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萧县高大上特产 萧县特产有哪些可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萧县高大上特产 萧县特产有哪些可送人更新时间:2024-05-17 16:06:43

一.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徐里石榴

萧县徐里石榴

萧县孙圩子乡徐里村地处山区山坡地发展杂果享有盛誉,“萧县葡萄,砀山梨,徐里的石榴盖满集”就是有力的左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徐里现有石榴3000万亩,年产量达600万斤,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特殊的小气候,为石榴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产石榴个大、皮薄、汁多、味甘,历史上曾有贡品。徐里石榴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之一,据北京食品质量监督检查所分析,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有18种是人体所必须的,尤其是色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含量较多,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多,每百克含有11毫克,最多可达24、7毫克。石榴可以止泻化淤、消渴祛火。研究表明,石榴皮、根对各种杆菌、疾病及各种皮肤病有一定疗效。酸石榴籽泡在优质白酒中,常饮,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常食石榴或常饮石榴饮料可有效的地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石榴成熟之际,适逢国庆、中秋两大节日。石榴还是人们全家团聚、宴庆佳宾、赠亲友的时令珍品

二.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徐里巴斗杏

徐里巴斗杏

孙圩子乡徐里村是享有盛誉的巴斗杏生产基地,现有巴斗杏2000余亩,5万余株,年产量达200余万斤。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条件,该基地生产的巴斗杏个大(最大可达100克左右),皮薄、色纯(黄色)、味正、质多、适口、独具山野风味,并且有防癌健体的功能。经徐州市科研专家签定:徐里村巴斗杏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无公害绿色品,与砀山酥梨齐名,每年6月5日前后上市。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皇藏峪莪子

皇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寺周围以及寺南双顶山、钻天峪、皇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时,每天有上百人进山采莪。皇藏峪莪子有10多种,鲜食为主的有槐花、鹿角、黄鸭蛋、青莪、高脑莪、松花、茄皮、草莪、一窝鸡等;干鲜兼用的有土里埋、红脂莪、腊莪等。其中较名贵的品种是槐花、鹿角、土里埋等。民国38年(1949),大蔡庄中医蔡书全,一日雨后,在瑞云寺西北角的龙咂咀,发现一块石板被顶歪,扒开一看是一只土里埋莪子,此莪盖如馍盘大小,直径尺许,视为宝物。特别是香莪,大如指头,色红,晒干后放进衣箱,有浓香味,有人试验香味可维持30年之久,此香味有驱虫、防蛀功效。莪子食法较多,尤以草汤熬煮,其味更佳。当地群众说:“吃了莪子忘了肉。”皇藏峪莪子,过去较多,旺季官桥、曹村、萧城均能买到,后来,人口渐多,山里落叶、烂草不少被人们拾去当柴烧,获量大减,除鲜食外,少量的售于当地饭店或赠送亲友。

四.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皇藏峪蘑菇鸡

皇藏峪蘑菇鸡:由皇藏峪野生蘑菇和本地土公鸡烧制而成,生姜、辣椒用量较大,盛具用大脸盆,味美鲜嫩,吃后回味无穷,周围市、县慕名驱车前来品尝者络绎不绝。现有“看皇藏峪原始森林,品天下第一美味”之胜名。

蘑菇鸡,它是由山养的本地公鸡,加上这里的野蘑菇烹饪而成。椐说公鸡要三年左右为最好,这样炖出的鸡、肉壮、肉丝精细、鲜美可口、香味浓浓。

蘑菇地锅鸡是在砖砌的锅墙上,加上木材、旺火烧煮,文火慢炖、加上天然的蘑菇,大大的葱、姜、蒜、川椒、樱头椒等配料烧制而成的。加上当地厨师独特的烹饪技术,做出来的味道、无论你是吃上一口蘑菇或是鸡肉,那麻辣的香味,都会让你回味无穷。

椐说吃蘑菇鸡有补肾养颜的功效,当地也有不吃蘑菇鸡,白到皇藏峪之说!

