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淮北特产锦鲤鱼是什么鱼 哪里的特产是锦鲤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淮北特产锦鲤鱼是什么鱼 哪里的特产是锦鲤鱼更新时间:2024-01-07 13:42:10

一.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抚远 抚远鲤鱼

抚远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大于160mg,含磷大于1500 mg,含镁大于260mg, 含铁大于0.07mg,含锌大于5mg,粗蛋白含量大于18%,粗脂肪小于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大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县志也有记载。

抚远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鲤鱼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鲤鱼体纺锤形,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下位,略呈马蹄形。须二对。一般鱼体为金黄色,背部为黑褐色,尾鳍的下叶为鲜红色,所谓“金鳞赤尾”。3年性成熟,体长为30厘米左右。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 2、内在品质指标: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抚远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160mg,含磷≥1500mg,含镁≥260mg, 含锌≥5mg,粗蛋白含量≥18%,粗脂肪≤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高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3、安全要求:抚远鲤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

二. 山东省 淄博 桓台县 鲤鱼抱蛋

鲤鱼抱蛋

鲤鱼抱蛋原名为“鲈鱼抱蛋”,为新城王氏家用厨师陈某所创。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王士祯在京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待讲学士,举荐陈某到京在宫廷御膳房供职。此技艺经两代传给鲍士彬后,境内鲈鱼绝迹,遂以鲤代鲈,菜名也随之易为“鲤鱼抱蛋”。通过精心制作,仍不失原有风味。当鲍士彬授艺于县饮食服务公司紫影楼特三级烹调厨师张月华(女)后,经其多次实践,根据鲁菜特点,改鲤鱼的油炸为清蒸,较原来易于保持营养,且增加其鲜嫩清香的特色。1986年10月,张月华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鲁菜大奖赛(淄博赛区),表演此菜的制作技艺获奖。

鲤鱼抱蛋一菜的形、色、味俱佳。所用原料:活鲤鱼1条(750克左右),黑鱼肉200克,鸡蛋3个,葱、姜、食盐、料酒、味精、香油、粉团适量。

制法:将鲤鱼除鳞、去鳃、挖出内脏(不弄破鱼肚皮),洗净后蒸熟;将黑鱼肉剁成泥放碗中,加入葱姜、料酒、味精、粉团搅匀,沸水下锅,做也珍珠大肉丸;将鸡蛋黄蒸成蛋糕,用刻刀做成“鱼鳞”;最后,将熟鱼置盘中,定形,摆放上“鱼鳞”,鱼腹中放入适量鱼丸,余者留于盘内点缀,即成。

三. 广西 桂林 灌阳 禾花乌鲤鱼

禾花乌鲤鱼

禾花乌鲤鱼,全身乌渴,色彩鲜亮,有主刺无细刺,肉质细嫩鲜美,因常吃稻田里的禾花体壮肉肥而得名,清朝被选为贡品而家喻户晓。是鲤鱼更新换代的一个优良品种。

禾花鲤鱼原产于广西桂林北部地区,桂林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的禾花鲤鱼以其体肥肉厚,乌里透红,鱼腹圆润饱满,肉质细嫩鲜美,无泥腥杂味等特点。堪称岭南一绝,有史料记载,桂林禾花鲤鱼曾是乾隆皇帝钦定的贡品。灌阳禾花乌鲤鱼传统养于稻田中,主食双季禾花,又常被称为“禾花鲤”其全身深紫色,呈半透明状,内脏隐若可见,且皮薄肉嫩,集美食与观赏性于一体;性情温和,容易繁殖,夏花鱼种,经早、晚双季稻田养殖,深受养殖户及消费费者的喜爱,是灌阳县稻田养殖的主要品种

禾花鱼的烹饪

用料:禾花乌鲤鱼12条,姜丝10克,独蒜12个,葱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红椒丝10克,豆豉8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

1、将鱼用清水静养1~2天,以吐尽肚中泥沙备用,并将其他的原料洗净,作相应的刀工处理。

2、去苦胆:用牙签或大号针在鱼身右侧离鱼鳃1厘米处戳一小孔,用力一挤即出。

3、将挤去苦胆的鲤鱼直接放入冷水锅中,加盖用大火烧开,加盐、姜丝、独蒜、豆豉、转中火炖制20~30分钟,待其汤色乳白,鱼体熟透,加青红椒丝、味精、藿香碎、葱花,再烧煮一下即可。

