 来宾 武宣 双髻龙茶

双髻龙茶生产加工十分严格专业。有史以来种茶从不施化肥,统一用桐麸培根。采摘时间限在清明前和满秋后。摘时仅取顶端的一叶芽,晾干露水在三小时内限时粗制。通过机器控温杀青、精工揉捻、限量烘炒,得出无公害绿茶。顶级茶分两种:未明茶的特点是清香味甘,白露茶香浓味醇。双髻龙茶从1800年前开始种植,直到10多年前还是家庭作坊手工炒制,现在已经由标准化的一条龙生产取代了”。



二. 广西 来宾 武宣 金龙茶

金龙茶:产于东乡镇的金龙茶,因山高而得名。由于该山高且雾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壤肥力适中,故其茶品质优良。加之采用传统制茶技术和现代制茶技术相结合,金龙茶成品外形若龙,汤色青绿,香气幽长,味道甘醇,成为名茶,远销港澳及新加坡等地。

三.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东乡绿壳蛋鸡

东乡绿壳蛋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或分布):江西省东乡县。

数量:全县1998年饲养5万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品种,羽毛黑色,喙、冠、皮、肉、骨趾均为乌黑色。母鸡单冠,头清秀。公鸡单冠,呈暗紫色,体型呈菱形。少数个体羽色为白、麻或者黄色。初生重为33.2克,成年体重公鸡为1654.6克,母鸡为1306.7克。公鸡1809.6克屠宰测定:半净膛为78.4%,全净膛为64.5%,母鸡1307.8克屠宰测定:半净膛为81.8%,全净膛为71.2%。开产日龄170—180天,500日龄平均产蛋152枚,蛋重为49.6克,壳色呈浅绿色,蛋形指数为1.33,蛋壳厚度0.35毫米。

东乡绿壳蛋鸡

产地(或分布):东乡绿壳蛋鸡产于江西省东乡县。

保种方式:保种区和保种场保护(江西省东乡黑羽绿壳蛋鸡原种场)

数量:东乡绿壳蛋鸡2002年存栏10万只

主要特性

东乡绿壳蛋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羽毛黑色,喙、冠、皮、肉、骨、趾均为乌黑色。母东乡绿壳蛋鸡单冠,头清秀。公东乡绿壳蛋鸡单冠,呈暗紫色,肉垂深而薄,体型呈菱形。成年东乡绿壳蛋鸡体重:公1655克,母1307克。成年东乡绿壳蛋鸡屠宰率:半净膛,公78.4%,母81.8%;全净膛,公64.5%,母71.2%。东乡绿壳蛋鸡开产日龄152天,500日龄产蛋160~170个,蛋重50克,蛋壳呈浅绿色。

地域范围

东乡绿壳蛋鸡产于江西省东乡县,由1985年在东乡县长林乡(现在孝岗镇)发现产绿壳蛋的鸡,尔后在全县区域内开展绿壳蛋鸡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多个乡镇在历史上有过分布,但当时只有3个乡镇的农村有零星分布。现在东乡县绿壳原种场(品种资源场)建在东乡县小璜镇广昌村大众山畜牧小区,建立核心家系40个,饲养量15万羽,年产量225吨。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孝岗镇、虎圩乡、小璜镇、红星垦殖场、圩上桥、占圩乡、邓家乡、王桥乡、杨桥殿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5′~116°45′,北纬28°10′~28°25′。

四.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东乡乌鸡

东乡县是养殖乌鸡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乌鸡它性情温顺,体态娇巧玲珑,羽毛洁白如玉,独具“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骨、乌肉”十大特征,民间谓其“十全十美”。这“十大特征”使乌鸡天生丽姿,仪态万方,成为古往今来人们观赏、评品的珍贵禽类。 在古代,泰和乌鸡贡奉朝廷,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在清朝康乾时期声名鹊起。乾隆皇帝对乌鸡情有独钟,赐名乌鸡为“武山鸡”,并命人将乌鸡置于后宫饲养,专供皇后、妃子们观赏。乌鸡进贡深宫后,在众多珍禽异鸟中,以超尘脱俗的神韵气质,倾倒后宫佳人,被昵称为“白凤仙子”。