五.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石榴

萧县石榴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安徽省著名的特色水果,石榴是一种奇异的浆果。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萧县石榴以果大、皮薄、汁多、口感好著名。得出可以通过深翻改土、改春季施肥为秋季施肥、合理修剪、树盘覆草、保水保肥、控制植株旺长、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的具体技术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食用时籽也可嚼食,减少了吃石榴的麻烦,唐朝时期即为皇帝御定贡品,每年由南诏王送入宫中,举世闻名。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今天在伊朗、阿富汗和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尚有大片的野生石榴林。石榴是人类引种栽培最早的果树和花木之—。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面皮

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已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

七. 河北省 张家口 崇礼 上三道河彩椒

西湾子镇位于崇礼县东部,面积224.4平方千米,人口2.58万人(2002年)。辖上三道河村等24个行政村、3个社区。

上三道河村彩椒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蔬菜种植条件优越,是主要棚菜种植片区,按照“集体经营、定单销售、规模发展”的思路,成立了“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产业龙头。基地内主要种植彩椒、白菜花等叶菜类、茄果类共10多个特菜品种。基地管理坚持“无公害管理,深水浇灌”实现蔬菜品质无公害。基地总面积7000亩,其中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有基地300亩。以“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通过与农户订立蔬菜产品供销协议和承租农户土地,提供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和技术服务。公司产品销售设施完善,市场销售体系健全,引进国内外客商60余家,蔬菜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上三道河村建成我县最大的白菜花交易市场、我省最大的彩椒交易中心,为基地农户和客户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本地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上戈苹果

洛宁上戈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戈镇位于洛宁县西北部,是洛宁县苹果生产的主要产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山绿水、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十分良好,非常利于苹果生长。所产红富士、新红星等苹果,具有个大型正、色泽艳丽、内质细脆、酸甜可口、含糖量高、耐贮耐运等特点,深受全国各级果树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上戈镇有苹果面积4.6万亩,人均3.07亩,苹果总产3500万公斤,人均苹果收入3800元,占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上戈”牌苹果共获35项优质产品奖,199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成为河南省唯一生产绿色食品苹果的基地,准许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2004年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会评定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也是洛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2010年9月上戈苹果被中安质环认证中心确定为“有机食品苹果,在第中国第八届农产品交易会上上戈苹果获得金奖”,2011年上戈镇通过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生态旅游坚持三篇文章一起,三个效最大化,通过推行“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推广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运行模式,全镇共流转出土地面积10170.8亩。成功引进了洛宁上戈聚丰生态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在肥洼村实施的500亩集苹果种植、商品化育苗、花卉种植项目;洛阳上果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庄子坪村实施的600亩发展绿色苹果、有机食品苹果、林下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洛阳众森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在杜河村实施的800亩集生态种植、养殖、农业观光项目;河南基瑞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柏树咀田禾实施的有机食品苹果开发项目;洛宁县竹乡神韵林果有限公司在杜河、里峪、肥洼3个村投资5000万元占地2000亩的集生态种植、养殖、农业观光项目等5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但促进了苹果产业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且使上戈逐步形成了以林果改善生态、以生态带动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新的发展格局。

洛宁上戈苹果

地域范围

洛宁上戈苹果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4 °05ˊ32″至34°29ˊ27″,东经111°09ˊ05″至111°26ˊ06″;地理范围:东至长水乡,西至灵宝市,北至陕县,南至下峪乡,涉及上戈镇、故县镇和罗岭乡,44个行政村,适宜种植面积6334公顷,年总产量9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洛宁上戈苹果果型端正,果面光洁、色泽鲜艳,多汁爽口,果肉松脆、风味芳香,耐储存。其中,红富士苹果为大型果,平均单果重00~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50克以上。果实多为圆形,80%的红富士苹果可达到80mm以上规格,果形指数在0.85左右。果面光洁,果实上无药斑、粉尘、黑灰等污染。果梗较细,少数果梗基部有肉质突起。梗洼较广,中深较缓,偶尔有裂口。萼洼中深,较广而缓。果皮光滑有光泽,中厚而韧,光滑,蜡质中多。成熟果实果面底色淡黄,着暗红或鲜红色霞或条霞。果点圆形,较明显,中大,较密。红富士苹果集中着色面积达80%以上,嘎拉苹果集中着色面积可达75%以上。果实大小一等品率78%以上,果实表面颜色一等品率80%以上。果肉黄白色,肉质致密,细脆、果汁多。酸甜适口,芳香味浓,无涩感,品质极上。果肉硬度7.5~9.0kg/cm,贮藏6个月后硬度保持在6.5~8.0kg/cm。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结果显示洛宁上戈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5%,可溶性总糖达0-5%,可滴定酸-4g/kg,Vc0-5mg/00g,钙40-60mg/kg。

九.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垄上人家小米

1公斤小米40元!在承德市商务局日前主办的承德首届年货节上,承德爱格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垄上人家”盒装生态小米一亮相,就显得与众不同。而在和年货节举办地相邻的一家大型超市,普通小米的售价仅为每公斤13元。

尽管价格高,前来购买的人却不少。经销商王晓丽每天都能卖出100多盒。可在爱格瑞公司董事长田广艳看来,这个价格还得涨。“等今年9月拿到有机产品标志,我的小米能卖到每公斤60元!”