4、将鱼逐一摆放在盘中,大蒜放中间。

特点

造型美观,汤汁乳白,富含胶质,鱼肉鲜香细嫩,藿香味浓。

注意事项

1、静养的时间要足够,以便吐尽泥沙;挤苦胆时要倍加小心,若弄破应马上用水冲洗,以免使整锅鱼以苦。

2、烧开之前,切忽翻动,否则腥味太重。

3、炖制时间要恰到好处,太久食用时不成形;时间不够鱼鳞中的胶质溢不出。

四.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银川鲤鱼

银川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宁夏淡水养鱼业历史悠久,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加之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内水草茂盛,饵料生物丰富,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越条件,为银川鲤鱼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此地鲤鱼肉鲜味美,肉质细腻而有弹性,且无腥味,口感较好。同时鲤鱼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很高,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二是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三是鲤鱼每百克蛋白质17.6克,脂肪4.1克,维生素A25微克,核黄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维生素总E1.27毫克,钾334毫克,镁33毫克,锌2.08毫克,硒15.38毫克。

地域范围

银川鲤鱼主要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行政区内六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及部分农场(管委会),包括:掌政镇、大新镇、通贵乡、月牙湖乡、良田镇、丰登镇、兴泾镇、镇北堡镇、习岗镇、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常信乡、南梁台子管委会、京星农牧场、杨和镇、李俊镇、望远镇、望洪镇、闽宁镇、胜利乡、东塔镇、郝家桥镇、崇兴镇、宁东镇、马家滩镇、临河镇、梧桐树乡、白土岗乡。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与盐池县接壤;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为邻;南与同心县、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相连;北接平罗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相邻(以明长城为界)。地处坐标为东经105°49′—106°53′,北纬37°29′—38°53′之间,总面积9491.0平方公里。其地域范围内的所有池塘、湖泊、湿地养殖的银川鲤鱼,总面积8580公顷,产量2900吨。

五. 安徽省 淮北 烈山区 烈山石榴

石榴: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六.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老城油茶

濉溪老城俗谚说:老城油茶喷喷香,一日不喝想得慌。在街头的饮食摊子上,摆把大壶,外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盛着做好的油茶。老城油茶的原料为过油豆皮、花生米、猪骨髓油、面筋、黑白芝麻、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锅内放入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原料,用微火烧开,过细箩;再将过油豆皮、花生米等徐徐溜入开水锅中搅拌,用旺火烧至要冒烟时,倒入猪骨髓油、面筋在锅内搅拌均匀;将黑白芝麻放入锅中拌匀,最后烧开挂面粉,搅成稠糊,匀而没有疙瘩,再加入酱油、盐面、胡椒粉、味精,微火边烧边搅。完全要用搅功,搅得颜色发黄,油茶发稠,表面有裂纹痕迹才止。