五. 广西 来宾 武宣 金钱蜜橙

金钱蜜橙是武宣县l998年春引进的优良甜橙品种之一,引栽面积600多亩。2000年开始挂果试产,目前正进入丰产期;2002年产量1500吨,上市几年来金钱蜜橙以其特甜、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金钱蜜橙果园球型,果皮橙红色,皮较薄,微有蜡质光泽,外观美,果心较小;瓤襄与果皮分离,果肉橙红色,特别柔嫩化渣,果汁多,甜酸味浓,具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2.0%一14.0%,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1—12克,酸0.8—1.0克。成熟期为12月中旬翌至年1月下旬,一般单果重100—200克,鲜食品质极优,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畅销新加坡和香港。

六.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三炮台盖碗茶

三炮台盖碗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汽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实乃人间一大享受。

若是家中来了贵客,那更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非当今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饮料所能媲美的。茶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既能解渴消暑、强心利尿,又能舒筋通络消积食。因而东乡族老人寿星多,与酷爱刮碗子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东乡族老人黎明即起,沐浴礼拜完毕要喝早茶。午餐、晚餐每餐必喝茶。

东乡饮茶习俗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明代河州地区茶马交易繁荣,促成东乡族饮茶习惯。久而久之,茶成为东乡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七.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唐汪大接杏

久负盛名的产于东乡县唐汪川,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培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400多年栽培历史。 唐汪大接杏肉质细密,味甜多汁,果色艳丽,富有芳香,平均单果重90.3克,最大的达150克,是极好的鲜食和加工品种。长期食用,具有润肺止渴、祛痰防癌等功效。

“唐汪川里有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唐汪川为有名的“桃杏之乡”,所产大接杏为甘肃三大名杏之一,以果实硕大,味甜适口而享誉西北。"天水的苹果安宁的桃,唐汪川大接杏是一宝"。久负盛名的大接杏因盛产于唐汪川而有唐汪大接杏之称。此地土壤多为冲积母质形成的黑红土和沙壤土,土质肥沃,渠水自流灌溉,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尤其是略含盐碱的红砂土,极适宜于杏树的生长,所以,自明清以来这里逐步发展成盛产杏子的好地方。唐汪川大接杏源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以个大色鲜、外形美观、果肩突出、顶端椭圆、杏肉桔黄、质厚松脆、汁液丰富、香甜爽口,纤维少,易剥食为主要特色。

唐汪川杏重逾三两,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是色、香、味、形俱佳的果品。唐汪川杏每年6月底上市,最宜鲜食,但杏子不宜久存,因此多加工成杏干、杏脯、杏酱、杏子汁、杏子酒、杏子罐头等美味食品。杏子性味甘酸、微温,有小毒,归经入肝、心、胃,有生津止渴、清热去毒之功效。杏子也是止咳去痰、润肠通便的良药。

据省、州科委20世纪80年代初普查,唐汪川有一个比较庞大的杏子家族,它的品种有大接杏、包核杏、泉眼口、早杏、胡抓等22种之多,而唐汪大接杏是最负盛名的优良品种之一。成熟的唐汪大接杏果实形如桃,桔黄色、个大、皮薄、肉厚、质软、纤维极少;平均单果重90.3克左右,最大的可达150克;汁多、味甜、醇香,品质上乘。其树形高大强健,丰产、稳产。大接杏百年大树树身高达15米上下,根系发达,分枝很多,树冠硕大,最大的可高达20米左右,产量惊人,在丰收年景,产量可达七、八百斤 。

八.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卫东乡小籽西瓜

卫东乡:小籽西瓜

九.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东乡火腿

东乡火腿是江西省著名之一,不仅畅销内地及港、澳、台地区,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1915年选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得到好评。由安福火腿集团公司选送参加1996年“国际食品及技术博览会”的火腿片、火腿心、熟制火腿全部荣膺金牌。制作火腿的原料是安福米猪的后腿。天下的肥猪千千万,为啥安福米猪后腿制的火腿特别走俏呢?这除了当地老表在生产加工中反复总结经验,有独特的制作方法外,有趣的民间故事也增加了火腿的知名度,使火腿远销四方。

十.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红枣速溶藕粉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藕有清热,生津,活血,散瘀的功效。生藕性寒,熟藕性温,味甘。藕的营养丰富,含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人体有滋补作用。莲藕含有丰富的丹宁酸,丹宁酸具有收敛性和收缩血管而能止血。莲藕的食物纤维能够刺激肠道,治疗便秘,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减少胆固醇和糖值,具有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