“垄上人家”小米凭啥卖这么贵?根子就在田广艳身上。虽说种地属于半路出家,可他却自有一套,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冒傻气。

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东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靠着经营铁矿,田广艳在2009年时身家已经过千万。当时正值铁矿石价格持续走高之际,田广艳却出人意料地抛售了铁矿的全部股份,要回老家都山脚下租地种谷子。认识田广艳的人都说他冒傻气:“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哪如卖两车铁矿石来钱快!”

面对质疑,田广艳有自己的打算:一是担心铁矿石市场有大的起伏,采矿业前景不明。二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在京津周边从事高端种植业大有可为。三是看着山里出产的优质土卖不上价,憋着股劲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带领农民致富。

租地环节,田广艳的举动又让一些人看不懂了。他放着大片的平地不租,领着花钱从北京请来的专家专往沟沟岔岔跑。最终,在亮甲台镇大汉沟村,田广艳以每亩900元的高价租下了70亩山坡地。大费周章的背后,是田广艳做高端农业、生产有机产品的决心。“要想顺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必须从土壤源头抓起,山坡地比平地在这方面有优势。”原来,经过反复考察,田广艳选择北京五岳华夏科学技术管理中心负责指导有机认证,租山坡地是听了专家的意见。

地租到手,第一年田广艳却不着急种,70亩地里长满了荒草。有好心的村民主动想帮着他除除草种点啥,却被田广艳拦下了。“撂荒一年,几万块租金白花了,他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村民们议论纷纷。

第二年,终于种上了谷子,可他的种法却十分“古怪”:耕地时,不用拖拉机,用人拉犁。70亩地,15个庄稼汉10天才种完。施肥时,不买送货上门的化肥,非要花高价去外地收购有机肥不可。不打除草剂,花钱雇了20多个村民人工耪地三遍,手工拔草两遍。这节奏,村民们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终于收秋了,田广艳依然特立独行:不用收割机,而是雇人用镰刀收割、剪穗。专门平整了一块打谷场,晒够20天才人工打谷装袋。当田广艳把新碾的小米送给村里老人们尝尝鲜时,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田广艳的小米不但粒大、饱满、圆润、色黄,而且口感好。“这米真香啊,跟小时候吃的米一个味!”这一年,田广艳注册了“垄上人家”商标,小米一上市就十分抢手,当年最高卖到每公斤20元。这下,村民们服了:“这小子种地真有一套!”

做有机认证4年,田广艳深有感触。有机食品对土壤、气候、水源、种子、肥料、种植、收割、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要求越严,产品质量越可靠,未来利润空间才越大。”根据五岳华夏公司反馈的信息,今年9月田广艳有望拿到有机食品认证标识。

看到田广艳的种植方法效益高,不少村民开始效仿。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田广艳也会从村民手里收购一部分小米,作为低端产品销售。“村民们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时候把握不准,米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自然就上不去。”田广艳说,今年通过有机认证后,他计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把产业做大,带动更多百姓致富。“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总有一天,我的小杂粮产业会让我曾经的同行大吃一惊。”

十. 上海市 浦东新区 罗汉上素

罗汉上素为著名上海素菜,选用香菇、枸杞、木耳、湘莲、松子、胡萝卜等多种干鲜果品及蔬菜蒸煮而成。成菜色泽缤纷、雅致,味道貌岸然清淡香郁,营养十分丰富,是南方祝寿宴上的一道主菜。中国大多数佛教教徒不吃荤,讲究素食,其实素菜本与佛教毫无关系,佛教教规主张戒杀放生,但可以食“三净肉”,即没看见、没听见、不怀疑杀生的肉都可以吃。中国佛教禁食荤腥,主要是因南北朝的梁武帝发愿信奉佛教,将孔子提倡的仁义道德与佛教的教义相结合,提倡素食终身生,从此中国的部份佛教徒便把戒杀生联系到绝对素食,素食也就和佛教紧密相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