七. 河南省 郑州市 荥阳 郑州黄河鲤鱼

郑州黄河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还孕育了驰名中外的黄河鲤鱼。黄河鲤鱼以其金鳞赤尾、梭长健硕的优美外形和“甘、鲜、肥、嫩”的独特风味,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 鲤鱼是淡水鱼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产量最高的鱼类。北到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都产鲤鱼,为什么唯独黄河鲤鱼最出名?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都出产黄河鲤鱼,哪里产的黄河鲤鱼最正宗、品质最优呢? 《清稗类钞》中“宁夏人食鲤”条目记载:“宁夏之鲤,隆冬渔师凿冰,取以致远。然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非若豫省黄河中所产者,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南中”泛指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该地区水域面积大,水产品丰富,鲤鱼很多。但是由于水底淤泥厚,鲤鱼有喜欢在泥中寻找食物的习性,故泥腥味重,当地人多不喜食。宁夏处黄河上游,然受气候、水质条件所限,出产的黄河鲤鱼品质并不高,甚至“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所以说,并非黄河里的鲤鱼都好,只有河南产的黄河鲤鱼“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 您要问为什么,秘密就在这黄河水中。黄河上下游各段的水质是不同的。黄河流经晋陕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冲刷携带两岸黄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黄河自河南孟津以下冲出峡谷进入平原,河床展宽,流速趋缓,河水沉淀掉粗泥沙后,泥沙成分主要为细颗粒物,形成了弱碱性、高钙、界面效应强、自净作用强的特有水质,只有在这一段黄河里生长的黄河鲤鱼才是正宗的。这一段就是郑州段。根据1973-1975年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局、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组织的黄河鲤鱼调查,河南境内自孟津到范县的河段中,唯一的一处固定产量场位于郑州市巩县(现巩义市)伊洛河入黄河口处。从伊洛河口的七里铺到南河渡、龙尾和黑石关一带,水位较稳定,水深1米左右的浅滩较多,水清透明,流速缓慢,底质为软泥,有大量适于鱼卵附着的眼子菜、莎草、苔草、柳根等,每逢4-5月份的生殖季节,大量的成熟黄河鲤鱼上溯到此处产卵。在巩县河段捕获的鲤鱼成熟个体比例最高(雌占70.7%,雄占93.5%),正说明成熟个体从别处游来产卵。自黄河铁桥至兰考东坝头河段为典型游荡型河道,河道与水流变化不定,只有少数临时产卵场。长垣以下河段,河道较稳定,河床窄,流速快,浅滩少,不易形成产卵场。所以在该河段中捕获的未成熟个体特别多,而成熟个体特别少。伊洛河产卵场孵化出来的鱼苗,顺流而下,到别处觅食长大。2007年国家在黄河郑州段划定了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2年又颁发了黄河鲤鱼地理标志,所以说“正宗黄河鲤鱼出郑州”一点都不为过。 黄河鲤鱼之所以扬名天下,还得益于一道豫菜的推广,这就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糖醋软熘黄河鲤鱼焙面。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宋时曾有“不惜百金持与归”之语,可见其珍。但原料再珍,不得其法,亦非珍品。豫菜的熘,以活汁而闻名。所谓活汁,历来二解,一是熘鱼之汁,需达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称作汁要烘活;二是取方言中和、活之谐音;糖、醋、油三物,甜、咸、酸三味,要在高温下,在搅拌中,充分融合,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见油,不见糖,不见醋,甜中透酸,酸中微咸。此汁使鱼肉肥嫩爽口而不腻。鱼肉食完而汁不尽,再上火回汁,下入精细的焙面,汁热面酥,入口的感觉真是美妙之极。 此菜以黄河鲤鱼1尾(约重750克)做主料,配以葱花、蒜末,调以精盐、白糖、醋、料酒、姜汁,辅以湿淀粉、清汤、白面粉制作而成。将鱼洗净扩一下,两面解成瓦垄形花纹,入六成热油锅炸制并顿火几次,待鱼浸透后,再上火;油温升高后,捞出滗油,再入以各种配料对成汁的锅中,旺火边熘边推,边撩汁在鱼上;待鱼两面吃透味,勾入流水芡,汁收浓时,下入热油,把汁烘活装盘。随菜一起走炸制好的龙须面。成菜色泽柿红透亮,油重而融和,利口而不腻,甜中透酸,酸中微咸,鱼肉鲜嫩。 黄河鲤鱼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地位。首先是其美味征服了中国人的味蕾,因之对鲤鱼推崇备至。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说法,黄河鲤鱼被列为河鲜第一。周宣王征战敌国庆功宴中,特以“烹鳖脍鲤”宴请诸侯。梁代陶宏景称: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到北魏《洛阳伽蓝记》里,夸“洛鲤伊鲂,贵于牛羊。”民间向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鲤鱼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美味之外,鲤鱼算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之一了。中国人爱鲤崇鲤的习俗,覆盖了诸多生活领域。鲤鱼象征着勤劳、善良、坚贞、吉祥。赠鲤以示尊敬和祝贺。年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的年画更是久传不衰。《孔子家语·本姓》中写道:“(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意思是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消息传到鲁昭公那里,鲁昭公很高兴,就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孔子之所以为儿子取名鲤,就因为收到鲤鱼,“嘉以为瑞”,也就是说,讨了个吉利。 自古相传的“二十四孝” 故事中,竟有两则与鲤鱼有关: 一则“卧冰求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二则“涌泉跃鲤”。东汉时,雒县汛乡(今四川德阳孝泉镇)有一个叫姜诗的人,他的母亲喜欢喝江里的水、吃江里的鱼,姜妻庞氏每日便去江边挑水、打柴换江鱼给婆婆吃。谁知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硬逼着儿子休了庞氏。那媳妇庞三春虽寄居破庙,仍以柴换鱼托人送与婆婆。其子安安,人虽小却也懂孝道,每日从上学口粮中节省一点粮食给母亲送去。最后,一门三孝,感天动地,后来在他们房舍的旁边忽然喷涌出泉水。泉水的味道就如江水一样,且每日还跃出两条鲤鱼,姜诗夫妇就取来供养母亲。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妇孺皆知。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演变成龙。据《埤雅·释鱼》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团,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的,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这个故事。喻示着人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一股精神。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后人也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的意外之喜。 在鲤鱼所负载的一系列人类情感中,最浪漫的无疑是古人借它传递自己的爱情。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也许是觉得无法保鲜,而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我们今天有幸可以读到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撼人心魄的绝唱: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明明是一封鲤鱼形状的信笺,却有“呼儿烹鲤鱼”这样细致真切的刻画,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造语实在生动离奇。平平常常的几句诗,因为“鲤鱼”的意象飞动,更增添了一份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量。此后,在古典诗词的长河中,鲤鱼真的如鱼得水,始终传递着有情人浪漫的情思。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像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只可叹,“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古典情怀,如今怕没什么人在意了。 “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中间夹着书信。汉以前,就常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古代的信封。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郑州市人民政府把黄河鲤鱼作为城市名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郑州黄河鲤鱼品牌建设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郑政文〔2012〕80号),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水产企业做优做强黄河鲤鱼品牌。“黄河谷”、“黄河金”、“孤柏嘴”等黄河鲤鱼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阿五美食、裕丰园等知名餐饮企业也大力推广黄河鲤鱼传统豫菜。其中郑州邦众水产专业合作社采用“古法养鱼”模式培育的黄河鲤鱼值得推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人工养殖鱼类的国家,养鱼的方法完全遵从自然之道,符合鱼的自然习性。通过《陶朱公养鱼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给鱼营造一。

