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甄伴红糖肚脐饼网红潮汕特产 潮汕红糖肚脐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甄伴红糖肚脐饼网红潮汕特产 潮汕红糖肚脐饼更新时间:2024-01-10 18:28:34

一.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汕橄榄

橄榄又名青果、忠果、谏果等,是一种硬质肉果。初尝橄榄味道酸涩,久嚼后方觉得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土耳其人将橄榄、石榴和无花果并称为“天堂之果”。

营养分析

1. 橄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鲜食有益人体健康,特别是含钙较多,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帮助;

2. 新鲜橄榄可解煤气中毒、酒精中毒和鱼蟹之毒,食之能清热解毒、化痰、消积。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潮汕金木雕

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潮汕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为中国两大木雕体系。多用樟木为料,素以多层镂空、金碧辉煌、夸张装饰的风格著称。金漆木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通常作为建筑物、家具及神器的装饰或构件。建筑装饰包括檐角、柱头、横梁、门楣、屏、门等多种,家具装饰大至床、几、桌椅、茶橱、衣柜、梳妆台,小至灯芯筒、纸媒筒等。神器配合民间迎神赛会,有大龛、神轿、神亭、宣炉罩、馔盒等,还有案头摆设的小屏风、镜屏、圆雕狮子、蟹篓、花篮等。

形式大体分为浮雕(是在平地上浮起者)、通雕(又称透雕,即无底子而遍体通透,多层次镂空者)、圆雕(即立体雕)等3种。表现的传统题材,大都来自民间神话、传说、戏剧和历史故事,还有各种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对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的植物表现得尤为出色。艺人们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把浮雕、通雕、线刻或单独,或相间,或综合地灵活运用,表现了不同的形式美。最具代表性的是穿透、镂空、多层次的通雕,它吸收了圆雕、浮雕、阳刻及绘画的某些长处,能把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有条不紊地联系起来,既做到叙事明了完整,又能使造型单纯概括,经得起玩味观赏。金漆木雕对人物和环境的处理,亦虚亦实,构图不受透视法的约束,常加以适当变形,讲求疏密匀称,穿插联结紧凑结实,因而对于建筑物,不仅取得了装潢富丽之功,还保持下外壁的平面感,显得更加浑厚、坚牢,层层叠叠,剔透玲珑。

广东省博物馆、民间工艺馆、广州美术学院分别收藏了近2.0万件金漆木雕作品。老艺人张鉴轩、陈舜羌的木雕作品《蟹篓》,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造型艺术展览会上获铜质奖章;《雏鸡五福梅》、《龙虾蟹配鱼》等4件反映中华南国风貌的梭形通雕大挂屏,每件3平方米,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广东厅;1979年,李水棕、叶锡永的《龙虾蟹篓》参加了全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视为珍宝,陈列在汕头工艺美术陈列馆。


1982年,汕头市木雕厂为广州东方宾馆制作的总面积54平方米的巨型挂屏《大观园庆元宵》,有200余人参加了制作,整幅作品用300多片20X 200厘米的樟木片组成,耗金箔50万张,工时3个多月。作品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构思新颖,布局合理,径路曲折而分明,层次重叠而剔透,体现出潮汕传统工艺的特点,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金木雕屏,于1982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希望杯奖)。年末,汕头市木雕厂又为东方宾馆制作了刻有人物623人、骡马42头、骆驼3头、猪牛14头、船17艘和有各种物品的大型挂屏《清明上河图》

三.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左江花山老红糖--红糖

左江花山老红糖--红糖:左江花山老红糖由广西瑞和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己生态种植的甘蔗,零添加、传统手工,并利用柴火熬制而成的。甘蔗种植遵循自然法则,无污染,熬制出的红糖尽显天然醇香。

信息来源: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

四.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小碗红糖

小碗红糖是巧家县产品,以色、香、味俱佳而著名于世。远销西藏、青海、贵州和四川等省,深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藏族人民的喜爱,习惯称之为“巧家小碗红糖”。小碗筷红糖的生产,是以巧家县境内的新华、蒙姑、攀枝花和大寨等地为集中产区。由于这些地方纬度偏南,日照、温度和湿度等生态条件,均有利于甘蔗生产环境要求,因此,所生产甘蔗质地优良,含糖量高达13.5%以上。小碗红糖就是优选这种甘蔗作原料而加工出成品的。品质极佳,颜色呈红黄色,香气浓郁,味美飘逸,温馨扑鼻,给人以舒适的感受。将这种红糖用水泡在碗里溶化,浓度会自然地形成园园的红黄一团,与周围的清水泾渭分明,断然两色,用细管抽去糖汁,碗中余水是清色透明的。这也是小碗红糖质地优异的一大特色。小碗糖包装也别具一格,一般彩栎树叶包裹,蔗叶绾扎,既能防潮,又便于顾客取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昭通)

五.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潮汕大鱼丸

潮汕大鱼丸

用料:
    鱼肉400克,精盐10克,味精15克,胡椒粉1克,芝麻油1克,生菜50克,紫菜5克,鸡蛋2个,上汤500克。选料可取用淡水和咸水鱼,咸水鱼取“那哥”、“淡甲”鱼,淡水鱼用链鱼、鳞鱼。

制法:
    (1)把鱼肉放进绞肉机绞成鱼茸,盛入木盆中,加入鸡蛋白、精盐、味精、清水75克拌匀,用手搅约15分钟至鱼胶粘手不掉,再用手捏成鱼丸(约50粒),放于温水中浸,然后连水放入锅中,先以旺火煮至水温70至80度后转为小火,至水温将滚开时捞起。
    (2)将上汤下鼎煮沸,放下鱼丸,滚至浮起为度,然后盛入汤盅,加入紫菜、生菜、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调味即成。