地域范围

郑州黄河鲤鱼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黄河郑州段南岸以南,310国道沿线以北,西起巩义市康店镇,东至中牟县狼城岗镇。保护范围包括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和中牟县等5个县(市)、区,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6公里,区域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现有养殖水面9000公顷,宜开发黄河滩地30000公顷,年产郑州黄河鲤鱼9万吨。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9′~114°14′,北纬34°44′~34°58′。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郑州黄河鲤鱼体呈梭型,侧扁而腹圆,头背间呈缓缓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白。臀鳍、尾柄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呈桔红色。整个鱼体健康,活力好,体态匀称,无畸形,无脱鳞,无出血、无异味。个体规格在1kg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郑州黄河鲤鱼肌肉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鲜味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磷、锌、铁、钙、硒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等等。每100克鱼肉中含有蛋白质17-19克、谷氨酸2.9-3.0克、赖氨酸1.8-1.9克、钙23-26毫克、磷18-21毫克、铁0.5-0.7毫克、锌0.7-0.8毫克、硒0.021-0.023毫克、维生素A 27-29IU、维生素E 0.6-0.8IU。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执行《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8407.4-2001)标准,产品质量执行《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类》(NY 5053-2005)标准,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实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郑州黄河鲤鱼的质量安全。

八.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培乳肉

与包瓜、培腐乳齐名,临涣培乳肉同样以它的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入口肥而不腻、乳香浓郁,令人有食之不舍之感而远近驰名。

据地方史料记载,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时,总前委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同志的领导下,面临复杂的形势,当时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就设在临涣小李家一座小茅草屋里。为了革命的胜利,老百姓们心疼首长们的辛劳,便把自家最好的饭菜送到了总前委。当时首长们的餐桌上就有一道临涣特色菜———培乳肉。刘伯承将军一吃就喜欢上了,只见他嘴里吃一块,手中的筷子夹一块,眼睛还盯着盘子里的一块。这时刘伯承心有所悟,一下子就联系到了刚才研究的作战计划上,于是提出了“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作战方案。“吃一个”,就是先集中兵力歼灭黄维兵团;“夹一个”,就是把杜聿明集团紧紧包围住,不让他逃掉;“看一个”,就是对于蚌埠方向前来增援的敌人严密监视,堵住其进攻。