特点:
    加工细致,色泽洁白,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六.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汕落汤钱

  “潮汕落汤钱”是在潮州传统小食“糯米钱”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演变来的,它吸收传统小食的优良做法,而对传统小食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使这一小食更加完美,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潮州小食。“潮汕落汤钱”在制法上继承了“糯米钱”的一些优点,比如糯米粉团煮熟后,放置盆中,用木棒反复擂搅,这样的好处是使熟粉团更加纯滑,更具韧性。但传统“糯米钱”是在粉团熟后,用手捏成小块,滚上糖粉白芝麻后即成,这样既不卫生,且煮熟糯米粉团直接食用,口感太粘,所以“潮汕落汤钱”改成熟糯米团入锅用葱油煎至两面微脆,再改刀切块装盘,便克服了传统“糯米钱”的不足之处。 

七.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潮汕白果桃

皮用料:粘米粉加入少许生粉搅匀,用温水冲泡搓成团,分为若干小块按压成薄饼状,用水下锅煮熟捞起,加入适量干粉搓匀待用
馅用料:糯米、板粟、莲只、腰果、虾米、精肉碎、湿冬菇丝、精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先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约30分钟后放入蒸笼炊约20分钟至熟透成饭取出,起镬下油,将湿冬菇丝爆香,分别投入精肉碎,虾米,再下板粟,莲子,腰果,小炒调味后加入蒸熟糯米饭搅匀成馅待用。将皮料分成各小粒,搓圆按压成小碗形,将馅料包入其中,取适当桃果印轻轻压成形取出,摆放入蒸笼中炊约15分钟至熟取出便成。食时,可煎可蒸,淋上甜鼓油,味道更佳
特点:皮薄可蒸,是地道的潮汕民间传统小食之一,备受港、澳、台同胞的青睐
此外,还有马蹄糕、羔烧芋头、拼盘、虾卷、虾饺、芋泥也是潮汕著名的小吃

八.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潮汕膏蟹

潮汕赤蟹:

此蟹即潮汕膏蟹,学名叫锯缘青蟹,为广东潮汕的著名海产。膏蟹就是卵巢最丰满的雌蟹;已受精但卵巢不太饱满的雌蟹称“母”:略微饱满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与未受精的母蟹统称“肉蟹”。养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满,膏满脂丰,清蒸之后,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九. 台湾省 苗栗 肚脐饼

“肚脐饼”是利用绿豆和地瓜等食材,烘焙出状似奶头或月亮的形状,因此又有“绿豆凸”、“月光饼”或“奶头饼”的称号,是苗栗地道的客家米食。口感香Q甜而不腻,皮薄细软馅多酥松,不掺油又少糖是养生的好选择。

文化:早期苗栗大部分人们都以务农为主,当时的母亲们会带着幼儿投入工作,而母亲们忙于工作之时,幼儿无母亲哺乳常会哭闹不已,于是有位妇人想出一个方法,将地瓜削成酷似女性奶头之形状供幼儿吸吮,幼儿便不再哭闹,此法颇有成效,母亲们纷纷效法,后来有位糕饼师父听了个故事之后,就用地瓜制成奶头状的饼,当时称奶头饼,后因名字不雅改为肚脐饼,而后来的糕饼师父用绿豆取代地瓜的部分,又称之为绿豆凸。还有一说法1905年左右,部份在苗栗糖厂练糖的日本技师,思念家乡糕饼和果子甜点,即与苗栗台湾乡亲,就地取材,共同研制茶点改进客家月饼而来。

制作:在苗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绿豆凸,内馅是用去壳的绿豆煮烂后,加入纯白糖,制成金黄色的绿豆馅泥,裹上加入鲜奶油的外皮后放入烤箱烘烤,出炉后的绿豆凸,香软酥松、甜而不腻,黄老板更因应现代潮流,将点心精制制成一口就可吃下肚的Q版小点心,获得苗栗县文化局的肯定,成为苗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点。

十.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潮汕绿豆糕

潮汕樟林古港,是明清年代“红头船”的“通洋总汇之地”。每逢中秋佳节,千家万户手巧艺妙的贤慧妇女,常喜爱加工制作美食糕点———绿豆糕,其传统技术工艺和加工制作方法考究,蒸熟后金碧晶莹,入口清香甜美,风味独特,既是一味适合时令的可口药膳糕点,又是樟林饮食文化独创的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堪称是潮汕地区中秋糕点的佼佼者。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绿豆糕磨之为面,澄滤取粉,作饵炖糕……有解诸热,补益气,调五脏,安精神,厚肠胃之功。”古往今来,樟林侨乡妇人就有用绿豆作饵炖糕的悠久历史。加工制作绿豆糕的方法是:绿豆用清水浸漂,清洗干净,脱去豆衣,蒸熟晒干,研磨成粉(俗称绿豆糕志),添加白砂糖浆(砂糖加水份用文火煮成)和猪油充分搅拌均匀,倒放在糕砧板上,反复掺和揉制成糕泥状,再用家传木雕有“福”、“禄”、“寿”字或“寿桃”、“菊花”、“双石榴”等图样花纹的糕印,在压印过程中间常加入豆沙、芝麻末、瓜册丝、花生仁或腰果仁(研碎)为糕馅,压印成型后一般都盛放在蒸笼内,蒸5~10分钟就成为清香扑鼻,入口软滑清凉,别具风味,沁人心脾,令人馋涎的樟林绿豆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