培乳肉做工细腻,工艺考究。据载,1860年(咸丰十年),临涣酱菜地名家清代潘孝武祖父潘恒广为逃避战乱,来到河南鹿邑县。为了生计,潘恒广便帮人做起了酱菜,拜当地师傅学习技艺、加工酱菜,出师后,与人合伙经营酱菜生意,并把技术传授给了儿子潘士昌。后来潘氏父子来到了临涣继续从事酱菜生意。在酱菜制作中,他们发现酱菜经过临涣浍河岸边的古泉水泡制,味道更加鲜美,其美味远远超出了其他地方。当时潘氏父子在制作酱菜过程中发现,用发酵的酱菜汁中蛆虫制作的菜,名曰肉芽菜,味道异常鲜美,后便用酱菜汁烧制肥肉,更是别具风味。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作出培乳肉。

培乳肉工艺考究,必须由当地酱菜培腐乳的汤汁为辅料,制作时须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加工成大块方形,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去掉油腻。捞出后冷却,再切成均匀的肉片,淋入培乳汁(其培乳汁的好坏决定了培乳肉的色泽和风味),加入作料调匀,放入碗中或盘中,再上锅中蒸若干时间,进一步去掉油腻,并将味道浸入肉中。蒸好后从锅中拿出冷藏,待食用时再上锅蒸15分钟后便可食用。

现临涣当地人大多会制作此菜,其中以临涣贵林酒楼老板王贵林在工艺制作和风味上尤为突出,其制作工艺和风味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2007年3 月,贵林酒楼为打出品牌,在濉溪县工商局为其特色菜培乳肉注册了“贵林”牌商标。其生产的培乳肉目前已加工成成品,并采用真空包装。其产品远销至省城合肥,并加工成礼品盒包装,成为当地人佳节的馈赠礼品,受到顾客的青睐。当地著名文化资深学者陈雷为“贵林”牌培乳肉作诗赞曰:临涣古镇三千年,涣水悠悠四名泉。培出美食堪称绝,乳香九州四海传。肉肥不腻奇中奇,贵客来临恨见晚。临别难忘带回转,敬献亲朋人称赞。

九. 安徽省 淮北 相山区 黄里石榴

黄里石榴是久负盛名的,产于相城西北黄里村,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春所著《随年》一书,记载黄里石榴“颜色鲜羌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民国年间,远销南京、上海等地。黄里石榴品种繁多,有玛瑶籽、软籽、青皮糙、满园香、笨石榴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有一种是软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圆形,皮极薄,单果重150克,最大300克,粒数350至400个,呈冰糖色,粒大汁多,籽实绵软,味极甜。

十.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稻田鲤鱼

三江稻田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江稻田鲤鱼口呈马蹄形,身体柔软光滑,呈纺锤形。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表呈青灰色,腹部呈浅白色,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肉质鲜嫩,骨刺细软,鱼汤清甜,无泥腥味。

每100克鱼肉含蛋白质14.9g~18.2g,氨基酸总量13.8g~17.4g,粗脂肪1.92g~3.33g,铁1.27g~2.01g,钙50.98g~57.02g;每公斤鱼肉含锌6.65mg~7.98mg。每公斤鱼肉含硒0.208mg~0.627mg,符合富硒农产品的要求。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7℃~19℃之间,雨热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雾,四季宜耕。夏季为降雨高峰季节,占全年42%~48%;春季为降雨次高峰期,占全年30%~35%;秋冬两季降雨较少。境内有七十四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三江侗族自治县属红壤地带,垂直分布规律大体是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为红壤地带性土壤,500m~800m为黄红壤地带性土壤,850m以上为黄壤地带性土壤。土壤总的特点是:土体肥厚,多为壤土;有机质含量高。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孕育出品质独特的三江稻田鲤鱼。

登记保护范围为: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所有乡镇,包括:良口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八江镇、林溪镇、独峒镇、同乐乡、老堡乡、古宜镇、程村乡、丹洲镇、斗江镇、和平乡、高基乡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3′~109°47′、北纬25°21′~26°03′。总面积5400公顷,总产量3500吨。

推荐特产